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华体育精神融入高职体育教学途径研究

时间:2024-06-19

莫沉

摘要:立足时代发展对高职体育教学现状展开分析能够发现,随着教育改革的全面性落实,高职院校在开展体育教学时应将强化学生主体体育素养、综合品质视为主要教学目标之一,而想要实现该目标,教师应对体育精神融合课程教学加以重视,并且要选择合适且有效的融合方式,以确保体育精神能够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基于此本文主要对体育精神内涵、德育价值融于高职体育教育的重要意义和具体途径展开详细分析。

关键词:中华体育精神;高职教育;体育教学;融合途径

基金项目:JZY2021YB05《 “体育精神”与高职体育课程“三教改革”融合的创新与实践研究——以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体育教学作为高职教育的主要构成,该课程具备超强的思政教育价值,并且曾有教育学家表明“体育教学应做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同时也要能够帮助其强化和健全心理素质”。鉴于此,高职院校实施体育教学是出于对培养学生主体健康体魄高度重視外,也应对其体育精神增强特别关注。尤其是大思政背景下,高职院校更应主动践行体育精神弘扬与传承这一重要职责,所以将该民族精神与体育教学深度融合是一项值得教师进行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1.中华体育精神分析

1.1内涵

人类社会发展中体育是一项极为重要的特色文化形式,而体育精神则是该文化形式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其主要是经由体育运动长期积淀而形成,并逐渐成为大众所认可的一种价值观念。从某种角度来讲,体育精神内涵要远超于体育运动本身,其更像人类内心的追求和信念,并且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这种精神时刻在约束和规范人类行为,从而使其能够拥有较强的道德素养和意志品质,同时该精神对其身心健康发展和审美情趣提升也有一定促进作用。不仅如此,中华体育精神属于体育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共同结晶;或者也视为民族传统精神在体育领域的浓缩与展现,更是中国人民在参与体育实践活动时形成的拼搏自强、爱国奉献、团结协作、公平竞争和快乐健康思想价值观念[1]。

1.2德育价值

首先,通过对中华体育精神深度分析可发现,该精神中蕴含了极为深刻的家国情怀,如爱国奉献思想价值以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这种民族忧患意识。所以高职体育教学中引入体育精神能够辅助学生群体强化民族信仰和“四个自信”,同时也能将爱国主义情怀厚植其心中,这样一来可保证学生健康成长,同时对其成长为时代建设新人也有一定促进作用。其次,顽强拼搏、不畏艰辛是体育精神的主要表现,并且通过体育精神也能够将追求卓越、超越自我和勇于拼搏的精神价值充分彰显;另外,该项精神一直倡导协作互助和信任宽容的团队精神,可以说其既看重个体独有价值,也追求团队成员间的密切合作与团结互助,所以将其融于体育教学,不仅有助于高职学生明确个人价值,同时对其形成良好合作意识与团队奉献品质也有超强促进作用。最后,体育精神中包含公平竞争、开拓进取和求真务实等素质品质,并且由此也能将体育竞技运动所追求的公平、公正与公开的竞争环境与规范、平等、自由目标价值充分体现。由此即可看出,在高职体育中引入体育精神对高职学生形成遵纪守法、科学务实和公平竞争作风有较强引导意义。

2.中华体育精神融入高职体育教学的重要意义

2.1有助于教育思想转变

传统理念引导下,部分高职院校对学习能力与智商发展更为看重,反而是对学生身心素质健全有所忽视;与此同时,也有少数家长面对子女教育也秉持这种态度。但实际上这种固化的教育理念不仅对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有诸多影响,甚至对学生全面发展也有严重限制;尤其是新时代发展下,僵化的理念和教育思想已经无法满足人才教育需求,并且也会影响高职院校推进教育改革工作。但在体育精神引领下,教师能够重新审视体育教学目标,另外随着教师对体育精神内涵了解得更为深入,其主观思维和教育观念也能有所改变,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群体更好发展,也能进一步推动高职体育教育改革深化[2]。

2.2有助于学生身体素质提升

通过分析国民体质健康监测数据能够发现,当前高职学生整体身体素质呈现下滑状态,其中包括爆发力、耐力、速度和力量等多个方面皆有持续性下滑趋势,甚至在某些指标上高职学生的表现状态要远低于基础标准。但随着体育精神与体育教学融合日渐深入,高职学生对于体育活动重要性也能有充足认知,并且通过参与针对性的体育活动与训练,其也能逐步形成良好运动意识与能力,长期发展下,不仅是其运动素养能够有明显强化,综合运动能力与素质必然也能得到极大改善。

