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王瑞杰
(天津外国语大学 应用外语教学中心, 天津 300270)
经验互联和句法自同构:英语过去时多义关系研究
王瑞杰
(天津外国语大学应用外语教学中心, 天津300270)
摘要:英语动词过去时有时间指称、虚拟性和语用缓和等多种意义。经验互联是英语动词过去时意义扩展的理据,这些不同的感应概念都通过“距离”这一意象内容得以阐述。语用强化使得多种意义固化下来。Greenberg的句法自同构的实证研究佐证了我们的分析。关于英语过去时多种意义产生过程,经验互联是因,句法自同构是果。
关键词:英语过去时; 多义关系; 经验互联; 自同构; 语用强化
一、引言
关于英语动词过去时(past tense)的语法意义,学界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英语过去时主要指示过去的时间,也可以指示现在和将来时间(Leech、Svartvik,1974:305;Quirk,et al,1985:183-187;章振邦, 1991:225)。这种观点是比较传统的一种;另一种观点认为,过去时就是一种“距离性”时态,表示在时间和真实性方面的距离(Joos,1964:121; Palmer,1974:48)。易忠良(1987)在此基础上做了补充,认为过去时态的本质是距离性(remoteness),表示时间、真实性、心理方面的距离。第一种观点把英语过去时意义做了详细的分类,指出英语过去时的语法多义性。第二种观点对过去时的多义性的本质做了进一步挖掘与概括,把“距离性”看成过去时的多义性的本质。然而,上述两种观点都没有阐明英语动词过去时多种意义之间的关系。
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为英语动词过去时多义性的研究注入了活力。这一视角的研究比较有影响的有Taylor(1995)和Langacker(1991)等。本文将首先回顾他们的研究及不足,然后从经验互联理论和语法自同构为依据,尝试论证英语过去时多种意义的关系及其非时间意义产生的理据(motivation)。
二、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英语动词过去式多义研究综述
(一)Taylor对英语过去时多义关系的研究及不足
Taylor(1995)通过类典型理论对英语过去时的多种意义之间的关系做了解释。他认为,过去时最基本的用法是用来表述某个事件发生在说话时间之前,或某种状态存在于说话时间之前,也就是说,过去时的基本意义是指称性的(deictic)。过去时也有非指称义,比如描述历史上的事件时,事件彼此互为参照,而不是以描述这些事件的时间为参照。过去时也用到各种文体的叙述中,比如作品中描述想象事件,从来没发生过,也无从谈起它们的发生与写作的时间的先后关系,但通常基本用过去时。科幻小说中,所描述的事件应该在写作时间之后,但大部分科幻作品都用过去时叙述的。
由此可以看出,过去时的一条意义链:从相对于现在的过去时间指称到表达历史上的过去(体现于历史叙述),更进一步成为一种叙述口吻的标志(体现于虚构叙述)。英语过去时还有两个与过去和叙述看似无关的意义,一个表示虚拟,一个表示语用缓和。至此,Taylor(1995:151)总结出三组与过去时相关的意义:①过去时间(再延伸表示历史叙述和虚构叙述);②虚拟性(counter-factuality);③语用缓和(pragmatic softening)。Taylor是这样分析英语过去时这样三组意义的关系的(Taylor,1995:152-153):
(1)I was ill last week.
(2)a. It would be nice if I knew the answer.
b. Suppose we went so see him
(3)a. Excuse me, I wanted to ask you something.
b. I was wondering if you could help me.
