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运动习惯对大学生健身运动风险的影响探讨

时间:2024-06-19

陆沁蓉

摘要:目前大学生都十分追崇健身运动,目的在于强身健体和塑造完美身材。但大部分学生在健身运动中因缺乏良好运动习惯而频发风险,降低运动效果的同时对身心造成影响。对此,本文则主要分析运动习惯对大学生健身运动风险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善策略,望给予大学体育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健身运动;风险;运动习惯;影响

随着全面体育运动普及,很多高校学生也参与其中,在此过程中也随之提升大学生健身运动风险事件发生率,不仅会对学生身心形成影响,一定程度还会打击学生参与健身运动积极性。风险事件发生具有显著的普遍性和客观性特点,也含有不确定性。如果想要较好地控制大学生运动风险就需要分析造成风险发生因素并对其改变,由此一来真正提高大学生健身运动效果和质量。

一、运动习惯对大学生健身运动风险的影响

(一)运动习惯与运动性疾病

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运动习惯中,运动时间、有人陪伴、运动地点、运动频率、运动持续、选择适宜服装以及准备、整理活动等存在明显差异。习惯单独运动风险发生率明显高于有人陪伴者,运动时服装不适者风险发生率明显高于服装适宜者,运动频率低风险发生率明显高于每天定时坚持锻炼者,不做或少做运动前准备活动以及运动后整理活动风险发生率明显高于每次多做者。在健身运动中应始终坚持全面性、系统性、循序渐进性以及个体区别对待等原则,经常系统地进行运动锻炼,只有多次重复才能强化已建立起的各种运动反射条件,每日定时开展体育锻炼有利于巩固运动技能,以及强化呼吸、心血管、运动器官等产生的直射性运动反应,进一步提高机体对运动适应性,最重要的是可以减少运动风险发生几率。在运动中穿过紧的服装会影响呼吸系统,还会抑制肠胃消化系统,较易产生疲劳,降低体内温度和心率,因而需要在运动中身穿压力适度的服装,可以起到保护人体作用且提高运动效率。而运动前后的准备和整理活动能促使预先开展的肌肉活动在神经中枢相应部位留下痕迹作用,有利于后续正式运动练习,最重要在此过程中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有效改善调节功能,降低运动风险。

(二)运动习惯与其他不适

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大学生运动习惯中关于是否选择合适服装、运动频率、是否有人陪伴、是否运动前热身运动以及运动后做整理运动等明显存在不同,习惯单独运动风险发生率明显高于有人陪伴者,运动时服装不适者风险发生率明显高于服装适宜者,运动频率低风险发生率明显高于每天定时坚持锻炼者,不做或少做运动前准备活动以及运动后整理活动风险发生率明显高于每次多做者。

二、改善大学生运动习惯对策

(一)强化理论教学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从相关调查研究情况得知,虽然多数大学生对健身运动有利于增强身体素质有着高度一致的认同,然而在实践方面却没有同步响应,说明健身运动尚未在高校中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更缺乏深层次的体育健康知识、体育文化、运动价值等文化理论教育,因而在重文化和轻体育的环境下应改变传统以技能为主的教学方式,逐渐转向技能和理论相结合方式,进一步提高学生体育文化认知水平。

(二)完善体育设施 优化大学校园健身环境

高校应根据国家规定的标准条例购买体育器材设施,同时在器材上明确粘贴学生可以明白的安全注意事项和使用说明并制定明确的体育器材和场地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对体育器材进行维护和检查且不应间隔过长时间,便于能第一时间发现并处理器材中隐含的危险因素。更要注重体育器材设施使用年限,严禁在体育活动中使用超龄服役的器材设施,即使更换老化和严重损伤的体育器材,而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之前应对即将讲解知识内容中需要运用的器材安全情况进行全面检查,从而保证体育活动安全。

(三)营造文化培养 树立良好体育锻炼习惯

文化是所有事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不懈动力,体育运动之所以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开展,正是因为该运动作为一种亚文化形态活跃在大众认识当中,所以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于不断的创新、传承、发展。然而从相关调查研究结果得知,目前大学生健身运动缺乏普遍性,校园运动文化氛围也较为浅显,对此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应坚持兴趣导向、文化引领和习惯养成等原则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体育竞赛、社会服务、课堂教学、社团活动等形式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健身运动习惯。

三、结语

总而言之,大学生在健身运动中存在较多的如何运动时间持续过长、很少运动、运动无人陪伴、穿不宜运动服装以及运动前后不做准备和整理运动等不良运动习惯,正是这些不良习惯和运动风险呈现正相关性,因而需要大学体育教师引导学生全面遵循体育锻炼运动原则,从多方面树立正确良好的运动习惯,使大學生在掌握运动保健知识的同时按照规定要求实施,降低运动风险的同时促增强学生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张虎,陈彩虹,陈学东.运动习惯对大学生健身运动的风险影响[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23):68-71.

[2]樊鑫,杜泽晨,马原.大学生锻炼习惯对体质的影响分析及相关建议[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6(14):149-150.

[3]张建伟,康倩.大学生健身锻炼行为习惯调查[J].教育与职业,2015(1):86-88.

(作者单位:贵阳中医学院)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