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时间:2024-06-19

吴玉玲

(渭南师范学院图书馆,陕西渭南714099)

【图书情报与编辑出版研究】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吴玉玲

(渭南师范学院图书馆,陕西渭南714099)

学科服务体系是指高校图书馆在围绕高校学科建设发展提供个性化、专业化、主动化、泛在化、知识化、多样性、互动性、嵌入性服务中心任务的基础上建立的包括制度、资源、人力、服务机制、考核评估等在内的系统。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体系由管理制度、学科资源、学科用户、学科馆员、学科服务平台及考核评估6个子系统构成。立足从把学科馆员纳入图书馆规章制度范畴、形成学科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立学科用户信息档案、搭建学科服务平台、强化学科馆员队伍建设、完善学科馆员考评制度6个方面,着力完善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体系。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体系;学科馆员;学科服务平台

学科服务是基于高校学科建设发展需求,以学科馆员为核心,以高校图书馆各类资源为服务载体,以学科服务平台为依托,以满足学科用户需求为目标,通过各种方式向学科用户提供专业化、个性化和知识化的服务。[1]学科服务最早起源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图书馆。该校图书馆于1950年设立分馆并配备学科馆员,开启了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先河。我国的学科服务肇始于1998年清华大学图书馆创建的学科馆员制度,到目前已有20个年头。期间,图书馆学界从理论到实践层面对该问题进行了多角度的探索和尝试,成果也日渐增多。然而,就已有的研究成果看,还存在不少缺陷,诸如论述不够全面充分,想法不切实际,论据不甚扎实等等,从而为我们继续深入探讨该问题留有相当空间。本文拟在此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就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体系概念及构成要素、学科服务体系构建必要性与重要性、学科服务体系构建措施等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论证。

1 学科服务体系概念及构成要素

学科服务体系是指高校图书馆在围绕给高校学科建设发展提供个性化、专业化、主动化、泛在化、知识化、多样性、互动性、嵌入性这一服务中心任务的基础上建立的包括制度、资源、人力、服务机制及考核评估等在内的一个复杂系统。对于学科服务体系的构成要素,目前学术界尚未达成一致共识。万文娟将学科服务体系的构成要素分为学科用户、学科馆员、学科资源、学科服务平台4个方面[2];冯玉林认为,丰富的信息资源、优雅的服务环境、先进的技术设备及高水平的学科专业人员是高校图书馆开展学科服务的重要条件[3];马志赟指出,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体系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用户服务、资源建设、学科馆员、知识服务平台建设、学科门户建设和知识共享机制等[4];陈进认为,学科服务体系应当包括先进的服务思想、高素质的服务队伍、优良的服务资源与工具、形式多样的服务方式、互动的服务环境或平台等[5];刘浩则认为,学科信息资源、学科服务平台、学科服务对象及学科馆员是学科服务体系建设的4大元素。[6]

应该说,上述观点各有其立足的依据及缘由。笔者基于长期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及工作实践,结合此前诸位学者提出的关于学科服务体系构成要素的观点,认为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体系应由管理制度、学科资源、学科用户、学科馆员、学科服务平台及考核评估6个子系统构成,如图1所示。

图1 学科服务体系构成要素

图书馆管理制度是图书馆员工及读者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是合理组织图书馆运行与充分发挥图书馆服务职能的保障,也是图书馆进行科学管理的主要依据,也是图书馆协调内部各种关系、调动图书馆全体员工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及创造性、提高服务质量和确保图书馆高效运行的重要手段;学科资源是图书馆开展学科服务工作的主要载体与依托,在学科服务过程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离开学科资源,学科服务就无从谈起;学科用户是学科服务的对象,缺失了学科用户,学科服务同时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学科馆员是指精通图书情报知识,掌握一门或几门其他学科专业知识,能给对应学科提供高层次文献服务的图书馆员。[7]建立学科馆员制度,旨在构建图书馆与学科用户之间的联络机制,主动了解学科建设发展需求,并以需求指导信息组织,向学科用户提供主动的学科指导性服务[8],学科馆员是图书馆推行学科服务的主要力量,其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学科服务的效果及质量;学科服务平台是学科服务的主要依托,它将学科馆员、学科用户和学科资源三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9],是学科服务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依托;对学科馆员的绩效考核评估是研判学科服务效果、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学科服务发展的助推器,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估体系与机制,无疑可有力助推图书馆学科服务工作向纵深发展。这6个子系统相辅相成,互为依存,缺一不可,在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体系构成要素中的作用及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2 学科服务体系构建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2.1 学科服务体系构建是高校学科建设发展的迫切需要

