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屈 阳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许昌 461000)
浅析文学欣赏的内涵
屈 阳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许昌 461000)
文学欣赏就是在阅读文学作品时,经过感悟、体验和再造想象,从中学到或感受到活生生的形象,进而把握文学作品所蕴涵的思想内容及其反映的现实生活。文学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所以欣赏时要与文学作品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用艺术的眼光去欣赏文学形象。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所以欣赏时要用心揣摩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作者的世界观、人生观在创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与所处的文化背景有密切关系。
文学欣赏;感觉与理解;感情与认识;共同性;差异性;文学语言
关于文学本质的讨论,应站在文学作品的视角来看,它有两个方面的要素:一是文学要呈现的生活,二是用以呈现生活的文字语言。生活与生命可以通过文学和科学来反映,可它们又有本质的不同。科学把表现作为第一分析对象,它的最终目的是揭示藏在表象背后的规律和本质,抛开表象,运用概念、定义、公式、推理、判断等将规律和本质揭示出来。然而,文学是通过感性化的细腻描写将某些本质与规律间接地暗示出来。文学语言与科学语言的本质不同在于:科学语言强调语言的普通性、一般性、科学性,呈现抽象的思想;而文学语言是运用各种表现手法突出具体性、特殊性和代表性,从而达到呈现生活的具体感性形态的目的。文学固然也要表现思想,但其思想必须隐藏在形象之中。例如,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表达了十分深邃的思想,但这思想是隐藏在形象中的。我们要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就要对其中的形象进行分析。由此可见,文学的特征就是它的形象性,其目的在于塑造形象,表现生活的感性形态。简言之,文学的本质是形象。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一种审美的形象系统,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精神活动。
在阅读文学作品时,经过感悟、体验和再造想象,从中学到或感受到活生生的形象,进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情感和其反映出的现实生活现象,就叫做文学欣赏。文学欣赏发生的条件:首先,必须存在着作为审美对象的文学作品;其次,必须存在着审美主体,即具有审美能力的人;最后,欣赏主体必须具有审美能动性,即审美要求,能够使主客体之间形成审美关系。文学欣赏具有如下特点:
首先,文学欣赏是客观性与主观性、共同性与差异性的统一。
文学欣赏具有鲜明的审美享受性,这种审美享受性是由作品的审美价值和读者的审美态度与情感共同决定的。文学欣赏是一种多元而有界的阅读或试听过程。用形象的说法就是,虽然“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毕竟是哈姆雷特而不是别的什么人。一方面,文学欣赏鼓励尽可能多地从作品中发掘其丰富意义,承认每一种无错误的认识都是对作品意义的丰富和补充,这就是所谓的“多元解读”鉴赏原则。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欣赏是一种再创造活动。文学欣赏发生时,作者未必然,读者未必不然。“作者未必然”是说文学作品中的内容未必和作者的身世有关;“读者未必不然”是说文学作品中的内容未必不和读者有关,也许作品中的某人某事和读者很相似,表现的精神世界也正和读者的内心世界相吻合,即作品中刻画的典型形象或情感世界有读者的影子。作者不一定有某种用意,在读者鉴赏时却很可能认定作品有那种用意。读者用自身的认知和情感去丰富自己的理解,每人都有不同的诠释,文学欣赏的魅力也就在于此。
