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关于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的理论思考

时间:2024-06-19

赵明刚

(南阳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南阳 473061)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阵地,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渠道,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把大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总书记在全国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政课“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2]。思政小课堂从时间层面看,包含了大中小各阶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从空间层面看,思政课则包含着理论课、实践课、网络教学课等。思政小课堂的“小”更多的是强调理论的教学、课堂内的教学。社会大课堂在这里并不泛指整个社会,而是指学生能够接触到的与思政小课堂相关的社会。社会大课堂的“大”强调在“大”社会中为“小”课堂提供实践空间、实践载体、实践资源。因此,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不仅是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需要,更是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

一、思政理论课教学的重要性、特点及不足

(一)思政理论课教学的重要性

1.为大学生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任。思政理论课教学主要通过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满足大学生的理论关切,让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更深的理解和掌握。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的讲授,能够让学生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提高大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大学生辩证思维能力。

2.为社会实践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

在社会实践的大环境中,文化价值观往往具有多元性和异质性。思政理论课教学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主要教学内容,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科学理论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通过理论教学,可以帮助大学生明辨哪些价值观是消极、有害的,哪些价值观是积极、健康的,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的侵袭,在信息繁杂、观念多样的社会大课堂中,为社会实践提供正确的价值引领。

(二)思政课理论教学的特点

1.内容具有理论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既是政治课,又是理论课。理论内容丰富又多样,既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思想,又包括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博大精深,自成体系,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军事、外交、国防、国际战略、党的建设等诸多领域,形成了百科全书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科学性。思政课的理论性,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理论知识,提高了他们科学的辩证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又容易脱离实际,变成空洞的政治宣教和道德训诫,导致学生不喜欢上思政课。

2.理论具有稳定性

与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形式的灵活性不同,思政课的理论教学具有稳定性。思政课的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述,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等方面作为主要教学内容,是宣传马克思主义主流价值观的重要渠道,体现了内容的稳定性。思政课理论教学的目的十分明确,都是为了让学生用正确的理论武装头脑,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担当的有用之才,表现出理论教学的稳定性。

3.目标具有针对性

从教育对象的角度来看,高校思政课主要针对大学生进行教学,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主要教学内容,坚持社会主义方向,重点培养在校大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和道德法律素养,体现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任何理论成果都要密切联系实践,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实践为理论和社会搭建了桥梁。思政课要求大学生以所学理论为基础,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对问题的发现和处理能力,充分体现了理论教学的针对性。

(三)思政课理论教学的不足

1.学生主体性被虚置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课堂教学虽然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但教师在课堂上仍然占据绝对的主导权。一些教师沿袭传统的授课方法,缺乏师生互动,对学生进行强制灌输,难以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教学效果较差。当前多媒体教学已经广泛运用到课堂教学,但一些教师仅将其作为另一种形式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未能发挥多媒体教学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兴趣的作用。

2.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当前许多高校关于理论教学的评价方式主要采取占比较小的过程性评价和占比较大的结果性评价。这种方法看似更加直观公平,更方便于学生成绩的统计,但实际上却使学生和教师过分重视期末的理论考试,将学习时间都用在了考前一周的复习上,忽视了平时的学习。这种评价模式只体现出学生的背诵能力以及应试能力,不能反映学生对理论的掌握水平。

3.教学方法落后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课堂教学的形式较为单一,大部分高校由于条件的限制只能采取大班教学的模式,教师难以顾及每位学生。虽然思政课教师努力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但是理论讲授仍然是最普遍的形式。同时,高校思政课教师往往把教学的重点全部放在课堂上,忽视作业的布置和学生课下的辅导,导致学生课上记得快,课下忘得也快,使得思政课教学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及优点

《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特别强调,思政课“要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充分发挥其优势和特点”[3]“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教学特点出发,既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要以创新的手段推动实践环节的优化”[3]。

(一)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1.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实践教学作为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于完善教学内容、加深知识理解有重要作用[4]。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目的就是要强化大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再验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亲身实践缩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其对理论的认同,推动学生将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丰富思政课的教学内容

实践教学是通过学生对实践活动的亲身体验,拓展和延伸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因此,相较传统理论教学,具有更为丰富的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可以就地取材,在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灵活选择,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空间束缚。通过实地参观、实地调研等方式,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整个活动流程,遇到困难时自主探究并解决问题,对于提高其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协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3.增强思政课的时代感

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强调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将理论教学内容与社会现实有机结合,努力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真正从课堂走向社区、迈向农村,利用社会资源,拓宽学生视野。这些实践活动赋予思政课以鲜明的时代感,增强了思政课的感召力。只有加强实践教学,才能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变成生动道理,思政课才能与时俱进,真正发挥立德树人的作用。

(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优点

1.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

思政课实践教学是对传统理论教学的补充和丰富,通过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促使大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理论知识外化为行动。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实践活动,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教师与学生的地位趋于平等,并更加注重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弥补了传统教学缺乏感染力和吸引力的缺陷,提升了学生对思政课的参与程度和动手能力。