例(1)是过去时指示过去时间的典型用法。当我们听到这句话时,我们会推测说话者已经病好了,即对过去时间的叙述暗含着该事件现在已经不复存在了。正是因为过去时常有这样一种隐含意义,人们才用过去时表达虚拟性。这种意义延伸的过程被Dahl(1985:11)称为暗含规约(conventionalization of implicatures)。(2a)中条件从句和(2b)都是通过英语过去时的暗含规约来表达虚拟性的常见例子。Taylor 认为暗含规约属于转喻(metonymy)的一种表现形式。用图1表示过去时的意义①与②的延伸过程为:
图1(①过去时间,②虚拟性)
例(3)是表达语用缓和的例子。动词过去时的使用到介入程度的降低是通过双重隐喻来实现的。第一步,有“时间即空间”这种隐喻,例如英语中有distant past, near future等;第二步,“介入程度小即距离远/介入程度大即距离近”,例如英语中有distance oneself from a proposal, close relationship等。Taylor 认为这样通过动词的过去时可以降低说话者的介入,能将说话者与语言行为拉远以实现语用缓和。因此从过去时意义①到③的延伸过程为:
图2(①过去时间,③ 语用缓和)
现在我们合并图1和图2如图3:
图3(①过去时间,②虚拟性,③ 语用缓和)
Joos(1964)和Palmer(1974)认为过去时就是一种“距离性”时态,表示在时间和真实性方面的距离。易忠良(1987)在此基础上做了补充,加上了心理方面的距离。易仲良举的例子为:
(4) I wondered if you could do that for me.
(5) Would you pass the salt?
显然,易仲良所谓的动词过去时表达心理方面的距离与Taylor所说的语用缓和是一回事,如(3)。因此,我们顺着Taylor的阐释,表达英语过去时三种意义拓展关系(图3)可以图表化为图4:
图4
关于英语动词过去时这三种意义的关系,Taylor(1995:147)指出“试图以一个共同的语法意义(semantic component)成分(譬如说“距离性”)为基础统一过去时的各种用法,并声称过去时只有一个意义的做法,或许是错误的”。其中一个原因是,“把过去时的各种意义归结为一种意义,不能解释过去时的不同用法在能产性方面的差异,就像指小词(diminutive)一样,越边缘的成员比核心成员被实例化(instantiated)的偶然性和难预测性越大”。根据Taylor分析,在能产性方面,三种意义①②③依次减低。在句法约束上为①最少,然后是②,最多的是③。显然,他在用类典型范畴来解释英语过去时三种意义关系的。类典型理论告诉我们,有的时候某范畴的各个成员之间不一定具有共同特征。比如,英语的GAME这个范畴包括 football game, golf, playing cards等,这些成员之间很难说有什么共同特征。换句话说,Taylor认为英语过去时的三种意义或许没有共同的语义基础。
赵彦春(2014:156)谈及经典范畴理论和原形范畴理论的对立及作用范围,认为“经典范畴理论属于语言层面,而原形范畴理论则属于言语层面;一个对应于语义,一个对应于语用;一个作用于语言的分析—描写层面,一个作用于语言的认知—识解层面。”并且指出,“语义本身不具有模糊性,而就语义衍生现象而言或就我们的感觉而言有一定的模糊性,但必须强调这不属于范畴的逻辑层面。”
从前文看出,Taylor对英语动词过去时多种意义是否拥有共同的语义基础含糊其辞,虽然他倾向于认为没有。结合赵彦春理论上的分析与批判,不难看出,用原形范畴理论否定英语动词过去时多义性的共同语义基础,缺乏说服力。
简而言之,Taylor对英语过去时多义关系的分析不足在于没能解释以下疑问:一、为什么英语过去时的意义①到②的延伸与①到③的延伸机制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前者通过转喻,后者通过双重隐喻?二、英语过去时三种意义的共同的意义基础是什么?这种语义基础与上述三种过去时意义的关系是什么?
(二)Langacker对英语过去时多义关系的研究及不足
Langacker(1991:242)把过去时间(由过去时态语素标识)视为“不能立即感知的真实”(non-immediate reality);现在时间(由现在时态语素标识)为“能立即感知的真实”(immediate reality)。不能立即感知的真实和能立即感知的真实都是已知(known reality), 即它们被一个正在进行概念化的人(conceptualizer)视为真实的。相对地,将来和情态形式所表示的是非真实(irrealis)。Langacker(1991:245-246)认为“不能立即感知的真实”和“能立即感知的真实”之间有认知上的对立,即过去时和现在时在认知上呈现距离的远近。在此基础上,他把过去时语素视为距离标志(distal marker),而且他对过去时的讨论也集中在时间距离上。然而下面的例子和Langacker的论述相悖:
(6)If it rained tomorrow, we wouldn’t have a picnic.