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龙头与抓手,是衡量高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一流大学必然有一个或若干个一流的支撑学科,如:清华大学的核科学与技术;北京大学的数学、物理、化学;南京大学的天文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地球物理学;中国海洋大学的海洋科学;西北大学的地质学;中山大学的生物学;国防科技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北京理工大学的兵器科学与技术;哈尔滨工程大学的船舶与海洋工程;西安交通大学的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武汉大学的测绘科学与技术;电子科技大学的电子科学与技术;西北工业大学的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及材料科学与工程;西南交通大学的交通运输工程;东华大学的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等等,在全国不是首屈一指便是居于绝对强势地位。正是这些学科,不仅为所在学校赢得了无上荣光,也是它们成为一流大学的立身之本,同时还与国家安全、经济建设及民生改善息息相关。而学科建设发展,除了具有高水平的专业学术梯队、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与手段外,还必须有支撑学科建设发展的图书资料、信息化资源。不言而喻,图书馆若能适应高校学科建设发展大势,积极构建学科服务体系,反应及时、快捷有力地为学科建设发展提供必要对口的图书资料和信息化资源,无疑对高校学科建设发展起到极大的助推作用。换句话说,学科服务体系构建已成为高校学科建设发展的迫切需要。

2.2 学科服务体系构建是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发展本身的需要

学科服务在我国开展十多年来,不同层级、不同属性的高校呈现出参差不齐的发展态势,主要表现为,重点高校图书馆开展得扎实而富有成效,普通高校图书馆则处于起步摸索阶段,甚至尚未开展。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凡是构建了学科服务体系的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就更容易出成绩,对所在高校学科建设发展的助推作用就比较显著。如,上海交通大学构建的“学科馆员+学科服务平台+IC2创新支持计划+IC2人文拓展计划+学科博客+学科信息导报”学科服务体系,同济大学构建的“两种模式+三级机制+六项内容”学科服务体系,都获得了极大成功,有力地推动了两校学科建设的迅速发展,实现了两校学科建设发展与图书馆学科服务发展的良性互动。而那些刚刚开展学科服务的普通高校图书馆,根本谈不上服务体系的构建。所以,要进一步推动学科服务发展,就必须构建适合各自学校及图书馆实际情况的学科服务体系。

2.3 学科服务体系构建是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模式、深化服务层次的需要

在互联网全面普及的时下,网络资源以其海量及索取的便捷性而对高校图书馆服务构成了严峻挑战,主要表现在用户查找资料可以直接由网络迅速获取,而无需通过图书馆这一传统途径。图书馆馆藏由单一的纸质资源变为纸质资源、数字资源及网络资源多元并存的格局,用户的需求也日益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纵深化的特点,图书馆原有的以藏为主,坐等读者上门的服务模式已完全不能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图书馆必须在原有服务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拓展服务领域,深化服务层次,提高服务质量,才能更好地服务高校的学科建设发展及教学科研工作,也才能满足馆藏资源及用户需求多元化形势对图书馆提出的新要求。而及时构建学科服务体系,推行学科服务,即是高校图书馆主动适应新的形势,创新服务模式,拓展服务领域,深化服务层次,提高服务质量的应有之义和重要举措。

