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论《史记》中项羽复杂矛盾的霸王形象

时间:2024-06-19

孙宏亮,王兰婷

(延安大学 文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项羽是司马迁在《史记》中塑造的一个突出的悲剧英雄形象。大秦帝国的暴政激起了天下民众的反抗,项羽顺势而起,联合各路义军势如破竹推翻了秦王朝,自称“西楚霸王”,封王裂地,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展示了其骁勇善战和远大志向,堪称“一世英雄”。但在楚汉战争中一败涂地,最后在垓下被乱兵分尸,落得个悲惨的结局,暴露了其自身性格和才略的诸多不足。司马迁把项羽放在秦末战乱的大背景中,以其历史学家兼文学家特有的笔法,不虚美、不隐恶,充分展示了项羽这一历史人物的英雄气概。在司马迁的笔下,项羽集很多矛盾的特点于一身,这一复杂矛盾的人物,成为《史记》乃至中国古典文学中一个不朽的典型形象,成为后世戏剧和影视作品争相取材的对象。

一、志向宏伟而学识粗浅

项羽心高气傲、志向高远,但学识疏浅,不能够支撑其远大的人生抱负,这是其最突出的特点,也是造成项羽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

(一)远大的人生抱负

项羽出身将门,祖父项燕为楚国大将,《史记》称其“世世为楚将”[1]295,受家庭影响,项羽从小便心气高傲,志向远大。年少时,叔父项梁教其读书习剑,项羽认为学书能记住姓名就足够了,学剑只能抵挡一人而已,二者都不值得学,他要学习的是“万人敌”[1]296,于是项梁便教他兵法,项羽方才欣然接受。从这些记述中可以看出项羽的远大志向。后来,项羽和叔父逃亡吴中,恰逢秦始皇巡游会稽,项羽看到秦始皇出行宏大的场面与气派,不禁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也。”[1]296吓得项梁赶快用手掩住他的口。短短的一句话,透露出项羽欲成为万人仰望的帝王和称王天下的雄心壮志。同样看到秦始皇如此威仪的刘邦,也说出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1]344两相比较,不难看出二人志向抱负之异趣。

项羽不仅少年胸怀壮志,他一生都为远大的人生理想奋斗。项羽与叔父项梁起兵伐秦,拥立义帝为楚王,项梁战死后,楚王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领兵解救被秦兵围困的赵王。到达安阳后,项羽因为与主将宋义发生了分歧,便砍了宋义的头颅,在军中谎称“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羽诛之”[1]305,诸将惧怕项羽,遂拥立他为上将军。项羽与宋义用兵策略孰是孰非暂且不论,但作为下属诛杀主将,取而代之,其不甘居人下的心理可见一斑。

项羽恃强好胜,不甘居人下,这种心理在灭秦之际显露得更加明显。闻知刘邦先入关中后,项羽勃然大怒,下令大军准备向刘邦进攻,置楚王“先入关中者王之”之约于不顾。究其原因,项羽此时军力正炽,威慑诸侯,加之范增从旁相劝道:“此(刘邦)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1]313这段话正中项羽不甘为人下的心理,表露出项羽王天下的人生抱负。因此,在刘邦通过项伯向项羽转达其“不敢倍德”之意后,鸿门宴上项羽才饶了刘邦。

入关中后,项羽便将自己王天下之心昭告天下。《项羽本纪》载:“项王欲自王,先王诸将相。谓曰:‘……灭秦定天下者,皆将相诸君与籍之力也。义帝虽无功,故当分其地而王之。’”[1]312这与其当初欲取秦始皇而代之别无二致,明确道出了“分其地而王之”的想法。于是项羽分封诸王,自称“西楚霸王”,俨然以天下之王自居。接着,项羽便彻底踢开了有名无实的楚怀王,先将其放逐,然后又将其击杀于江中。此时项羽终于登上了权位之巅,实现了人生理想。