2.教学考核机制多元化

实践教学一般采取多元考核主体的方式。在实践教学中,根据实践活动的社会性,除教师外,社会组织、小组成员、工作人员等也都是实践教学考核的主体,充分体现了考核主体的多元性。同时,由于实践教学更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对实践的考核,更偏重过程考核,并且过程考核较理论教学中的过程性评价更为多元,主要包括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活动完成进度、实践收获、与同组成员的配合度、与教师的交流程度等,更具开放性和多元性。

3.实践教学形式多样化

思政课的实践教学突破了传统理论教学的局限,通过课堂、校园、社会三者的有机结合,丰富了教学形式,拓展了教学空间。课堂实践中,通过学生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成为主角;校园实践中,通过社团活动、报告、演讲等方式,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社会实践中,通过实地参观、志愿活动、调查研究等方式,帮助学生亲身了解社会、体验社会。实践教学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成效显著,方法多变,接受度高,更加契合当代大学生喜新求变的心理和性格。

三、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路径

(一)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协同作用

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2]。思政课教师只有从自身做起才能以好的榜样带领学生前进。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政治水平,扩充理论知识,搞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其次,要打破思维定式,不断探索新的教学形式和实践内容,用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学识修养带给学生更深刻的思想启迪;最后,应当走出书斋和象牙塔,下工厂、到社区、去农村,以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这样才更有利于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开展实践活动。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是让学生学会主动获取知识。学生可利用视频、网站、软件等一系列学习工具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主动获取知识、整合知识,使学习更有针对性。二是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可以利用一些重要节日、重大事件如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澳门回归二十周年、国庆节等,根据不同的主题设定不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和道德情感。三是给学生真正的话语权。不论是思政课的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要让学生参与其中,与教师进行积极主动的对话,大胆提出质疑,让学生成为思政课教学的积极参与者。

(二)建立健全教学考评机制

1.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体系

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主体主要包括教师、学生、社会等,其中教师占据主导地位。针对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将过程和结果的考评相结合,并且要合理安排过程和结果在考评中各自所占的比重。过程性评价主要包括学生在课堂教学以及社会实践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任务完成度,根据规定计算出过程分数。结果性考核则通过理论课堂最终考试所得的分数以及实践教学学生最后的调查报告评出相应的分数。

以社会为主体的评价主要是指政府、机构、企业等合作教育对象,针对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是否积极向上、任务完成是否到位等方面进行考评。针对各个主体的评分,按照教学任务规定的比例,核算出最终的分数。

2.对教师的考核评价体系

针对教师的考核评价同样采取多元化主体的形式,主要包括学生、学校和社会。学生对教师的考评内容主要包括教学目标设置是否合理明确、教学方案设计是否灵活多变并符合实情、教学成效是否显著、对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是否有促进作用、教学任务是否完成等,让学生进行分数汇总并写出希望教师改进的方面。学校可以通过考核教师的教学设计、期中听课、问卷调查等方式来评测教师的表现。社会机构的评价主要通过实践活动基地的合作人员针对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否尽职尽责以及教师所创造的价值等方面对教师进行评测。汇总所有的评测结果,以一定的百分比算出最后的考评成绩。

(三)融合新技术、新媒体创新育人平台

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V R技术等,推动新媒体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全方位多层次引导学生广泛参与。广泛利用微信、微博、微课、微电影、小视频等新媒体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兴趣度。要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完善校园网的建设,构建思政课的专题平台,将理论内容融入时事热点话题中,促使理论、时事、社会实践的融合,让思政课更具魅力,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

(四)构建多层次的实践教学模式

1.课堂实践教学

思政课课堂实践教学是让学生学会自己动手、自己动脑,提高理论水平,锻炼理性思维。在课堂实践教学上,可通过强化问题研讨、专题辩论、热点评议、案例分析、主题演讲等方式进行。同时针对研究性学习,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的指导下选取各小组成员在生活实践中感兴趣的课题,进行小组研讨,在课堂上进行研究成果的汇报,最后教师进行总结性的点评,深化主题,加深理解。

2.校园实践教学

《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结合[1]。高校社团为学习、研究、实践思政理论提供了有力平台,因此,校园实践教学可以借助社团来进行。从对社团成员的理论培训入手,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渗透其中,提升社团整体的理论素养,同时也要完善规章制度,使社团规范化。学校要为社团配置专门的思政课教师,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选取适当的活动主题和内容,让学生亲身参与到活动中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社会实践教学

首先,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可通过实地参观的方式来进行。例如,参观抗战纪念馆、雷锋纪念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基地、博物馆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内心情感,引发强烈共鸣,激励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其次,可以发挥地方优势,利用当地独具特色的实践资源,共建社会实践基地。《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鼓励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就近与高校对接,挂牌建立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1]。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到企事业单位开展以思政课为主题的调研活动,分析企业面临的困难,让学生从思政课的角度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从而实现理论与现实的结合。

新时代思政课建设在强化理论教学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实践教学,把实践教学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实践教学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努力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统一、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