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221)
本文以驻泰国中资企业“走出去”的人才需求和中泰职教合作交流为切入点,研究高职院校如何提升职教国际化水平,提升职教集团服务发展方式转变的能力,实现高职教育协同中资企业“走出去”。
通过对泰国和美工业园、泰中工业园的部分驻泰中资企业开展调研,深入调研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以及企业的员工需求以及员工的岗位能力要求等,为后续有针对性地开展高职教育协同中资企业“走出去”的研究提供大量的量化材料。
其一是关于“一带一路”共建背景下鼓励企业到海外发展加工贸易的原因分析。通过调研发现,影响企业到海外发展加工贸易的影响因素包括资源优势、税收优惠、通过发展加工贸易可创造出口需求等因素,其中资源优势和税收优惠最为主要。可以看出,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与泰国政府提出的“泰国4.0”和“东部经济走廊”等政策具有互补性,中资企业投资泰国的动因主要集中在为了规避贸易摩擦、发展本地及周边市场,以及产业链配套和利用本地资源优势等因素。
其二是关于“一带一路”共建背景下驻泰中资企业的员工需求分析。从企业的员工需求方面看,走出去企业的员工需求主要来自海外本土员工,中国外派员工的需求相对较低。一方面,来自泰国政府的相关劳工政策。由于泰国相关法律对于外资企业在雇佣劳工上有严格规定,注册资金在1亿泰铢以上的企业,外籍劳工与当地劳工的雇佣比为1:4;注册资金不足1亿泰铢的企业,外籍劳工与当地劳工的雇佣比为1:5。另一方面,与企业的员工本土化需求密不可分。由于中泰两国在员工薪资水平和社保制度的差异,人才本土化可为企业优化人工成本。从企业海外人才选聘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上看,主要集中在缺乏找到合适候选人的渠道以及专业技能人才储备不足。从企业的岗位需求上看,主要集中在支持、技术类岗位。从企业招聘海外当地员工的渠道方面看,有在中国留学经历的学生以及接受过汉语文化学习的学生更受欢迎,可以看出企业对熟悉中国文化、精通汉语的本土人才引进热情更高。
其三是关于“一带一路”共建背景下驻泰中资企业的员工能力需求分析。从海外本土员工的能力需求角度看,员工能力需求主要包括综合职业能力强,一专多能、执行高效;拥有行业专业知识和技能;会中文,沟通无障碍;对中国的现代化和中国企业形象的了解和认可等,其中企业对员工的综合职业能力最为看重。从中国外派员工的能力需求角度看,同样对综合职业能力的要求最高,其次是要了解派遣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同时还包括拥有行业专业知识技能、熟悉地语言。可以看出企业对海外本土员工与中国外派员工的能力需求既存在着一定的共通性,也存在着群体差异。
其四是“一带一路”共建背景下驻泰中资企业招聘有来华经历留学生分析。从招聘来华留学生员工的作用上看,主要集中在能充当与当地员工的桥梁和润滑剂的功能以及能更有效地沟通,可以看出,企业选择有来华留学经验的留学生更加看重的是学生的有效沟通能力,因为有效的沟通和正确的理解是企业完成既定效益目标的根本保障。从招聘来华留学生员工的职业规划方面看,先安排管理培训生岗位再培养晋升为管理人员的比例高于先安排一线基础类岗位再进行岗位管理培训进而发展为管理人员的比例。可以看出企业在招收留学生时并不是简单的安排一线操作岗位,而更多的是为企业日后培养中层甚至高层管理者奠定基础,对留学生的职业发展有较为清晰的规划。从招聘来华留学生员工的起薪方面看,普遍高于当地原生本土员工,部分企业具有中国留学经历的员工薪资水平可以达到当地原生本土员工的三倍。从企业看重留学生的主要因素看,有相关实习、实践、工作经验和语言能力是企业最为看重的优势条件;其次是专业对口和学习成绩。
图1 驻泰中资企业海外本土员工需求调研数据
图2 驻泰中资企业招聘有来华留学经历留学生调研数据
首先,提升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职业教育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是促进技术更新换代和创新的主要平台,是提供专业服务和技术的重要力量,在当前教育国际化和“一带一路”共建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提升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是我国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共建的内涵要求。高职院校应通过打造具有国际化水平的教学标准、教学团队、人才培养体系,塑造高职教育的“中国品牌”。
其次,构建区域性行业职业教育联盟 提升职教集团服务发展方式转变的能力。构建区域性行业职业教育联盟就是要通过建立跨地区、跨国家的具备鲜明行业特色的职业教育联盟,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致力于职业教育领域的互联互通,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职业教育互联互通网络,实现沿线国家和地区协同发展。政府、行业、企业、院校、研究机构“五方携手”是区域性行业职业教育联盟构建的核心内涵。以“五方携手”为核心推动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和专业相互联动、协同发展,通过“五业联动”实现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同步规划,与产业、行业发展同步实施,与科技、技术进步同步升级。集团化办学手段为我们提供了有效借鉴,构建具有国际化影响力的职业教育集团是实现高职教育协同中资企业“走出去”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抓手。在构建区域性行业职业教育联盟过程中应采取循序渐进的合作发展模式,发挥各职教集团牵头院校的骨干作用,以各职教集团间的职业院校合作为源点,通过共建职教集团院校联盟,在联合办学、专业共建、课程共建、师资共育等方面展开合作,进而辐射到职教集团间的院校与企业、企业与企业在实训基地与就业、职业技能鉴定与培训等方面展开合作,以及职教集团间的院校、企业与研究机构在科技服务与研发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再次,“鲁班工坊”模式建设。