(二)浅薄的霸王器识

才学粗疏、见识短浅是项羽的显著特点。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才学粗疏、见识短浅,并不是说项羽彻底不学无术,而是项羽对学问浅尝辄止,学养不足,眼界狭小,没有与其宏伟人生理想相匹配的才学与器识。

项羽出身世代为楚将的家庭,属于贵族,年少时接受过较好的教育,学习书剑、兵法,避难吴中时,人称其“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1]310。不过,这里“才气过人”的评价应该辩证地看待。当时项羽与命案在身的项梁一起逃亡避难,混迹于下层,项羽在这个群体中“才气过人”,并不代表其才学的真实水平。其实,从《项羽本纪》所载“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1]295,就可探知项羽年少时的学习态度:第一,项羽很明显的是重武略、轻文韬,这一点应该与他出身世代为武将的家庭相关;第二,项羽才学肤浅而不扎实,对待书、剑和兵法都是浅尝辄止,最终一事无成,只能凭其勇力争夺天下。这种才学器识与其王天下的人生抱负完全不相匹配,是导致其人生悲剧的根源所在。这一点在项羽后来的人生道路上表现得非常明显,特别是秦王朝覆灭后,项羽拥有天下和楚汉战争中,器识的不足让他一次又一次地失去良机,直至走向覆亡。正如凌朝栋所说:“学书不成,放弃了,再去学习击剑术,又是半途而废,有始无终;接着是项羽发出了让人震惊的话语,这些可以说是总的伏笔,与以后多项历史事件相照应,从而预示着项羽人生有始无终,未能获得事业成功的悲剧人生。”[2]19-20

项羽器识不足有很多表现,在他进入咸阳后表现最为突出。《项羽本纪》中记述项羽带领军队屠咸阳,杀子婴,烧宫殿,将咸阳城内的财物和妇女掳掠一空后扬长而去,可谓残暴至极。这时有人给项羽谏言说关中地势险要,土地肥沃,建议他定都关中,借此良好的条件和资源称霸天下,项羽却回答说:“富贵不归故乡,如锦衣夜行,谁知之者!”[1]315谏言者以“沐猴而冠”讥讽项羽见识短浅,项羽闻言勃然大怒,烹杀了谏言者。此时项羽已经拥有了天下,但为发泄一己之恨,屠城杀降臣,纵火烧秦宫,抢掠百姓。试问项羽面对的一切何处不是他的国土,何人不是他的子民,何物不是他的国资?作为一个即将登临九五之位的王者,如此大失人心,何以体现他对家国天下和百姓的仁爱与体恤,其见识何在呢?此举完全暴露了他的浅陋。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一文中,曾把这样的人称为“昏蛋”[3]29,如此说项羽也并不为过。再就项羽对待谏言者的态度而言,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项羽的浅薄和残忍。由此可见,项羽欲王天下,但完全没有王天下的胸怀与器识。他王天下的原则很简单,逆我者亡,全不考虑如何才能使天下长治、江山永固,是一种纯粹的霸王哲学。

在后来的楚汉战争中,项羽在襄城、城阳多次屠城,殃及无辜民众。范增作为项羽的智囊人物,屡屡谏言忤逆项羽,刘邦抓住了项羽的缺陷,略施手段,一个小小的反间计,项羽便放逐范增,使其在气愤无奈中发疾病而死。这些事实无不体现了项羽逆我者亡的霸王哲学,暴露了其浅薄的器识。由于这一原因,项羽在楚汉战争中,失掉民心,也失去了士人的支持。最后在垓下之战中,项羽冲出刘邦大军包围圈逃到阴陵迷失了方向,向一个老者问路时,便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1]334这个与项羽素不相识的老者给项羽指了一条死路,使项羽再次陷入了刘邦大军的包围圈,陷入了死境。可惜项羽至死未悟出其中的道理,绝命之际他一再重申自己身经七十余战,未尝败北,最后的失败乃是“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1]339。可见,在项羽的眼里,征营天下就是动用武力。

