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职业技术教育校企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研究*

时间:2024-06-19

石 琛,刘美玲,曲 磊,王丽坤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350)

职业技术教育校企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研究*

石 琛,刘美玲,曲 磊,王丽坤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350)

校企合作模式的建立,指引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但现阶段校企合作模式还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职业教育与企业需求不相适应,校企双方需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在法律上没有明晰。文本通过对现阶段校企合作模式的不足因素分析,重点梳理了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实现校企合作深度融合提出一些设想。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

我国职业教育已经进入飞速发展时期,校企合作模式的诞生有助于深化职业教育的改革,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企业和行业的支持,校企合作模式使学校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紧密衔接,这种模式的建立是职业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也是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我国职业教育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和完善,对全民素质的提高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今天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出现不是偶然,是从近代实业教育的“工学并举”一步步地发展壮大,形成今天的办学模式的,校企合作模式的建立使得职业技术教育的模式也发生了变化。我国对职业教育的研究和探索从未中断,校企合作模式是建立在社会经济的发展基础之上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而发展变化,其按市场需求定向培养的管理模式代替了国家统一管理模式。我国政府在最近的十几年里,大力支持职业教育模式的创新,其中以校企合作模式最为推崇,校企合作模式改变了以往的办学方式,使原先局限在学校里的知识教育扩展到企业和市场,改变了传统单一的教学地点。近年来,我国许多学者也对如何发展职业教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一、现今我国职业院校和企业的合作还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校企合作模式虽然已经建立,但是校企合作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还有提升的空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了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还不够高,课程衔接的体系要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运行不畅,这些问题对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产生了影响和阻碍。在校企合作中逐渐显露出体制机制存在的问题,对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有效实施产生不利影响。要保障校企合作模式正常运行,当前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使校企合作从模式确立过渡到如何建立相互融合的体制机制,鼓励行业企业牵头和学校一起共建职业教育集团。

(一)学生校外实习的基础条件不能满足实践需求,缺乏立法保障

校内外实训基地在数量上不算少,但实际上,实习基地建设由于缺少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明显滞后,用来教学的实验设备没有及时更新,老旧破损的机器普遍存在,学院也没有足够的资金和师资来建造可以模拟实际工作的训练基地,所以实践场所显得非常紧张。目前无人监督政府、企业和学校是否都抱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履行义务和职责。学生在企业参加实习的时候,企业往往把他们当成廉价甚至免费的劳动力来使用,学生工作时间长,且不能获得相应报酬,能学到的实践知识也比较少。学生在学校里参加实训时,指导老师常年待在学校,对学生的指导很有限,学生很难经历真正的工作训练。对学生实习的满意度调查报告显示,76.7%的学生觉得实习工作不理想,实习效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学校的课程内容不符合企业岗位的实际要求

教学管理工作存在很多问题,如在专业设置、实践课时、教学内容、实习条件等方面,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不能实现良好对接,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的专业技能与岗位需求之间存在相当差距。产生差距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

内部原因:学校没有跟企业很好的沟通,没有完全了解企业工作岗位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技能人才,对学生注重知识和理论方面的训练,学生的实践技能提高不大,理论有而实践经验不足,毕业后很难立即进入到岗位角色中。在学校和企业的合作中,把持大局的一般还是学校,企业处于一个从属配合地位,这种模式也影响了合作的效果。在课程的设置当中,注重的还是经济上的回报,这与岗位的实际要求是背道而驰的,学校与企业的合作还不够深入,现今大部分停留在表层。

外部原因:人才需求计划没有很精确地在学校和企业的合作上反映出来,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能够非常精确地把企业的人才需求信息与学校的毕业人才信息作对应分析,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没有跟企业的岗位要求很好地衔接。与学校进行合作的企业现阶段比较注重自己的生产利润,没有足够的精力去考虑怎么样去配合学校培养技能人才,所承担的培养责任也没有很好地去完成。同时,国家的政策扶持也不明显,企业方面很难积极主动地参与培养人才。

