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肥胖形成的相关因素研究

时间:2024-06-19

陈彩虹

(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陕西渭南714000)

肥胖形成的相关因素研究

陈彩虹

(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陕西渭南714000)

运用文献资料法、探索性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对肥胖形成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发现肥胖的形成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肥胖者具有较高的健康风险,改变环境和生活方式是预防肥胖的关键.

肥胖;遗传;环境;生活方式;健康风险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肥胖已成为当今社会危害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2002年全国营养与健康综合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约有2亿人体重超重,6000多万人患肥胖症.其中成人超重率为22.8%,肥胖率为7.1%.[1]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国家,国民中均出现了体重明显增加的趋势,1980年全球约有5%的男性和8%的女性面临肥胖的困扰,而到2008年,这一数据分别上升到10%和14%,这意味着全球目前约有2.05亿男性和2.97亿女性肥胖,而另有15亿成年人体重超重;[2]不仅如此,调查还发现,罹患肥胖症的患者中间出现了明显低龄化的趋势,这意味着因肥胖症而引起的各种并发症发生年龄也将逐渐提前,这将会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困扰和负担.肥胖将成为21世纪全球面临的重大健康问题,预防和控制肥胖已经刻不容缓.本文旨在研究导致肥胖形成的相关因素,目的是为肥胖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1 肥胖的判断

1.1 体重指数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于超重的分类标准是以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2)]为基础的,成人体重指数在18.5—24.9范围为正常,BMI≥25为超重,BMI≥30为肥胖.[3]WHO 统一的分类标准是以欧美白人为基准而制定的,由于存在种族、所在国家和地区以及民族、地域的差异,有学者指出应结合具体情况,采用适宜的标准.

2002年4月,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对我国21个省、市、地区人群体重指数(BMI)、腰围、血压、血糖、血脂等24万人的相关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同意中国成人BMI≥24为超重,BMI≥28为肥胖.[4]研究表明,大多数个体的体重指数与身体脂肪的百分含量有明显的相关性,能较好地反映机体的肥胖程度.

1.2 腰围与腰臀比

腹型肥胖比例大是中国人肥胖的特点和潜在危险,亚洲人的脂肪不仅易累积于腹部,内脏更是脂肪容易积聚的部位,内脏部位体脂越多,对健康的威胁越大.腰围可反映脂肪在腹部的分布情况,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认为男性腰围≥85cm,女性腰围≥80cm为腹部脂肪蓄积的界限.[4]根据临床研究显示,腰臀比较能反映出内脏脂肪分布的严重程度,腰臀比男性大于0.9,女性大于0.85的腹型肥胖者,健康风险增加.

据加拿大Queen’s大学的伊恩·詹森等人对全美“第三次国家健康与营养普查”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作为高血压、高血脂、代谢综合症的预报因子,腰围比体重指数(BMI)更能说明问题.[5]他们对BMI与腰围能否成为上述疾病的预报因子进行了逻辑回归分析.虽然BMI、腰围都分别是明显的预报因子,但如果BMI与腰围同时成为变量的话,腰围是除男性高胆固醇血症、高LDL胆固醇血症之外所有上述疾病的明显预报因子,BMI只是男性高血压的明显预报因子.

2 肥胖形成的相关因素

肥胖包括多种不同的类型,其中以单纯性肥胖最常见,约占肥胖人群的95%.

2.1 遗传、生理、代谢因素

(1)遗传因素

人类的单纯性肥胖的发病有一定的遗传背景.Mayer等报告,双亲中一方为肥胖,其子女肥胖率约为50%;双亲中双方均为肥胖,其子女肥胖率上升至80%.[3]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对肥胖形成的作用约占20%—40%.[6]人类肥胖一般认为属多基因遗传,遗传在其发病中起着一个易发的作用.

(2)神经精神因素

已知人类与多种动物的下丘脑中存在着两对与摄食行为有关的神经核.一对为腹内侧核(VMH),又称饱中枢;另一对为腹外侧核(LHA),又称饥中枢.饱中枢兴奋时有饱感而拒食,破坏时则食欲大增;饥中枢兴奋时食欲旺盛,破坏时则厌食拒食.在生理条件下二者相互调节,相互制约,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使食欲调节于正常范围而维持正常体重.当下丘腹内侧核破坏,则腹外侧核功能相对亢进而贪食无厌,引起肥胖.反之,当腹外侧核破坏,则腹内侧核功能相对亢进而厌食,引起消瘦.[7]

人类大脑皮层的活动会影响下丘脑摄食中枢,因此,食欲会受到精神因素的制约.当精神过度紧张而交感神经兴奋或肾上腺素能神经受刺激时,食欲受抑制;当迷走神经兴奋而胰岛素分泌增多时,食欲常亢进.腹内侧核为交感神经中枢,腹外侧核为副交感神经中枢,二者在本症发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

(3)高胰岛素血症

胰岛素为能量贮存激素,有显著的促进脂肪蓄积作用,当血浆中胰岛素含量异常增高,可导致肥胖发生.高胰岛素血症性肥胖者的胰岛素释放量约为正常人的3倍.有人认为,血浆胰岛素浓度与总体脂量呈显著的正相关.

