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张 晗
论孟子的“君子三乐”
张 晗
(河南工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文章着重梳理了“君子三乐”的基本含义,即“亲亲”“敬长”之乐,修养身心之乐以及教养传道之乐,主要分析此三乐的具体内涵以及所反映出来的孟子本人的思想。并对“君子三乐”所涉及的关系进行讨论,包括“君子三乐”之间的内在关系,个人与家庭与社会的关系,道德修养与践形的关系以及修养身心与王天下的关系。
“亲亲”;“敬长”;身心修养;教养传道
孟子在《孟子•尽心上》中对‚君子三乐‛给出了自己的理解,即:‚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君子三乐‛第一乐是‚亲亲‛‚敬长‛之乐,反映出儒家对于西周‚孝‛观念的继承和发展,以及孟子本人的孝悌观。二乐是修养身心之乐,体现出孟子强调修心的主张以及他所赞同的道德修养论。三乐是教养传道之乐,揭示了孟子重教践形的思想,以及对于‚道‛的理解和传承。
在‚君子三乐‛中孟子把‚父母俱存,兄弟无故‛放在第一乐,这充分反映出孟子对于孝悌观念的重视。‚孝‛这一观念在西周确立,并具有普遍的有效性。‚孝‛成为衡量社会成员美德的一个标准。如《诗经•大雅》曰:‚有冯有翼,有孝有德,以引以翼,岂弟君子,四方为则。‛这句话就反映出‚孝‛观念在西周社会的普遍确立以及人们对于‚孝‛的认同和推崇[1]18。西周社会形成了以‚孝‛为主的道德行为规范,而‚孝‛文化中最核心的部分便是对于父子以及兄弟之间权利义务的规定,主要强调子对父的赡养和孝敬,以及弟对兄的尊敬和服从。即确立了‚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价值规范,这也反映出了以‚亲亲‛‚敬长‛为核心的孝悌观念。孝悌观念在西周社会的确立对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儒家继承发展了西周的‚孝‛观念,并将其发扬光大,传播后世。
孟子继承了儒家传统的‚孝悌‛观,并进行了丰富和完善。如孟子曰:‚亲亲,仁也。‛(《孟子•尽心上》)‚亲亲‛就是‚事亲‛‚尊亲‛‚爱亲‛,主要指的是子对父的赡养和侍奉义务。孟子将‚事亲‛看作‚仁‛之根本,也是人伦用度中最重要的事。如孟子所说‚仁之实,事亲是也‛,以及‚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孟子•离娄上》)。除了对于父子之间权利义务进行规定,还对另一类很重要的家庭成员关系进行了规定。如孟子曰:‚敬长,义也。‛(《孟子·尽心上》)即要求弟对兄的尊敬和服从,这也为社会成员处理‚长幼‛关系提供了行为规范。孟子曰:‚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孟子·尽心上》)牟宗三先生在《心体与性体》这本书中评论到:‚‘知爱其亲’是心之良知,‘爱其亲’即是良能。此良能是发于本心,本心即性,故即是性之能。‛[2]379孟子认为‚亲亲‛‚敬长‛是良能良知,是人的本性之所在,孟子认为人与人之间在本性上是没有差别的,所以他认为‚亲亲‛‚敬长‛是可以推及天下的。
孟子把‚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作为君子的第二种乐趣,这主要是针对君子的个人修为提出的要求。这是君子自身能够真正把握的,是靠自身的努力可以达到的。孟子的‚圣人‛观与孔子的不同,孔子把圣人看作最高的理想境界,是难以达到的。如《论语》中有云:‚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论语•述而》)而孟子则更为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圣人并不是不可企及的,凡人通过不断的修养功夫也可以达到圣人的境界。如孟子说‚圣人与我同类‛(《孟子•告子上》),以及‚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孟子认为人与人之间在本性上是没有差异的,关键在于后天的努力修为,更为看重后天的教化和自我修养。
孟子提出了独具特色的道德修养论,强调以‚心‛为本位,形成了‚存心、养心、尽心‛的道德修养过程。他首先强调了‚存心‛的重要性,并认为这是君子与一般人的区别所在。如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孟子•离娄下》)孟子把君子的道德修养归结为仁义二字,如孟子曰:‚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孟子•尽心上》)强调只有‚居仁由义‛才能达到理想的道德境界。但是只有存心是不够的,还需要养心的过程。因为‚心‛是‚操则存,舍则亡‛的,是‚求在我者‛的。在养心的过程中,孟子提出‚寡欲‛的思想。如孟子在《孟子•尽心下》中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孟子认为君子应该饱乎仁义,不对外在的物质有太多的欲望,这样才不会被外物所蒙蔽而丧失本心。经过存养功夫之后便是‚尽心‛,正如黄俊杰在《东亚儒学史的新视野》这本书中讲到:‚所谓‘尽心’就是将这种与生俱来的内在善苗加以培养,并适时加以‘扩充’‛。[3]318只有‚尽心‛才能‚践形‛,才能将内在的功夫外化于实践过程中,实现主体自身的人生价值。