如对《红楼梦》的阅读,每个人的感受和理解都有所不同。另一方面,读者“再创造”是一种“有限创造”,是“同质异形”的创造,总有一种尺度是不能超越的。这种“再创造”并不是主观任意的,而是以作品为基础,以作品提供的文字形象为依托的、合情合理的想象活动。但凡文学作品只要生成,就是一种客观存在。读者在鉴赏过程中虽然要发挥自己的形象和联想,对形象有所丰富,有所损益,但读者的这种想象和联想,终究要以作品所提供的艺术形象或生活画面为基础,而不是脱离作品所提供的艺术形象,天马行空、漫无边际地进行。一部文学作品,或某一个人物形象的意义、作用如何,自有客观标准可言,不是由人随意武断的。这个客观标准就是文学作品所提供的艺术形象本身。由于作为审美客体的作品是既定的,所以文学欣赏的效果等方面具有共同性,同时又因为欣赏主体的能动因素而形成明显的差异性。记得鲁迅曾评述《红楼梦》,大意是说,初看《红楼梦》,仅是著作中生命的意义这一方面,就像看《哈姆雷特》一样,会因为读者个人的理解不同而不同:如若是经学家就会看到《易》,那么一位道学家会首先看到淫,然而著作中的缠绵注定留给才子,宫闱秘事会成为流言家们的笑谈……这些差异性就是对文学欣赏的主观性和审美价值的不同而造成的。
其次,文学欣赏是感知和意识、情感和理解的统一。
在欣赏文学作品时,人们常常是从外在形象感知开始的,当读者感受到作品中的艺术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就会逐渐体会到包含在文字、语言中的思想和内涵。读者感受到的文学作品要揭露的生活本质,亦或对作家作品的品评,由始至终都与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情感思考、感知认识分不开。传统观点认为,文学具有形象思维特点,而科学更具有逻辑思维特点,事实上,一流的文学作品往往是感人的艺术形象和缜密的逻辑思维的结合体,而文学欣赏既需要充分的想象力,又离不开大量的思维活动。这和前文的所谓“文学的本质是形象”并不矛盾。以《秋水》为例,庄子在文中告诉人们,个人的认识和作为是十分有限的,而宇宙是无限的,因而不可“自多”。这无疑具有哲学思辩色彩,然而这种思想不是以一般议论文的面貌呈现的,而是通过寓言形式揭示出来,正所谓“用形象的方式反映生活”。可见,《秋水》正是感人的艺术形象和缜密的逻辑思维的结合体,要读懂它,必须将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活动融合起来才行。
一部文学作品,到底需要我们鉴赏什么,常因作品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是,就文学作品的整体而言,应该有共性和统一的规律。
首先是“意”,即意蕴,也就是文学作品本身的意义和表达的内涵。
文学是作者用语言表述某个形象以反映世间万事万物和社会生活,抒发作者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它利用作者的思想和夸大的描绘把经过筛选的生活体验在一定的文字结构之中呈现出来,从而表达出个人对自身生存和生活方式的某种理解和经验,这种发现和体验就是作品的意蕴。意蕴可以是美好品德的展示,也可以是人生志向和理想的表达;可以是人类智慧火花的闪现,也可以是作者美好情感的历程的描绘。总之,对于文学作品意蕴的理解不能太狭隘。例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这首词,欣赏时要感受毛泽东早年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这就是作品的意蕴。我们在理解这一意蕴时应该着眼于这样几个层面:一是历史或者说是那个年代让青年时期毛泽东有了改变民族命运的愿望和抱负;二是壮阔、深远、瑰丽的祖国大好河山,使作者胸襟开阔,萌生出了远大的理想;三是青年时代毛泽东满含着豪情壮志。这样的理解不仅贴近作品,也使作品的意蕴更加丰富。文学作品的意蕴因文体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是都体现了作品创作的意图,都反映了作者内心世界,唯有探究作品的意蕴,才能够真正把握、理解作品。
其次是“象”,也就是文学作品中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能激发人们思想感情的生活图景,通常是指能够引起人们思想或感情生活的具体形象或物象。
“象”在文学中不具有外在造型的直观性,需要语言激发人们的想象才能构建成功。这种间接性既是文学的局限,同时也赋予文学反映生活的极大自由和艺术表现上的巨大张力,特别是在表现人物内心世界上,可以达到其他艺术所不可及的思想广度和深度。如果说“意”是文学作品的灵魂,那么“象”就是文学作品的形体。没有“意”的“象”不具备文学审美价值;没有“象”的“意”则远离了文学本性。欣赏文学作品时必须抓住作品的“象”,以“象”表“意”,以“象”释“意”。例如:《木兰辞》是我国南北朝民歌中的一首叙事诗。它既为叙事诗,就一定有故事情节,但是即使该诗情节曲折生动,分析作品时也不能从情节到情节。不少人认为它的主题是“替父从军”,这就没有做到以“象”释“意”。还有学者认为《木兰辞》的主题是突出木兰爱父、勇敢和不求功名富贵,材料的选择就集中在木兰代父从军的原因和战后还乡辞封拒赏上。而传统戏剧则从性别文化角度诠释它的“意”—— “谁说女子不如男”。虽然所述的“意”不一致,但都是遵循以“象”释“意”的规律。