(7)I wondered if you could do me a favor with the flat tire.
这两句话中rained, wondered分别表示虚拟的假设和礼貌,并不是真实的。而根据Langacker的论述,动词过去时表示的是已知事实“known reality”,这显然是矛盾的。我们不禁要问,按照Langacker的说法,本来表达已知事实的动词过去时怎么可以用来表述虚拟的假设和礼貌呢?显然,Langacker对英语动词过去时意义的论述没能揭示英语过去时多义关系及其本质。
总之,Taylor对过去时表语用缓和的用法做出了隐喻解释;Langacker认为过去时表示“不能立即感知的真实”,前者貌似从认知角度进一步解释了后者,加深了人们对过去时表达语用缓和的理解。换句话说,Taylor通过隐喻扩展来解释英语过去时的语用缓和(或礼貌)貌似符合我们的直觉。直觉上,基于时态(tense)的语用缓和现象确实涉及距离概念,且该距离是以非时间的方式得以解释。可是问题仍然存在:为什么原本表示“不能立即感知的真实”(或者隐喻地说,表示“时间的距离”)的语素(过去时),却要用来表示“非时间的距离”?
下面我们将探索这样一种假定:与过去时相关的各种意义有高度的理据性,它们形成一个有原则的系统。我们将在对过去时非时间意义的隐喻解释的基础上,运用经验互联理论进一步解释过去时各种意义形成的动因。我们的假定基于认知语言学的以下两个前提:一、认知语言学把诸如时语素(tense morphemes)等语法标记视为和词汇在原则上一样的意义承载元素,也就是意味着时标记可以被视为形式—意义结合体(form-meaning pairing);二、形式—意义结合体受基于使用的意义扩展的影响,也就是说,随着使用的频繁化,一个特定形式会增加更多的意义,导致该形式拥有一个既有明显区别而又紧密联系的语义网络。
三、用经验互联理论阐释英语过去时多义关系
Grady(1997,1999)对经验互联理论(the theory of experiential correlation)做了深入的研究。Grady(1999: 84-85)认为经验互联是基本隐喻(primary metaphors)形成的一个动因,并指出“一个反复出现的基本场景‘primary scene’……包含两个维度经验的紧密互联——典型的情况是一个维度的经验比另一个经验与感官接受联系更紧密。基本场景的典型特征是它们都属于普遍的人类经验——基本感知运动、情感和认知经历,这些都不依赖具体的文化特征”。他指出,人类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会导致一些经验的频繁关联。例如,物体垂直高度的增加通常意味着数量的增多,这种经验的不断复现会使人们认为“高度”和“数量”紧密相关。
“眼见为实”是另外一个经验互联的例子。视觉是人类获取可靠信息的最为重要的来源之一。日常生活中,我们把看到的物体和各种联系视为确凿的存在。如英语中有,“I saw it with my own eyes”;“seeing is believing”;“eye-witness accounts”。同样道理,我们通过“所见”(seeing)和“视觉”(sight)来概念化我们的“所闻”(knowing)和“知识”(knowledge):
(8)I see what you mean.
(9)Your vision is just what our company needs.