此外,在人才培养方面,相关主管部门的作用没有有效发挥,没有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许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技术工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这些改变没有在学校的教学内容中得到体现,教学改革没有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没有及时的更新,教学过程中没有及时更新知识点和引进新的内容,学校申请新专业时也面临一些困难。上述原因导致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很难尽快达到工作要求。

(三)学生的就业能力与企业的用工需求尚未实现良好对接

学校按照企业的需求计划培养的学生找工作会容易一些,有的学生还没毕业就被企业直接预定了,无需面试就有相关工作单位接收。但这也导致个别学生被选为企业的候选人才后,在学习方面有所松懈,不思进取,到最后毕业考核时,很可能达不到毕业的要求,企业最后拒绝录用。还有些学生在进入工作单位后,比较浮躁,将上学时候所学的知识应用在岗位上的能力不足,很多知识都得重新学过,专业能力也不强,实际操作能力离单位的用工需求还有很大差距。

(四)职业院校教师实践经验不足,尚未形成较为健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职业院校中教师大多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对企业的岗位了解不够彻底,实际经验缺乏。原因是学院每年安排教师去企业锻炼和进修的名额有限,承担学校教学任务的教师很难有时间、有机会大规模下到企业去参加实践学习,在承担实训教学任务时心有余而力不足,教师的教学水平达不到企业的岗位要求。在进行教学内容开发时,学校很少组织企业专家坐在一起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论证,在教学大纲的制定上缺乏系统的研究,没有考虑到在企业和市场合理推广的实际情况。

(五)企业因为项目成果获得利润较少,参与研究的积极性下降

学校和企业合作开发的项目完成后,要想获得项目成果的转化就必须被企业采纳。这些课题的展开,一般企业的参与成份较少,绝大多数都是学校主持,从课题的研究到结题都是在学校完成,参与课题研究的老师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进行科研,很少到一线去参观和了解实际情况,很难将课题的成果转化到企业的生产实践上,每轮课题的研究成果出来后没有后续的进展,没有进行转化,企业没有因为项目成果而获得利润,因此参加项目研究的积极性大打折扣。

二、探索职业技术教育与社会需求同步发展的新思路

(一)构建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模式理念

校企合作模式的发展必须与我国的国情相适应,这个问题已经被学者探索了许多年,那种将校企合作模式视为一种职业教育培养人才方式的理解必须重新进行定位。学校和企业在合作时,双方承担的义务和责任都不一样,企业追求更高的经济利润,学校以为企业培养所需技能人才为目的,只有校企合作的成果能促进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才有更多的积极性去参与合作,共同开发科研项目,共同进行项目成果转化。这种合作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要以满足企业岗位需求为前提,不能只片面追求知识的教学,还要跟社会工作实践挂钩,这样学校和企业才能保持长期良性合作关系,使双方都能受益,只有协调好“利”和“义”这两者的关系,学校和企业才能和谐发展、互相依靠,最后达到更深层次的交流和合作。学校与企业在现代市场体制环境中要想实现深度合作,建立一种深度融合的契约关系是必需的。校企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学校站在办学效益最大化的角度,企业站在利润最大化的角度,只有将二者的利益有效地结合,双方都有收获的前提下,校企深度融合模式才能正常的运行下去,这种模式既适合学校的办学,又适合企业的发展提高,只有深度融合,校企合作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深度融合模式的构想

学校和企业深度交流合作时,双方都有自己的专长和优点,尽情发挥,并通过多方面合作最终达到利益共享。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提出了校企合作深度融合模式,提倡校企双方在技术支持、资金筹备、人才培养等各方面进行资源共用,实现双赢的局面。本文从三个方面具体提出建立科学有效的校企合作深度融合模式的构想。

