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探析传统“写意性”在当代风景油画中的体现

时间:2024-06-19

秦西峰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商丘 476100)

一、传统绘画“写意性”的特征

对“写”和“意”的阐释,在戴士和老师的《写意油画教学》一书中提出:“从实践的角度而言,存在因果关系的“写”和“意”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写意不论源于何处,不一定非要有一个肯定的答案,终归是要成就作者最佳的绘画状态,能激发画家的创作状态。这些内容同绘画是相辅相成的,是画的源头,更是画的归宿。”“写”是绘画外在形式的传达,“意”则是画的深刻内涵,二者相依相生,共同构筑绘画的最高境界。传统“写意性”在形与神、写意、意象、意境等方面都具有自身的特点。

(一)形与神

中国画中的形与神扮演不同的角色,对于“神”而言,“形”是其形式和手段的外在表现,而在“形”之内所包覆的对象和内容则是通过“神”集中展示的。一幅好的中国画,能够将物象或者作者的感情和思想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画家在绘画过程中,使得自己的情感通过所描述的意象得以寄托,集聚物象的内涵和气韵,实现自然之形向社会之形转化的蜕变过程。中国画的形与神,是具象与抽象、内容与形式、心象与表象的高度统一。这在古代绘画大家的言辞中均有集中的体现:黄宾虹提出“画贵神似,不在形似,不似而似者,为得其神似”;清代石涛认为“不似之似似之”,均是对绘画形神统一的最好佐证。国画的形与神之间是要摆脱物象的自然本性,对物象进行重新造型,使中国画的审美高度集中在画家主体所要表达的精神和意境上。

(二)写意

对于写意的阐释,不可否认这是同画家主观意识中的情感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写”与“意”结合起来,首次出现是在元代的汤屋《画鉴》的理论著作中。在其著述中,汤屋对写意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何为写意,只不过是“意”的内容通过“写”的方式展现出来,这同书法中的直抒胸襟之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写”的过程的实现,将胸中的情怀展现得酣畅淋漓;“意”则贯穿绘画整个创作过程,从构思经营、塑造形象到表现主题思想。

(三)意象

“象”在绘画和自然两方面的物象中有着集中的体现,“意象”就是意象思维的产物,即绘画中的意象造型。意象造型为艺术品的产生夯下了坚实的基础。全世界范围的艺术家,讲自己心灵的感受,即自己的主观情趣同自然情境相互交融,彼此融合,从而透过现象挖掘出更深层次的内涵。因此,除了造型外,中国画中的时空感和赋色也是意象的、写意的。

(四)意境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艺术意境的架构,是使客观景物作为主观情思的象征,从最深的“心源”和“造化”接触时突然领悟和震动中诞生的,是画家用艺术的语言进行自我情感表达的方式和手段。就意境而论,实境的刻画不是要求面面俱到,而是要使画面留有广阔的思维空间。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虚”不是空,是实境的扩展与延伸,虚境基于实境而又高于实境,同样反映画家的思想境界,也是一种写意的氛围。这“虚”的空间就是生命的活跃,是人神游的空间,可以让欣赏者发挥想象,随之产生联想。宋人马远的《寒江独钓图》,此幅画中央只一叶扁舟,渔翁独钓,四周除寥寥几笔的微波,几乎全为空白,而这空白的意境却给人以江水浩淼的想象,是靠对渔夫及扁舟的神似刻画得到的。亦水亦天,水天一色,似与不似。

二、当代写意风景油画现状

近几年来,中国当代艺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几乎同时进入中国,随即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此外,装置、行为、多媒体等观念艺术对中国当代绘画有了巨大的冲击。写实主义和现代主义还没消化完成,就出现了“绘画过时或死亡”的言论。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写意风景油画更应该坚持最初的那份决心与勇气。然而有一批写意风景油画家仍然在这一领域继续探索,他们有的是文化信念的支撑,有的是内心的那份坚持。针对写意风景油画,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多种探索,虽然不能用殊途同归来形容,但都是对传统文化精神的向往,从这个角度来看,它们又是血脉相连的。我们把当代中国写意油画分为写生写意、意象写意、后写意三大类型。

(一)写生写意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一直以来都是写生写意画家遵循的传统,油画塑形的语言采用传统中国绘画中书写性的“写”,将油画中表现的“生”与传统绘画中表达的“意”有机结合起来,达到精神上的“写意”和类型上的“写生”完美融合。20世纪50年代,吴冠中、罗工柳、董希文、吴作人等名家为研究该课题贡献了毕生精力。但遗憾的是,相关课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还有待后来学者的不懈努力。一大批当代学院油画家中面貌成熟、风格各异的青壮年艺术家延续了这一脉薪火,中国绘画思维运用在油画绘画中是其作品的共同点,把形象和色彩在临场感受中提取出来,意象被凝练的“写”的方法转为塑造事物本质,这一特点大大区别于印象派的写生。在印象派写生的基础上,写生写意群体为文化自觉意识内涵的增加做出了贡献,并且是美术爱好者理解和模仿的美术样式,比较大众化,便于普及。