(一)图示概念和感应概念
Grady(1997)区分了意象概念(image concept)和感应概念(response concept)。“Image concepts pertain to sensorimotor information, derived from external experience. In contrast, response concepts pertain to information arising from internal states.”(Tyler、 Evans, 2001:68-69)
“意象概念与源于外部经验的感觉运动信息相关;感应概念与由身体内部状态引起的信息相关。”
按照Grady(1997)的分析,我们要区分另外一组概念:意象内容(image content)和感应内容(response content)。意象内容是一种感知信息,它源于身体外部感觉运动信息、并被表征成一定的格式(format)进入我们的概念系统,可以生成诸如移动、热度等意象概念;相应地,感应内容对身体内部状态的感知信息,它是生成感应概念的基础。
Tyler、Evans(2001)提出,英语时态(tense)所表达的多种意义,譬如时间指称(time-reference)、亲密度(intimacy)、显著度(salience)、真实度(actuality)、礼貌度(attenuation)都属于感应概念。这些感应概念是通过同一个基于经验的意象内容得以构建或阐释的。
(二)基于距离远近得以阐释的概念
在经验互联理论基础上,Tyler、Evans(2001)提出,英语时态(tense)的多种语法意义,如时间指称(time-reference)、亲密度(intimacy)、显著度(salience)、真实度(actuality)、礼貌度(attenuation)都属于感应概念。下面我们研究过去时的时间指称、真实性和语用缓和这三种主要的语法意义之间的关系及过去时非时间意义产生的理据。
Tyler、Evans(2001:80)认为:上述英语时态的五种感应概念都是借助于位置(locational content)来描述的,这种位置涉及到与经验者(experiencer)的身体距离的远近。因为我们在概念化这些概念时都是基于与经验者的远近关系。这些迥异的非空间概念都是通过空间指示得到阐释,正是由于它们都各自受到经验互联性的驱使。
因此,英语动词过去时(句法标记为-ed)的多重意义正是通过同样的意象内容(距离远近)来阐释。原本表达指称时间的过去时,通过经验互联和语用强化,由起初的隐含渐渐获得了非时间的意义。接下来,我们按照Tyler & Evans分析,我们来考察使得过去时时间指称、虚拟性和语用缓和三种概念都与距离远近这一意象内容产生联系的经验互联的证据,并说明经验互联是怎么得以反映的。
1.时间指称
英语中的时(tense)是一个以某个参照时点为基准指示时间的指示现象。这个参照点通常为编码时间,也就是说话时间。编码时间是个时间概念,完全不同于基于意象的空间(spatial image-based content)。然而,离开空间,我们几乎不能概念化时间指示。例如,Comrie(1985:1)把时态(tense)描述为“the grammaticalization of location in time”, 即“时态(tense)是时间维度上位置的语法化”。
Grady(1997)指出,作为时间概念的“现在”和作为空间位置的“这儿”在经验上紧密联系,也就是说,我们体验“当前”,撇不开当前周围的环境。联接时间和空间的另一个经验来源是,我们从A地到B地,必然跨越一定得空间距离,也必然消耗掉一些时间。这种紧密联系在下面例子中有体现:
(10)A: How far is the restaurant from here?
B: Oh, about a five minute walk.
正是由于经验互联,空间距离远近可以通过时间长短来体现。
2.真实性
真实性就是人们认为客观上正确并且确实已知的事物。人们通过感觉器官去看、听、闻等。受我们生理条件的制约,离我们实际距离比较近的事物我们感受得比较深刻,也愿意相信它们是真实的。正是因为我们的感觉器官收集的是距离我们较近的信息,真实性与距离较近的事物相互关联。例如:
(11) a. I saw it with my own eyes.
b. I know someone was in the house. I heard the sound of footsteps with my own ears.
由于经验互联,我们认知上更相信离我们距离近且能够感受到的事或物,把这些事和物概念化为真实(actuality)。因此,真实性这一感应概念可以通过与体验者的空间上的距离远近得以描述。
3.语用缓和
语用缓和是一种在给听话人发出要求、询问等时缓和语气的一种规约化的语言手段,同时也是减轻听话者没能合作所导致的“面子”丢失的一种手段。跟时间指示概念、真实性概念一样,语用缓和可以在概念层通过空间距离的远近来表征。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空间距离远近和一个人影响一个实体的能力之间有紧密的联系。如果一个体验者离一个实体近,那么他可以看、拿起甚至操控它;相反,如果体验者离一个实体远,他对这个实体的影响力就会减弱。如:
(12)She kept a tight grip on the budget.
(13)When the cat’s away the mouse will play.