孟子将‚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作为君子的第三种乐趣,从中反映出孟子重教的思想[4]156。在孟子的道德修养论中‚存心、养心、尽心‛是针对当时的士阶层提出的一种道德修养要求和途径,而对于广大的一般人来说,孟子主张在满足其基本的物质需要的基础上对他们实行教化。孟子认为人性皆善,而人与人之所以有差别则在于后天的影响。孟子特别重视环境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的影响,主张对一般民众教以人伦[4]153。但孟子始终认为这必须建立在满足其基本生存需要的基础上。在孟子看来君王首先要实行仁政,使民众能够‚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孟子·梁惠王上》),然后才对他们实行人伦教化[5]198。孟子继承了孔子‚富而后教‛的主张,他认为人具有‚心‛,而‚心‛具有‚思‛的功能,如果只是满足其物质需要而不对其进行后天的教化,那么与动物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如孟子在《孟子•滕文公上》中说:‚人之有道也,饱食、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而只有明人伦,才能使天下的民众各安其事,各司其职,才能形成‚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良好局面。
孟子认为在自身修养有所成就时,能够将所信奉之‚道‛传承下去,达于后世,这对于君子来说是莫大的成就。君子总是有一种使命感,他们以传道者自居,力求实现‚道‛的传承,这是儒家精英的最高理想。儒家以修养身心为本,而如果又能够获得出仕的机会,将‚道‛实现,恩泽于当下及后世民众,实现社会政治伦理秩序的建构,改变天下无道的局面,这可谓是士阶层进行道德修养的终极目标所在。如果能实现这一教养目标,传承大道的光荣使命,对于君子来说无疑是最大的乐趣。
孟子的‚君子三乐‛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道:‚此三乐者,一系于天,一系于人,其可以自致者,惟不愧不怍而已。‛朱熹的意思大致是说‚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以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得之有命的,是自身无法控制的。而只有‚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才是君子真正可以把握的,也是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可以达到的。这体现出了孟子本人的性命观,在孟子看来所谓‚性‛是人所固有的,仁义礼智等道德行为具有主体性,是靠自身去追求的,是求在我者的,因而君子将其称为‚性‛而非‚命‛。所以在‚君子三乐‛中只有事关主体自身修养的‚二乐‛是君子应该花大力气去积极追求的,而‚一乐‛和‚三乐‛只能是做到尽人事、听天命罢了。正如王夫之在《读四书大全说》中写道:‚若所性之孝,不以父母之不存而损;所性之弟,不以兄弟之有故而损。至于英才之不得,则所谓‘人不知而不愠’,其又何损于性中成己、成物之能耶?‛[6]1127王夫之认为既然‚父母俱存,兄弟无故‛,‚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自身无法控制的,如果能够如愿,那么的确是君子人生的一大乐事,而如果不能如愿,那么也不应该对本性有所加损。
‚君子三乐‛反映出了个人和家庭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个人既与家庭相联系同时又与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个人是联系家庭和社会的纽带。个人的修养对整个家庭的幸福以及整个社会的兴衰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正如黄俊杰先生所说:‚个人在孟子思想中并不是如告子所说的与社会切断联系的孤独的个体,而是与社会密切互动,与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共生共荣共感的健全的人。‛[3]116孟子非常看重个人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强调个人不是孤伶伶的存在者,而是和家庭与社会的兴衰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孟子才如此强调士阶层的道德修养。个人道德品质的提升会促进其更好地完成其家庭责任,如‚亲亲‛‚敬长‛等,会促进家庭甚至是整个家族的幸福。同时个人通过不断的身心修养也会逐渐意识到其对于整个社会、对于天下苍生所具有的责任,他们会自然而然地担负起恩泽天下民众的社会责任。所以说个人的修养对于家庭和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孟子的思想中认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君子应该把孝敬侍奉父母、尊敬服从兄长作为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事来看待,普通民众也应当如此。在做到‚亲亲‛‚敬长‛的基础上,君子还应该进行个人的身心修养。那么就涉及道德修养与践形的关系。其实二乐和三乐就是个人修养与践形的关系,在个人身心修养的基础上,教养英才,将所信奉之‚道‛传承后人,达于后世,这就是将个人的修养功夫外化于外在的实践中。孟子强调‚修心‛,提出了‚存心、养心、尽心‛的道德修养论,那么‚尽心‛最终还必须落实到践形上面[4]161。践形是整个‚修心‛过程的终点,也是最后目的所在。只有这样才能使‚修心‛的过程富有意义。所谓践形即是将自身内在的修养功夫在客观世界中实现出来,从而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君子三乐‛中的第三种乐趣就是践形之乐。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讲道:‚尽得一世明睿之才,而以所乐乎己者教而养之,则斯道之传得之者众。而天下后世将无不被其泽矣。圣人之心所愿欲者莫大于此,今既得之,其乐为何如哉?‛[7]362能够得此机会将儒家的信仰和大道传播给天下英才,使当代及后世民众无不受其恩泽,这是圣人都希望实现的最高理想。如果能够实现这一最高追求,那么对于君子来说这份乐趣是难以言表的。