2.3有助于学生人格健康发展

从整体视角分析,高职院校对体育活动开展极为重视,主要是为确保学生主体能够形成良好体育精神,并使之能由此树立健全且完善的人生价值观和人格品质;另外,从其他方面展开分析体育精神也能发现该精神同时兼具健康、进步、全面和发展等诸多正向引导作用,因此将其与体育教育进行有机结合,有利于高职学生尽快形成诚实守信、积极进取和遵守规则的正确人格,不仅如此,其未来发展过程中,也能时刻引导学生主体保持客观且冷静的态度分析和看待事物;同时也能帮助其缓解因生活和工作而带来的精神与心理压力,促使其能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中所出现的一切苦难[3]。

2.4有助于人才教育模式更新

对强化高职学生体育素养、培养其体育精神加以重视,有助于高职院校优化和创新教育改革模式。现阶段,部分高职院校在落实人才培养任务时,常会将相关行业需求以及职业发展需求作为基础前提,甚至会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对校企合作作用巧妙利用,其目的是保证学生毕业后能够尽快适应岗位需求、实现自身价值。从学生角度分析,有部分学生进入学校后会选择考级考证,其所希望的是能够利用这种方式强化核心素养。基于以上要求,高职院校应明确时代发展下,任何技术与知识皆会逐渐淘汰,但只要学生本身具备较强综合素养和学习能力,则能永远不被抛弃。因此,高职院校在对体育人才教育模式进行创新时,应对体育精神作用发挥特别关注,并且要做到以该精神内涵为前提更新教育模式与方法。也只有这样具备积极人格的高职学生才能成长为社会所需的发展型人才。

3.中华体育精神融入高职体育教学的具体途径

3.1利用价值引领,明确教育目标

在体育教学中融合体育精神,需要确保高职学生群体能更为深刻的理解体育战略思想,为实现该目标,教师应将体育教学重要性彰显,并引导学生主体立足民族复兴这一视角对体育精神的教育意义展开分析,同时也要注意将民族发展与学生个人体育锻炼相融合,从而确保其能够通过体育运动形成较强的民族忧患意识和运动素养。鉴于此,高职体育教师应立足体育教育目标以及全新教育要求有针对性的制定体育教学目标,更要让学生以德育目标、身体素质和知识技能三个不同角度对所学体育内容加以分析,以此有计划性的调整后续学习内容,促使自身学习质量以及综合素质能够持续提升。以“排球运动”教学为例,正式授课前教师可利用问卷调查或是面对面谈话等形式进一步了解高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以及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并且也要利用该契机向其传达接下来的授课计划,使之能够提前掌握后续学习内容;接下来则是要结合体育精神明确教学目标:首先,知识技能学习目标,要求学生能够对基础排球动作以及排球运动规则熟练掌握,要确保其能够正确参与该项运动;其次,身体素质目标,要让学生通过排球训练能够提高身体协调力、反应速度以及身体灵敏度等多个方面;最后,德育目标,要利用该契机引领学生群体逐渐强化团队协作、互帮互助和良好竞争意识[4]。

3.2深入探索教材,挖掘德育资源

为确保高职体育授课时能够将体育精神精准融入,教师应对现有体育教材加以分析,并且要全面性的分析中华体育精神的融合之处,同时也要让学生通过感受教育和沉浸式体验纠正自身不良行为习惯以及人生价值观偏差。例如,想要引领学生主体树立规则意识、竞争意识以及合作意识,教师可利用教材中已有的排球运动内容,有计划性的组织课堂教学。首先,课堂上可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中国女排夺冠的各段精彩视频,随后向其提问“整场运动中认为哪名运动员的表现最佳”,对于该问题每名学生都会有不同见解,而教师也可趁此机会延伸问题“一名运动员是否能够代表整个团队”,此时学生的回答一定是“不能”,而这时教师可向其传达一项团队运动,如果个人利益超高集体利益,将会对团队发展产生极大影响,并且这种氛围下也不利于个人健康成长。接下来,则可将班级学生根据男女分為两个小组;或是采用男女混合的形式进行集体分组,通过组织小组排球竞赛的方式让学生展开实践训练,这一过程中高职学生可对不同排球运动的不同位置责任有更清晰认知,并且其也能进一步强化责任感与角色意识。除此之外,竞赛体验本身就属于较好的体育精神引入途径,主要是利用运动竞赛可将学生主体个人优势充分发挥,而学生在实际参与过程中既能感受竞技体育魅力,同时其学习自信和主观能动性也能随之提升。尤其是对失败的一方来讲,体育教师可以紧抓该契机引导学生群体探索失败原因、总结挫折教育,从而做到突破自我、攻克困难[5]。

