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学习观研究进展与述评

时间:2024-06-19

冯晨音

***学习观研究进展与述评

冯晨音

(华东政法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1620)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非常重视学习大国的建设,***学习观初现雏形。国内学术界掀起对这一理论的溯源、主体、内容、意义等问题的研究热潮,成果颇丰。今后,学术界在内容上要进一步研究***学习观的应用范围;在方法上要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并重;在视野上要加强多角度的整体性研究。

***;学习观;青年;领导干部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在重要场合谈及学习,对学习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释,党中央也明确提出了“将中国建设成为学习大国”的宏伟目标。此外,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增强学习本领,推动建设学习大国”、总书记关于学习问题的系列重要讲话乃至“学习强国”平台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使用,无不意味着科学系统的***学习观已经形成,学习俨然成为新时代全党全国同志的共同话题。因此,国内学术界掀起了对***学习观的研究热潮。学者们围绕***学习观的理论渊源、学习主体、主要内容、时代意义等进行了全方位多元化的探讨,成果颇丰。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总结,全面把握***学习观的研究现状和进展,无疑兼具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 ***学习观的理论溯源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下简称“习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因此,作为习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学习观的理论渊源按照纵向的时间顺序,主要可以追溯到以下几位思想家和主要领导人的学习观:

1.1 马克思学习观

在王晓青看来,党中央曾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战略任务,究其历史本源可以追溯到马克思的学习观。马克思立足于年龄、职业等现实条件的约束,提出了不同人的学习目的和内容也不尽相同,强调了个人学习应当紧密结合历史现实,不仅要为人类服务而学习,更要与革命斗争有机统一起来,实现改变世界的最终目标[1]。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依然要矢志不渝地坚持马克思对学习的理论观点。

1.2 毛泽东学习观

李景平等指出,毛泽东的学习观是对马克思学习观的扬弃,对新形势下提升党的执政能力以及先进性建设具有现实指导价值[2]。张新华提出,毛泽东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及时组织的延安整风运动是一次意义深远的马克思主义学习运动,为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奠定了学习的基础和条件[3]。秦小霞等持有相似观点,指出延安整风运动在当时掀起了全党全国学习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热潮,对全党构塑学习意识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4]。

1.3 邓小平学习观

吴艳东、黄蓉生认为,邓小平从国家全局出发,秉承未雨绸缪的忧患意识,在全党范围内提倡“善于重新学习”,把学习的中心内容放在马列主义与毛泽东思想上,牢牢把握“精”与“用”的二字方针,初步构建了党内学习制度,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供了制度层面的保障[5]。祝志男结合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强调,邓小平呼吁全党“重新学习”是为了积极适应改革开放这一新局面,这一观点指向清晰、内涵丰富、收效颇丰,对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实现中国梦起到了莫大的推动作用[6]。

1.4 江泽民学习观

近年来,将学习问题追溯到江泽民时期的学者以陈哲为代表。他认为,江泽民将学习这一问题从党内学习提高到了全社会学习的高度,点明了学习型社会与学习型政党二者的关系,强调了创建学习型社会是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落脚点,全民素质的提高才能真正促进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而党员干部的学习起到了在全党全社会范围内率先垂范的榜样作用[7]。

1.5 胡锦涛学习观

学者们对胡锦涛学习观的探讨集中在2011年至2013年期间,主要以张富文为代表。他提出,胡锦涛在毛泽东、邓小平以及江泽民对学习问题的论断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了学习制度、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政党的内涵,并向广大青年第一次明确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意义。无论是学习的客观环境建设,还是学习的主体范围,都在该时期实现了理论的纵深发展[8]。

1.6 几代党的主要领导人学习观综述

除了探究单一时期的学习思想之外,还有少数学者注重历史连贯性,着眼于研究某一时期以来,数位领导人的不同学习观,钻研其不同贡献与特点,时间起点主要有建党与改革开放两个关键历史节点。

