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丝路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探

时间:2024-06-19

艾兵有 ,谭劲松

(1.厦门大学 教育研究院,福建 厦门 361005;2.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温州 325016;3.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温州 325000)

大时代需要大智慧。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及其之后整个世界所遭受的经济危机呼吁建构新的全球治理体系。在此背景下,2013年,***总书记发出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此后,***总书记在出席国内外重要会议和重大场合中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丝路精神”的重要论述,提出延续千年的古丝绸之路“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1]506-507,将“丝路精神”提升到理论高度。***总书记还反复强调要弘扬“丝路精神”,“丝路精神”被写入《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党和国家重要文件之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课程,要将其“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2]5的高度来对待。将“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理念——“丝路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国际视野、战略思维、底线思维等核心素养,从而提高新时代大学生胸怀世界的格局,使之担当民族复兴的大任,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践行者,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一、“丝路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价值向度

(一)有助于为“一带一路”建设视阈下培养优质人才提供思想引领

人才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主角和核心资源。今天的中国大学生是未来建设的主力军,也将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践行者。中国高校国际化办学的传统模式在专业人才培养、人员对外交流等方面难以有效支撑“一带一路”倡议[3],“人才短缺、教育资源共享度低等成为‘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掣肘因素”[4]。“一带一路”建设对防范境外风险的安全需求、传播中华文化和价值观等意识形态方面的人才需求也给中国高等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倒逼压力,迫切需要高校提供智慧支持和人才支撑。在“一带一路”倡议下,高校需要用“丝路精神”引领包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内的相关课程教学的教育理念和实践,加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教育理念、办学思想、民族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将“丝路精神”融入政治、经济、外交、历史、文化和国际活动规则等方面的内容,既要讲好“丝路故事”,培育有“中国心”的“外国通”,也要协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更多的“中国通”,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新时代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关系、善于在多元文化背景中工作的人才。

(二)有助于提高新时代大学生胸怀世界的格局

“一带一路”沿线区域是世界五大宗教的汇集地、四大文明的发祥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民族因语言文化、宗教信仰、法律体系、价值体系、发展理念及实践逻辑等方面千差万别,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解难免会有不同,也会因顾虑“破坏其生态环境、形成过度依赖中国的局面”等诸多现实问题而产生矛盾与摩擦,是民心相通的重要制约因素。

民相亲在于通,“丝路精神”的核心也在一个“通”字。培养大学生具有国际理解精神、善于与跨文化背景的人合作共事的素质,是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族民心相通的有效路径。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仁川宣言》将全球教育发展愿景概括为“确保全纳、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增进全民终身学习机会”[5]136。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将“国际理解”[6]作为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点”来培养。全球化不仅是一种选择,而更是一种现实。“新丝路”迫切需要大批胸怀世界、懂得尊重和会沟通的“外国通”和“中国通”,也需要在与世界的融合中促进“世界理解中国”和“中国理解世界”,这需要包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内的高等教育共同将这种智慧转化为全球治理具体方案。“丝路精神”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为此,将“丝路精神”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有关“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增强思维能力”等内容有机结合,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培养能立足中国又具有跨文化理解力、能胸怀全局又具备开放包容品质的“丝路人”,为建立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社区”而努力。

(三)有助于为新时代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养成提供启发

“丝路精神”穿透了数千年的文明历史,交融了多元文化,照耀着全人类当前及未来的发展和前行方向。从“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千年追梦到中国共产党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方案的提出,再到“丝路精神”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传承与弘扬,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信自觉,对于新时代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养成有着极其重要的启发作用。比如,将“和平合作”之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无伦外之人”的思想蕴含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助于促进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养成;将“开放包容”之精神适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适时融入学生生活之中,促使学生打开自己的格局与视野,大胆与不同国家的人接触,抱着包容之心态与人相处,有助于促进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民族之间相互分享和借鉴他者的优秀文化成果,不断自我超越,勇于汲取他者智慧,有助于促进学生取长补短意识的养成。着眼于高等教育“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大问题,将“丝路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彰显其价值魅力,培育和塑造大学生的道德品质。

二、“丝路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理论向度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和合”思想底蕴