(4)棕色脂肪组织异常

目前的研究认为肥胖的发生可能与棕色脂肪的功能低下有关.[2]棕色脂肪在功能上是一种产热器官,即当机体摄食或受寒冷刺激时,交感神经刺激棕色脂肪细胞内脂肪燃烧,从而决定机体的能量代谢水平.棕色脂肪功能障碍,可引起热能代谢不平衡,使摄入体内的能量以热的形式散发减少,而在体内转变为脂肪.

(5)促黑肾上腺皮质激素受体-3(Mc3r)缺失

美国学者对缺乏Mc3r基因的小鼠进行了大体解剖以及组织学研究,发现6月龄的Mc3r阴性小鼠稍重于同窝出生的野生鼠,但脂肪含量是野生鼠的2倍.Mc3r阴性小鼠与野生鼠相比,无脂肪体重减少15%—20%.来源于Mc3r阴性小鼠的肩胛间褐色脂肪组织中富含线粒体的多室褐色脂细胞减少,而体积较大的单室细胞增多.另外,腹股沟区的白色脂细胞体积比正常增加20%—30%.食物摄入研究表明,饲养效率增加导致Mc3r阴性小鼠脂肪含量增多,而不是食欲过盛所致.[8]

(6)病毒感染

威斯康星大学的研究者将腺病毒-36接种到老鼠及小鸡身上.数月后,那些接种过腺病毒-36的动物体重超过未接种组的7%,而体内含脂肪量却是未接种组的两倍.腺病毒-36是能增加脂肪含量的第一种人类病毒.研究者并不知道腺病毒-36是怎样导致肥胖的,感染动物不比未感染动物吃得更多,有人认为这些病毒增加了脂肪细胞的数量,以储存更多的脂肪,有人认为可能是降低了能量消耗而非增加食欲引起肥胖的.[9]

(7)α2肾上腺素受体的激活减弱脂肪分解功能

法国的Berlan等观察了肥胖及消瘦男性的皮下脂肪(SCA)组织在锻练诱导时的脂肪分解情况.他们同时也研究了阻断α2肾上腺素受体(ARs)对锻练过程中脂解作用的影响.[10]这项研究的主要结论在于:①锻练可诱导皮下脂肪(SCA)组织中α2肾上腺素受体的激活.这种激活与肥胖患者在锻练时减弱的脂肪分解能力至少有一定的相关.②肥胖男性在锻练过程中SCA组织中细胞外甘油水平的提高要比消瘦男性低5—6倍.使用α2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可使得肥胖男性在锻练过程中SCA组织中细胞外甘油水平的提高达到正常水平.

(8)纤毛缺陷

研究人员在研究一种罕见疾病—巴比二氏综合症(Bardet-Biedl Syndrome,BBS)患病家族时,发现了一个与该病有关的新基因,该基因编码的蛋白BBS8,只存在于纤毛的基部.研究人员发现,该病本身以及它的其它症状——肥胖、学习能力丧失、多余手指等这些综合症的可能是直接或间接由纤毛缺陷引起的.[11]

2.2 环境因素

(1)膳食结构变化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食物供应丰富,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近年来,在我国尤其是城市,人们动物性食物、饱和脂肪酸摄入量显著提高,植物性食物的摄入量相应减少,食物结构更接近于蛋白质和热能过剩型.[2]同时由于食物过于精细,在消化道停留时间延长,能源物质吸收率增高,消化道疾病的发病率也相应上升.

(2)饮食量过多

当每日热能摄入量超过热能消耗量时,除以糖原的形式储存在肝脏、骨骼肌外,其余几乎全部转化为脂肪,储存于全身脂库中.长期的热能摄入量超过热能消耗量,会使脂肪在体内大量积累,导致肥胖.

(3)不良的饮食习惯

不合理的膳食制度.健康成人一日三餐的热能分配比例,早餐为30%,中餐40%,晚餐30%.不吃早餐者,必然使一天所需的食物转移到午餐和晚餐,导致进食量增加,同时饥饿使人体储存热量的机能增强,食物易吸收并转变为脂肪储存起来.晚餐时间过晚摄入热能过多者,由于热能消耗减少,加之夜间副交感神经兴奋性较高,使过多的热能更易在体内积累.

进食速度过快.食物的刺激从舌、胃肠等神经传给大脑,大脑需要接受一定程度的刺激,才能产生饱腹感,如果进食过快,大脑还没有反应过来时,就已经进食过量.

(4)食物及环境污染

随着化学化工业的发展,为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加快动物性食物的生长周期,保证食物的色香味,延长食物的保质期,一些食物的生产销售者会在食物生产、加工、运输、贮存等各个环节中,添加有害于人体健康的化学物质,其中的激素,更是导致儿童肥胖和性早熟的罪魁祸首.

美国科学研究协会的研究人员提出,一些类似女性激素的化合物有可能是导致肥胖的一个原因,从塑料包装盒到家具里都含有这些化合物,它们有可能改变女性孕育胎儿的基因,使得这些胎儿长大后本身就易发胖.