2.4 学科服务体系构建是图书馆员提升自身业务素质和技能的需要

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读者的需求呈现出个性化、多元化和复杂化的特点,高校图书馆应在搞好传统借、还、阅服务的基础上,开展深层次的知识服务——学科服务。以服务教学科研为己任,以提高服务质量为永恒追求的事业,为每位图书馆员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技能、施展个人才华、实现人生价值、创造出彩工作业绩提供广阔舞台和难得机遇。图书馆学科服务体系构建实践,要求图书馆员务必以与时俱进、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勤奋进取、深入钻研的工作态度,及时发现和解决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研究、探索和总结图书馆服务高校学科建设发展过程中带有普遍性的规律和机制,这不仅有益于推动高校学科建设发展及图书馆学科服务体系的构建,而且也有助于提升图书馆员的自身业务素质和技能。

3 学科服务体系构建措施

3.1 将学科馆员纳入图书馆规章制度范畴,建立涵盖学科馆员的完整的图书馆规章制度体系

图书馆规章制度是由图书馆行政部门或图书馆事业管理机构制定并报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批或备案后颁行的图书馆业务规程及行为准则,是图书馆各项规则、章程、制度、标准、程序、办法等的总称。高校图书馆必须以国家教育部最新修订并颁行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为指针,以高校的总体发展规划为方向,紧紧围绕服务高校教学、科研工作大局,以管理创新、服务创新为重点,以队伍建设为关键,以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开发及利用为中心来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既照顾传统,更面向现代和未来,使图书馆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使规章制度为图书馆正常运行真正发挥保驾护航作用。

图2 学科馆员管理制度

如上所述,学科馆员是构成高校学科服务体系中的6个子系统之一,学科馆员素质高低,直接关乎学科服务质量。因此,图书馆必须将学科馆员纳入规章制度范畴之内,建立涵盖学科馆员的完整的规章制度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科服务体系构建提供坚强的人力保障和制度支撑。依笔者看,学科馆员管理制度内容,应包括学科馆员的任职条件、岗位职责、考核评估3个层面,如图2所示。

3.1.1 学科馆员任职条件

学科馆员是多种角色的综合体,需要具备多种不同的能力。笔者认为,基于学科馆员的内涵及岗位职责,担任学科馆员,务必满足这些条件: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或副研究馆员及以上职称,具备有关学科或专业背景,扎实的图书情报学基础理论,熟练的计算机及网络信息检索技术,较强的语言表达、写作、公关及沟通能力,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

3.1.2 学科馆员岗位职责

学科馆员的岗位职责应包括:定期征求学科用户对图书馆学科资源建设与服务质量、效果的意见及建议;多途径向学科用户宣传推介图书馆的有关学科资源及学科服务模式;围绕提高学科建设团队的文献资源利用率举办相关讲座及学科用户培训;搜集与整理学科用户的文献信息资源诉求和利用情况;通过各种渠道掌握学科用户的教学科研现状与发展动态;积极和各学科专家、学科带头人沟通,力求有目的、有计划和有针对性地为学科用户的教学、科研提供量身定制服务;[10]紧密跟踪所承担服务学科的学术动态,对有关热点问题、重要论著及新观点进行搜集并归纳提炼,以二三次文献形式提供给学科用户;按时参加学科服务工作会议,围绕如何搞好学科服务进行交流讨论,取长补短。[1]

3.1.3 学科馆员考核评估

图书馆对学科馆员工作绩效的考评时间、考评内容、奖惩办法等均应有明确规定,按照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分别从履职情况、服务创新及读者评价3个角度对学科馆员工作绩效进行精准考评,提高学科馆员做好学科服务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1]

3.2 围绕学科建设发展调整图书采购方向,形成学科信息资源保障体系

图书馆的学科信息资源包括纸质资源、数字资源及网络资源3个部分,是实施学科服务的前提和基础。学科资源建设是图书馆的中心工作之一。图书馆应基于服务高校教学、科研及学科建设发展的宗旨,制定馆藏学科资源建设发展规划及目标,加强与学科建设团队的沟通联系,加大学科建设发展方面的资源购置力度,逐步形成具有明显学科优势及特色的馆藏体系。

