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董霞 湖北工业大学体育学院
在新时期背景下,人才是推动国家发展的主要动力。为培养越来越多的高素质人才,我国大学体育教育应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培养学生身体素养,使体育教育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在实际体育教学中,大学体育教育依旧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不仅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且也使学生学习积极性不断下降。因此,在新时期背景下,为促进大学生能够全面发展,针对该现象,大学体育教师应及时转变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模式,不断完善我国教育改革机制,最终实现提升学生素养以及体育教学质量的目标。
随着教育改革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并重视教育行业。大学是学生迈入社会的最后一站,同时大学教育也是我国整体教育中的重中之重。为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四项基本理念全面发展,在小学初始我国便开设了相关的体育课、音乐课、美术课以及思政课,而大学体育教育与小初高等不同之处就在于其着重培养学生运动技能,课程难度也随之提高。在新时期背景下,大学体育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帮助学生缓解学习压力,同时也能够传递积极向上的体育精神,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我国体育文化得以传承。此外,大学体育教育因其课程特点,体育教师也可以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共同探究体育知识的奥秘,在完成教育内容的同时也促进了师生之间感情加深,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因此,为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开展大学体育教育工作十分必要[1]。
新时期背景下,素质教育主要着重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与思想道德素养。但在目前大学体育教学中,教师依旧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通常以讲解基本技能与户外教学指导的教学模式为主,这种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因课堂缺乏学习氛围,过于单调枯燥,学生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不能够及时消化并理解知识,对于实现体育教学目标有着巨大的不良影响。此外,在户外教学指导中,周遭人员众多使教师只能通过示范动作为学生进行讲解,虽然学生也能在这种示范动作中学习到体育技能,但依旧缺乏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最终导致体育教育质量与效率持续下降。
在大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为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且作为大学教学中的重点学科,对学生今后发展也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由于现今体育课程设置的不够完善,主要以应试教育为主,导致教学内容较为枯燥,学生学习缺乏趣味性,无法达到理想体育教学目标。与此同时,许多高校的体育教学普遍缺乏系统性,这也使得学生在学习繁重专业知识的过程中,身体素养没有得到有效的锻炼与提高,对于体育技能也缺乏了解,长此以往,学生身心都较为疲累,对其身心健康成长有着不良影响。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路途中的引领者,对学生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师综合素养较低,且在教学中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经常出现每节课程内容都不一样,学生处于这样的教学环境,很难真正熟练掌握体育运动技能。因此,没有明确规划的体育教学不仅对教师教学工作有所影响,同时也使培养学生体育素养工作无法顺利开展。许多大学体育教育教师的教学积极性都偏低,再加上该课程并不受到重视,所以教师教学水平也有所欠缺,在教学形式上通常为“放羊式”,这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体育教学的质量。此外,由于大学体育运动项目的古板,缺乏与时代发展的联系,传统运动的较重负担也进一步影响了学生学习进度[2]。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以及素质教育的推行,现今大学整体教育环境已然有了全然不同的变化。但在大学体育教育中,依旧存在教学手段单一的现象,导致教学效果无法有效得到提升。目前多数教师通常讲解单一技能,或是重复训练同一个动作,不仅为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压力,也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体育课程的心理,学生身心健康与体育意识都没有得到良好的培养,导致体育教学目标达不到理想效果。
在新时期背景下,大学体育教育发展过程中,教师应及时转变教学理念,以增强学生身体素养为基础目标,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养,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基于此,教师应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体育知识,将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体,在实际教学中从学生学习情况出发,着重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在开展体育教学的理论知识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锻炼,并指导学生科学的运动方法,不断磨练学生意志,培养其良好的品质,最终实现提升体育教育教学质量与效率的目标。此外,许多高校为将体育器材能够长久保存,始终保持禁止开放或间隔开放的状态,这使得大学生在体育课程时并没有相应的体育器材进行锻炼,学校设备的不开放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体育教学工作落后。因此,学校应正确认知这种现象,开放体育教学设备,鼓励学生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在新时期背景下,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与效果,最大限度优化教学环境,达到学生健康成长并增强自身身体素养的目标。
