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张帝 杨婷 张秀雅
摘 要:以常州市为例,对流动儿童家庭教养方式的调查结果表明,流动儿童父母教养方式结构不合理、简单粗暴,父母对子女存在“高期望低关注”现象,教育方式倾向于“单行原则”以及教育行为“重言传轻身教”。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家长的文化程度低、教育观念落后、经济地位低等;儿童在态度行为上缺乏配合、对父母教养方式的不理解;家庭教育资源匮乏等。因此,需要从社区、学校、家长等层面加强对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指导。
关键词:城市流动儿童;家庭教养方式;教育过程;教育质量
中图类分号: G7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7394(2016)05-115-07
一、问题的提出
城镇化进程中,流动人口以家庭形式进入城市的人数剧增,使流动儿童这一群体日益壮大。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止到2010年11月1日,全国0~17岁儿童总量为27 891万,其中流动儿童数量已达3 581万,而2000年,中国0-17岁的流动儿童规模为1 982万,十年间,0~17岁流动儿童规模增长了超过80%。[1]随之而来的,就是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随着相关政策的出台,当前对流动儿童教育的立足点不仅在于保障其“有学上”,还要兼顾教育过程和教育质量。而家庭作为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对流动儿童身心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处于城市边缘的农民工因受教育程度总体偏低,再加上自身固有的乡土文化、繁重的工作和较低的收入以及落后的家庭教育观念影响,他们在对子女的家庭教育上存在教育投入不足、高期望低关注、教养方式不合理等问题。此外,对流动儿童的教育是体现教育公平,促进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对其家庭教育的保障和支持也体现了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因此,对流动儿童家庭教养方式的相關研究日益受到关注。
所谓家庭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和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在言谈、举止和态度方面相对稳定的行为风格;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特征的概括;是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综合体现。[2]关于家庭教养方式分类,影响最广的是美国心理学家 Baumrind(1967,1991)的研究。他将父母教养方式分为两个维度:要求和责任;并以此为依据,组合形成了权威型、专制型、溺爱型,放任型等四种教养方式。为了较好地了解城市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情况,我们采用自编问卷,对常州市流动儿童分布较多的三所小学及分布较少的5所小学进行了调查研究。共发放家长卷和学生卷各500份,分别回收有效问卷462份、488份,回收率分别为92%、97%。本文在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的基础上,分析了流动儿童家庭教养方式的问题与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问题的建议。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青少年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家庭环境对他们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科学合理的家庭教养方式对流动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学习适应和社会适应、心理健康发展等方面均产生积极影响。但在实际生活中,流动儿童父母的教养方式存在很多不足。
(一)专制型、放任型教养方式比例较高
调查结果表1显示,流动儿童家庭教养方式中,专制型教养方式占比28.1%;放任型教养方式占比34.2%。从统计表格可以看出,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流动儿童父母倾向于选择专制性型或放任型教养方式。专制型的流动儿童家长更倾向于以绝对的标准来要求或评价儿童的行为,强调儿童的无条件服从。[3]他们多崇尚权威和传统,认为父母的教育行为都是为孩子着想,对流动儿童的态度、行为等缺乏回应和反馈;放任型父母对流动儿童生活和学习方面缺乏足够的关注,陪伴孩子的时间较少,每周仅陪伴孩子3~7小时的家长占总调查人数的35.9%。
(二)教育方式简单粗暴
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再加上根深蒂固的乡土观念影响,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存在诸多不合理的方式和行为。调查结果表2中显示,越是文化程度低的家长,越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4]流动儿童家长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的人数比例达58.41%,他们多以唠叨、责骂甚至体罚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教育,在情感温暖和理解这一维度上缺乏认知。
(三)高期望低关注