在《孟子•尽心上》中,孟子在谈及‚君子三乐‛时反复强调:‚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王天下‛指的便是以德服天下,指的是在政治上的成就。孟子是想表达君子一定要有所守,强调修己为体,而政治实践为用。二者是一种体用关系,决不能颠倒二者的顺序,这也是儒家传统价值观的反映。‚君子三乐‛与‚王天下‛的关系实际上就表现为德与位的关系。孟子的德位观即是强调以修养身心为本,以侍公为末。
在《孟子》一书中很多内容都反映出孟子以修身为本的主张。如《孟子•尽心上》中孟子曰:‚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是说人不应该考虑寿命长短的问题,只要致力于修身就好。可见孟子认为修身是君子一辈子都要进行的活动,直至生命完结的那一天。又如在《孟子•尽心下》中孟子曰:‚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讲的就是君子要有所守,要以修身为本,而不要盲目博施。孟子针对君子面临穷达两种不同的人生境遇给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说:‚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针对穷达两种境遇指出了君子所应有的作为,即无论穷达都要以修身为本。
在修身为本的基础上,孟子主张君子要积极参与政治实践。他希望看到的是‚俊杰在位‛的政治局面。孟子大力提倡尊贤使能,希望君主能够尊重知识分子,使贤者在位。如孟子曰:‚莫如贵德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孟子•公孙丑章句上》)这是孟子最想要看到的政治局面,统治者能够尊贤使能,真正使德才兼备者参与政治实践,广施仁政。孟子主张君子应该维护自身的道德尊严,决不能枉道以求利,在德与位发生冲突时,甚至要以德抗位。如孟子曰:‚故王公不致敬尽礼,则不得亟见之。见且犹不得亟,而况得而臣之乎?‛(《孟子•尽心上》)孟子认为在天下无道时君子甚至要以身殉道,要捍卫‚道‛的尊严。在孟子看来,君子要以修身为本,坚守自身所信奉的理念,至于事功层面的东西要以平常心待之,守好君子的本分就好。
[1] 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 牟宗三.心体与性体[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3] 黄俊杰.东亚儒学史的新视野[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 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5] 王钧林.《中国儒学史》(先秦卷)[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7.
[6] 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M].长沙:岳麓书社,2011.
[7]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
Analysis the Three Pleasures of Gentleman of Mencius
ZHANG Han
(Hen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Xinxiang 453003, China)
The article focuses on the basic meaning of "gentleman's three pleasures", That is, the pleasure of"Qinqin" and "respect for the elderly", the pleasure of cultivation of the soul and the joy of teaching.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specific connotation of the three pleasures and the thoughts of Mencius. And to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ree joys of the gentleman", it involves the inne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ree joys of the gentlema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dividual and the family and the societ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ral cultivation and practic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ltivation of body and mind and patriarchy.
“qinqin”; “respect for the elderly”; cultivation of body and mind; breeding and preaching
B222.5
A
1008–2093(2017)04–0048–04
2017-04-28
张晗(1991―),女,河南新乡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中国传统伦理研究。
(责任编辑 杨文忠)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