处于大学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独立思考能力,在开展体育教学过程中,不应一味运用传统的课程体制与教学内容,而是应注重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合理调整课程体制与教学内容。首先,大学体育教师应及时剔除旧知识,选取符合当今体育教育趋势的教学内容,避免过量的体育运动造成学生身体负担。其次,采取素质教育方式,使学生在学习体育技能知识的同时身心得到一定的培养。尤其是在学习专项体育运动时,教师应对其进行专业的体育锻炼,培养其实践能力,在讲解理论知识过后,使其真正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才能够真正达到提升体育教育教学质量的目标。此外,体育教师也应及时了解学生运动水平并构建合理的课程体制,确保学生在体育课程学习中能够有所收获,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进行授课,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促进身体素养的提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
大学体育教师作为教学中的引领者与组织者,其教学水平与教学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学习水平,如若学生缺乏教师的指导在学习过程中也会缺乏学习目标与学习方向。因此,良好的师资队伍对学生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高校应及时增强完善师资队伍,并不断提升教师考核标准,使其能够增强自身教学水平。以教师自身教学情况而言,及时考虑到学生学习需求,不能一味运用传统教学方式,应及时推陈翻新,顺应新时期体育教育教学发展趋势,归还课堂主体性,选取适当的体育运动进行教学,保障学生能够有效学习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此外,高校还应注重培养教师教育理念,在过往教学过程中,多数体育教师通常都是依据自身理解制定教学目标,但这非常容易导致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动作练习缺乏连贯性,针对该种现象,应及时制定总体的规划目标,在该目标的指引下,教师能明确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达到提升自身综合素养的目标。
兴趣作为学习过程中最好的老师,与大学体育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传统大学体育教育中,教师通常采用应试教育的方式进行讲解,但体育课程多为实践运动,一味采用理论知识讲解容易导致学生出现抵触情绪。因此,面对该现象,体育教师应结合学生学习特点,创新教学方式,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首先,在创新教学方式中应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前提,运用多元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在知识讲解时,教师应先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是否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不断启发学生,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身建议,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提高学习积极性。其次,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共同参与构建课堂,使学生不再被动接受知识,同时,在构建课堂过程中还可以开展相应的竞赛活动等,设置相应的奖惩制度,充分活跃课堂气氛,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竞赛活动运动中,增强学生学习兴趣[4]。
大学体育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基石,过于重视应试教育制度的考核成绩会使学生学习积极性不断下降,体育教师应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奖励与批评共存,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价值观,使其能够保持积极性参与体育运动,对体育运动内涵有明确的认知。因此,健全的考核评价十分重要。首先,教师应摒弃传统体育教育考核模式,以身心健康发展与体育兴趣为主要目标,建立多元化、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其次,针对学生反复出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为学生普及更多的知识内容,不能一味的对其进行打击,应客观正确的评价学生,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深入了解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有效为学生解决问题,并对其表现进行评价。此外,在对学生整体情况进行评价时,体育教师还应从体育理论知识、实践活动技能、学生身体素养以及其体能状况进行多角度评定,确保评价考核如实反映学生体育运动水平。
在新时期背景下,为使学生树立良好的体育意识,应从多方面角度丰富体育活动。首先,现今信息技术普及为教育领域带来了重大改革,体育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以影片或微课的形式为学生讲解案例并普及相关体育知识,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体育活动意识。其次,在体育运动场地方面,通常分为室内外两个场地,体育教师可以结合两者丰富学生的体育活动,使学生不仅能够达到一定的运动量,也能在不同的活动中丰富自身体育技能。此外,在进行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体育教师仍应该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精神,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背景下,我国大学体育教育对促进学生体育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虽目前许多高校依旧存在教学形式单一与教学内容枯燥等不足,但经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体育教师通过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以及制定健全的评价机制等手段,逐渐弥补了教学存在的不足,为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以及今后全面发展皆奠定了良好基础。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