(5)体力活动减少

人体每日热能消耗主要用于基础代谢、体力活动、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三个方面,青少年儿童和孕妇还包括生长发育的消耗.其中对热能消耗量影响最大的是体力活动.[12]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提出:食量与体力活动相适宜,保持适量体重.[2]当体力活动减少,食量又没有随之减少时,热能消耗量会低于热能摄入量,多余热能就会转化为脂肪在体内储存,导致体重增加,形成肥胖.

2.3 不良的生活方式

青岛大学医学院研究者对青岛市20—59岁成年人2398名进行问卷调查和体质测试,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生活方式等因素与肥胖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高脂肪和高盐饮食、经常性饮酒、睡眠质量好、静态生活方式增多和体育锻炼不足是导致体内脂肪蓄积从而导致肥胖的重要因素.[13]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动物性食品、脂肪等高热能食品和高盐饮食摄入明显增加,导致肥胖患病率增加;饮酒与肥胖存在关联性,每周饮酒5—7次人群的肥胖患病率是不饮酒人群的1.582倍.饮酒次数越多,肥胖的患病率越高.静态时间越长,肥胖患病的概率越高.每天坐姿时间在9h及以上人群肥胖的相对风险是每天坐姿时间在3h以下的1.718倍.睡眠质量好的人患肥胖的概率显著高于其他组,提示过多的睡眠也会影响身体健康,应督促其加强活动.

3 建议

肥胖目前在全世界呈增长趋势,肥胖者较体重正常者具有更高的健康风险,因此,对肥胖的预防和控制刻不容缓.首先,应当树立正确观念,即肥胖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某些遗传因素也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抗衡;[13]其次,导致肥胖的遗传因素变异过程是缓慢的,而肥胖的发生率近年来快速增长,说明肥胖症发生率的快速增长主要不是遗传基因发生显著变化的结果,而主要是生活环境转变所致.[4]因此,改变环境和生活方式应该是预防肥胖的关键.

有研究证明,学校群体活动控制模式对于小学生的肥胖控制是有效的.[14]具体实施过程是将肥胖控制与创建健康促进学校结合起来,采取以群体干预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知识传播与运动、饮食行为干预相结合、学校干预与家庭干预相结合、学生行为改变和学校健康环境改变相结合的综合策略开展肥胖干预.提示我们:首先,肥胖的控制要从儿童、青少年开始,甚至从胎儿期开始,采取综合措施预防和控制肥胖症,积极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包括改变膳食、增加体力活动、矫正引起过度进食或活动不足的行为和习惯;其次,肥胖的控制不应只是肥胖个体的个人行为,需要家庭、社会、政府、国家共同参与,提供精神与物质的支持.

[1]张钧,张蕴琨.运动营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Mariel M Finucane,Gretchen A Stevens,Melanie J Cowan,et al.National,regional,and global trends in body-mass index since 1980:systematic analysis of health examination surveys and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with 960 country-years and 9.1 million participants[J].The lancet.,2011,5(5):31-40.

[3]陆再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5]NCHS,CDC.Prevalence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among adults[EB/OL].

[6]Bray GA.Contemporary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obesity[M].USA:Pennsylvania,1998.

[7]邵郊.生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8]Feng N.Lex H.T.Van der Ploeg.Co-occurrence of Two Partially Inactivating Polymorphisms of MC3R Is Associated With Pediatric-Onset Obesity[J].Diabetes,2005,54(9):2663-2667.

[9]Nikhil V.Dhurandhar.Adipogenic Cascade Can Be Induced Without Adipogenic Media by a Human Adenovirus[J].Obesity,2009,17(4),657-664.

[10]Berlan.Thermogenic responsiveness to-adrenergic stimulation is augmented in exercising versus sedentary adults:role of oxidative stress[J].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2000,279(2):499-504.

[11]Nicholas Katsanis .Triallelic Inheritance in Bardet-Biedl Syndrome,a Mendelian Recessive Disorder[J].Science,2001,293,2256-2259.

[12]徐汉朋,王心桐,迟乃春,等.生活方式与肥胖的关联性研究[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9,45(6):508-510.

[13]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Obesity:Preventing and managing the global epidemic[R].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00.

[14]田本淳,吕书红,钱玲,等.我国四城市部分小学生肥胖控制效果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0):869-871.

Research on the Related Factors of Obesity

CHEN Cai-hong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Weinan Normal University,Weinan 714000,China)

This paper studies the relevant factors of obesity by the literature,exploratory study and lessons learned method,and find that the obese formation is related to genetic,environmental,lifestyle and other factors,the obesity subjects have higher health risk.Changing the environment and lifestyle is the key to prevent obesity.

obesity;genetic;environment;lifestyle;health risk

G804.3

A

1009—5128(2012)02—0100—04

2011—12—06

渭南师范学院科研计划项目(11YKZ011)

陈彩虹(1975—),女,陕西渭南人,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运动与体质健康.

【责任编辑 马小侠】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