更可笑的是,楚汉战争进入决胜之际,项羽大军斗不过刘邦集团,他曾向刘邦提出一个幼稚的要求:“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而刘邦不屑一顾地笑着谢绝了项羽:“吾宁斗智,不能斗力。”[1]328两相比较,不难看出项羽器识不足的缺点。刘邦在征营天下时处处谦虚礼让,每次被推为首领时,他都会谦让一番,非常注重收纳士人,收拢人心,这与项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打天下武力固然不可或缺,但作为一个王者治理天下则需慎用,项羽不明白这一点,没有才学器识,又何以治天下?从这一点看,楚汉战争的结果不言自明,项羽悲剧的人生结局早已注定,不可避免。所以有人说:“项羽的远大志向帮助其成就一番伟业,但办事目光短浅、急于求成,使他政治生涯短暂,最终死亡。”[4]71目光短浅正是其器识不足的体现。司马迁在《项羽本纪》最后评价道:“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1]339更是以史家的精深眼光点出了“以力征经营天下”的错误思想,一语道明项羽的霸王器识。

二、骁勇善战而缺少谋略

项羽出身世代为将的家庭,崇尚武略兵法,加之身材魁梧,力气过人,骁勇善战自然成为项羽最突出的特点。然而,由于他缺乏韬略,注定了其悲剧命运。

(一)骁勇善战

项羽骁勇善战,不仅在当时颇具盛名,在历史上也留下了霸王之名。项羽一生经历过很多大战,少有败绩,首次经典之战非巨鹿之战莫属,《项羽本纪》对此记载颇为详细。项羽渡河后,破釜沉舟,烧毁了所有粮草辎重,“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因此,“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在这次战役中,楚军与秦军遭遇后连续进行了九次战斗。项羽背水一战,以必死之决心,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军队的战斗力,战士无不奋力拼杀。战斗之惨烈空前,战果之辉煌令人感叹,秦军三名大将两人战死,一人被迫自杀。项羽一战折服了诸侯,众将军“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1]312。此役,项羽一跃成为联军的统帅,统辖诸侯军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巨鹿之战是项羽成为“西楚霸王”的奠基之战,突出展示了项羽骁勇善战的特点。

彭城之战是项羽战斗生涯的又一经典战例,项羽以三万精兵一举击败了刘邦率领的五十六万大军。项羽先是在战斗中斩杀了十多万刘邦的军队,后又将十多万汉军赶入睢水,致使睢水受阻不能流淌。最后“围汉王三匝”[1]318,把刘邦团团围困了起来。项羽此战,以三万人大败刘邦,使刘邦只带领十余名骑兵逃脱。项羽仍穷追不舍,逼得刘邦几次将刘盈、鲁元两个儿女踹下车子,太公、吕后也做了项羽的俘虏。

项羽强悍的战斗能力,令与其作战的对手闻风丧胆。楚汉之争的汜水、荥阳之战,大司马咎、长史翳、塞王欣等人率领的楚军大败,被汉军逼至汜水,三位主将自刭。当时,项王在睢阳,听说楚军惨败的消息,急忙回救。气势正炽的汉军此时正将钟离眛围困于荥阳东,见项羽赶到,害怕至极,赶快逃往地势险阻的地方躲了起来。《项羽本纪》描述当时的情形说:“项王至,汉军畏楚,尽走险阻。”[1]330汉军的反应,从侧面说明了项羽的强悍。

(二)缺乏谋略

在《史记》中,司马迁借韩信之口说:“项王喑噁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1]2612这里一方面肯定项羽勇猛善战,另一方面批评他用人失策,“匹夫之勇”四个字则直指其有勇无谋。事实上,项羽缺乏谋略与其骁勇善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果说项羽在武力上是一员叱咤风云的悍将,那么在谋略上他就是一个矮人,完全不能支撑其王天下的宏伟抱负。

