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编辑主体性与学术期刊质量提升的五重维度

时间:2024-06-19

王政武,唐玉萍

(1.《改革与战略》杂志社,南宁530022;2.广西社科联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基地,南宁530022)

期刊编辑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规范性很强的工作,是整个期刊出版工作的起点和中心环节。编辑人员全程参与学术期刊的选题策划、组稿、编审校、作者队伍培养与建设等整个过程与各个环节,承担着在精神产品流通和交换中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重要使命,是推动学术研究,传播、引领学术思想的具体实践者,是坚守学术期刊国家意识形态阵地的“守门员”。[1]由此而决定,学术期刊的编校规范性、出版科学性、学术思想创新性、办刊方向正确性、未来发展可持续性、社会效益扩大性等与期刊编辑的主体性和能力紧密相关。所谓编辑主体性主要是指,期刊编辑在编辑实践活动中产生和表现出来的自觉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等。[2]这既反映于编辑人员对期刊编辑实践活动的内心需求强烈程度、参与面的广度,又表现为其参与编辑活动的深度以及由此产生的积极效果。现实中一些学术期刊出现的编校不够规范、栏目设置泛化且雷同问题突出、优质稿件缺失、学术期刊功能异化、学术期刊学术质量下降等问题,既有外在客观因素的影响,但更根本的在于编辑主体性的困惑甚至是缺失。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新时代背景下,深化改革既是学术期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又是完成新时代发展赋予的历史使命的必然之途,而其方向和重点必然也只能是建立以编辑为主体和核心,由全体编辑主动深入且有效地参与管理并决策,编辑与作者联动共建,编审校流程规范且精准有效流转,编辑业务能力与学术研究素养同步提升的办刊机制。本文主要基于学术期刊的范畴,从组稿、编审校、作者队伍建设、期刊编辑转型、评价与考核五个角度探讨编辑主体性的作用及其对策。

1 学术期刊组稿要做到责任编辑权责相济且与作者深度互动

学术思想性、学术创新性是衡量学术期刊质量与竞争力最核心的指标,这是学术期刊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生命力,是众多学术期刊改革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其解决的突破口必然也只能回归于对编辑的主体性的塑造与增强,这决定于编辑人员在学术期刊实现其功能的地位和作用。即要通过发挥编辑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编辑全程参与期刊的管理和决策,形成编辑有意愿、有责任、有动力、有能力、有保障推动期刊管理与发展的格局。在组稿环节,编辑人员主体性的核心是要赋予他们必要的权力并在此基础上由责任来驱动编辑人员能量的释放,通过赋予栏目负责人一定权限和强化其组稿参与度,推动组稿由被动型、等待型向主动型、策划型转变。重点是要根据期刊栏目设置、不同栏目的主次关系、责任编辑专业和学科专长等实际,由符合条件的责任编辑分别负责若干栏目的组稿与管理工作。责任编辑组稿工作重点是做好其所负责栏目的选题策划、目标作者信息收集、栏目选题宣传、稿件写作指导、稿件初审、与作者互动等工作。根据期刊发展定位、栏目特色、学术研究热点、国家改革与政策趋势等,拟定相关栏目的重点选题并向社会公布征集稿件。在此过程中,为提高稿件质量和加强与作者的联系,责任编辑要提前做好作者信息收集工作,整体了解、掌握不同领域作者的研究水平、学术风格和学术影响力等情况,保持与作者动态化、常态化互动,做好选题确定、文章结构布局、疑难解答、进度跟踪等工作。各栏目的责任编辑对其所负责栏目的稿件具有较高的决定权和裁量权,稿件的初审环节工作由栏目负责人负责完成。关于栏目负责人组稿中可能存在的稿件选题不科学、方向与理论难点把握不准、各栏目稿件平衡以及提高责任编辑组稿能力等问题,可以通过编前审稿会议的方式来解决。编辑部每期至少召开一次编前集中审稿会议,会议的目的和内容就是通过讨论研究各栏目负责人所组稿件的学术思想、学术创新、学术观点、理论导向、逻辑结构、篇章布局、学术规范等,予以稿件定性评价和提出稿件处理意见。同时,会议也可以总结与分享组稿经验、摆出组稿难点和讨论组稿工作改进建议等内容,或由总编辑对栏目负责人的组稿工作予以总结并进行指导。

