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校图书馆在地方文献资源共建中的优势与问题探析——以常州地区为例

时间:2024-06-19

闫月香

(江苏理工学院图书馆,江苏 常州 213001)

地方文献具有很强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地方文献承载着某个地方或者某个民族的历史文化,是地方人类文明精髓的浓缩,是记录地域内历史沿革、地理风貌、经济发展、民俗风情等文献的统称,从不同侧面反映本地历史与现实。[1]随着“地方特色”经济的发展,地方高校师生的科研方向逐步与地方的经济、文化、自然等方面关系密切,换言之,在区域文化背景下,进行地方文化研究的科研人员更多集中在高校。保存人类文化遗产乃图书馆的首要职能,地方高校图书馆对地方文献的收集与保存更是责无旁贷,依托区域信息共建共享平台,地方高校图书馆分工协作,共同建设完善地方文献资源。以常州地区为例,在地方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中,高校图书馆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需要进一步协商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优势

地方高校图书馆对地方文献的收藏保护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并且地方高校图书馆对于收集和整理地方文献也有着地方公共图书馆所不具备的优势。

(一)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优势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主要而关键的教辅部门,主要面向师生的教学科研服务。高校图书馆员在长期的实践中,秉承“辩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优良学术传统,对各类信息的追溯与加工整理具有很深的专业功底。[2]地方高校也是本地区科研的聚集地,是人才的聚集地,有资深的教授、专家,长期承担着省、市级地方性的重大科研项目,这就更有利于地方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的利用,所以高校图书馆对于地方文献的收集与整理具有一定的人才优势。

(二)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管理优势

高校图书馆对文献资源收藏专业性强,馆藏文献种类多,学科分布广,相对于每一种学科来说,文献资源的收藏具有连续性、系统性,有其完善成熟的文献体系和工作方法,如文献分类、编目、索引、古籍整理保护等等。近年来,高校图书馆重视地方文献的开发,各高校图书馆陆续建立的地方文献专藏库,地方文献的收藏量大大增加,为地方文献的整理与规范管理提供相应的专业支撑,便于用户的科研工作,为读者提供公共图书馆无法提供的专业文献资料。在网络环境下,地方高校图书馆不仅向本校的师生和员工提供服务,还逐步向外界社会尽可能地共享信息资源,扩大服务范围,把文献资料的利用直接指向地方政府的大型项目,为更多的读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扩大图书馆的影响力,吸引社会力量支持图书馆建设,也使地方高校图书馆所收藏的地方文献体现其应有的价值。

(三)高校图书馆现代技术设备优势

高校图书馆一般都拥有较先进和完备的现代化设备、高端的技术和丰富的信息资源保护经验。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声音、图像、文字三位一体记录得以实现,不仅使现代文献的概念发生变化,也是现代文献载体走向了多样化。随着图书馆的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的建设,高校图书馆已进入了网络化的管理。高校图书馆先进的设施和专业的工作人员,发挥信息保护和采集技术的特长,正好可以将地方文献体系化、信息化、数字化,实现“文化多样性”的特色馆藏。

(四)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优势

目前,高校图书馆对学科服务正处于火热的研究与实践当中,正好可以把对地方文献的研究作为一个学科服务的方向,与本校相关研究人员及社会上其他相关部门协作,进行完全嵌入式的学科服务。一方面,进行地方文化研究和推广,另一方面,开展嵌入式学科服务的实践,推进图书馆工作社会化。

二、当前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常州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现状

常州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自常州人文始祖季札分封延陵(常州古称)至今,已有2 500多年的历史。在悠长的历史中,其厚实丰硕的积淀,独领风骚的建树和灿若星辰的文人学士,在我国民族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常州地方文献资源的搜集与建设,对常州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无法估量的史鉴和指导作用,甚至辐射长江三角洲地区乃至全国,意义深远。

常州市图书馆对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已具有一定规模,从常州图书馆网站推介的信息看,目前收藏古籍文献10万册,以常州地方文献为主要特色,内容主要有三部分:地方志著作,历代名人著作和家谱族谱。并设有“地方文献阅览室”。在最近几年,常州市图书馆在搜集、整理和宣传地方文化方面做了很多工作,编撰出版了相关地方文献的图书。在常州的高校图书馆目前对地方文献做的较好的是常州大学图书馆,专设了“常州非遗展示馆”,对常州的非物质遗产文化进行了搜集和展示。江苏理工学院图书馆对常州地方文献也比较注重收藏,但目前还是比较零星,不够系统。常州其他高校图书馆对常州地方文献也有意搜集和收藏,大多处于筹备阶段。

(二)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共建中存在问题分析

1.组织机构缺失,缺乏统筹协调

常州各高校图书馆目前对常州地方文献资源的搜集与整理还是各自为政,没有一个专门的领导机构专职负责协调这项工作。除常州大学以“非遗文化”为主线外,其他高校图书馆的收藏都是零星而随意,没有专门的收藏室,各馆之间缺乏交流沟通,也没有协调,无法达成对地方文献的系统收藏。在当前网络环境下,对地方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滞后必然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也给地方文献研究者带来很大不便。当前,常州地方文化研究会作为一个民间组织已经拥有百余名会员,自发进行地方文献的研究和整理,其中有不少高校的研究人员,他们对地方文献资料相当渴求,可以说,这是常州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发展的一个好机遇。