项羽谋略不足首先体现在用人方面,从总体上看,项羽用人的基本策略就是唯武是用、任人唯亲、任人唯恩,只会施以小惠以激励属下。

纵观项羽阵营便不难发现项羽身边多能征善战之将,而缺少谋士。他手下的如龙且、黥布、蒲将军等人均为能征善战之人,后来归属刘邦的黥布、季布等人也曾为项羽的得力战将,特别是项羽占领关中分封诸王时,天下能战之人几乎全是他的部下。但是要说项羽身边的文臣谋士,却少得可怜,除了亚父范增之外,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谋士。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显然与项羽重武轻文、唯武是用的策略有关。

再看用人方面,项羽所用之人几乎都是他的故旧,除了项氏诸将,大多是项梁留下的老人,例如龙且、黥布、蒲将军都曾是项梁旧部,在项羽手下都得到了重用。此外,项羽提拔重用的人几乎都是对他有恩者,其中最为典型的是曹咎和司马欣。二人在项梁、项羽逃难时,私放了被抓入狱的项梁,因此有恩于项氏叔侄。十多年后,项羽得势,遇见司马欣,心中大喜,遂封他为上将军,后又封为塞王。对于曹咎,项羽更是关心有加,发达后差人四处寻找,官封高位,位居大司马。对于两个曾经徇私舞弊、私放犯人的狱卒,项羽竟然给予如此厚遇,原因很简单,因为两人有恩于他。陈平曾云:“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侯即妻子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1]2055韩信也说项羽“以亲爱王,诸侯不平”[1]2612。都指出了项羽任人唯亲,不以才德用人的危害。事实证明,司马欣、曹咎皆非贤能之辈。司马欣因为无能,将关中拱手让给刘邦;曹咎在汜水之战中不自量力,逞匹夫之勇,丢了项羽一半兵力。

项羽用人不当和用人失误的事例比比皆是。陈平是当时最出色的谋士之一,项羽命他做都尉,还没上任就被汉军大败,因害怕项羽怪罪,便投奔刘邦。韩信起初也是项羽的部下,因不得重用,也投奔刘邦。季布有胆有识,作战英勇,对项羽忠心不二,但是项羽宁用曹咎也不用季布,后来季布被刘邦重用,成为西汉名臣。这些人不能为项羽所用,确实说明项羽用人策略上的失误,对此,陈平有一段精辟的论述,认为项羽“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1]2055。这段话道出了韩信等人为什么不能被项羽所用的根本原因。项羽吝啬于行功爵邑,故很多豪杰之士不能为其所用。因此,后世学者普遍认为,项羽“不能任用人才是其失败的根本原因”[5]83。

项羽生逢乱世,位在行伍,其谋略不足还集中表现为用兵韬略的拙劣。《孙子兵法》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6]215纵观项羽的用兵谋略,基本都属于后面两类。即使最经典的巨鹿之战,他破釜沉舟的做法,就谋略层面而言,也只能算“伐兵”下策,属不得已而为之的冒险之策。

整个楚汉战争中,项羽用兵策略与其对手刘邦相差甚远。项羽取胜多靠的是伐兵、攻城,而刘邦对付项羽的手段可以说是花样翻新,层出不穷。刘邦入汉中时曾用烧毁栈道的方式迷惑项羽,出汉中时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再次成功地迷惑了项羽。在楚汉战争的关键阶段,刘邦用陈平之策:“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项王为人意忌信谗,必内相诛。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1]2055刘邦深以为是,拿出黄金四万斤给陈平,任其开销。陈平用反间计成功地除掉了项羽最重要的谋士范增,而项羽对此竟然浑然不知。这也从侧面说明项羽的谋略不足。前文所引刘邦回应项羽“吾宁斗智,不能斗力”,“斗智”与“斗力”正是刘邦和项羽的最大差别。