其一,建党以来。张新华从学习指向、学习侧重点、学风建设等不同维度分析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党中央领导人学习观的同与不同[3]。

其二,改革开放以来。于伟峰等以改革开放为起点,详尽阐述了几代领导人学习观的核心内容,指出学习观的发展是一个从“学习型政党”到“学习型政府”再到“学习型社会”的进程,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迈入新时代有着深远意义[9]。

2 ***学习观的学习主体

哪一群体最需要学习?这是研究***学习观的起点问题与逻辑开端。对于***学习观中学习主体的界定,学者们主要着眼于两类群体:

2.1 以青年大学生为学习主体

对青年大学生是当今学习重要主体的观点,相关学者通过这样三个方面进行阐发:

一是侧重于个体发展和适应社会环境的角度。傅慧芳认为,如今的青年学子是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未来主力军,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中流砥柱。当代大学生要扣好人生的每一粒扣子,秉持正确的学习观,热衷学习、擅长学习、坚持学习,提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本领[10]。

二是侧重于人才培养和代际交互传承的角度。陈希、冉昆玉强调了青年的成长发展与高校育人机制的创新革新是青年响应***总书记学习号召的核心诉求,而抓牢新一代青年大学生的学习是高校、社会乃至国家的关注重点[11]。在刘鹏、王光明看来,立志于学习对树立青年正确三观、培养青年文化自信、筑梦伟大复兴事业具有深刻的意义,是推动每一代青年精神传帮带的主要路径[12]。

三是侧重于树立社会意识形态的角度。孙耀胜、李晓雨指出,***同志尤其重视高校人才培养,大学生应当积极体悟***关于学习问题的重要论断,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大学生仰望星空的同时更要脚踏实地,避免学习理想与社会责任的脱节;大学生逐新猎奇的同时更要学用结合,在意识形态冗杂的大背景下提升学习鉴别的能力;大学生钻坚研微的同时更要持之以恒,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锤炼自我的学习意志力[13]。

2.2 以领导干部为学习主体

有学者认为,以广大领导干部也是重要的学习主体,阐释的角度有如下几点:

一是侧重于全党关键少数的垂范作用。王建国、包安强调,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明确提出了建设学习大国的目标,将学习这一问题上升到了更大更高的层面。党员领导干部作为全党中的“关键少数”部分,理应带头学习,率先垂范,体现出其在全党全社会中的表率作用[14]。

二是侧重于党的政治建设事业的建构基础。赵朝峰、刘颖提出,作为党的建设事业的主干力量,党员干部的学习水平和知识储备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成效,与党的建设是否兴旺发达息息相关。***同志多次提出要高度重视领导干部的学习,强调他们的学习并非普通的学术科研,而是基于政治立场上的角色定位和自我提升。领导干部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武装自己,用党的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约束自己,用先进典型的榜样事迹激励自己,才能以更坚定的立场和更长远的眼界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之中[15]。

三是侧重于“三严三实”的理论依据。徐永平认为,十八大以来,以***学习观为引领,中共中央政治局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多次进行集体学习,将学习作为一项关乎党的自身建设、国家兴旺发达、民族繁荣昌盛的重要工作[16],深刻体现了中央对学习问题的重视。朱丹丹、孙迪亮以***主张的“三严三实”为理论依据,指出严以修身是广大领导干部应当保持的首要品德,要求领导干部坚持党性修养,坚定共产主义信仰,不断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17]。

3 ***学习观的主要内容

厘清主要内容与核心观点是研究***学习观的重中之重,也是众多学者研究的侧重点。本文按照“目的—内容—方法”的逻辑思路,对这三部分内容进行探讨:

3.1 目的,即回答“为何学”的问题

为什么要以***学习观为指导加强学习?这直接涉及学习的应然性与必然性,对“为何学”的回答,学者们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求解:

一是继承传统,基于传承发扬党和国家优秀基因品格的内在要求。邓红玲指出,学习是党和国家的优秀基因。其一,学习是我国的民族基因。中华五千年流传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和宝贵思想财富需要每一个中华儿女继承发扬。其二,学习是我党的理论基因。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并将其运用到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去是中国共产党的看家本领,学习把握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是我党实践探索之路上的必然选择。其三,学习是我党的历史基因。在每一次重大的历史转折期,中国共产党都凭借着与时俱进的学习能力让党的事业持续焕发生命力,不断学习是建党以来赓续的历史脉搏。其四,学习是我党的创新基因。我党一路创新思想、乘风破浪,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这离不开全党的良好学风[18]。

二是立足当下,基于党和国家发展现实需要的必然要求。万奎认为,呼吁广大党员干部加强学习是适应国家未来发展的需要,是建设学习型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需要,是实现中国梦的需要[19]。学习的需求来源于现实的需要,只有立足当下的发展境遇,才能指导学习观的生成与践行。

三是多元视角,基于不同层面探讨学习的目的与精要。顾俊看来,“为什么学习”这一问题需要从理论和实践、历史和现实、个人和政党等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其一,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来看,学习是使党永葆先进性的一项法宝。其二,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来看,学习是中国共产党将光荣历史延续至今,及时解决现实问题的必由之路。其三,从个人和政党的角度来看,学习更是加强党员干部领导能力,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的必要职责[20]。

3.2 内容,即回答“学什么”的问题

“学习什么”的问题是***学习观的核心一环,对学习内容的准确把握关乎学习个体学习的效果,关乎党和国家治国理政本领的提高。为此,学术界对这一问题探讨热烈。学者们一致认为,除了理论方面是学习的重点,***学习观要求学习的内容主要可以概括为“行”“理”“古”“今”“全”等方面。

第一,***学习观重在践“行”。一切理论知识都应以实践为检验标准。郭雨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纬度探讨了这一问题,认为***学习观首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知识,研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项成果;付诸实践行动是学习各类知识的根本目的,且在各项工作与决策中要总结实践经验,在实践中学习也尤为重要[21]。

第二,***学习观重在学“理”。书本上的学习固然重要,日常生活工作也是学习“事理”的重要方面。王建国、包安认为,***学习观中的学习内容还应当包括党员干部在工作中的学习。其一,要学习工作必需的专业知识;其二,要学习工作中群众的首创智慧;其三,要学习工作中的调查研究方法。领导干部要理论与工作并重,学会在工作中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地学习[14]。

第三,***学习观重在博“古”。当下的学习必然要以历史为借鉴和对照,因此先贤和历史也是***学习观指导下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占志刚认为,***谈及学习问题时,尤为重视历史篇章的学习。“以史为镜,可以知更替”,学习历史对拓宽眼界思路、汲取经验教训、认知现实国情具有极大的价值[22]。

第四,***学习观重在通“今”。新时代不断涌现的先进人物和事迹也具有很大的学习价值。赵朝峰、刘颖指出,除了理论知识和政策法规之外,还要对先进事迹和成功经验进行学习。在实践前行之路上,先进人物与事迹起到了重要的引航作用,学习什么样的先进典型就会收到什么样的效果。学习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重在学习精神、学习美德、学习方法,并在学习中继承和发展[15]。

第五,***学习观重在学“全”。还有学者认为,学习的内容应当是全覆盖的,学者郑金鹏分别从理论、政策、历史、文化四个方面来回答“学什么”的问题。理论方面,要学习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实践;政策方面,要学习好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国家的各类法律法规,用政策和法律为国家社会立规建制;历史方面,要学习好包括中国共产党历史在内的中外历史,学习借鉴历史的经验教训,汲取前辈的智慧力量;文化方面,要学习好专业知识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汲取思想精髓和道德精华[23]。

3.3 方法,即回答“怎么学”的问题

“怎么学”的问题强调了学习的方法和手段,是践行***学习观的抓手,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才能将***学习观真正落实落地,落到每个学习主体上。对于这一问题的解答,学界也有多种代表性的观点:

一是要学思结合。孙耀胜、李晓雨认为,***对“怎么学”问题的回答本质上是以高效学习为目标,提升学习“质量”与“效率”。要将学习作为自己的毕生追求,正确把握学习的大方向,运用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和方法,注重学思结合,在实践中检验学习成果[13]。

二是要态度为先。在徐永平看来,学习最重要的是“态度”和“方法”,可以总结为:领导干部的学习应当秉持明辨、笃信、务实、志趣的学习态度,坚持思考、钻研、奋勉、实践的学习方法,在理论与实践中获取更好的学习效果[16]。

三是要学用一体。刘鹏、王光明指出,“怎么学”的问题直接指向的是学习“方法”和“目的”。要坚持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学习方法,要坚持正确的学习方向和观念,矢志不渝地进行终身学习[12]。

四是要寓趣于学。秦志龙、张利珍结合***同志的几次重要讲话,认为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五点:其一,要注意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方向;其二,要注意培养积极的学习兴趣;其三,要注意学思结合;其四,要注意培养联系实际的学风;其五,要注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9]。

五是要深入钻研。赵朝峰、刘颖引用***对王国维学习境界的相关论述,指出学习要懂得不断钻研的重要性,认为学习要做到三重境界。第一重,要有“望尽天涯路”的崇高追求;第二重,要有“衣带渐宽”甘愿“憔悴”的百折不挠;第三重,要有“众里寻她,蓦然回首”的钻研觉悟[15]。

另外,还有一些学者提出了在学习观指导下的其他学习方法,具有一定意义和价值。如朱丹丹、孙迪亮认为,学习应当做到三个“化”,即:学习的机制要常态化、学习的形式要多样化、学习的范围要系统全面化[17]。顾俊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回答了“怎样学习”这一问题,指出高效学习应当处理好几对辩证关系:要做到既抓重点,又拓领域;既习课本,又重实践;既向学者专家学习,又向人民群众学习;既学习国内先进典型,又吸收国外经验;既解决自身问题,又达到自我超越[20]。

4 ***学习观的时代意义

为什么要宣传弘扬***学习观?***学习观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具有怎样的意义?这也是学术界积极探讨的一个问题,学者们立足不同的视角,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4.1 高校育人的视角

刘鹏、王光明将***学习观对当代青年学生的意义归纳为“一梦”“三观”“四自信”,即有助于青年学生实现新时代的中国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12]。

4.2 政党建设的视角

赵朝峰、刘颖从培养关键少数领导干部的视角出发,指出***学习观对提升领导干部学习能力、优化工作成效、培养党的骨干力量有着重要意义,这是关系到党的事业能否兴旺发达的关键因素[15]。在李星、林杰看来,党中央一向注重学习问题,***学习观中有关的学习理论、意识方法等内容对增进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有着极高的价值[25]。

4.3 国家社会的视角

王建国、包安站在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视角,将***学习观的时代价值概括为三个要点:一是有助于马克思主义学习观的不断传承与发扬;二是有助于学习型政党、学习型国家的建设与发展;三是有助于指导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4]。

4.4 个人群体与国家整体的综合视角

邓红玲认为,***学习观对坚定党员干部学习信仰和推进国家建设都具有不可小觑的时代意义与价值。重视学习、学会学习不仅可以团结不同个人群体延续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还可以提高党治国理政的真实本领,更可以永葆党的生机活力,让党的理论更具优越性[18]。

5 对***学习观的其他研究

5.1 关于***学习观的形成背景

金卓、王艳利指出,***学习观的形成源于国际环境与国内现实这两大背景的共同催生。在国际环境下,全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与复杂的调整,中国和平崛起引发的国际误解、美国对华战略包围圈等问题的存在对中国的国家形象和国际安全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国内现实下,能源短缺、生态破坏、产业瓶颈、城乡差距等成为我国经济转型的主要障碍。面临国际和国内背景带来的考验,***总书记关于学习问题的一系列讲话与论述应运而生[26]。