“一带一路”倡议传承了古丝绸之路这一曾经贯通东西方,共连、共享的国际“通达之道”,它的一端连着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丝绸之路,另一端则连着世界发展的美好未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极强的包容性,视野开放,兼收并蓄,从而促进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异彩纷呈,百家争鸣。“一带一路”倡议贯彻开放包容的思想理念,能够吸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其他国家自愿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这不仅促进了世界贸易的顺利进行,而且促进了文化、宗教和民族的融合,在相互协作中共同促进各国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丝路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的结果,兼具时代特征。“和合”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智慧的精髓之一,“和”“合”的基因也早已融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和”才能“达”。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包含“和而不同”“执其两端而用其中”的哲学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7]179、“和而不同”的伦理思想等与近邻远邦之间友好交流融合,深深影响着人类的过去和未来。在与近邻远邦友好交流融合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丝路精神”具有“深厚历史渊源和人文基础”[8]103。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预见及其理论根基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是“破晓”的“高卢雄鸡”[9]16。马克思曾在《俄国的对华贸易》中预言:“在海上贸易畅通的情况下,俄国在完成了它的铁路网建设以后……中国的另一宗主要出口物——丝,也是一种体积小价值大因而完全可以陆路运输的货物。”[10]49这可以视作马克思对“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理论预见。在社会与人的关系上,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是人的真正的共同体,强调民族、国家从地域性向普遍联系和交往的世界性转变具有重要意义。比如,由于工业革命、新航路的开辟和西方新思想等诸多因素促使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从孤立封闭逐渐走向命运相连,“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11]541,中国命运和世界命运也紧密连接。

总之,马克思主义合作理论、发展理论、实践理论、全球化和联合思想、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最终实现等理论和方法是将“丝路精神”为重要理念的“一带一路”从倡议化为行动的理论指引。综合运用这些理论和方法将“丝路精神”创造性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之中,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科学的历史观、全局观、未来观。

(三)中国共产党和平外交的执政理论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总结70多年执政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共建共享倡议,也促成这些倡议写入了联合国相关文件,为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做出了积极贡献。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俄乌冲突”等诸多事实证明:唯有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才能战胜人类的共同敌人。一言以蔽之,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平外交70多年的执政理论是“丝路精神”提出的重要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丝路精神”传递出的中国共产党的外交价值理念,正是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贡献给全世界化解“治理赤字”的中国方案。

三、“丝路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向度

(一)注重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导引中融入“丝路精神”

“一带一路”倡议不是排他或对立的,而是倡导世界各国同向而行,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将“丝路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目标。

首先,从工具理性向价值理性转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注重学生“三观”的培养,肯定人的生命生存价值,倡导和平合作、共同发展、共享文明的价值理念。将“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理念和价值理性融入教学之中,创新交流方式,遏制“工具理性”所造成的消极影响,帮助学生提高正确价值判断和选择正确价值取向的能力。

其次,从零和博弈向互利共赢转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需要弘扬“丝路精神”,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反对“赢者通吃”的霸权义利观,摒弃西方传统的零和博弈理论,超越资本的趋利逻辑,倡导互利共赢的发展观,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寻找“一带一路”发展的最大公约数,让沿线各国共享发展新成果,共同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建设者和受益者,避免走地缘对抗的老路,建立“丝路伙伴”关系,在新的大变局中谱写合作共赢的新篇章。

再次,从封闭单向向开放互鉴转变。“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12]258通过两千多年“丝路人”拼搏奋斗、开放互鉴之沉淀而形成的“丝路精神”,在一定程度上是推动包容性全球化的“中国式”主张。“丝路精神”强调“开放互鉴”的价值底蕴,摒弃近代以来“西方中心主义”的“单向度”的开放,秉持一种伙伴精神,追求双向平等、多边开放,力求排除等级、身份、特权等不平等现象。“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及有意向的“相关国家”开放“合唱”[8]68,这展现了“丝路精神”之开放互鉴的巨大张力和开阔眼力。

(二)注重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耦合中融入“丝路精神”

课程是学校教学的基础。将“丝路精神”的历史形态、实践形态和文化形态,紧密结合新时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想实际,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关内容之中,提高学生对“丝路精神”的理解和认同,增强学生政治定力,坚定“四个自信”,提高学生的大国胸怀。