画家赵开坤,画风健朗,繁复的景物和书写的笔意在他笔下表现得游刃有余,造型和色彩表现得很民间化。而王克举所擅长的写生风景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散点透视法与西方表现主义的结构意识有机地融合起来,色彩强烈、激情饱满,采用动态的视野,在大自然中自成心象、游目环瞩,将本质特征的意象表现得更加明显。他们的绘画作品具有强烈的现代气息,并且和传统写意的“阴柔内敛”有很大区别,如王琨以书入画的醇厚质朴、任传文文人情怀的展现、张冬峰对传统山水意境的体现等。当代写生写意的中坚力量除了以上画家之外,还有赵九杰、孙建平、王辉、孙纲等优秀的青壮年画家。

(二)意象写意

强烈表达对自然的感受是写生写意类画家的重要特点,而传达深层次的文化理念、展现内心意象则是意象写意画家的特征。假如写意是中国美学的核心理念,那么工笔和写意都属于中国绘画的意象范畴,从广义上来讲是写意文化。朱德群、赵无极等艺术家是意象绘画的开拓者,他们以抽象形式来展现。以张方白、王怀庆、尚扬、祁海平等为代表的当代中国意象绘画家,展现了特别的面貌。这些画家绘画作品的共同点有现代主义的抽象构成的特点,强烈的中国文化气质,作品呈现带有浓烈的东方禅意,题材远离现实生活,可能和传统阴阳学存在关联故崇尚黑白。尚扬是中国当代艺术的常青藤,他的绘画内涵丰富、图式纯粹独特,创作思维开放,对绘画材料和形式感悟敏锐。20世纪90年代创作的《大风景》《大肖像》系列,一直到近年的《董其昌计划》,多年积累的文脉被他看作自己的创作起点。意象化的背后隐约展现着对当代生存环境的思考和关心,作品里展现着诗意且空灵的写意气息。兼具文人气质的画家祁海平,精通音律书法,其大气的抽象作品中融合了音乐和书法。面对他大气磅礴的棕黑色绘画作品,能领略生机勃发、高山流水的氤氲之气和交响乐般的金属碰撞。

张方白“生辣之中求破碎之相”,传承了黄宾虹、八大、石涛的“散锋”及“破笔”的精妙之处。其《鹰》和《塔》系列着眼于边缘线和大的轮廓,不关注体块描绘和具体细节,内敛大气,质朴简约,造型上兼具中国传统绘画的写意特征和简笔。其用笔“笔意古拙”,有效运用了传统用笔方法,他的作品充满悲剧性意蕴和阳刚精神,传统的大写意精神在他的作品中进行了当代性转型。

(三)后写意

在文化继承过程中,不能一味地模仿,要敢于创新,要有突破传统的精神,但也需要对文化进行延伸和传承,这样才更有利于文化的发展。众所周知,文化运动时期,“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辩论、碰撞、沉淀、反思和融合,人们意识到,新文化不能一味地否定我们的传统文化,应认识到外来思想和文化在本国的适应性,肩负起宣传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当代艺术发展过程中也有同样的状况发生,比如说,我们所熟知的周春芽等画家,其作品体现了后写意的特点,具有后现代文化的特点。周春芽早期绘画创作的风格是藏族风,之后他去德国深造,接触到了德国的表现主义绘画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不拘一格的画风。

虞村则是通过其油画大写意的手法走进了人们的视线,他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工笔人物专业,他对艺术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追求原生的艺术感觉,回避了技巧,回归了自然,从另一个视角看世界。他的这种画风,从艺术的本质出发,给人一种不一样的感觉。

三、“写意性”在当代风景油画创作中的融合与体现

当代写意性风景油画这种绘画风格衍生出了庞大的画家队伍,如张冬峰、王克举、白羽平、王琨、赵九杰、赵开坤等人。通过具有代表性的当代风景油画家及其作品,探析中国当代风景油画的写意性体现。

(一)当代写意风景油画家吴冠中及其作品分析

吴冠中是20世纪杰出的画家之一,他始终坚持中西绘画的探索,为油画民族化做出了突出贡献。吴冠中认为,写意性风景油画的出现,让东西方文化的差异逐渐变小,使得东西方人们的情感更加融合。在法国留学期间,吴冠中就对风景油画的创作很感兴趣,他的作品充分体现了深厚的中国情结。

《扎什伦布寺》吴冠中的一幅很有代表性的写意性风景油画作品。这幅作品是他在法国留学归来,与油画大师董希文一起在西藏写生时的作品。仔细研究这幅作品就会发现,他不再将体积的塑造作为重点,而是向风景油画的写意性方向迈进。

