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大学生健身运动风险研究

时间:2024-06-19

吴昊

摘要:全民健身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显著标志,很多民众都参与其中,迫切希望通过健身运动改善身体素质。大学生也毫不例外,但很多大学生在健身运动中因没有掌握科学有效的方法以及受其它因素影响而面临风险,不仅没有达到预期运动效果,还较易发生意外。对此,本文则从大学生健身运动风险类型和原因为切入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多种规避健身运动风险措施,望给予大学体育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健身运动;风险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大幅度提升和社会快速发展,人类物质生活和以往相比也发生较大变化,全面体育运动也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尤其对于大学生而言,其身体方面素质处于人类一生中的最佳阶段,需要通过体育运动补充能力。然而大学生在健身运动中受各种因素影响而出现风险,所谓大学生健身运动风险即学生在学校组织的体育活动中以及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体育设施中发生的风险,对学生身体和心理造成危害,严重会危及生命。对此,需要引导学生掌握运动风险因素,全面提高规避健身运动风险能力,从而更好地达到强身健体目的。

一、大学生健身运动风险分析

(一)风险类型

运动风险即个体在参与健身运动时因相关因素对个体健康带来危害,虽然参与健身运动可以有利于个体身心健康,然而采取不恰当的运动方式都会违背最初运动理念,甚至还会对身体带来严重影响。相关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当前大学生健身运动损伤事件发生率逐年提升,人们也越来越关注大学生健身运动风险。一般大学生健身运动风险有运动性或运动损伤等疾病。其中关节和肌肉损伤最为常见,前者以关节韧带扭伤为主,后者则以拉伤和擦伤为主。运动性疾病为学生参与运动后出现的如肌肉痉挛、腹痛、恶心呕吐、头晕、头疼等。

(二)风险原因

导致大学生健身运动风险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①运动量过大;健身运动会涉及无氧和有氧运动,特别是有氧运动需要充分掌握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大学生有较为松散的时间,很多学生都将学习以外的时间都花费到健身运动方面,普遍认为只要开展高强度运动便能降低体重,以致于很多人在高强度运动中不注重热身和中间休息,肌肉因没有得到恢复和休息而造成运动性损伤。②缺乏良好运动习惯;体育锻炼具有显著的全面性和系统性特点,大学生健身运动应始终坚持循序渐进原则,只有养成科学运动习惯才有利于提高运动技能,最重要能降低运动风险发生几率。但当前很多大学生在健身运动过程中以自我为中心,运动前不做热身活动,运动后不做整理运动,运动时穿紧身衣裤以及运动时间安排缺乏合理等,上述行為均会造成运动损伤。

二、规避大学生健身运动风险措施

(一)坚持科学锻炼原则

毫无疑问,大学生是健身运动的主体,因而体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树立设计科学锻炼思想观念,根据身体素质、自由时间以及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例如身体素质偏弱或日常稀少锻炼的学生可选择安全性较高和简单易行的健身运动项目。身体素质较高的学生可结合兴趣爱好选择难度较大项目,尽可能按照预期计划完成健身运动任务,提高运动质量。

(二)加强运动设施建设

高校应充分认识体育运动重要性,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推动高校体育工作全面发展。在实际工作中应结合学生身体素质和健身运动需求对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完善,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健身运动条件。即高校应充分重视体育器材、体育建设、运动场地和场馆等各项硬件设施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科学规划学校体育设施和加大投入,必要时还可向社会争取更多的经济募捐用作高标准高水平体育运动场地建设,改善以往大学生在健身运动中存在的因体育器材而产生的矛盾与问题,更好地满足学生健身运动需求。

(三)提供风险应对能力

健身运动不可避免会存在风险,需要大学生在参与健身运动时做好相应的风险防范,科学评估自身条件,养成正确健康运动习惯。可以在参加健身运动之前做心血管疾病筛选,掌握自身体质,在此基础上选择较为合适的运动项目,更要在运动前后做好热身和整理工作。例如在羽毛球运动中应注重对膝关节和踝关节采取保护措施,达到科学运动严要求。

三、结语

总而言之,大学生运动是高校教育强调的重要内容之一,重点在于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但多数学生在健身运动过程中受客观和非客观因素影响出现胸闷、恶心呕吐、心跳加速等反应,严重者出现昏迷,这种情况已违背健身运动初衷。因而需要大学体育工作者积极为学生科普健康运动知识,始终坚持科学运动原则,引导学生养成良好运动习惯,同时也要加强大学运动设施建设,促使健身运动真正发挥其强身健体作用,进一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彩虹.大学生健身运动风险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3(2):190-192.

[2]解亚萌,杨宁.滨州市普通高校大学生健身运动风险事件发生的现状与原因[J].当代体育科技,2014,4(21):195-196.

[3]魏礼军,宁新辉,米热古丽.新疆某高校维吾尔族医学生运动风险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6,37(5):763-765.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科技学院)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