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民俗文化融入地方师范院校校本美育课程探究

时间:2024-06-19

王军莉,高立雄

(渭南师范学院a.外国语学院;b.丝绸之路艺术学院,陕西 渭南 714099)

【教育教学方法研究】

民俗文化融入地方师范院校校本美育课程探究

王军莉a,高立雄b

(渭南师范学院a.外国语学院;b.丝绸之路艺术学院,陕西 渭南 714099)

民俗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将区域优秀民俗文化融入地方师范高校美育、走入高校课堂、引入高校教材,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校本美育课程,是规范地传承民俗文化、提高师范生审美素养的有效途径。

民俗文化;地方师范院校;校本美育课程

一、民俗文化与校本课程

(一)关于民俗文化

民俗是指一个国家或民俗在自己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反复出现,并代代相习的生活文化事象。[1]15民俗文化的涵盖范围非常广,如生产劳动风俗、人生礼仪、婚丧嫁娶、民间文学等等都包含其中。有关民俗文化的内涵,在学术界也有多种说法,如我国民俗学家仲富兰教授认为民俗作为人类社会生生不息的永恒的伴生物,它既不是“古老文化的遗留物”,也不是“文化较低的民族或保留于文明民族中的无学问阶级里的东西”。民俗文化“是沟通民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联系传统与现实、反映民间社区的和集体的人群意愿,并主要通过人作为载体进行世代相习和传承的生生不息的文化现象”[2]30-31。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认为:“民俗文化是世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尚的总称。”民俗文化的范围,可以说包括存在于民间的物质文化、社会组织、意识形态、口头语言等各种社会习惯及风尚事务。不论怎样界定民俗文化,其基本内涵就是民间民众风俗生活文化。

民俗文化的特点具体表现为:群体性,是由集体创作的,并由集体受用的,是集体的文化样式;传承性,指的是民俗文化世代延续,时间维度的纵向传递;地域性,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就道出了民俗文化有很强烈的地域性;教育性,文化是通过传承和发展延续其价值,也就决定了作为文化生存和发展重要组成部分的教育是同文化共生共存的。民俗文化教育包括传承民族历史、传授生产技艺、规范伦理道德、进行精神文明建设、审美、娱乐、健身等方面的价值。“文化以其不断传承来延续其生命和意义的特征决定了教育作为文化的一个部分,与文化共生共存,无论其形式如何变化,其作为文化生命的机制的功能是永恒的。”[3]民俗文化不仅仅是作为一种教育形式而存在于民众日常生活中,民俗文化体系的内容、运行特征以及终极意义都与教育紧紧相连。

“课程所传递的文化是在人类文化遗产中具有最广泛的适应性和迁移性的内容。”[4]毋庸置疑,课程是传承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学校作为教育的主要场所,必然成为实现民俗文化教育价值的主要场所。民俗文化有着特有的审美形式,产生出独具特色的审美价值,体现出了刚健、崇高、优美等审美精神。民俗文化还可以教化人心、匡正社会风气、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在民俗活动中,人们往往通过民俗事象,进行审美创造。将区域民俗文化融入地方师范院校美育校本课程,不仅能有效地传承民俗文化,而且可以充分发挥民俗文化的教育功能。

(二)校本美育课程的概念

《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71号)中开宗明义指出,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曾经,美育的概念一度很模糊,在教育学、哲学、美学等学科都有研究,每个学科中也存在着不同的说法与内涵。笔者认为,美育即审美教育,主要是以审美实践活动为途径,培养审美主体正确的审美观,引导并提高审美主体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尤其在当代,更重要的是端正审美主体的审美趣味,提升其人生境界,培养人的审美化生存,同时使得感性因素与理性因素获得统一的自由,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达到和谐统一的一种大教育形式。[5]近年来,美育引起各界的高度重视,目前已正式列入国家教育方针并进入各级各类教育的教学与课程体系。《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构建科学的美育课程体系,要求开设丰富优质的美育课程,学校美育课程主要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文件要求普通高校要在开设以艺术鉴赏为主的限定性选修课程基础上,开设艺术实践类、艺术史论类、艺术批评类等方面的任意性选修课程。各级各类高校要重视和加强艺术经典教育,根据自身优势和特点,开发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地方和校本美育课程。因为美育学科的建设相对薄弱,所以本文所提到的美育,是美学学科体系下的一个分支。

何为校本美育课程?校本美育课程就是以校为本的美育类课程,可以说是以学校为主体、以学校为核心所开发的适合学校全体学生的美育类课程,一般都是依托区域特色资源而开发的。它的目的和意义在于培育学生的审美能力,端正学生的审美趣味,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同时,也能够很好地应对在消费文化、大众文化、视觉文化与网络文化的新形势下,确立“有鉴别地面对与接受”的文化态度。[6]394