图书馆为了做好学科资源购置工作,学科馆员要先将学科馆藏资源现状通报给学科用户,在此基础上征询学科用户的资源需求,进而把学科用户的资源需求反馈给图书馆资源采购部室,作为图书馆采购资源的依据。购回的学科资源编目入库后,学科馆员及时向学科用户通报新购资源情况,并征求学科用户关于学科资源新的需求,进而尽快反馈给图书馆资源采购部室,作为图书馆下次采购资源的依据。如此不断循环往复,旨在提升馆藏学科资源的质量,最大限度满足学科用户的资源需求,[1]如图3所示。

对于网络资源,学科馆员应对海量信息下功夫搜索、梳理、筛选、编辑及整合,以二三次文献的形式提供给学科用户。另外,还可在图书馆网页上开辟“读者荐书”“读者选书”专栏,拾遗补缺,弥补由于某些环节疏漏造成的学科重要图书不能及时购回的缺憾,千方百计满足学科建设发展对文献信息资源的需求。

图3 学科资源采购流程

3.3 对学科用户进行分类,建立学科用户信息档案

作为学科服务的受众层,学科用户是图书馆特定学科资源与服务的使用者,是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对象,处于学科服务核心地位。满足学科用户对学科文献信息的需求,是图书馆学科服务的根本职责。只有充分了解学科用户的文献信息服务需求,才能更好地为学科用户提供多样、高效的服务保障。一般说来,高校学科用户包括教师、专职科研人员、教辅人员及广大学生等。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基础用户;二是重点个人用户;三是研究团队用户。[4]不同层次的学科用户及同一层次学科用户的不同人员对学科服务的需求都存在差异,甚至同一用户在不同时段对学科服务的需求也存在差异。要根据不同用户群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服务方案,力求提供量身定制式服务,切实提高服务质量。要真正做到为学科用户提供精准的量身定制式的服务,就必须掌握学科用户的动态需求,采集并及时更新学科用户信息,在此基础上建立学科用户信息档案,主要内容应涵盖用户基本信息、教育背景、工作经历、科研成果、在研项目、兴趣爱好等。[4]

3.4 强化学科用户服务工作,搭建适合本校实情的学科服务平台

“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是图书馆的至上追求。图书馆应在这一宗旨指导下,持续深化服务,及时更新服务理念,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搭建适合本校实情的学科服务平台。

学科服务平台是指学科馆员实施学科服务的网络平台,是联络学科馆员和学科用户的重要媒介,也是学科馆员推行学科服务的重要依托。为有效整合学科资源,方便学科用户利用图书馆资源与服务,图书馆应指派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学科服务平台的建设和维护。学科服务平台由学科馆藏文献资源指引、学科网络资源导航、学术热点跟踪、学科资源荐购、学科期刊投稿信息、学习社区等板块组成。在这个学科服务平台界面上,学科用户可以检索学科文献,获取专业书刊、电子文献以及网络免费资源;可向图书馆推介学科资源;与学科馆员进行在线交流,达到学科资源一站式服务的目的。学科馆员通过该服务平台向学科用户提供学科资源、工具和服务,学科用户则借此平台获取所需文献信息资源,实现二者的互促共进。

3.5 强化学科馆员队伍建设,形成结构合理的学科服务团队

伴随新时期图书馆出现诸多新的特点,造就一支素质优良,能适应网络信息化时代图书馆事业发展需要的图书馆员队伍,是高校图书馆的当务之急。高校图书馆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意识,不断加强图书馆员队伍建设,有目的地培养打造一批适应现代化图书馆工作岗位要求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为实现图书馆及学科服务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3.5.1 着力提升学科馆员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

学科服务是一个由表及里、不断摸索、逐步深入、渐入佳境的过程,不同学科、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科用户对知识、信息的需求存在差别,同一学科用户在不同学习研究时段对知识、信息的需求也存在差别,且随着学科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学科用户对知识、信息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精细化和专业化的特点。因而,学科馆员唯有全面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才能得心应手、驾轻就熟地搞好学科服务工作。图书馆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着力提升学科馆员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为图书馆培养一批精通现代化图书馆业务技能的骨干学科馆员,更好地服务学科建设发展。