2.没有形成地方文献呈缴制度

呈缴本制度是图书馆征集地方文献资源的制度保障。对于常州地方文献的整理与收藏,当前没有呈缴本制度。这一制度的缺失,必然会造成图书馆在征集地方文献上的困难,影响到地方文献建设的完整性。社会上很多个人和一些单位对收集地方文献资料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这些单位和个人之间相互没有隶属关系,各自为政,缺少沟通,使得原本分散的征集工作更是处于无章可循的状态。由于对地方文献相关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做得不够,使一些单位或个人对地方文献资源的重要性缺乏基本的认识和参与意识,导致一些有价值的地方文献未能得到及时妥善的呈缴而永远遗失。

3.没有制订统一的地方文献收集范围、整理办法

目前,常州各图书馆对地方文献资源的搜集与建设都是各自为政,各馆都是以自身的需求为目标,对文献的收集范围、整理办法、存储标准等认识上并不一致。就当前对常州地方文献建设有一定规模的常州市图书馆和常州大学图书馆来说,两家的收藏范围和建设目标是明显不同的,而常州的其他高校,对地方文献的搜集与整理更是随意而盲目。对于常州的地方文献,哪些文献是需要紧急抢救搜集,哪些文献需要系统全面搜集,目前似乎常州图书馆界没有讨论过。对于地方文献如何整理,怎样著录存储也是没有统一的办法,各自的编目体系也仅仅是依据自身特点而建。因此,常州高校图书馆目前对地方文献的搜集工作还是比较散乱而无序的,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缺少应有的法规制度;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缺乏对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工作统一的规划,没有相应的建设标准所导致的。

三、对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相关建议

(一)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统筹协调

成立一个以相关市领导挂帅的常州地方文献资源建设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可以吸纳公共图书馆和常州高校图书馆的领导成员加入,组织在常高校的史学研究专家,共同搜集和整理常州地方文献,对常州地方文献的收集与管理制订统一的制度。加强各图书馆之间的密切联系,制订地方文献搜集整理合作办法,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充分利用当前馆际信息共享平台,可以分工协作,分馆分模块建设,在馆际间采用现购、索取、复制、交换等合作,充分利用专题研讨会、出版信息发布会、图书交易会等活动,扩大地方文献征集渠道[3],及时收集相关文献。同时,充分利用高校图书馆的人才优势,共同开发网络地方文献资源,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采集、加工、整理、开发、共建共享文献资源,发挥常州所有图书馆的整体效益。

(二)制订地方文献管理条例,形成呈缴制度

收集保存地方文献资源是当地政府的责任、也是整个社会的责任。因此,要通过法规和制度把地方文献资源的建设工作变成一种政府行为和社会行为。政府要出台具有地方法规性质的呈缴本制度,借助法规制度明确地方文献呈缴的社会意义和各机构单位的义务,让社会各单位都积极参与和支持地方文献资源的建设。有了法规制度作保障,各机构单位会自觉送交文献资料到相应图书馆,使这项工作成为政府和社会的公益行为,作为文化惠民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

(三)制订统一的地方文献收集与整理规则

1.收集范围

根据1982年武汉大学、北京大学联合编写组出版的《目录学概论》指出:“地方文献一般说,包括地方史料、地方人士著作、地方出版物”。这应该是我国比较经典的地方文献三项说,即“三分法”。在这三个大项的基础上,每一项又包括许多相应种类,这些都需要研究制定相关细分的原则。对于常州地方文献收集范围,需要制订一个合理细致的收集整理归类办法,比如:分哪几个模块收藏,收藏什么不收藏什么。常州人的著作,其著述内容有人文方面的也有自然方面,有关于常州的也有与常州无关的,而祖籍为常州但近现代却不在常州的人和事,这些是否收藏,如何归类等等,都需要有界定的准则。

2.搜集的方法

通过多种途径购买、征集与交换等等方式搜集地方文献,对于分散在正史、丛书、文集和各类文献之中的地方文献信息按专题加以汇总编辑、复制加工、装订成册后系统入藏。[4]

3.整理加工及著录方法

由于地方文献有其自身的特征和内在联系,所以地方文献的整理排序有必要以揭示文献内容为主线,在文献标引上使用主题法。从信息角度对地方文献的内容进行充分的揭示,包括各种附加款目、分析款目、综合款目和参照片的著录等等尽可能详细,能加链接的尽可能加上链接,深层揭示地方文献之间的复杂关系,便于研究者看一点而得全貌。至于地方文献的典藏,各馆之间通过沟通协调,分模块、分专题收藏,突出特色。充分利用区域信息共享平台,读者通过网络随时随地可以检索文献并得知文献的典藏地,通用借书证更方便读者随时借阅。

4.管理办法与数字化工程

常州地方文献的收集管理,可以以常州市图书馆为主阵地,以在常高校图书馆为辅助,分工分块进行收藏管理,共建共享。网络时代,地方文献的品种和数量也迅速增长,除了传统的实物文献,数字文献已成为地方文献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把收藏的相关实物地方文献数字化,充分发挥区域图书馆联盟的信息共建共享作用,便于用户检索和利用。

(四)加大对地方文献的宣传和推广力度

地方文献组织管理机构主动联系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宣传资料,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渠道进行宣传。还可以同时利用展览大厅、报告厅和社会大讲堂的优势,向社会展示和宣传地方文献工作,扩大社会影响力。以读者需求为导向,鼓励引导广大社会成员积极利用地方文献资源,使其在利用地方文献的过程中体会当地文化、经济的发展,感受当地的文化精神,激发市民的地域自豪感和时代责任感。

[1]颜碧桃.关于加强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考[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7(4):62-64.

[2]李安平.高校图书馆参与地方文化保护与传承中的优势和途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5):65-66.

[3]宋川.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研究—以长春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学研究,2013(10):58-61.

[4]陈志仁.谈谈地方文献及其搜集和整理—文献资源建设理论与实践研讨之四[J].佛山大学学报,1996(10):84-88.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