二、有效开展校本美育课程,发挥民俗文化的美育育人功能

民俗艺术植根于民间,具有独特的审美形式、审美情感,是传统文化的理念和精神的承载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艺术融入高校课堂,进入教材,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改变了单一的教学模式,而且可以拓宽大学生的审美视野,激发大学生的审美创造力,提升大学生的美德,同时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进而推动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学者认为,今日之民俗,更多的是通过展现审美形式,通过审美形式的昭示,实现以美启真,以美导善,增强民众凝聚团结的社会功用。[7]

(一)开发校本美育课程的意义与价值

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学校要开设丰富优质的美育课程(包括音乐、舞蹈等),有条件的要增设舞蹈、戏剧、戏曲等有地域特色的课程。还指出,普通高校美育课程要依托本校相关学科优势和当地教育资源优势,拓展教育教学内容和形式,引导学生完善人格修养,强化学生的文化主体意识和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艺术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可见,在高校开设美育校本课程势在必行,能有力促进高校美育工作,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通过审美教育,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增强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增强民族凝聚力。当代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民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民俗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对接,可以实现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与当下时代二者的契合,这样对于培养人才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等有很重要的意义。

(二)有效开展校本美育课程,抵制大众文化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

大众文化指的是大众的日常生活被互联网、电视、流行书刊、电影、广告、广播等各种媒介载体抽象成某种特定的生活方式,并进行批量的生产和广泛的传播,从而又介入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的一种文化形态。[8]大众文化是一种感性文化,重感性、重世俗的生活,重享受娱乐,是反理性的。这种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大众文化客观上拓宽了人们的审美信息量;但同时,它对人的身心造成了前所未有的伤害。理想的、凝重的、富有教化功能的精英文化培育着人们崇高的、高雅的趣味,而大众文化是浅薄的、外在的、短暂的,这种文化不可避免地孕育着人们平均化的审美趣味,甚至庸俗的趣味,抹杀了人们的主体性、个体性,使人们遗忘了个体真实的内在的审美诉求,也钝化了人们对于美的感悟能力。可以说,大众文化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消解着崇高,排斥着人们对于价值的追问、对人生意义的探寻,不断地降低着人生存的精神性。

大众文化是一个共生体,积极与消极、正面与负面同时存在,因此,美学也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积极实施审美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坐标,尽力抵制大众文化对人们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要积极应对当下的挑战,更好地完成审美教育的使命,既要坚持审美教育的传统诉求,还要力求利用审美教育改造当代人。在高校进行审美教育除了通过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等途径之外,还可以有效地把区域民俗文化融入校园生活,构建丰富优质的校本美育课程,不仅可以很好地传承民俗文化,还可以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高校的课程设置上根据专业的特点增加一定数量的与审美教育相关的必修课、选修课或辅修课,从而使广大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的同时也能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大学生的审美素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高校的教育目标,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审美教育具有其他教育方式所不具有的特殊力量。审美教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当代大学生的审美教育是当前高校培养合格人才的必要环节和重要途径。[9]在高校实施审美教育至关重要,把区域民俗文化引入课堂、融入教材是高校实施美育重要而有效的手段。在高校实施审美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审美素养、端正审美主体的审美趣味,提升人生境界,培养人的审美化生存,同时使得感性因素与理性因素获得统一的自由,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达到和谐统一。“审美教育本身是一种全面的教育,一种塑造新人的全面教育。审美教育是在审美的过程中开花的,是由对形式美的愉悦进入到对人生、理想的使命感、神圣感的感悟的;是由初级美感向高级美感升华的。它表现为沉淀了理性的直觉、融合了理性的感性形象,把握了一般的个别——达到真、善、美的统一。”[10]385-386“美育是为了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不是知识论意义上的。美育当然可以使人获得更多的知识,特别是可以使人在科学的、技术的知识之外更多地获得人文的、艺术的知识,但这不是美育的根本目的。美育的根本目的是使人去追求人性的完满,也就是学会体验人生,使自己感受到一个有意味的、有情趣的人生,对人生产生无限的爱恋、无限的喜悦,从而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人的全面发展’,才符合美育的根本性质。”[11]这两种观点都充分说明了审美教育是提高人生境界的重要方式。