3.3调研分析学情,重视因材施教

教育改革下,高职体育教师应对学生主体能力和素质差异性有充分了解,同时也要以此为前提有针对性的设置教学内容和引入体育精神,由此即可看出,想要将体育精神指导作用在体育教学中真正发挥,教师应对学情调研和分析加以重视,并且有合理筛选教学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在保证学生主体接受体育知识的同时,体育素养与综合能力皆能有大幅提升。鉴于此,体育教学前教师可设置“调查问卷”,该问卷中需包含所擅长的体育项目、运动优势、身体素质、有无身体疾病等诸多方面;与此同时,教师也应结合学生群体的日常训练表现和兴趣点,更精准的设计体育教学模式与方法,只有教师了解的愈发全面,其才能更好的落实因材施教。例如,通过调查教师可发现有一些女生爆发力、耐力较差,并且身体综合素质薄弱,但其柔韧度极强,所以针对该类学生群体教师可利用团体健美操项目帮助其改善整体状态,并且教师也可利用该契机培养其合作意识、勇于突破的体育精神;另外,对于部分男生来讲,爆发力和抗压力较强,并且对于短跑和跳高等田径类项目有明显的参与兴趣,针对该情况教师则可利用短跑项目引入体育精神,让其能够正确看待竞技体育,并以此培养其突破自我、敢于拼搏的精神品质。

3.4借助信息技术,创新教育方式

信息时代下教育和科技融合日渐深入,所以面对该发展背景,若教师仍在使用固化且单一的体育教学模式,不仅难以保证授课效果,甚至会直接影响高职学生的体育学习欲望。因此,为改善此问题,体育教师应对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利用,以此攻克体育教学重难点,同时也能为体育精神引入提供更多途径。例如,教师可以班级为单位创设体育学习交流群,学生群体能够在该平台主动分享运动经验;而教师也可在该平台中面向学生分享各种有价值的学习视频和与体育运动员成长相关的文章;同时该平台也可作为师生讨论各种体育赛事的主要场所,一段时间后,学生不仅对体育运动能够有更深认知,并且其也能主动向运动学习,而这对其领悟体育精神和形成良好运动习惯都有重要帮助。除此之外,课堂教学环节也可通过增加师生和生生互动来强化学生情感体验,并使之逐渐完善主观人格。例如,要求学生运动结束后将所有器材整理归纳,以此培养其责任意识;或者也可借助帮教的方式改善师生关系和提高学习自信。

3.5关注教育细节,组织多元评价

体育精神融合应贯彻到日常生活中,并且要遵循“大道至简”原则。例如,体育训练时常有学生会让他人先行选择运动器材,而自己大多会挑选最旧的一个;也有部分学生会在训练休息时自觉拾起地上的垃圾;更有一些学生会主动帮助运动能力较差的学生进行训练,以上这些美德皆是体育精神所要传递的关键所在。因此,生活中教师应注意引领高职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真、善、美”,使之感受到不同的体育精神。除此之外,教师也应明确激励性评价能够对学生主体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在完成每次训练任务后,教师都应组织班级学生进行互评和自评,并且也要明确要求学生分别对结果和过程进行评价,这样能够促使评价作用充分发挥,同时也助于学生学会自主管理和自我反思。

4.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体育教学融合体育精神对于学生主体综合素质以及核心素养强化皆有超强促进作用。为此,教师应通过明确教育目标、深入探索教材、调研分析学情落实因材施教和创新教育方式、关注教育细节,组织多元评价等多种方式为体育精神与课程教学结合提供更多可行性。

参考文献:

[1]沈浩博.体教融合下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22,24(07):36-39.

[2]姚依伯.高职体育教学的方向及改进策略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22,12(20):44-46.

[3]宋淑艳.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创新与实践探讨[J].内江科技,2022,43(06):128-129.

[4]程斌.中华体育精神融入高职体育教学途径研究[J].长江丛刊,2020(30):82-83.

[5]范莉.中华体育精神的德育价值及其融入体育教学的途径[J].体育师友,2019,42(04):8-9.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