“鲁班工坊”是在天津市建设国家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的大背景下由天津市教委启动实施的一种创新型职业教育国际化服务项目。“鲁班工坊”模式是以职业教育服务国家“一带一路”,配合国际产能合作,培养当地合作国家熟悉中国技术、了解中国工艺、认知中国产品的技术技能人才为核心内涵。2016年3月,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在天津市教委的指导下,依托渤海化工集团在泰国大成技术学院设立了首个“鲁班工坊”。经过两年多的发展,“鲁班工坊”已逐步发展为依托国际间校际合作模式、配合中国企业“走出去”模式和依托政府间战略合作模式建设的多种模式类型。以泰国“鲁班工坊”为例,以中泰两国职业院校的互访互学合作交流为起点,开展技能培训和留学生教育。先后在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中泰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在泰国大成技术学院成立了“工程实践创新项目教学研究中心”,由中泰两国职业院校共同开发中泰职业教育国际化专业标准,2017年“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标准批成为泰国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学历教学标准。以“鲁班工坊”为桥梁,多家企业与中泰两国职业院校达成了校企合作意向。首批泰国“鲁班工坊”留学毕业生已进入驻泰中资企业工作。目前,泰国“鲁班工坊”的示范与集聚效应已日益凸显。“鲁班工坊”业已成为职业教育的孔子学院,如果说孔子学院培育的是教育软文化,那么“鲁班工坊”培养的就是技能硬功夫。***主席在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所作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将在非洲设立10个“鲁班工坊”,向非洲青年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可以看出,“鲁班工坊”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其未来的发展将对“一带一路”共建提供更为重要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走出去的企业急需大批技术技能人才,但是却面临着招工的“两难”:一是派驻国内员工成本高于海外本土员工,而且还要面临语言、文化等差异;二是海外本土员工技能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满足企业日常生产经营需要。作为高职院校要及时跟进行业企业走出去的投资信息,了解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要求,深化校企合作,合力提升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就模式上看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4种类型。
一是职业技能培训模式。职业技能培训模式是以职业技能培训为核心,该模式下由走出去企业根据项目需求拟定培训要求,与国内高职院校共同设计培训课程和培训模式,由校企双方共同组建培训师资队伍,共同完成对外籍员工的技能培训。2015年教育部批准的针对中国有色矿业集团走出去项目,在非洲赞比亚开展的当地员工职业培训是典型的技能培训型模式。
二是境内留学生培养输送模式。境内留学生培养输送模式是以留学生培养为核心,该模式下由驻外中资企业提供人员需求,由境内外合作院校联合招生,校企双方共同商定教学计划、教学评估鉴定以及技能考核鉴定等工作,学生毕业后直接入职。泰国“鲁班工坊”项目是典型的境内留学生培养输送模式。
三是境外校企合作定向培养模式。境外校企合作定向培养模式是走出去企业依托“鲁班工坊”和境外当地院校展开合作,由境外当地院校为特定走出去企业招收和培养学生的方式。该模式下驻外中资企业提供岗位需求,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按照企业需求培养定制应用型技术人才,学生毕业考核合格后直接入职。该模式与境内留学生培养输送模式相比,其优势主要体现在缩短了学生的培养周期,可设置更为丰富的岗位实训环节,更有利于贴近岗位需求和实际生产需要,加速了走出去企业的人才储备速度。同时,也为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教育资源,创造更为广阔的就业机会,也可降低我国走出去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和我国政府在留学生人才培养上的教育成本。但该模式与境内留学生培养输送模式相比,学生在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能力、语言能力方面存在一定差距,该种模式下培养的学生可作为走出去企业一线生产技术工人储备。玲珑国际轮胎(泰国)有限公司与泰国大城技术学院借助泰国“鲁班工坊”就境外校企合作定向培养达成了合作意向,该模式是对国际间校际合作“鲁班工坊”模式的创新实践。
四是本土学生走出去模式。本土学生走出去模式是以培养我国本土学生国际化能力为核心,以提升国际化综合要素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为着力点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境内院校培养和境内外校企实践相结合的手段,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技术技能人才。该种模式下培养的学生应具备强技能、熟语言、知法律、明程序的综合职业能力,可作为走出去企业基础管理岗位人才储备。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职责,应紧密跟踪走出去企业人才需求变化和产业布局发展趋势,提升服务发展方式转变的能力,为服务“一带一路”共建,协同中资企业“走出去”开辟更广阔的天地。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