流动儿童父母因各方面原因,承受很多的生活和工作压力,更加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摆脱家庭的现状,取得更高的成就。[5]在就流动儿童未来职业对家长进行调查时发现,大多数流动儿童家长倾向于让子女从事教师、医生、警察等社会认可程度较高且较为稳定的职业。流动儿童家长虽然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在实际生活中,对子女的成长教育仍缺乏足够的关注,其行为表现见表3。
如图1所示,流动儿童认为家长多重视自己的学习成绩和身体素质,对儿童的情绪和兴趣爱好等方面缺少关注。图2显示,流动儿童家长每周陪伴子女3~7小时的人数比例高达48.1%,大于7小时的仅占19.2%,说明流动儿童父母与子女相处时间有限,亲子交流较少。此外,在儿童教育方面的投资较少,如很少给孩子购买课外书籍或让孩子接受家教等课外辅导。当然,教育投入少不排除家庭经济因素的影响。
(四)“单行原则”的教养方式
“单行原则”教养方式是指在教养过程中,多是父母在唱“独角戏”,是单纯的家长“管理和监督”孩子。在对流动儿童进行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家长和儿童都是参与者,双方需要加强沟通和互动。但实际调查发现,有研究者对流动儿童的亲子关系的研究表明,流动儿童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子沟通多围绕学习进行,且交流方式单一。[6]从图1可以看出,流动儿童家长不了解子女的需求,双方缺乏互动。他们较少关注孩子对父母的看法和反应,认为亲子关系是父母影响孩子的单向决定关系,易导致家庭教育效果不理想。正如表4所示,流动儿童与父母对同一问题的回答存在差异,父母对儿童单向的管理和监督并未得到孩子的认可,父母对自身家庭教养行为的评价过高。
(五)教育行为“重言传轻身教”
城市流动儿童父母的文化修养、价值观念与家教方式不仅通过日常的言行举止表现出来,也体现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的言行模式。[7]流动儿童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多采用专制命令式,而民主尊重式较少。在具体的教育行为上,流动儿童家长多以唠叨、责骂为主,缺乏鼓励;在家庭中很少有意识地树立良好的榜样,家长的言行不一致等不良行为易对孩子产生消极影响。在与流动儿童的交流中,当问及儿童想对父母说的话时,较多儿童表达出这样的观点:“我希望爸爸妈妈能够多陪陪我;我不喜欢他们总是那么唠叨,要求我做这个做那个,自己却做不到”。
三、成因分析
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受家庭内部和外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外部环境因素包括社会制度、学校教育、社区环境、同龄群体和大众传媒等;家庭内部因素包括家长和儿童两个教育主体,以及家庭教育资源、亲子关系等。对流动儿童家庭教养方式产生最主要影响的是家庭内部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一)流动儿童家长因素
1.家长的文化程度
近些年,有学者从文化资本的角度探讨了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问题。[7]布尔迪厄在其文化社会学理论中提出,文化资本包括“身体化的文化资本”“商品化的文化资本”和“体制化的文化资本”。这里主要指家庭文化资源,尤其是父母的文化水平,是影响其选择家庭教养方式的最主要因素。如表5所示,流动儿童家长小学文化程度人数占比13.04%,初中文化程度人数占比45.37%,整体受教育水平偏低。
受教育程度高的家长拥有更高的文化素质,能更客观、理智地看问题,在子女的学习和生活方面能够给予科学的指导,对子女的内心感受有更多的尊重和理解,使用惩罚、拒绝等消极教育方式更慎重。流动人口的文化水平,特别是母亲的文化程度和修养,對其选择何种教养方式具有重要影响。父母的受教育水平不高,选择专制型、放任型教养方式的比例较高,教育的理念也相对落后,在教养子女时多以成人角度考虑问题,与子女缺乏沟通和理解,不能够以科学的态度和适当的方法教育子女。
2.家长的教育观念
流动儿童家长普遍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发展的重要性,对子女具有较高的教育期望,在对子女的教育上,倾向于注重智力和健康方面的发展。研究发现,流动儿童家长强调孩子听话孝顺,对孩子的要求和想法缺乏重视;因文化程度不高和农村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影响,不了解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部分家长未认清自己在子女教育中的职责,将教育看做学校的责任,如28.9%的流动儿童家长认为,教育应该由学校负责,26.2%的家长认为,父母的教育作用有限。错误的教育观念使流动儿童家长很难采取科学的态度和适当的方式教育子女。如因传统观念影响,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理念等。
3.家长的经济地位
流动儿童父母多处于城市社会的底层,家庭经济收入低,居住环境差,不良的经济资本状况影响着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8]如表5数据所示,流动人口多从事经济收入较低的职业,占总数56.48%的“其他”职业的多为个体经营者,家庭收入低且没有保障。流动儿童家庭在教育方面的投入势必受限制,再加上父母的生活压力大,一方面,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满足儿童的依恋和情感需要;另一方面,因经济条件有限,很少让孩子参加课外辅导学习,可能导致孩子的学习成绩跟不上城市儿童。
4.家长的职业性质
流动人口多从事低层次的体力劳动,职业层次较低。如表5所示,流动人口从事工人职业的人数占比20.41%,非正规就业的个体经营者占比56.48%。因生活压力所迫,他们往往选择延长劳动时间来维持家庭生计。繁重而耗时长的工作使得流动儿童父母很难抽出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家庭教育上,陪伴子女的时间有限,有时还会把工作、生活中的不良情绪带入教育过程,难以顾及儿童的想法和感受,更不会采用民主的方式教育孩子,因此,在对子女的家庭教育上表现出放任型和专制型教养方式的倾向。