2 学术期刊编审校要明晰责任编辑的责任和操作的规范性

囿于办刊经费的制约和人员配置的“短板”,一些学术期刊只能通过一人多岗、一人多责的方式来维持期刊编审校工作的正常运转。没有严格按照《出版管理条例》等法规要求配备专职责任校对人员,相同稿件的编辑、校对由同一人完成,即稿件的编辑质量和校对质量均由相同的责任编辑承担。稿件复审依然由部分参与稿件编辑、校对的编辑人员完成,部分编辑人员承担了稿件的初审、校对、复审、审读清样等多个环节的工作。上述因经费与人员不足致使编辑主体性被弱化的办刊模式很可能会导致出现以下问题:一是由编审校疲劳导致差错率偏高。由于稿件的初审、校对、复审等环节的工作均由相同的编辑完成,这就意味着责任编辑对于同一篇稿件要经过多次编辑、校对,这极易产生编审校疲劳,不利于查找和发现稿件问题,造成期刊编审校工作的潜在隐患。二是编辑自身建设时间和空间被压缩。理由很简单,在“一人多岗、一岗多责”的管理模式下,编辑只能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其所承担的编校任务和其他工作上。但是,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尽管编校工作与编辑的能力塑造有内在的必然联系,通过参与编校可以提高编辑的业务能力,补充知识养分,但这种学习或多或少具有比较强的被动性,而且实际上,如果编校任务过重、事务过多,由此带来的便是高强度的工作负荷,导致一些编辑以完成甚至是以减量降质的方式来完成所谓的任务为主要目标,这无疑不利于提高编校质量,也难以达到在工作中学习、共学共进的目的。另外,不管是业务的理论、技能学习,还是学科知识的扩充、深化以及学术能力的塑造,必然要遵循其特有的规律,掌握其学习方法,只有做到规律性、系统性、计划性等的多重统一,才能更好地提高学习成效。很显然,“一人多岗、一岗多责”的办刊模式难以解决这个问题。

基于上述原因,要充分发挥编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严格按照《出版管理条例》《关于严格执行期刊三审制和三校一读制度保证出版质量的通知》等新闻出版部门的规定,在完善人员配置的基础上,推进编审校流程优化和期刊管理合法化、规范化。一是要严格执行责任编辑制度。相应栏目稿件的编辑由栏目负责人完成,重点工作内容是负责稿件的编辑、付印样的通读等工作,要求在编辑环节最大程度解决稿件内容、体例、语言、文字、格式规范、政治问题、民族问题、港澳台问题等方面存在的各种技术性差错或原则性错误,负责监督版式设计、排版、校对、印刷等各个出版环节的规范性。二是要严格执行责任校对制度和“三校一读”制度。按照有关规定,编辑、校对、审读等环节工作分开,分别由专职人员负责。其中,责任校对对校对质量负责,全部稿件的校对至少不低于三个校次,重点是校对初审、复审、终审环节提出的修改意见的修改情况,重要的文章或内容应增加校次,终校必须对稿件进行通读。

3 发挥好编辑推动作者队伍建设的主体性功能

打造高水平甚至是精品学术期刊的关键在于以充足的高水平的稿件作为支撑,从根源追溯实际上是要建立一支稳定的高水平的作者队伍,他们是优质稿件的供给者,也是学术期刊保持和提升竞争力的依托力量。编辑主体性框架下的作者队伍建设不是独立的,而是将其与组稿、编审校等环节的工作高度融合,相互促进,而且发现、挖掘、发展作者的渠道和方式是多元的,通过什么方式发展作者、发展什么样的作者、如何发展作者等深刻反映和体现了编辑的意愿和能力,即编辑是否具有主体性和主体功能发挥的高低,是学术期刊作者队伍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实践证明,通过发挥编辑主体性挖掘和培养的作者更有针对性和成效性,编辑主体性缺失、通过自由投稿方式建立的作者群体,一般来说编辑部是没有主导权的,与期刊的关系不紧密,高端作者奇缺且层次较低。自由来稿作者中,尽管部分稿件有较高层次高校的教授或者博士生导师挂名,但在学术生态异化、职称评定、毕业生毕业学术成果要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一些治学不够严谨的专家学者并不亲自撰稿,所投稿件并非由其完成,而是承担少部分内容的写作,或者仅仅是提供写作思路或修改意见,甚至是在其不知情的情况下由同文的其他作者“被署名”。[3]显然,这类稿件的选题和质量并不能真正体现导师的真实水平,由此从学术质量看,此类稿件并非真正符合期刊要求,此类作者也并非具有与期刊形成实质性“合作关系”的真实意愿。要推进高水平作者队伍建设并实现征集优质稿件目标,发挥编辑主体作用至关重要。因为高水平的作者历来都是众多期刊的“发展目标”,他们从来不缺乏更不担心自己的文章没有地方可发,他们考虑的主要是给什么期刊发。毫无疑问,优质期刊特别是与他们建立了长期稳定关系的高水平期刊,是他们的首选。发挥编辑主体性推进作者队伍建设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3.1 结合期刊定位与栏目指向,瞄准和筛选目标作者