综上,项羽虽然骁勇善战,但缺乏谋略,终逞匹夫之勇。司马迁在《项羽本纪》末尾说“自矜功伐”“欲以力征经营天下”[1]339,正道出了项羽有勇无谋的霸王特质。

三、恭敬爱人而凶残暴虐

恭敬爱人、凶残暴虐也是项羽比较突出的特点,是项羽这一人物形象性格矛盾和复杂性的又一个重要体现。

(一)恭敬爱人

恭敬爱人的性格特征,司马迁在《项羽本纪》中未曾叙述,而是采用“互见法”,在其他人物传记中有所反映。例如在《淮阴侯列传》中,韩信评价项羽说:“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1]2612又在《陈丞相世家》中,陈平说:“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1]2055从两个人的评论中,不难看出项羽确有“恭敬慈爱”“恭敬爱人”的一面。不过,也正如韩信所说,项羽待人说话和气,讲究礼仪,能关心他人的生活细节,富有仁爱之心,但吝啬于官爵和权力的封赏,这种爱不够大度和大气,只能属于“妇人之仁”。《史记》中关于项羽恭敬爱人的这些记述,虽然不在《项羽本纪》中,但是这些评价都出自项羽昔日部下,应该是可信的。

(二)凶残暴虐

项羽有恭敬爱人的一面,但是由于其器识和胸怀狭小,对待忤逆他的人及与他结怨或挡其道的人又十分残暴,甚至殃及无辜,表现出其凶残暴虐的一面。

《高祖本纪》载:“怀王诸老将皆曰:‘项羽尝攻襄城,襄城无遗类,皆坑之,诸所过无不残灭。……今项羽僄悍,今不可遣。独沛公素宽大长者,可谴。’卒不许项羽。 ”[1]356可见,早在攻秦之初,人们对项羽的残暴已有清楚的认识。项羽、项梁向秦地进军,遇到章邯抵抗,项梁战死,后来章邯率二十多万秦兵投降项羽,项羽对手下不加约束,使其经常虐待投降的秦兵,并且听信传言,担心入关后投降的秦兵哗变,“于是楚军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新安城南”[1]314,残忍地坑杀了二十多万降兵,其残暴程度可略见一斑。

项羽进入关中后,领兵洗劫咸阳,纵火烧毁秦宫室,将财宝、妇女掳掠一空,把之前在与秦人作战中的积怨和对刘邦的嫉恨统统发泄了出来,烧杀抢掠,殃及地方和无辜百姓,残忍至极。入关中后,为了削弱各诸侯的实力,项羽把原齐国一分为三,任命亲信为王,从而引发了田荣的不满。田荣起兵反对项羽,项羽领楚兵攻打齐国杀了齐王,投降了项羽,但项羽还是怀恨齐国造反,烧掉城池,并不断地屠杀齐人。齐人对此非常愤怒,举国齐心攻击项羽军队,给项羽军队以沉痛的打击。

楚汉战争中,项羽对抵抗者怀恨在心,多次屠城报复,殃及无辜百姓,足见其凶残暴虐,令他失去了人心。所以有学者这样评价:“项羽的残暴性格,使他失去了百姓的拥护与爱戴。他和秦始皇有很多相同之处,他们一生推崇尚武,做事霸道,认为武力能解决一切,对老百姓采取威慑的方式制服,而不是安抚的方式收服民心。”[4] 71这不仅是项羽走向失败的原因,从深层来看,这种“快意恩仇的行事”[7]40方式,也是项羽器识不足的重要体现。

项羽得天下后,封楚怀王为义帝。后来项羽要回彭城,义帝就成了他称王称霸的障碍,于是他又残忍地除掉了怀王。《项羽本纪》详细记载了这件事:“项王出之国,使人徙义帝。”“其群臣稍背叛之,乃阴令衡山、临江王击杀之江中。”[1]320项羽驱逐义帝的理由完全是借口,残杀义帝更使他背上了僭越弑上的罪名。后来刘邦便以此昭告天下,会盟各诸侯反楚。

总之,《史记》以《项羽本纪》为主干,利用“互见法”,以《高祖本纪》《陈丞相世家》《淮阴侯列传》等为补充,塑造了项羽这个丰满的悲剧英雄形象。在项羽身上,许多相互矛盾的因素并存,充满了传奇色彩和戏剧性,显示了这一形象的复杂性。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