三、构建地域特色校本美育课程,传承当地优秀民俗文化

(一)依托区域特色资源,开发美育校本课程

以秦东地区为例,秦东地区历史文化资源中的民间民俗文化形态丰富,各具特色,有影响深远和极富盛名的民俗活动,至今仍然活跃在各个县区,如每年正月十五闹元宵、扭秧歌、敲锣鼓、舞狮、驾旱船、走高跷;色彩鲜艳、造型各异的面花;生动形象的剪纸;惟妙惟肖的皮影;慷慨激扬的腔吼等。可以根据所在地区高校实际,有效开发校本美育课程,如开设面花艺术、陶艺、老腔、剪纸、皮影、秦腔研究、鼓舞研究等课程。秦东地区的民间鼓舞形式多样,在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13个民间舞蹈项目中仅鼓舞就有10个,如富平老庙老鼓、洪拳鼓、韩城行鼓、合阳东雷上锣鼓、华州背花鼓、华阴俗鼓等,这些鼓舞有的气势磅礴,古朴蛮拙;有的庄严狂热,节奏豪放;有的形神兼备,淳朴动人。它们都独具特色,融歌舞于一体。还有秦东地区的地方戏,如同州梆子、碗碗腔、阿宫腔、线腔戏、跳戏、花鼓戏等,形式多样,各具审美形态,有不同的审美价值。[12]这些作为秦东人最直观也最贴近生活的美育材料,都可以融入地方高校美育课程。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要求构建科学的美育课程体系,要开设丰富优质的美育课程,各级各类学校要重视和加强艺术经典教育,根据自身优势和特点,开发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地方和校本美育课程。美育是凝聚中国梦强大精神力量的重要基础,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孔子云:“君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所谓“游于艺”,就是讲求能够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对美育教育的均衡培育,让青少年得到全面发展,能够在接受艺术教育的同时,提高感悟美、欣赏美、传递美、创造美的能力。因此,美育不能成为奢侈品,要设为基础课程,践行陶行知和杜威先生的教育理念“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同时,体现了学校教育活动的选择性,注重了活动过程,淡化了结果,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通过对民俗文化的研讨,可以使学生学习民俗文化的基础知识、民俗事项,还可以挖掘其本质价值与意义,进而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发挥地方政府、师范院校等开发课程资源的联动作用,传承优秀民俗文化

近些年,国家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在财力、物力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但仍存在许多民俗文化后继乏人,有些技艺面临消亡的危险。所以,必须开拓传承发展民俗文化的有效途径。如何有效地传承民俗文化?我国高等教育的四大功能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文化传承创新是高校很重要的功能之一,高校也是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前沿阵地。高校作为高等教育机构,在民俗教育、民俗保护、民俗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方面具有重要地位。让民俗文化融入高校,进入课堂,形成特色的校本美育课程。

民俗文化的教育功能非常明显,通过课程传承民俗文化,进行民俗文化的创新发展是一种比较合理、规范的渠道。“民俗文化不仅作为一种教育形式而存在,并在民众生活中发挥作用,民俗文化的体系内容、运行特征、终极意义都与教育紧密相关。”[13]可见,民俗文化的教育功能很显然,它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形式,它的存在方式、意义都是与教育密切相连的。因此,应通过课程去传承民俗文化。文化学专家认为:“课程所传递的文化是在人类文化遗产中具有最广泛的适应性和迁移性的内容。”[14]通过在高校开发校本美育课程,尤其是师范类高校实施民俗文化融课程、进课堂、进教材,改变普遍对民俗文化重视不够及受西方文化对其的影响以至所处的边缘化状态,进而传承优秀民俗文化,充分利用民俗文化这种教育资源,助力基础教育美育教学,提高德育教育,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师范大学是播撒美育种子的园地。美育对于师范大学的重要意义,在于播下种子,让师范生树立美育意识和自觉,将来在教育一线播撒到广大学生中去,开花结果。”[15]

政府在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应建立政府、师范院校和中小学幼儿园基础教育阶段三方协同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在各方面力量的整合、协调和引导作用。尤其是地方师范院校,应特别重视。地方师范院校是培养基础教育教师的主要阵地,是服务地方教育的重要力量。如果能够将地方民俗文化融入地方师范院校,充分发挥民俗文化的美育价值,那么必将实现多收益。既能很好地保护和传承当地民俗文化,又能使高校学生接受极好的美育教育(这其中能够加强美育人才队伍的建设,也能够使大多学生得到对美的感知,陶冶情操,感受到民俗文化的艺术魅力,提高其审美素养和人文素养),还能助力中小学幼儿园基础教育美育教学与实践。因此,地方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整合各方力量,发挥其联动作用,弘扬当地优秀民俗文化,助力基础教育美育教学。