首先,关于“和平合作”有关内容的耦合。将“丝路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耦合,探究“丝路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方法和路径。秉持“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居”[13]586的文化传统,将“丝路精神”之“和平合作”精神有关内容融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之“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推动建立新型国家关系”“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涵”等相关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用发展的眼光正视国家间的差距、尊重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把握宗教问题的复杂性。通过“讲理”,做到以理服人,帮助学生理解和认同“一带一路”倡议,在未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做和平建设的使者。

其次,关于“开放包容”有关内容的耦合。“丝路精神”受中华文化的滋养,将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的宽容美德、有容乃大的精神融入其中。将“丝路精神”之“开放包容”精神有关内容融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之“改革开放理论”“贯彻新发展理念”等有关章节的教学之中,帮助新时代大学生深刻理解“丝路精神”深厚的历史感和强烈的时代感,以包容心态对待多元文化,以开放姿态促进交流与融合,培育学生在顺应经济全球化浪潮中胸怀世界。这有利于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消除文化隔阂,弥合信任赤字。

再次,关于“互学互鉴”有关内容的耦合。“一带一路”是沿线国家和民族之间“互学互鉴”的交流之路。结合这些国家和民族间的传统道德规范、法律规范、科学技术等知识,增进大学生对这些沿线国家和民族文化风俗以及与其相匹配的跨文化规则等方面的了解,并在交往中尊重其风俗习惯和规则底线,培育“互学互鉴”的开放之胸怀,以实现民心之相通,实现不同社会制度和谐相处。如,将“丝路精神”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有关“借鉴人类文明优秀道德成果”“培养法治思维”等相关耦合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中,弘扬“丝路精神”之“互学互鉴”精神,帮助大学生理解“美美与共”之“中式美学”的价值蕴含,彰显“丝路精神”的包容度。

最后,关于“互利共赢”有关内容的耦合。将“互利共赢”精神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共商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相关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培养“丝路人”,深刻体会“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何以必要”“何以可能”,培育具有大胸怀、大格局的新时代大国公民。

(三)注重将“丝路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方法创新

善于运用“丝路语言”,讲好中国故事,赢得世界的倾听,需要我们综合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法、理论讲授法、问题教学法、沉浸式教学法、发现法等,将“丝路精神”艺术化地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关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战略思维能力。

以问题教学法的运用为例:以“一带一路”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学生在学习“丝路精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疑惑为中心,教师运用适当的方式进行引导、启发,让学生独立进行分析,帮助学生认知、认同和弘扬“丝路精神”。比如,在讲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相关章节内容时,可将日本《产经新闻》为首的日本媒体把“一带一路”倡议错误称作“中国实施世界霸权的战略计划”[14]的观点引入教学内容,并将“一带一路”倡议与美国版的“新丝绸之路战略”和欧洲主导的“容克计划”等项目的区别以及如何与这些国家政策进行有效对接,重塑中国新型大国形象,通过对话交流等多维形式,寻求最大公约数以求对现有政策的协同推进等问题在课上和线下教学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丝路精神”的内涵,进而提高大学生的国际理解能力和战略思维能力。

(四)注重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丝路精神”精准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的应用与核心算法的不断改进和创新,人工智能呈现爆发性增长,人工智能技术已赋能新时代高校教学。2018年4月,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提出要“构建人工智能多层次教育体系”。大数据、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等新技术的蓬勃发展让“一带一路”沿线物理与数字“两大世界”深度融合,促使沿线要素流通由“路上跑”向“线上跑”拓展。同样,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将“丝路精神”精准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一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数据整合与分析,可快速精准了解大学生喜欢关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民族的具体内容、浏览的网页以及停留时间的长短等信息,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教育教学。二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包括“慕课”等教学在线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评价与教学成果遴选等“丝路精神”信息精准融入学生的教学和生活,加强学生之间、媒体之间的相互交流和精准推送,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千年前的驼铃曾摇响了中华民族几个世纪的繁荣,今天迈步走向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所发起的“一带一路”倡议必将创造新的辉煌。“丝路精神”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底蕴、马克思主义理论根基以及中国共产党人建设和谐世界及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外交理论于一体。本文从教学目标导引、教学耦合内容、教学方法创新等维度将“丝路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培育既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5]42,又能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新丝路人”。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