作者队伍建设是每个责任编辑的责任和工作职能的构成部分,这也是栏目负责制下,各栏目负责人推进组稿工作和提高组稿效率与质量的前提。责任编辑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与学术素养,熟悉自己所负责栏目领域的研究动态、研究成果、代表性的专家学者,超前把握栏目领域涉及的理论知识、发展趋势等并形成自己的观点,使自己形成和提高发现作者、挖掘作者和巩固作者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根据作者研究领域、研究成果、学术潜力、学术积极性、学术影响力等因素,选择符合本刊要求的作者作为发展目标并通过其他措施使其成为期刊作者。

3.2 建立和拓宽挖掘高水平作者的平台或通道

一是举办专题学术研讨会,引导作者聚集,稳定和壮大作者队伍。组织学术研讨会的过程就是联系作者、与作者沟通、增进双方感情与信任的过程。通过主办学术研讨会,既能聚集、团结全国各地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又能以此构建期刊与作者面对面和长期交流的对接机制与平台。主办学术研讨会不仅能够掌握组稿主动权,优先刊发符合期刊要求的会议文章,而且通过与作者的无缝对接,形成连锁效应,更有优势征集到作者除会议主题之外的文章和通过会议作者撬动作者的学术圈资源,形成更广泛的作者队伍。二是参与学术研讨会。栏目负责人根据栏目方向有选择性地参与全国各区域的学术研讨会活动,根据参会人员提交的会议论文或者会议发言初步判断作者的理论基础、学术立场、学术水平与影响力等,在此基础上有选择地与作者进行对接,逐步建立良好的作者关系。三是依托社会资源。重点是发挥好会议作者和“老作者”的资源优势,加强期刊宣传,把作者发展成为期刊“宣传者”,层层推进,层层互动,扩大期刊作者队伍网络。四是利用互联网资源扩大作者信息搜集面。主要在确定目标作者的工作单位后查找作者单位网页以便取得作者联系方式。或者通过中国知网查询目标作者所刊发文章的期刊或合作者,之后联系期刊或合作者取得目标作者联系方式。

3.3 增强作者队伍建设的阶梯性和可持续性

对于学术兴趣浓、潜力大、积极性高、学术立场端正的青年学者要坚持学术平等、公平、公正原则,淡化行政、学历、职称等因素[4],予以正确引导与适当扶持,特别是文章选题新颖、学术价值高、论点独特的青年作者要予以重点支持。其他有潜力的青年作者,也应通过选题甄别、论证方法、篇章布局、写作规范等方面的指导,提升文章立意高度、理论深度、创新强度,启迪青年作者学术思维,增强青年作者的学术自信与学术自觉,增进青年作者与编辑部的信任度,对青年作者的学术成长进行动态跟踪,把他们由潜力作者、成长型作者发展成为期刊的忠实的高端作者,与当期的高端作者形成互补,优化作者队伍结构,增强作者层次互补性,保障期刊优质稿件的可持续供给。

4 编辑主体性功能的发挥要以提高编辑的业务能力与学术研究能力为前提

学术期刊的高位发展必然会催生对编辑的高度要求。在以编辑为核心的办刊模式下,期刊编辑需要兼顾选题策划、品牌栏目建设、编审校、作者队伍建设、学术研究成果鉴别与判定等多项内容,特别是要处理好意识形态的鉴别和及时处置等问题[5],这些环节的工作成效主要取决于编辑的业务技能、知识体系完备程度和理论深度等。[3]对此,期刊编辑不但要掌握出版管理法规与条例,熟悉、精通编辑业务、流程和技能,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还要具备厚实的理论基础、广泛的知识储备和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业务能力主要解决的是期刊管理规范化和质量保障问题,学术研究能力则主要指向学术期刊的发展方向、稿件质量审定、作者队伍建设等问题,只有实现业务能力与学术研究能力的多重提升,期刊的高位可持续发展才具有可能。