5.2 关于***学习观的理论特点

王建国、包安结合理论背景与时代脉络,将***学习观的理论特点进行了总结,指出***学习观具备全面性、现实性、时代性、导向性四大特点[14]。

5.3 关于***学习观的核心要素

冯长东、董红燕认为,***学习观具备以下四项核心要素:其一,正确的方向;其二,科学的内容;其三,独特的风格;其四,全球的视野[27]。

5.4 关于***学习观的推进路径

顾俊从党内各个不同层级的角度出发,明确了***学习观的若干推进路径,提出建设学习表率、学习组织、学习机制、学习阵地四级保障体系,旨在协同推进全体党内领导干部的学习进程[20]。孙耀胜、李晓雨则指出,在大学生群体中推进学习,要注重学习目标以及使命理想双管齐下、辨析能力以及文化素养双管齐下、方式方法以及探究精神双管齐下[13]。

6 评议与展望

综上所述,学者们对***学习观的研究不仅尝试了纵向上的历史溯源,也进行了横向上的理论探索。学者们从各自的学术背景和研究视野出发,对***学习观进行了多元立体式的学术研究,做出了重要的学术贡献。这大致可以总结为:第一,对***学习观进行理论溯源,回顾了过去几代党中央主要领导人的学习观,使***学习观更彰显其历史脉络和理论底蕴。第二,对***学习观的学习主体进行了思考,大致得出了青年大学生与领导干部是主要学习主体的结论。第三,对***学习观的主要内容做了全面梳理,使理论框架逐渐清晰。第四,对***学习观的时代意义进行了多角度的探讨,使***学习观的理论价值更加丰富。第五,对***学习观的其他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使***学习观的理论边界实现扩展。近年来,有关***学习观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为进一步深化***学习观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需要明确的是,***学习观作为近年来形成的一项理论,学术界研究的时间还不长,还存在有待进一步探究的地方。笔者认为,今后对***学习观的研究亟待推进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研究内容方面,要扩大***学习观的应用范围。到目前为止,国内学术界对***学习观内容的研究主要分布在主体对象、主要内容、时代价值等方面,内容相对集中。至于***学习观的保障机制与推进路径,学者们虽有涉及,但也只是从学习主体的微观角度切入,机制和路径的提出尚不具有宏观层面的普遍性。***学习观的提出,不仅只是面对青年与干部两个特殊群体,学习型国家的目标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努力,因此,学习观的理论效用范围需要进一步扩大。在加深对***学习观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也要落实对***学习观的应用研究。比如,可以将研究的侧重点放在***学习观在各个领域人群中的目标、推进、落实,***学习观在应用过程中的重难点、问题、困境,***学习观贯彻实施的具体机制和保障措施等方面。

第二,研究方法方面,要让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双管齐下。现有的学术成果中,研究***学习观的学者们主要运用的是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等理论层面的方法。***学习观具有现实性与时代性,为了提升其理论说服力和实践应用性,除了要进行理论上的探讨研究外,还要积极使用实证类的研究方法。首先,要扎根于我国的现实国情,积极运用案例分析、田野调查、定量分析等研究手段,获取与***学习观相关的第一手资料,使有关理论阐释更具可信度和可靠性。其次,国际上关于学习的理论与观点层出不穷,要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这些观点取精华、去糟粕,为***学习观的推进与实践提供宽广的学习借鉴空间。

第三,研究视野方面,要多角度加强对***学习观的整体性研究。目前国内学者们大多以目的、内容、方法的逻辑对***学习观进行剖析,逐个回答“为何学”“学什么”“怎么学”这三个问题,虽然逻辑连贯且脉络清晰,但研究的视野较为单一。***学习观是一个系统的理论,包含了主体、客体、方法等要素。学者在进行下一步研究探讨时,要加强对该理论的整体性研究。例如,可以将***学习观放在时间与空间的双重维度上进行研究,在探索每个历史时期理论发展变化的同时,探究不同学习客体对学习的理解与实践,将***学习观进行横向与纵向的延伸,扩大研究视野,提升研究的整体性价值。

总而言之,对***学习观的研究有待国内学者们共同努力,将理论脉络透彻厘清的同时,更要提升观点的实践功用,为推进社会主义学习型大国的建设贡献更多学术成果。

[1] 王晓青.马克思的学习观[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0 (2):5-9.