邀请、要求等创造一种情景,在这种情境中,听话人的行动受到说话人的影响。语用缓和是说话者试图降低他对受话人影响力的手段。鉴于体验者远离某一实体与体验者不能影响该实体密切相关,我们认为语用缓和可以通过说话者与听话者之间的位置距离得以阐释。
(三)经验互联理论对英语动词过去时多义关系的阐释
按照Tyler、Evans, 时间指称、真实性、和语用缓和都是感应概念。由于感应内容源于身体内部状态,因此不能像源于外部的、基于意象的内容那样容易进入概念系统。因此,感应内容需要借助基于意象的内容来表达自己。基于Grady(1997)经验互联理论,我们认为,这些感应概念与距离体验者的空间远近相关。所有这些感应概念基于同一个意象内容,如图5。
图5由意象内容阐释感应概念 (基于Tyler & Evans (2001))
说明:1. time-reference; 2. counter-factuality; 3. pragmatic softening; 4. proximity; 5. distance
左侧1、2、3三个空心圆分别对应时间指称、真实度、语用缓和三个感应概念;右侧的两个实心圆分别对应邻近和距离,它们表示与物体远近关系相关的感觉运动信息(意象内容)。感应内容有灰色阴影以及连接感应内容与感应概念的虚线箭头,表示感应内容只是部分地进入概念系统;意象内容(有黑色阴影)可以完全地进入概念系统,它被借用使得感应概念能进入概念系统。
英语过去时语素[ed]是一个音义结合体。如前文所说,由于时间参照点(体验者所意识到的‘现在’)和体验者所在和邻近的位置之间的经验互联性,时间指称可以通过距离远近来阐释。那么过去时可以通过与体验者“距离远”来阐释。
图5意在说明时间指称、真实度和语用缓和这三个感应概念都是通过位置关系(locational content)得以阐述的。随着使用中经验互联的不断复现,原本指称时间的过去时获得了非时间意义,这些意义慢慢也得到强化并稳定下来。这个过程就是Traugott所谓的语用强化(pragmatic strengthening)。下面逐一说明这个意义获得过程:
1.过去时与虚拟性
从图5,我们认为由动词时态所标识的时间指称与真实性是通过相同的意象内容得以阐释的。当我们用过去时讨论事件的时候,隐含着事件的非真实性。过去时标志作为一个语言成分得以重新分析,获得这一新的义项。过去时这一隐含的义项(表虚拟)在不断被使用过程中得以强化并得以固化。这一过程就是语用强化。这可以解释前面的例(2),重述如下:
(14)a. It would be nice if I knew the answer.
b. Suppose we went so see him
2.过去时与语用缓和
在概念层面,语用缓和可以通过距离远近这一意象内容得以阐释。换句话说,时间上的过去与位置上的非近距离是相关的,所以礼貌也与位置上的距离远相关。因为位置上近距离是身体上的控制得以实现的前提。由于时间指称和语用缓和的经验互联,在一些隐含语用缓和的过去时使用情境中,过去时的意义被重新分析来指示语用缓和意义。随着用于强化,过去时的语用缓和义项得以加强并被固定下来。这可以解释前面的例(3),重述如下:
(15)a. Excuse me, I wanted to ask you something.
b. I was wondering if you could help me.
四、自同构与过去时的多义性
根据Haiman(1985a,1985b),图样象似性可分为三种:同构(isomorphism)、自同构(automorphism)和动因(motivation)。Haiman(198b:4)认为自同构是一种争议较少的象似性,在提到同构与自同构的区别时,这样说道:
“whereas isomorphism denotes a one-to-on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a sign system and the concepts it denotes, automorphism denotes similar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wo or more parts of the same system”.