4.1 建立编辑常态化、多元化的业务学习培训机制

第一,制定期刊编校经验交流分享制度。期刊出版单位要定期组织举办编校问题讨论会和经验交流分享座谈会,重点就编校过程中发现的代表性问题、疑难问题等进行深入讨论研究,并予以规范;对于部分编辑在编校过程中积累的好经验、好方法予以分享,共同探讨,并不断改进优化。在此基础上,还应组织期刊编辑“走出去”,与其他优秀期刊进行学习交流互动,取长补短,结合实际积极引进甚至采用优秀期刊的业务经验,提高期刊编校质量。第二,完善编辑业务学习培训制度并保证严格实施。鼓励和创造条件支持编辑尽可能参与各级新闻出版管理部门以及其他权威的期刊业务学习培训活动,实行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理论与实操相兼顾,及时掌握国家期刊出版法律法规动态,增加编校出版理论厚度,补齐业务知识与技能短板。

4.2 制定引导、激励和支持编辑参与学术研究的保障机制

第一,将编辑人员学术研究能力培养融入编辑培训和学术期刊发展计划,并将其科研成果作为评价和考核编辑的必备内容之一。第二,构建编辑参与学术研究和学术期刊的互动发展机制。一是把编辑学术研究能力培养与审稿编前会议、员工培训活动等结合起来,根据审稿过程中发现的典型问题或者与国家政策紧密相关、学术研究热点问题进行专题研讨,挖掘学术潜能,调动学术研究积极性、增强学术自信与自觉。二是主办学术研讨会或鼓励、支持编辑参加学术研讨活动。尽可能由编辑全程参与学术研讨会的主题设立、选题拟定、作者对接、会议文章收集、会议议程设置、会议发言甚至是主持会议等工作,促使和引导编辑在筹备会议的各个环节中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培养学术思维,倒逼编辑主动学习、自觉思考和增强认知。具备条件的编辑最好以文参会,既可以锻炼和提高论文选题、信息收集、写作构思、写作能力等方面的能力,又可以求教于有关专家并进行有效的交流甚至是争论,扩大视野,增进认知,把握前沿,补齐短板,提高学术研究能力与水平。

4.3 完善编辑参与学术研究的激励机制

从有利于促进编辑参与学术研究并提高学术研究能力的影响因素来考察,编辑参与学术研究的激励机制可以分为考核评价体系、学术研究指导和奖励机制三个层次。(1)考核评价体系方面。重点是要改革和扩容编辑的考核内容:编辑的考核评价体系要打破编辑业务能力的局限,建立编辑能力技术性指标与科研性指标的双重考核评价体系,科学设置编辑能力和科研能力的考核指标细则、不同指标的占比,引导和激励编辑形成编辑规范与学术自觉的双重思维和具体实践。(2)学术研究指导方面。要把科研能力培训纳入编辑培训内容和学术期刊发展规划;坚持内部培训与外部培养相结合,学术期刊主编既要履行和强化指导编辑参与学术研究的职能,又要创造条件予以政策、经费等保障,鼓励、支持编辑进行深造,解决编辑参与学术研究的理论不足、系统性不强等问题。[6](3)奖励机制方面。实行编辑薪酬待遇与职称挂钩的薪酬制度、科研成果奖励制度,鼓励和支持编辑积极参与学术研究,多出成果特别是优质学术研究成果。在编辑论文发表、著作出版、课题调研等方面予以经费支持。