3.5.2 组建以学科馆员为主体的学科服务团队

学科馆员是图书馆推行学科服务的主体,学科馆员的素质直接关乎学科服务的效果和质量。所以,对学科馆员的任职条件必须有明确的规定,学科馆员除了具备图书情报知识外,还应具有相关学科专业知识、信息搜索与资源整合能力、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较高的外语水平。学科服务团队必须以学科馆员为主体,可通过内举、外引两种方式来组建。内举是指根据一定条件从馆内现有专业技术人员中遴选,外引则是指根据一定条件面向社会公开招聘。

3.5.3 合理安排学科馆员

学科服务团队组建完毕后,图书馆应认真分析团队成员(学科馆员)的知识结构及专业背景,按照每个人的知识结构、专业背景及协调、组织与服务能力进行恰当分工,使每个成员都能够充分发挥专业特长,服务于对口的学科用户。同时,在学科服务过程中,还要不断充实新生力量,将精通外语、计算机网络及其他专业知识的图书馆全才及时补充到学科服务团队中来,推动学科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3.6 严格标准,完善对学科馆员工作绩效的考核评估制度

学科馆员工作绩效的考核评估制度,是指对学科馆员工作绩效的数量和质量进行评价,并根据其完成工作任务的态度以及完成任务的程度给予奖惩的一整套客观、合理、科学的考评制度。绩效是对学科馆员过去和现在的考察,也是对其将来行为表现的预测。通过考评,每个学科馆员对自己的工作表现、优劣长短都有清楚的了解,以便改进工作方式,更好地服务学科建设。考核一般可分为月考核、季度考核和年度考核三种方式。只有将绩效考评制度化、常态化,才能全面了解学科馆员的潜能,及时发现学科服务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不断完善学科服务体系,提高学科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图书馆应该在严格坚持目标明确、透明度高、反馈及时、操作性强等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对学科馆员的政治思想、职业道德、工作量和工作效果进行全面评价,并将考评结果公之于众,使考评具有客观性、公正性和权威性。与此同时,图书馆对人事管理及津贴分配制度也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将考评结果作为学科馆员聘任、职称晋升及津贴分配的重要依据,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科馆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地做好学科服务工作。

4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十分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构建好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体系,需要学校、图书馆、学科用户和学科馆员等各方面的通力协作。只有各方共同努力,互相配合,不断完善,才能构建起一个健全、完备的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体系,为高校的学科建设发展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文献信息资源支持,推动高校学科建设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准发展。

[1]吴玉玲.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滞后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J].新世纪图书馆,2017,(1):40-45.

[2]万文娟.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体系构建策略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2,(9):50-53.

[3]冯玉林.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体系建设探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15):107.

[4]马志赟.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体系的构成要素及其作用[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2,(8):102-104.

[5]陈进.大学图书馆学科化创新服务体系构建[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08,(3):1-4.

[6]刘浩.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21):1-3.

[7]杨俊丽.国内学科服务创新发展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2,(4):21-24.

[8]李春旺,李广建.学科馆员制度范式演变及其挑战[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5,(3):51-54.

[9]蔚海燕,卫军朝.研究型图书馆学科服务的转变:从学科馆员到学科服务平台[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3,(6):74-81.

[10]陈新艳.研究型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创新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0,(1):117-119.

Explorat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isciplinary Service System in University Library

WU Yu-ling
(Library,Weinan Normal University,Weinan 714099,China)

The disciplinary service system in university library consists of management system,disciplinary resources,disciplinary service users,subject librarians,disciplinary service platform and program assessment.The general framework of the disciplinary service system should be constructed on the basis of these six aspects,namely,to have subject librarians included in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library;to form the security system of disciplinary information resources;to establish the personal information records for disciplinary service users;to set up library disciplinary service platform(LDSP);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subject librarians team and to perfect the evaluation system.

university library;disciplinary service system;subject librarian;subject service platform

F234.4

A

1009-5128(2017)24-0078-06

2017-05-24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体系构建研究(14JK1230)

吴玉玲(1971—),女,陕西澄城人,渭南师范学院图书馆副研究馆员,主要从事图书馆学科服务研究。

【责任编辑 马小侠】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