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肢体残疾少儿体育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时间:2024-06-19

杨柳溪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肢体残疾少儿基本情况、体育活动现状及影响其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以期为肢体残疾少儿制定有针对性的运动康复训练实施方案,同时为政府部门制定完善相关残疾人的政策或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肢体残疾少儿;体育活动现状;影响因素

近年来,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迅速。残疾少儿体育已成为残疾人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活动是残疾少儿更好地融入社会最有效的形式,有助于残疾少儿树立康复健身的意识,并为残疾少儿展示自我提供了机会与途径。本研究对成都市武侯区部分社区肢体残疾少儿参加体育活动的情况及主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以期为肢体残疾少儿制定有针对性的运动康复训练实施方案,同时为政府部门制定完善相关残疾人的政策或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肢体残疾少儿参与体育活动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以成都市武侯区肢体残疾少儿及家长为调查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残疾少儿参加体育活动的研究现状,掌握成都武侯区有关残疾少儿的统计资料,为本研究调查的开展和运动康复训练方案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2.调查法

通过问卷调查、面访、考察社区等方式获取武侯区残疾少儿体育活动参与现状的数据,问卷调查使用《成都市武侯区肢体残疾少儿体育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共对肢体残疾少儿或家长发放问卷87份,当面回收76份,有效问卷共76份,问卷的有效率为91.5%。

3.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所获取的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成都市武侯区肢体残疾少儿基本情况

1.持证情况及残疾程度分析

残疾证对于持证人的伤残等级有明确的划分,这对于了解残疾人的残疾情况十分必要。本次调查对象中仅1人因某种原因尚未取得残疾人证,持证比例占98.7%。从残疾程度看,四级和三级残疾少儿居多,占82.9%。四级残疾少儿有基本独立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对其参与体育活动的影响较小。

2.静态生活时间

静态生活时间的调查围绕“每天有多长时间是坐着的?”进行。肢体残疾少儿每天静态生活时间达到9-12小时的比例占71.1%,结合走访所获得的情况得知,武侯区肢体残疾少儿课余时间多在家看书或看动画片等。

3.体育锻炼需求

分别有53.9%和56.6%的调查对象对“是否有专业指导员指导康复训练”及“是否愿意通过体育锻炼改善健康状况”两个问题给予了肯定回答。说明这个群体有参与体育锻炼的意愿,但对于科学锻炼基本知识的了解与掌握还不够,這一情况需要其家长与政府相关部门予以重视与引导。

4.对新型服务模式的认可度与基础服务价格范围选择

本研究采用了“运动康复训练”新型服务模式,调查结果显示,72.4%的调查对象认可此新型服务模式。

在价格接受范围方面,对基础服务的接收价格每月500-800元的占40.5%。对800-1200元范围的接受度次之,仅有9人愿意选择1200-1500元范围。因成本和顾客接受度因素的影响,本项目将基础服务定价为800-1200元之间。

(二)肢体残疾少儿体育活动现状

1.参加体育活动的频率

每周参加体育活动1次或2次的肢体残疾少儿人数占比分别为60.5%与26.3%;每周参加体育活动达3次及以上的人数仅为14.5%。学校或社区为残疾少儿组织的体育活动很少,一般情况下是残疾少儿自己活动或在家人陪护下进行。

2.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目的

以增强体质、丰富业余生活为主要目的的人数分别占56.6%、22.6%,可见,增强体质和丰富业余生活是肢体残疾少儿参加体育活动最主要的目的。此外,肢体残疾少儿参加体育活动的目的还有增进社会交往、参赛、培养自信心等。