[2] 李景平,李景民,王永香.毛泽东的学习观及其时代价值[J].理论学刊,2014(4):13-17.

[3] 张新华.论中共三代领导人的学习观[J].探索,1999(2): 12-14.

[4] 秦小霞,史历.论党的三代领导人的学习观[J].学习论坛,2000(12):34-35.

[5] 吴艳东,黄蓉生.邓小平的学习观及对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6):14-18.

[6] 祝志男.试论邓小平的学习观[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5):14-19.

[7] 陈哲.论江泽民同志的学习观和学习型政党建设的思想[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2,29(6):119-123.

[8] 张富文.胡锦涛的学习观及其对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启示[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3):258-262.

[9] 于伟峰,孙兵兵,宋晓霖.论改革开放以来党的主要领导人学习观的伟大贡献[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4):3-4.

[10] 傅慧芳.当代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学习***关于学习的重要论述的体会[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11):101-104.

[11] 孙耀胜,李晓雨.***的学习观及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J].教育探索,2017(3):5-8.

[12] 陈希,冉昆玉.***青年学习观:创新高校育人机制理论之源[J].安徽工程大学学报,2018,33(6):15-18.

[13] 刘鹏,王光明.***青年学习观的三重维度[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2):4-6.

[14] 王建国,包安.***领导干部学习观探析[J].科学社会主义,2017(4):24-29.

[15] 赵朝峰,刘颖.论***的领导干部学习观[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7,21(1):14-21.

[16] 徐永平.简论***的领导干部学习观[J].理论研究,2016(1):8-12.

[17] 朱丹丹,孙迪亮.论***的领导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观[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6,33(5):91-94.

[18] 邓红玲.试论***马克思主义学习观[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8,34(6):44-48.

[19] 万奎.***的新型政党学习观及其现实启示[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5,29(7):94-100.

[20] 顾俊.***学习观的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J].唯实,2016(8):28-33.

[21] 郭雨昕.论***的学习观[J].克拉玛依学刊,2016,6(2): 56-59.

[22] 占志刚.***同志学习观初探[J].观察与思考,2014(3): 9-13.

[23] 郑金鹏.论***的学习观[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6,32(2):34-40.

[24] 秦志龙,张利珍.论***的马克思主义学习观及其价值意义[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5,29(9):81-86.

[25] 李星,林杰.论***学习观的逻辑理路及其当代启示[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6(3):15-20.

[26] 金卓,王艳利.***的学习观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8,30(2):13-19.

[27] 冯长东,董红燕.***学习观核心要素略探[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12):8-9.

Research Progress and Commentary on Xi Jinping's Theory of Learning

FENG Chen-yin

(Marxism College,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Shanghai 201620, China)

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Party, 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has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studying the construction of great powers, and Xi Jinping's theory of learning has taken shape. Domestic academic circles have set off a research craze for the traceability, subject, content,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theory, and the results are quite fruitful. In the future, the academic community should further study the scope of application of Xi Jinping's theory of learning; both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research should be emphasized on the method; and multi-angle holistic research should be strengthened on the horizon.

Xi Jinping; theory of learning; youth; leading cadres

D261

A

2096–7772(2020)02–0063–06

2020-01-05

华东政法大学一等重点创新项目(2019-4-176)

冯晨音(1995―),女,上海青浦人,在读硕士,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杨文忠)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