(二)流动儿童自身因素
1.儿童的态度和行为表现
儿童随父母流入城市,生活和学习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使他们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新环境,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教育问题,如厌学情绪、学业中断等,[5]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也会因儿童的态度和行为表现等采取不同的教养方式。儿童的表现无法达到父母的高期望时,流动儿童家长的家庭教育方式倾向于专制型或放任型,一是对儿童各方面的要求更为严格;二是因失望而放弃努力,任孩子自由发展。两种教养方式在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中均占较高比例,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流动儿童的学习适应性等方面存在问题。此外,流动儿童本身在与城市儿童的交往中就会有一点自卑心理,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若家长只注重满足儿童的物质需要,而忽视他们精神、情感的需要,就会导致孩子与父母之间的矛盾,儿童认为,父母无法满足他们的期望,父母认为,子女无法达到他们的要求,双方缺乏理解沟通,家庭教育难以发挥作用。如表6所示,当父母要求子女听从他们的意见时,专制型教养方式下的儿童不敢提出反对意见,而28.6%的流动儿童表现出对父母教育行为不理解的态度和行为倾向。
2.儿童对父母的看法
家庭教育是家长与儿童的双向互动过程,只强调父母的管理和监督的“单行原则”教养方式是有缺陷的。孩子对父母的看法和反应直接影响家庭教育的效果。调查结果显示,34.5%流动儿童认为家长过于严厉:“他们不允许我讨价还价,我其实不想听他们的话”。流动儿童比父母更容易接受城市的新事物和新观念,在言行举止等方面更快地城市化,父母由于文化水平较低,难以满足孩子在学习和精神上的需求,容易导致儿童不服管教、叛逆等不良表现,家长又相应地采取更为严格的教养方式,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如果家长符合孩子的理想形象,亲子关系比较积极,那么父母的言行教导会更具有说服力,其教养方式也会更有效地影响孩子。因此,在选择教养方式时要遵守“双向原则”,更好地发挥家长与子女双方的教育影响作用。
(三)家庭教育资源匮乏
流动儿童的家庭所能够提供的教育资源也影响着流动家长对儿童的教养方式。[9]研究发现,流动儿童家庭存在人力、物质和心理方面缺少支持;教育环境较差;家庭教育内容单一,方法简单等问题。如表5与图2所示,流动儿童家长所能提供的经济支持和陪伴时间有限,因而可能会导致在书籍购买、教育辅导等方面支持度不够。家庭教育资源的匮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流动儿童父母的教养方式选择。
三、教育对策分析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重要场所,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身心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这种影响甚至会伴随孩子的一生。流动儿童的家庭教养方式存在不足,因此,需要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策略。
(一)社区服务
首先,社区整合资源,为流动家庭开办免费服务机构。如常州市三堡街社區自2014年10月为流动儿童开设“四点钟课堂”,让充分考虑到流动儿童家长的职业性质和工作时间,让流动儿童放学后有处可去,有事可做。其中,对儿童进行的分享和感恩教育也有利于家庭和谐;其次,定期组织亲子活动。以社区作为带头人组织流动儿童及其家长参与相关的亲子游戏活动,促进亲子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学习亲子情感沟通策略,改善双方对彼此的看法,增强彼此之间的理解,为父母改变不合理家庭教育方式营造温馨和谐家庭教育氛围;此外,开设针对流动儿童及其家长的心理辅导,弥补流动儿童家庭教育心理支持的不足。如北京红枫妇女心理咨询服务中心2006至2013年开展的“农民工家庭教育每天三个10分钟”项目,针对农民工家长普遍存在的无时间、无知识、无能力的问题,创造性地将每日家庭教育设计为爱的交流十分钟、学习做人十分钟、学习知识十分钟,促进了流动儿童与父母的亲子沟通,有利于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二)学校支持
首先,针对经济因素。学校可以向教育局申请对贫困流动儿童进行一定的经济补助,如常州的一些小学每年给予帮扶对象1000元的补助,帮助流动儿童家庭减轻负担。还可以通过降低高额借读费、减免学杂费、补贴餐费等减轻流动家庭负担,同时,与其他机构开展合作为流动儿童送去书包、书籍等学习用品;其次,在流动儿童较多的学校设立家庭教育示范点,进行相应的教育活动。比如常州市在一些城市流动儿童较集中的小学设立示范点并开展了“三个一”主题活动。即一讲堂(聘请省内知名心理专家莅临我市开展家庭教育大讲堂)、一座谈(良辰教授与学校教师进行“心理专家与基础家庭教育工作者面对面”座谈)、一评选”(“感恩”主题班队会评比活动)。此外,小学还可以开设免费特色家长社团。让流动儿童父母定期来校与孩子一起上课,每个班级有固定的辅导教师,让家长在了解孩子的同时,接受一定的教育。以社团的形式开展相关培训活动,同时,定期开展免费的家庭教育主题沙龙活动,帮助改变家长的家庭教育意识淡薄,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方式不合理等现状,提高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质量。最后,加强家校结合,对流动儿童集中的学校采取针对性的家长学校教育。通过家长接待、教育座谈会、家长学校课程学习、经验交流分享等方式,对城市流动儿童家长进行教育指导,提高家长的文化素质、道德水平以及家庭教育素质。