1977年,吴冠中受邀参观鲁迅博物馆,然后创作了油画作品《鲁迅故乡》,这是他的油画代表作之一。在这幅作品中,吴冠中为了充分展现鲁迅故乡的全貌和气势,并没有运用西方绘画焦点透视,而是综合运用俯视、平视、仰视,并且运用得恰到好处。在看似俯视的中景中,一排排房屋的白墙坐落在画的中央,一条河流贯穿其中,既充满了气势,又有空间感与层次感。这幅画完美融合了中西方的艺术形式。

我们都知道,写意风景有三个层次,分别是写景、借景和造景。写景就是重现自然的场景;借景则是更高的一个层次,就是借景抒情,表达作者的思想;造景,顾名思义,就是从自己对大自然的理解当中创造一些或许现实世界之中不存在的事物。造景需要作者长期的生活积淀和对艺术超凡的理解,也是最不容易达到的境界,需要艺术家对艺术超凡的感悟、对生活深刻的认知,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造景的层次。

纵观吴冠中先生的风景油画作品,充分体现了20世纪中国绘画与西方油画的碰撞与整合,七八十年代,其作品多是有关写生风景,通过写生发现大自然的美,并充分借鉴传统艺术作品并从中吸收营养。在20世纪,能够做到保持中西方文化传统并将两者融合在一起的画家少之又少,但是吴冠中做到了这一点,成了中西方绘画融合的领导者。

吴冠中始终坚持以美为原则,他认为绘画并不是一定要表现出客观事物的真实美,而是能抓住美的本质,可以反映事物的沉静美,而不是稍纵即逝的美。透过吴冠中的艺术作品,我们可以看出吴冠中是一位尤为出色的写意性风景油画家,他坚持的美的原则及其对美的传承对艺术界产生了极为广泛的影响。

(二)当代写意风景油画家白羽平及其作品分析

白羽平的油画风格是比较质朴,从中可以看出其传统文化情感特别浓厚。他主要运用空间及色彩的架构来表达对传统文化的思考。他与众不同的油画风格,能让人产生强烈的心灵震撼。他之所以可以展现出如此大气脱俗的作品,是因为他善于对现实题材进行探索与思考。他的作品大多看起来十分大气,并且可以流露出一种悲伤的情绪。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他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他所理解的中国传统文化,《硝烟从晨熄灭》和《高原雪情》是其代表作。

白羽平比较擅长采用肉色、绿色与黄色,色彩律动感较强,使得画面也十分大气精彩。他通过对自然的内心感悟,提取最真实的色彩,将繁复的景色转化为简单的形态。他认为艺术美在于能从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找到一种平衡的和谐美。即使思想观念或绘画手法有了改变之后,他也不会丢掉养育他的土地。

白羽平用独特的艺术语言展现生命过程中的人文环境,不矫揉造作,为中国当代写意性油画风景发展提供了借鉴。

(三)当代写意风景油画家赵开坤及其作品分析

通过欣赏赵开坤的油画作品可知,其作品充满了情感的律动,以充满活力的语言表达着画者的写意。赵开坤在《边角余料》一书中认为,绘画是一门手艺,这门手艺不是传统上的技术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就可以了,它需要的是作者投入更多的情感与精神,达到与生命融为一体的默契,这点可以从他的作品中的布局与用色上看得出来。赵开坤大师的作品大多体现了一份忧患意识。当下,很少有风景油画大师在作品中可以表现出忧患意识,但从他的作品中能体会到一种自我完善的意味。《瑞雪丰年》为其典型的写意性风景油画代表作。

赵开坤具有中国文人的典型特征,他比较注重观念与气韵。他善于运用空白,这点可以在他的很多作品中体现出来,这些空白给人以无限的联想。

四、当代写意风景油画家任传文及其作品分析

任传文是一位注重文化修养和有智慧的画家。在这个多元化的信息时代里,有很多传统文化正在逐渐消失,任传文没有在这个时代迷失自我,更加执着地追求艺术的真理。他的作品主要是以冷色调为主,画面色彩充满清雅之感,体现了自己所特有的韵味。通过线条不经意的流动,隐约透明的肌理效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代表作品《日月平凡》中的黑白小人也是其画风的标志性特征,黑色小人和白色小人反差之感,体现出画家情感的两端,也表明了画家的情感变化是不可缺少的。任传文的作品主要是以写生创作为主,他的画在面对自然风景时,颜色干净清透,笔触自如灵动。

在当代文化语境下,中国写意性风景油画在创作中面临来自各方面的挑战,遇到了一些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这也是我们的使命。写意性风景油画在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土壤中得到发展与创新,其中离不开中国传统绘画的写意精神。这种传统的写意精神是中国特有的,所以说风景油画的写意性不是通过简单嫁接与文化移植就可以实现的,不能只停留在形式上、概念上,要不断拓展创作理念,使我国写意性风景油画具备更深更广的发展空间。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