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初中体育教学耐久跑的有效策略

时间:2024-06-19

摘要:本文基于初中体育教学课程,对田径项目中的耐久跑(中长跑)教学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耐久跑;教学方法

耐久跑(中长跑)是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主要内容,教师应在寻找影响该项目教学效果的主、客观因素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深入探索一些能够克服其影响的对策,进而提高初中体育中长跑教学效果。

一、影响耐久跑教学的因素

(一)主观因素

学生的健康意识淡薄。初中学生正处于身体成长和发育的关键时期,体质强健,学生觉得身体无需进行运动和锻炼也足够健康,并且受社会实际影响,认为未来的脑力劳动较多,所以对于体育锻炼不太重视。

心理原因。耐久跑的意义是磨练学生的意志,一般都在田径场上进行,而长时间的跑步练习过于枯燥,使得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感到厌烦,加上身体上出现的一些疲劳反应,使得学生容易对耐久跑形成一定程度的恐惧和厌烦心理。

练习方法不科学。有一些学生由于长期缺乏锻炼,在突然地大量练习下会导致身体感到不适,尤其在冬季训练时,呼吸方式的不科学很容易引起内脏器官的不适。

(二)客观因素

群体行为。在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影响下,有的学生在群体跑时由于身体原因,在跑了几圈后显得气力不足,但他们并不想因为自己影响到群体,导致一些还想跑和能跑的学生也变得慢下来。

教学方法。教师教学方法的单调难以发挥教师自身的指导作用,一些枯燥乏味的单调性练习方法也很难提起学生的运动兴趣。比如一节课给学生布置2到3个800米或是1个1500米,跑完即可,这难免会造成学生认为是在为老师而跑。

二、提高耐久跑教学效果策略的选择原则

为了能够确保各种教学策略和方法的可靠性,教师首先要保证教学的实践性原则,即各方法都要能够针对并解决教学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其次,是可行性原则,即各种教学策略要能够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也可以叫做合理性原则;再者,是有效性原则,即教学方法一定要能够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克服,并有利于教学效果的增强;最后,同步性原则,无论哪一种教学方法,其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

三、提高初中体育耐久跑教学效果对策

(一)提高学生对于耐久跑运动的认识

提高学生对耐久跑产生及发展背景的认识,结合相应的生理学基础知识,真正使学生明确练习这项运动的实际意义和最终目的,学生在产生联系耐久跑意愿后,应能够自发地加入到运动行列之中。从生理学角度来看,一般情感成分决定着行为倾向,因此教师有必要利用课堂教学来为学生讲解和阐述耐久跑的运动价值和意义,提高认识,增强锻炼兴趣,真正引导学生形成不怕苦、不怕累,勇于克服困难,坚持不懈的坚毅品质,同时提高学生的心理自我调节能力。

(二)增加趣味性教学内容

首先,优化课前测验。为了能够在课前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并且能够观察到学生的进步情况,教师在授课开始前应要求学生在热身跑中尽力跑完全程,然后将具体数据记录下来,为之后的教学指导提供依据,并让学生知道自己的成绩,以及导致自己取得目前成绩的多方面因素。其次,教师要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手段,结合心理暗示来引导学生多动脑筋,善于思考。比如在中长跑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一些优秀田径运动员的训练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并模仿其中的规范性动作,而后再让学生用自己认为合理的动作在跑道上用中速跑进行实验,看看有什么效果,这时教师再对其力度和动作要领等方面做出评价和纠正。

在练习过程中,教师也应让学生对自己的技术要领和最终完成结果进行对照和评价,并养成多观察他人练习的习惯,善于取长补短。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发展了其思维分析能力,实现“知行合一”。

(三)控制节奏,培养速度感

跑步训练有多种练习方式,教师都需要对其速度提出明确要求。如通过秒表进行计时,来让学生时刻知道自己的跑速,形成速度感。在运动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用测心率法控制自己的休息时间,这样能够对自己身体的合理运动负荷技能状况进行实时监测。此外,教师在采用训练手段时一定要结合转向的功能特征,以此来合理安排学生的运动负荷。还应向学生讲解运动负荷的控制方法,体能的分配等知识,具体要结合初中学生素质测试的成绩指标来推算训练的负荷强度。比如对学生的强度应控制在心率150次/min,速度则要控制在每400m2min50s—2min30s之间,跑距在400m—1500m之间;强度训练的负荷控制在心率为150次/min,速度为40s/100m。

(四)传授科学锻炼方法以及恢复保养意识

体育教学注重技术与技巧的传递,其中科学的锻炼方式以及恢复保养的方法更是必不可少的。在耐久跑技术教学基础上,加强对学生锻炼方法和保养方法的培养,能够使学生明确这项运动的目的,并学会爱惜身体。

综上所述,耐久跑(中长跑)是初中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教师必须要先提高学生对这项运动的认识,接着从激发兴趣入手,提高教学技巧,进而培养学生学会一个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

参考文献:

[1]徐晓华.对初中耐久跑中的途中跑分析与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20):224-225.

[2]黃锦龙.初中体育耐久跑教学方法研究[J].才智,2016(05):137.

作者简介:胡水英(1978-),女,汉族,甘肃人,单位: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平南初中,学历:大学本科。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