5 编辑主体性评价与考核要以遵循学术期刊功能、学术研究本质规律为首要原则

编辑主体性的评价与考核是激励与保障编辑主体性发挥的制度性保障。缺乏对编辑主体性的科学评价与考核是不可能发挥好编辑主体性作用的。由于组稿、编审校、作者队伍建设和编辑自身建设在期刊流程中的作用不尽相同,涉及的环节、影响因素和效果发挥的时间各有差异,因而对于不同环节的编辑主体性评价与考核原则或者标准应充分考虑实际因素并设置与之相适应的指标。从实践来看,比较于其他环节,作者队伍建设环节的评价与考核相对匮乏或者模糊,主要是融入组稿环节。笔者认为,对于编辑主体性的评价与考核很重要的基础就是要以学术期刊的本质功能或者学术研究的本原作为逻辑起点,即不能过度受到现行期刊评价体系或者学术研究成果评价异化理念等因素的干扰。对于真正了解中国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和学术研究历史演变的人都不能否认,当下,不管是学术期刊还是学术研究,都不同程度出现异化现象,其主要体现为大部分学术期刊往往以《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四大文摘的转引数量以及作者及其单位身份、基金项目等级等为主要考核指标和选稿用稿的核心标准,而大部分作者也都以学术期刊的等级、层次(以南大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等核心期刊为主要考量依据,不同高校或者专业同一核心期刊中又分为顶级、权威、核心、扩展等层级)为主要目标遵循。需要认清的事实是,所谓的核心期刊“四大文摘”和国家基金项目的数量比较于庞大的具有发文需求的作者而言,其资源都是极其有限的,能够享受上述资源“红利”的作者比例非常小。最重要的问题是,以上述标准来衡量学术期刊和学术研究成果的质量本来就是一种学术异化行为,被社会诟病愈发明显。也正是因为如此,如果将上述标准同样套用于对编辑主体性的评价和考核,必然会进一步加剧学术异化之趋势,这是与学术期刊功能和学术研究本质相背离的,其遵循的理念和目标导向并非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所倡导的,由此产生的结果必然不利于形成和彰显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也必然不利于繁荣中国学术、发展中国理论、传播中国思想,进而影响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构建。

回归于现实不难发现,一些学术期刊特别是经费保障充足的学术期刊对于编辑的工作业绩主要是以编辑所组稿件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或者摘编的数量为主要考核指标,并将此与员工的经济绩效相挂钩。这在学术生态恶化甚至异化的背景下,以上述标准作为考核编辑业绩、能力即编辑主体性的主要尺度,尽管有其合理之处,但其存在的非科学成分也是值得商榷和考究的。其一,激发和发挥编辑主体性功能的最根本目的是通过发挥编辑的作用引导学术期刊在规范化、科学化和可持续化的轨道上运行,如果以存在诱导甚至是加剧学术期刊和学术研究异化的上述指标来评价、考核编辑主体性,其在目标导向和逻辑起点上就已经渐行渐远。其二,“名刊”“大刊”“名家”“大家”在学术期刊、作者巨大体量中的微小占比,要求普通的学术期刊与“名刊”“大刊”竞争“名家”“大家”的稿件本身就有失公允,也不符合学术期刊和学术研究之规律,缺乏足够的、公平的说服力。其三,与普通学术期刊相比,“名刊”“大刊”获取“名家”“大家”稿件、被“四大文摘”转载或摘编等的决定性因素不完全取决于编辑的能力本身,学术期刊的位次、层级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是不同层级学术期刊对于作者需要满足程度的力量博弈,对此普通学术期刊显然没有优势。鉴于上述因素,编辑主体性的评价与考核不能过度将稿件被“四大文摘”等二次文献转载或摘编作为主要指标,而应立足于学术期刊和学术研究的本质,注重文章的思想性、学术价值、对学科的推动作用等要素来进行有关评价、考核指标的设置。由于文章的学术价值、理论创新、学科推动作用等在短期内难以显现,而且具体判断标准与评价人的学术倾向、学术认知、学术品格等相关,因此相关指标的设置要短期与长期相互兼顾,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这里的定性主要是指对于编辑主体性中用定量的指标难以进行科学评价与考核的,应超越于具体的生硬的指标本身,而是结合编辑在具体实践活动中所呈现出来的思想认知、工作态度、工作进度、工作方式、工作效果、工作自觉与学习自觉状态以及有关人员的动态评价等因素,从多方面、多角度给予更客观和更长时间维度的评价与考核。

参考文献:

[1]张东祥.学术视域下期刊编辑主体性创新的冷思考[J].宁夏社会科学,2016(6):246-249.

[2]李丽,陈雪峰,袁建平.编辑的主体性与期刊质量[J].经济研究导刊,2008,25(6):187-188.

[3]王政武.社科类学术期刊组稿方式选择及其对策探析——兼论名家约稿与会议组稿方式的比较[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5(1):83-87.

[4]李君安,王政武.学术期刊与青年学者互促共进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0(3):82-88.

[5]王政武.中国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坚守国家意识形态阵地的制度构建[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9(6):123-128.

[6]张显龙.学术期刊学者型编辑的形成条件与培养路径探讨[J].出版发行研究,2013(6):78-8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