(三)利用文化“传承月”,夯实校本美育课程成效,提高大学生审美素养

学校作为教育的主要场所,理应承担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可以利用每年的文化“传承月”,积极开展系列主题活动,通过展演、比赛、作品展等途径,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增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巩固校本美育课程的成果,提高学生审美素养。青年大学生有着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较全面的知识结构。他们既是民俗文化的接受者,又是民俗文化的传播者、继承者以及创造者。民俗文化融入高校美育,大学生将成为传承和弘扬民俗文化的主力军。民俗艺术审美韵味独具,是民族文化的摇篮,是寻溯中华文明和了解传统文化的生动教材。民俗艺术进入高校课堂,将为艺术教育创造出新的活力,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表现为:一是拓宽知识视野,增加教学趣味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二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审美创造力;三是提高学生审美趣味,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四是增强民俗自豪感和自信心,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树立文化自信,使得传统美德得到弘扬和发展。[16]通过开展文化传承月系列活动,发挥地方高校传承文化、文化育人的功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人才,让他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结语

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资源,最能体现民族归属感。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越来越被文化、社会、经济等领域重视起来,民俗文化对于保持文化独特性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探讨了将民俗文化融入地方师范院校校本美育课程,通过普及共同的价值理念,由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地方高校、教师、学生、民俗文化专家组成课程开发的共同体,构建丰富特色优质的校本美育课程。不但可以很好地传承民俗文化,充分发挥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实现民俗文化的教育功能,而且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审美素养和人文素养,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使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助力基础教育美育教学。中国民俗文化学创始人钟敬文先生认为:“民俗文化是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而又隐藏不露的一种社会规范,它相比其他教育形式有着更大、更实际的教育功能,可以实现其他教育活动无法达到的教育目的。由于它的‘广泛存在和潜在作用’,往往在潜移默化之中铸成了个体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以及审美情趣等,实施了教育的任务。”[17]8美育是凝聚中国梦强大精神力量的重要基础,是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美育教育不再成为精英教育,不再是为了完全培养艺术家的,而应成为大学生培育美德、端正审美态度、全面提高素质、提高审美情趣的基础课程,这也是人的全面发展应有之意。

[1] 王献忠.中国民俗文化与现代文明[M].北京:中国书店,1991.

[2] 仲富兰.中国民俗文化学导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3] 琼州大学“海南民族教育探究”课题组.海南少数民族地区民俗与民族教育[J].琼州学院学报,2003,10(6): 46-58.

[4] 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案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 王军莉.文艺美学视野中审美教育内涵探究[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29(16):21-23.

[6] 曾繁仁.美育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7] 谷鹏飞.从美学角度看民俗的现代传承与重建[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57-60.

[8] 夏之放,李衍柱.当代中西审美文化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9] 王军莉.试论高校大学生的审美教育[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25(6):48-50.

[10] 胡经之.文艺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11] 叶朗.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2] 高立雄,李波.秦东民间舞蹈文化的审美形态和艺术价值[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2):93-97.

[13] 关溪莹.钟敬文的民俗教育观[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2(4):91-97.

[14] 刁培萼.教育文化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15] 郑萼.师范大学是播撒美育种子的园地[N].光明日报,2015-10-12(5).

[16] 邱红革.民俗艺术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美与时代(下), 2014,(8):127.

[17] 钟敬文.民间文艺学的建设[M]//杨利慧.钟敬文学术文化随笔.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

【责任编辑曹静】

TheThoughtofIntegratingFolkCultureintoAestheticCourseofLocalUniversity

WANG Jun-lia, GAO Li-xiongb

(a.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 b. Art School of Silk Road, Weinan Normal University, Weinan 714099, China)

Folk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t has very high artistic value and aesthetic value. This paper argues that it should put local outstanding folk culture into the aesthetic education in local normal university, introduced into the class and the teaching material. We should construct with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school-based aesthetic education course. It is an effective way to inherit folk culture and improve the aesthetic qualities of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

folk culture; local normal university; school-based aesthetic course

G642

A

1009-5128(2017)22-0048-05

2017-07-19

陕西省教育厅重点科研计划项目:秦东民俗文化及其当代价值研究(15JZ021);渭南师范学院人文社科育苗项目:美学视域下的秦东民俗文化研究(16SKYM07);渭南师范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民俗文化融入地方师范院校校本美育课程的研究(JG201735)

王军莉(1985—),女,陕西合阳人,渭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美学与审美教育研究;高立雄(1979—),男,云南曲靖人,渭南师范学院丝绸之路艺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舞蹈教学、舞蹈美育研究。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