一一对应的关系存在于符号的能指与所指的结构之间为“同构”,若存在于同一系统的两个或多个部分之间则为“自同构”。
Greenberg(1985)发现,许多语言中的同一组代词可用于指称时间、空间和言谈中的指称,其中存在着严整的对应关系,如同一个形式可以指第一人称,也可以指与说话人的密切关系,还可以指示较近的未来时间。Greenberg认为,这是来自空间感知的结构以象似性从空间映射到实际时间及言谈时间的结果。
以上Greenberg的发现就是自同构现象的一个例子。这里的空间感知结构就是类似于我们上文提到的、源于意象内容的距离远近概念(distal-proximal concept)。因此,动词过去时的过去时间指称、虚拟和语用缓和都是源于空间的距离远近概念以象似性从空间映射到时间、真实性距离和心理距离的结果。所以说,Greenberg的例子从另一个视角佐证了英语动词过去时的多义关系的由来。关于英语过去时多种意义产生的理据,可以说经验互联是因,句法自同构是果。
五、结语
尽管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英语动词过去时的多义关系研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还有明显不足。我们继续在认知语言学框架下,利用经验互联理论阐释了英语动词过去时多种语法意义的共同的语义基础,即过去时时间指称、真实性和语用缓和三种意义都基于“距离远”这一意象内容得以识解,经验互联是英语动词过去时非时间意义产生的驱动力,语用强化使得多重意义固化下来。Greenberg的句法自同构的例子佐证了我们的分析。关于英语过去时多种意义产生的理据,可以说经验互联是因,句法自同构是果。这对我们认清英语过去时多种意义的关系和本质有重要意义,将有助于提高英语教学效果,特别是文体分析时对过去时多种时态意义的把握。
参考文献:
易仲良.1987.论英语动词过去时态的实质[ J ].外国语(1): 16-19.
赵彦春.2014.认知语言学:批判与应用[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章振邦.1991.新编英语语法[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COMRIE B.1985.Tense[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AHL Ö. 1985.Tense and Aspect Systems[M]. Oxford: Basil Blackwell.
GRADY J.1997.Foundations of Meaning: Primary Metaphors and Primary Scenes[D].San Francisco: UC Berkley.
GRADY J.1999.A Typology of Motivation for Conceptual Metaphor: Correlation versus Resemblance[C]∥GERARD J S, GIBBS R(eds.). Metaphor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79-100.
GREENBERG J H.1985.Some Iconic Relationships among Place, Time, and Discourse Deixis[C]∥HAIMAN J (eds.).Iconicity in Syntax. Amsterdam: John Benjains: 271-286.
HAIMAN J.1985a.Natural Syntax[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AIMAN J.1985b.Iconicity in Syntax[M].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JOOS M.1964.The English Verb: Form and Meaning[M].Madison: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LANGACKER R W.1991.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ume II, Descriptive Application[M].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LEECH G, SVARTVIK J. 1974.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M]. London: Longman Group Limited.
QUIRK, et al.1985.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M].London: Longman Group Limited.
PALMER F R.1974.The English Verb[M].London: Longman Group Limited.
TAYLOR J R.1995.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 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TYLER A,EVANS V.2001.The Relation between Experience, Conceptual Structure and Meaning: Non-temporal Uses of Tense and Language Teaching[C]∥DIRVEN R,RADDEN G (eds.). Applied Cognitive Linguistics I: Theory and Language Acquisition. Berlin: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63-105.
[责任编辑:许莲华]
Experiential Correlation and Automorphism:A Study of the Multiple Uses of English Past Tense
WANG Ruijie
(AppliedForeignLanguageTeachingCenter,TianjinForeignLanguageUniversity,Tianjin300270,China)
Abstract:English past tense has multiple uses, such as time reference, counter-factuality and pragmatic softening. Experiential correlation motivates the expansion of meaning of past tense from time reference to non-temporal uses, these response concepts are elaborated through the same image content ‘distance’. Pragmatic strengthening leads to the consolidation of the multiple meanings. Greenberg’s case study of automorphism provides evidence for the rationality of the current study. As to the expansion of the multiple uses of English past tense, it can be said that experiential correlation is the motivation, and syntactic automorphism is the result.
Key words:English past tense; multiple uses; experiential correlation; automorphism; pragmatic strengthening
收稿日期:2015-07-30
基金项目:天津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大学英语教师反思现状调查与研究”(20132218)。
作者简介:王瑞杰(1982-),男,天津外国语大学应用外语教学中心讲师,研究方向为认知语言学、语篇分析。
中图分类号:H31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962(2016)02-0065-08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