1.从法律层面明确校企双方各自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

我国早在1996年就颁布了《职业教育法》,此项法律规定了学校和企业各自承担的义务,但是在未尽义务方面没有明确的法律约束。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对校企合作没有发挥明显的督促作用,职业教育发展的几十年,学校和企业需要承担更多的义务和责任,这就更需要职业教育法律做出进一步的完善,政府和行业更需要在政策层面上指引方向,这样校企合作的发展才能有法律保障,使校企深度融合发展的需求与社会各界的需要相适应。因此,全国人大应在现有的政策法规基础之上,尽快修订和完善《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合作各方的权利和义务,政府应该发挥好自身的主导作用,统筹和协调校企双方的利益诉求,在对地方政府进行政绩考核时,把提高和推广职业教育作为评定的重要参考,企业加强信息沟通和政策咨询服务,为校企合作发挥好指导作用。

2.教学管理与企业人才需求紧密融合,专业设置紧贴市场需求

企业发展不能只注重眼前利益,对潜在的利益也要重视。企业要变强变大,必须有符合本企业发展的人才储备,学校就是培养技能人才的基地,为企业培养储备人才,所以企业和学校需联合建设校外实习培训基地,让更多的学生提前实地体验工作的环境和要求,熟悉设备和场地,向企业一线老员工请教,提高技能操作水平,为将来的上岗积累经验。同时,学校要根据岗位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及时的调整,加大实训部分的课时量,使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更贴近实际应用,并与企业共建具有企业文化氛围和真实职业环境的教学场所,一起进行人才技能教育。

3.校企双方共同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多培养“双师型”教师

学校和企业要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双师型”教师必须既有胜任企业员工培训工作理论授课的水平,又有实训工作经历,学校和企业可以互派人员进行交流学习。在职业教育发达的英国,职业教育教师50%左右都是企业一线工作人员,他们大多在企业工作多年,有着丰富的实操经验,而我国的职教教师还远远达不到这种水平。

在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时发现,学生更加青睐在企业工作过、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老师,这就要求职业教育与企业岗位要求必须更加贴近。在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领域里,学校和企业密切合作、共同发展的案例数不胜数。如日本和德国的职业教育院校的研究水平较高,学校和企业一起经营了很多大的项目,学校组织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项目研发的过程,企业提供研究经费和设备,使项目顺利进行了成果转化,促进了生产技术的革新和提高。现阶段,学校要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企业一起进行技术研发,在提高企业利润的同时,学生自身的业务水平也得到锻炼,企业多支持和派遣单位的技术人员与学校教师一起进行新技术和新工艺的研发,在研发的过程中,学生也积极参与项目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大量的实践经验。项目完成后,学校和企业一起商讨如何进行项目成果转化,将所取得的成果付诸于实践,既在科研上有所收获,又能提高生产力,有效地促进企业利润的增加。

[1]耿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1.

[2]丁金昌,童卫军.关于高职教育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再认识[J].高等教育研究, 2008,(06).

[3]陈云.国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03).

[4]邢清华.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及其促进研究[D].天津大学,2012.

[5]高宏梅.基于双赢文化视角的校企合作模式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

[6]张耀灿.中国传统和谐文化的当代价值[N].中国教育报,2005-12-20.

[7]李智水等.江苏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深度融合研究[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4).

[8]崔愿玲.当前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 ,2014,(14).

[9]吴结.高职教育校企深度合作的多元化模式构建及评价[J].现代教育管理,2011,(06).

Research on system and mechanism of depth integration of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SHI Chen, LIU Mei-ling, QU Lei, WANG Li-kun

(TianjinModernVocationalTechnologyCollege,Tianjin300350)

The establishment of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cooperative model points the developing direc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But currently there are still some deficiencies on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cooperative model,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demands of the enterprises cannot be adapted, there is no clearly legal regulations on obligations and responsibilities between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The thesis i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deficiencies of current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cooperative mode, focus on problems during the processing of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cooperation, and gives some assumption about how to achieve depth integration on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cooperation.

Vocational education;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cooperation; System and mechanism

2016-09-05

*本文为天津职成教学会、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科研课题“职业教育校企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研究”成果(JZCX-16022)。

石琛(1984-),女,湖南娄底人,硕士,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环境工程。

G71

A

1673-582X(2016)12-0013-0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