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天津 300350)
为了满足互联网+国际贸易综合技能人才的培养,必须对高职国际贸易专业教育教学进行全方位的改革。
由教育部举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为高职院校互联网+环境下国际贸易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带动并深化国贸专业各项教学改革。
自2018年始,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增加了“互联网+国际贸易综合技能”赛项,笔者所在的天津商务职业学院的传统顶尖专业国贸实务专业相继参与了两届竞赛,虽然能够获得奖项,但前景并不乐观。究其原因,是目前的竞赛内容引入了大量互联网+的新技能,新知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与知识所占比重逐年下降,而且更注重操作技能的竞赛,知识性竞赛比重逐步降低。2019年“互联网+国际贸易综合技能”在内容上包含四个模块,分别为外贸业务能力B2B模块、外贸业务能力B2C模块、外贸跟单能力模块和外贸英语沟通能力模块,涵盖了外贸业务员、跨境电商营销专员、客服专员、采购专员、外贸单证员、外贸跟单员等相关职业岗位群。
竞赛要求每组参赛队的四名选手以团队形式参与各模块竞赛。第一天,每队的两名选手为一组参加外贸英语沟通能力竞赛,与此同时另两名选手为一组参加外贸业务能力B2C竞赛。第二天第一场,每队选手分为两组共同参与为时四个小时的外贸业务能力B2B竞赛,随后,仍然以这种分组形式参与外贸跟单能力竞赛,速度和正确率决定最后一场竞赛的成绩。可见,该赛项要求参赛选手都要具备B2B及B2C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产品发布、营销推广、商务沟通、磋商签约、单证、跟单等外贸综合业务操作能力,并根据对以上技能的灵活应用程度、熟练程度和处理业务的合理性及准确率来判定参赛队的团体成绩。这就要求参赛选手必须对国际贸易出现的新形势、新方式、新技能掌握熟练,是一个长期培训,不断练习的过程。而笔者所在院校依然采用选拔优秀学生进行短期突击性的理论培训和技能训练的方式,实践证明这种训练方式对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没有效果,因而竞赛成绩也就没有突破性的进步。因此,应以竞赛所涉及的岗位技能为基准,重新组合国贸专业核心课程,将新的理论、技能引入到日常教学,使全体学生获得相应的学习训练机会,从总体上提高教学与实际岗位的契合度。
第一,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延续传统外贸岗位工作内容,没有关注互联网+国际贸易涉及到的新型职业核心能力要求。如在商务推广上,传统的市场学不涉及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商品上架,营销等手段的教学;在商务沟通上,外贸函电的内容也与实际网络英语在内容上有很多差异;在商务处理上传统外贸注重履约的各项环节,而忽略相关客户的售后维护等工作。
第二,仍以理论知识构建为主,实践课时所占比例不足,达不到让学生在做中学的效果。大部分高职教师仍然认为,技术是理论的应用,只有基础扎实了,才能学好技术。因此,经济贸易理论和相关专业课中的理论知识一直是教学中的核心,即使一些操作技能较多的课程,如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贸易实务,单证实务,国际结算,国际商务谈判与磋商,报关与报检实务等也以系统的理论性介绍为主,到高职的第三年才安排一些与实际工作相关的操作实践和实训。
第三,课程内容陈旧,与时代不符。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变化日新月异,现代国际贸易相关环节都出现了相应的变革,尤其是电子合同和无纸贸易的推广,单一窗口的出现,税收、进出口贸易管理政策的变化,需要相关课程的内容及时更新并与之同步,尽快删减过时的淘汰的内容。
第四,课程之间教学内容重复,开课顺序不合理。如进出口实务中涉及的操作部分与单证课及进出口业务综合实训在训练模块上的重复,货代实务与报关报检实务在教学内容上的重复,国际结算与单证实务在训练技能上的重复等等。
因此,重建核心课程体系,精简门类,避免交叉重复,是高职国贸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
基于前述,我们对2019级国贸专业的核心课程体系进行了一些探索,主要改革以下内容:
其一,在职业基础课方面,减少传统理论基础课程,添加基础技能训练课。在对2017和2018级国贸专业课程体系的分析基础上,我们发现,首先,传统纯理论课程在第一学年所占比重过大,而对商务基础技能的训练明显不足。高职学生的特点是理论学习能力不足,纯知识性灌输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对国际贸易的实际工作内容不了解,对专业的接受度也不高。同时由于商务基础能力训练不到位,因此学生毕业后在操作技能上没有明显优势,在职场上难以立足。其次,全国技能大赛也要求选手必须具备熟练的商务基础技能,如对各种办公软件的实际使用能力,打字速度等都是极具挑战的。因此,我们先将国际贸易、经济数学、经济学基础、管理学基础等纯理论课程进行合并和内容重组,开设外贸基础,将以上经济理论知识、贸易理论知识、管理学理论知识根据外贸岗位群所涉及的情况进行筛选,保留一些必备的常识性知识,并在课程设置上采用模块教学、案例教学,将实际工作情景引入到课程教学中,使学生尽快了解国贸专业工作内容,并对需要掌握的相关理论知识有个大体了解,做到知识够用。另外,在第一学年第二学期添加外贸办公软件应用课,该课程是新的技能训练课,要求学生在掌握计算机办公软件的基础上,熟练利用这些技能灵活、快速、准确、美观的处理日常外贸商务工作,提高学生的商务处理技能,为今后无缝对接商务工作提高技能保障。
其二,在职业技术课方面,以教学做一体化课程为主,合理调整课程进度。在2017和2018级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将2019级课程体系中的职业技术课全部提升为一体化课程,这些课程包括:港口与航线、进出口贸易实务、外贸跟单实务、外贸英语函电、外贸谈判口语、报关与报检实务、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要求这些课程在教学中必须采用工学结合,设置教学情景,在教中学、在学中做,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切实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打磨学生对外贸业务的自我处理能力。同时,将贸易常识性课程提前,核心课程提前,辅助课程和拓展课程延后,即第一学年开设港口与航线、进出口贸易实务,第二学年开设外贸跟单实务、外贸英语函电、外贸谈判口语,第三学年开设报关与报检实务、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这样使学生对贸易主要环节和技能尽快熟悉,在后续辅助课程中不断加深对某一环节或技能的掌握,在拓展课程中能加深对大贸易、大物流的理解,引发其对个人发展的思考。
其三,在技能训练课方面,增加互联网+技能训练,课程或内容做出调整。为了适应互联网+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大赛的要求,2019级课程体系中的技能训练课做了明显改动,一方面增加相关课程,如:网络贸易实务、互联网+外贸综合实训,使学生掌握互联网+国际贸易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如在跨境电商平台上如何开店、如何将商品上架、如何做好跨境电商销售(售前咨询和售后服务等)、电商平台推广手段的应用等等。另一方面,对传统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改革,适当增加互联网+国际贸易内容,如国际市场开发实务,要增加跨境电子平台商业推广的技能训练;进出口单证实务,增加同一窗口业务办理相关单据的制作技能;进出口业务流程综合实训,增加互联网+国际贸易中B2B业务处理技能训练;商务礼仪,增加在电商平台上如何树立和维持商务形象的技能训练。除此之外,技能训练课还包括了每学期的实践周,这些实践周的内容以该学期要求学生掌握的专业核心技能为依据,进行涉及和开展,从而不断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
以上基于全国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国贸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改革效果如何,还需在后续的教学实践和参赛后去验证,但无论如何,职业教育的改革必须以市场对人才需求为目标,合理完善其教学工作。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