再次是“形”,就是文学作品的外在表现形式,包括其结构和语言。
结构是组成文学作品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对其作品起着支撑作用。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有自己的间架结构,结构美是文学审美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把“意”比作灵魂,“象”比作身体,那么结构就相当于人的骨骼。如孙犁的小说《荷花淀》,既有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展示,又有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和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但其情节结构巧妙而又严整,值得称道。作者在文中制造悬念,引人入胜。如“夫妻话别”一节,写几个妇女一起坐船到马庄寻夫,结果却扑了空,不禁让你产生疑问:小伙子们到哪里去了?这些妇女下一步该怎么办?作者就是这样通过制造一个又一个悬念来牵动读者的心弦。此外,在结构上,作者还巧设因果,环环相扣。《荷花淀》这篇小说由三个部分组成:丈夫与妻子惜别、妻子看寻丈夫途中遇敌、妻子帮助丈夫杀敌。这些内容中间存在着严谨的因果关系:为了抗日取得胜利,水生报名参军,于是有夫妻话别;因为夫妻分别,使得多情的妇女们不久后就思念丈夫,于是便有了探夫遇敌、助夫杀敌。
语言是作者形成和表达思想的手段,是文学作品的信息载体。在文学作品中,把握语言实际上是把握语言的意思,即语言包含的意义内容。文学语言具有形象性、抒情性、准确性、时代性等特征。品析语言是文学欣赏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它是培养语感和驾驭语言文字能力的有效手段。以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为例,它在语言运用上十分讲究炼字、炼句,并且善于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作者在文中用了许多叠字:“蓊蓊郁郁”的树,“曲曲折折”的荷塘,“田田”的叶子,“亭亭”的舞女,“脉脉”的流水,“静静”的月光,“薄薄”的青雾,等等。这些叠字的运用既加强了语义,又使作品文字舒缓,音节和谐。又如一些动词、形容词用得很准确生动,显得十分传神,真正达到了艺术的境界。例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的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这些句子中的“泻” “浮” “袅娜” “羞涩”等,都用得精妙而又传神,很值得仔细品味和欣赏,历来为人称道。如“袅娜”与“羞涩”,通常用以形容女子的姣好身材和美丽容貌,作者却用来写荷花,显然是“字字含情”,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万水千山总是情”。不加以细致入微的分析、理解,就不能深刻地理解作者遣词造句的技巧,也就不能真正体会到这篇散文的艺术美。
问题在于,以上所有的举例都是老生常谈,要从“沿阅读袭成说”中提高文学欣赏能力的只能是缘木求鱼;是否能从作品中读出更多新意,往往标志着文字欣赏能力的高低。为此,我们一定要摒弃在解读文本时寻求现成答案的观念,注意转换阅读和思考的角度,争取从文学作品中读出尽可能多的新意。
但越是名人名作,就越难以读出更多新意,因为现成的权威说法已经不计其数。为此,必须通过大量地、反复地阅读陌生文本,才能真正开掘出多重的意义空间,进而从根本上提升文学欣赏水平。
[1] 陈仕龙,唐永宾,朱建国.大学语文[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2] 贾勇. 新编大学语文[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3] 徐中玉. 大学语文[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 舒立辉. 中外文学阅读与欣赏[M].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 孟蕴华]
2016-11-28
屈阳(1985-),女,河南许昌人,许昌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中文教学与研究。
10.3969/j.issn.1671-7864.2017.03.014
I06
A
1671-7864(2017)03-0045-03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