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分层教学法在高校轮滑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时间:2024-06-19

徐开亚 淮阴工学院

轮滑是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凭借其娱乐、健身、竞技等优势特征赢得了广大青少年的一致青睐。伴随轮滑运动的不断推广,众多高校纷纷对轮滑展开了教学。现阶段,轮滑运动在高校教学实践中面临各式各样的问题,对学生参与热情造成了极大削弱,更对轮滑运动在高校的推广造成不利影响[1]。分层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将其运用于高校轮滑教学中,可促进收获良好的教学成效。由此可见,对分层教学法在高校轮滑教学中的运用开展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高校轮滑教学开展现状

当前高校轮滑教学开展现状,主要表现为:1)训练场地有限,硬件条件难以满足教学需求。现阶段,一些高校均未有专业的轮滑训练场地,教师不得不在篮球、排球等场地授课。2)教学设计不合理,难以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一方面,教学内容偏少,难以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因为轮滑运动速度快,对学生身体素质存在一定要求,为了保护学生身体不受伤害,大多选择一些简单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另一方面,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率偏低。现阶段,高校轮滑教学多采用示范讲解的教学方法,一些学生无法对瞬间转变的动作形成明确认识,难以有效掌握相关动作要领,进而造成教学效率不高。

二、分层教学法在高校轮滑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推进对教学对象的隐形分层

在开展分层教学之前,依托摸底测评,结合学生身体素质、学习能力、基本功等指标,再以学生自身意愿为前提,将班级学生划分成I、II、III三个层次[2]。因为是对学生进行隐形分层,所以不对学生分层情况进行公开,学生对应所处层次仅由教师掌握,进而达到保护学生自尊心的目的。其中,层次I——学生具备良好的轮滑基础,身体素质佳,学习能力强,教师一教便会。层次II——学生具备一定的轮滑基础,身体素质一般,但经由教师的讲解及自身认真学习,可较为迅速地掌握教师教授的内容。层次III——学生之前没有接触过轮滑,身体素质较差,学习能力不足,需要教师机械能反复教授,学生自身反复训练方可勉强掌握所学内容。

(二)推进对教学目标的分层

对于教学目标的建立,应当遵循层次性、阶段性、适度性原则。并按照高校轮滑课程的教学大纲,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及实际需求,推进对高校轮滑教学目标的分层建立。层次I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引入多元丰富、综合性强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层次II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并适度保证教学内容的难度。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自主意识,促进学生自身知识的迁移,不断进取提高自我。层次III教学目标——以教学大纲为中心,不加大教学难度,注重对学生进行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的培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三)推进分层教学

将轮滑教学内容划分成三大部分,即为必学部分、必选部分以及自选部分,其中,必学部分是轮滑的基本知识、技能,是每一位学生所必须学习掌握的教学内容;必选部分则是轮滑升级技能,各层次学习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一项或多项技能展开学习;自选部分是存在一定难度的轮滑技能,是为层次II、层次III学生所设置的,学生既可以选择多项技能展开学习,也可以一项也不选。分层教学主要按下述步骤展开:1)引入轮滑新技能;2)开展统一教授;3)由不同层次学生提出问题;4)学生开展分层练习;5)为不同层次学生提供针对教学辅导,即为对层次I学生鼓励他们多花时间自学、自练;对层次II学生注重讲解、示范;对层次III学生则要精讲、多示范,并鼓励他们多加练习;6)开展统一的教学总结;7)做适当的课堂延伸[3]。

(四)推进分层考核

分层教学法在高校轮滑教学中的运用,对学生进行考核时同样可划分为必选动作考核和自选动作考核,其中,必选动作考核要求每一位学生均必须开展测试;自选动作考核则依据不同难度水平将考核动作划分成层次I、II、III,由各层次学生自主选择。通过该种考核模式,可提高学生对轮滑学习的成就感,进而调动起学生学习轮滑的主观能动性。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过引入分层教学法,可有效体现高校轮滑教学中教学主导性、学生主体性的地位,使学生可开展有效针对的学习训练,并依托一系列升级机制,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营造出良好的教学环境及学习氛围。因而,高校轮滑教学人员必须革新自身思想观念,加强对当前高校轮滑教学开展现状的深入分析,注重推进各式各样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积极促进高校轮滑教学的顺利开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