(三)家长培训
首先,家长要有意识地接受继续教育,考取相关职业技能证书,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及职业选择层次,以改善家庭经济条件。其次,家长要积极配合社会和学校,接受相关家教指导。如积极参与学校和社区、妇联等组织开办的网上家长学校,通过网络课程的学习,提高对儿童身心发展阶段及特点的理性认识,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学校积极鼓励家长进行自主学习,配合以教师个别家访交流,同时学校要定期举办家长开放日,组织好家长的集体培训活动等。此外,家长培训要着重于提高他们的教育素养,如使他们有意识地提供相关物质和心理支持,比如为子女购买课外读物、主动地预留陪伴孩子的时间、要经常主动地与子女进行沟通交流,不仅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更要注重孩子心理及情绪方面的问题,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等。
四、结语
家庭是青少年儿童成长的重要环境,也是学校教育的依托和基础,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利于流动儿童成长的健康成长。流动儿童家庭教育过程中,不合理的家庭教养方式普遍存在,其改善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如大力构建“社区、学校、家庭三位一体”教育模式。2015年5月,江苏省“苏馨港湾”妇女儿童之家开展实施了“家庭花——和谐家文化建设公益项目”,从流动儿童家庭入手,构建了“流动儿童个人、家庭、学校、社区、社会”五位一体的新模式,协助流动儿童更好地融入到城市生活,为城市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提供了新借鉴。此外,发挥妇联、社会保障及公益服务组织的作用,为城市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提供多方面支持。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流动儿童数据报告——2014[EB/OL].[2014-09-23].http://www.cssn.cn/zx/zx_gjzh/zhnew/201
409/t20140923_1338700.shtml.
[2] 徐慧,张建新,张梅玲.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发展影响的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8(4):940-942.
[3] 陈陈.家庭教养方式研究进程透视[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95-109.
[4] 曾守锤.流动儿童父母的教养方式及其对干预的启示意义[J].教育导刊,2009(5):25-28.
[5] 程福蒙,柯洪霞.关于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再审视[J].教育探索,2006(8):42-43.
[6] 陈丹群.流动儿童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146):7-9.
[7] 陈钢.文化资本视角下城市流动儿童的教育困境及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11(12):8-13.
[8] 皮艳辉,刘芳.试析流动儿童教育现状及解决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10(3):36-37.
[9] 王颖.流动儿童家庭教育资源特点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2(5):138-139.
Abstract: Illustrated by the case of Changzhou, the survey on the educational mode of migrant children family shows that the structure of parenting style for migrant children is not reasonable, simple and crude. And for children, parents always have a high expectation but pay less attention. In the way of rearing pattern, parents prefer the principle of “single” and in educational behavior they think perception is better than example. The reasons for these problems are as follows: the low educational level of parents, backward conception of education and low economic status; childrens lacking of coordination in attitude and behavior, and misunderstanding of the parenting style; lacking of family educational resources. Therefore, it is needed to strengthen the guidance of family education of migrant children from the community, schools, parents and so on.
Key words: urban migrant children; family education; educational procedure; educational quality
責任编辑 张栋梁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