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吴琼军 长沙财经学校
信息技术在不少中职体育老师的观念中似乎仍旧还是中看不中用的花拳绣腿,其作为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的定位也并未真正得到贯彻,不少中职学校的体育课堂仍旧沿袭传统的授课模式,信息技术成了可有可无的点缀[1]。这恐怕更多地要从教师的身上寻找原因。对信息技术来一个再认识,对信息技术用于体育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做一个再梳理,也就有了必要。
依据体育教育教学规律,我们将信息技术分为学生被动接受型和可参与型两大类。这一分类与信息技术自身的发展和用于体育教学的研究史是大致契合的。先来说,被动接受阶段。20世纪60年代,电脑开始进入中国,但是没有联网的“单机”,但录音机和收音机等电子设备开始出现,电台广播也逐步走入人们的生活,这一时段坑你并不存在将信息技术直接用于体育课堂教育的情况,最多也就是播放一点与体育竞赛相关的新闻,受众也主要是以听的形式来完成信息的接受;1986年,互联网进入中国,连通了世界的同时,也真正地将信息技术同生产生活贯通起来。伴随着刻录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磁带和录像带等视听设备开始流行于大街小巷,学校这才有了体育教师人手一台录音机,全校每个班级都安装一台电视机的设想并逐步付诸实践。这才有了全校师生跟着广播一起做体操的校园风景线;也才有了全班学生一起在室内观摩体育项目活动解析教学代的场景[2]。到2010年,随着大数据理念的提出与真实到来,信息和互联网技术井喷式发展,智能手机大规模出现和价格的拉低,移动APP海量开发应用,各种资源线上发布线下互动,推动信息技术用于体育教学课堂的参与式时代到来。如果说,被动式接受的信息体育时代仅仅只是点缀和插曲的话,那么参与式信息技术体育课时代的到来则带动了一个属于信息教育时代的到来。从教学效果方面论,参与式信息技术科一改之前被动接受下的灌输、枯燥乏味、老旧传统,以极其新颖的形式激发和刺激了学生们的积极性,必然会大大提升教学效果。
“互联网+”以及由此衍生的大数据思维和行动模式已经成为时代潮流和未来各行各业发展的趋势。它势必也给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造成冲击,但是危机并存。如何用好这次转型升级,更新换代的大好机遇,突进体育教学信息化的成长壮大,是所有教师必须关注和重视的时代命题。但一切还得从开展好一堂以信息技术为主要辅助手段的体育教学课开始。接下来,我们将以目前最流行的微课为例,全过程、提要式地论述开展好一堂体育课关键环节和重要思路。
“短小精悍”是微课(Microlecture)的最主要特点。因此其课前准备也必须在这一特点的限制下来开展和进行。通常情况下,一节微课的时长不得超过十分钟,最短可以短到30秒。另外微课一般只针对一个知识点来布局视听资料,这就要求其要解决的必须是正是课堂上尚未解决或是未能很好解决的体育知识节点甚至是一个分解动作。因此,在开展微课教学之前,我们必须围绕“短小精悍”这一特点,做好软硬件的准备工作。先来说硬件工作,联网的电脑、相应的视频制作和办公软件、详实精准而相关性高的文献和影音资料线上平台载体或是移动APP;软件方面,主要就是熟练体育教学并能够纯熟地掌握微课制作能力的技术人员(当然教师自己会更好),然后开始处理好围绕某个体育知识或动作收集到的各类资料,利用视频和办公软件做必要的处理和制作,最终形成针对性强,观赏性高的微课小视频,以供教学使用[3]。
微课教学过程更多地是线上的,但作业、评论区和弹幕则提供了互动交流的载体和媒介。体育老师可以通过规定观赏微课小视频的时间段的方式来进行课堂开展与控制。并充分利用作业布置、批阅,查阅、置顶、加精评论区,观看、点赞弹幕等方式来实现与学生的互动,从而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增值学习,将课上没有讲到、讲清楚的体育知识点或是动作关键给学生讲清道明,进一步提升体育教学效果。
微课(Microlecture)等参与式信息技术用于体育教学的新型授课形式的开展,必须关注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一般通过线上和线下以及两种方式相结合的形式来实现。线下也就是传统的测试的形式,以分数来见真章,对比信息体育课贯彻落实前后的成绩,对比自然得到结果;通过查阅评论区和学生弹幕的形式,大致可以衡量我们体育课程开展的成功与否,将二者加权汇总,并结合社会舆论,大致就可以评测出我们课程开展功过了。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