3.体育活动的场所和方式

肢体残疾少儿进行体育活动的场所主要集中于家(57.9%)、社区健身点(30.3%),这和社区体育活动条件有明显改善有关系。

最受肢体残疾少儿欢迎的体育活动方式是散步/跑步,占61.8%;参加球类与健身操运动的人数相对较少(见表1)。

4.体力活动程度

关于一周内轻度/中等/重体力三个层级每周体力活动程度的情况调查,81.6%得肢体残疾少儿无重身体活动。这可能与残疾程度有关。重度残疾少儿的活动十分受限,身体功能非常低,通常生活无法自理,能够做的体力活动少之又少。

(三)主要影响肢体残疾少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因素分析

从表2可知,在影响肢体残疾少儿参加体育活动的诸多因素中,无体育专业指导员、行动不便、家庭经济条件差、无适合的体育活动场所/设施、无组织机构是排在前5位的主要影响因素。

1.影响肢体残疾少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内部因素分析

(1)生理因素

肢体残疾少儿身体上存在畸形、残缺及麻痹所致运动功能障碍等不同程度的缺陷,因此,参与体育活动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据调查,在参加体育活动时,三级及以上肢体残疾少儿常因肌力差、平衡能力差等原因发生如摔伤等情况,这导致他们会产生一定的畏惧心理。

(2)心理因素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肢体残疾少儿潜意识存在压抑感、受挫感、自卑感、孤独感等,容易形成“不适合参加体育活动”的想法,从而导致不愿意参与体育活动。据调查,有相当一部分肢体残疾少儿对外界刺激敏感,怕遭到别人的取笑,觉得不如正常的同龄人。同时,也有一部分肢体残疾少儿对体育活动的健身与健心价值不了解。

(3)家庭经济状况

武侯区肢体残疾少儿的经济状况对他们的体育活动有重要的影响,排在第三位,高达31.6%。因经济条件不好无条件购买各种体育器材和服装,更不用说花钱去进行体育消费了。

2.影响武侯区肢体残疾少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外部因素分析

(1)对残疾少兒体育政策宣传的力度不够

虽然国家已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但残疾少儿体育政策宣传还不够,在社会上尚未形成帮扶残疾人的良好风气。媒体宣传是残疾少儿体育事业发展的推动力,同时也是残疾少儿体育活动参与程度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2)社会关注度低

对残疾人的关注度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进入二十一世纪,虽然我国的社会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仍有相当数量的残疾少儿群需要社会关注和支持。多数残疾少儿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家长无暇或很少顾及到残疾孩子的体育锻炼。

(3)社会体育保障体系亟待完善

缺少肢体残疾少儿体育活动指南等专业书籍指导、缺少组织肢体残疾少儿参加体育活动的社会性机构、缺乏适合肢体残疾少儿的体育活动场所是目前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的主要方面。据调查,武侯区社区缺乏适合肢体残疾少儿的锻炼场地,大多肢体残疾少儿参与体育活动必须借助正常人的体育场所。另外,政府层面组织的肢体残疾少儿的体育活动暂绝大多数,缺少社会性机构组织的体育竞赛活动,这大大限制了肢体残疾少儿对体育活动的参与。

(4)缺乏专业指导员

国家对社会体育指导员专业素质的要求包括有一定的身体素质、熟悉所指导的体育项目的技术、规则等。作为肢体残疾少儿这类特殊人群的体育指导员,还应懂得他们的心理特点和需求。目前此类专业的体育指导员缺乏,绝大多数肢体残疾少儿得不到专业人员的指导。

综上,政府需高度重视残疾少儿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建立残疾少儿体育活动组织服务体系,修建适合肢体残疾少儿生理特点的公益性体育场地设施并定期举办各类培训和比赛,培养一批专业的残疾少儿体育活动指导员,营造良好的社会助残氛围,促进残疾少儿更好地融入社会。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EB/OL].http://www.gov.cn/zhengce/ 2016–10/25/content_5124174.htm

[2]盛威威,李欣,邱卓英等.残疾儿童康复需求与康复服务发展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0,26(5):502–507.

[3]梁占锁,马秀杰,贾晓敏.河北省随班就读残疾儿童体育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10(7):11–1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