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研究*

时间:2024-06-19

吴振强,马 鹰

(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280)

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研究*

吴振强,马 鹰

(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280)

作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体,职业教育在促进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本对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作了简要分析,从教育目标、专业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等几个方面对现代职业教育的优化进行了研究。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教育质量都发生了质的变化,但是现有的教育模式难以满足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实施职业教育模式变革,创新职业教育模式,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对于提升我国职业教育的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情况分析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职业教育发展迅速,涌现出了一大批成人高等学校、高等专科学校以及职业技术学院,并培养了大量的技术型、应用型的实业人才。但是,目前的职业教育模式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并成为制约我国职业教育迅速发展的瓶颈。

1.教育目标定位模糊,培养目标与专业业务规格不一致

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类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与专业建设方案的制定正是以此为基础。目前,许多专业存在教育目标定位模糊,培养目标与专业业务规格不一致的情况,主要体现在:专业岗位重复性操作在业务规格中占很大比重;重实践轻理论,阻碍学生专业拓展适应面;业务规格管理不到位,造成相应专业课程教学要求不高;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缺乏对学历教育、社会需求与家长期望的关注。

2.专业与课程设置不合理

专业设置方面,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重文轻理、盲目追求设置热门专业、效仿本科院校设置专业等现象比较突出。课程设置方面,部分专业做到了与企业共建课程体系,实现资源共享,及时了解社会、企业人才知识需求结构情况,并以此作为确定课程内容结构的依据,但与企业联系还是不够密切与深入。许多教材更新内容少,多是章节内容的轮换,没有真正结合专业生产岗位现场提高教材内容的先进性,特别是一些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模式没有进一步融入到课程开发当中,教学过分依赖教材,特别是工科专业教材的出版周期落后于技术更新的速度。这些与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并不完全相符,影响了高职人才的培养质量。

3.师资结构不合理,质量堪忧

高职院校“学术性”师资力量所占比重较高,据相关资料统计,高职院校60%以上的教师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到高职院校任教的,这些教师理论基础较为扎实,但实践能力、水平有所欠缺,技术技能型、应用型师资力量比较匮乏。同时“双师型”教师队伍比例相对偏低,部分高校只注重硬件建设,而对于师资软件培养、培训支持力度不够,没有给教师提供好的环境和政策支持,教师自身的专业实践操作能力很难得到提升;职业院校教师职称评审几乎完全按照普通高校的标准,没有体现职业教育的教学特色与教学模式,因而教师职称评审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职业院校师资队伍结构层次改善的途径应该是相关专业领域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这是高职教育性质所决定的。

4.高职教育的教学模式改革缓慢

教学模式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实施手段与方法,它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教学模式改革提升的重要性与紧迫性。部分院校课程教学实施仍然过分依赖老方法、老传统,没有任何新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没有结合当下职业院校学生基本素质状况进行分析、改革与完善,最终教育教学质量情况不言而喻,很难得到提升和改善。教学模式的改革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及相关行业企业的大力支持,为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创造一个和谐、激励向上的优良环境是至关重要的,这也正是我们职业教育努力的方向。

5.办学条件不足也是制约高职教育模式改革步伐的原因之一

高职教育应该得到国家和地方财政的大力支持,然而由于人们认识不够或者是教育体系本身的因素导致职业教育资金投入不足,软件与硬件建设都达不到教育教学的要求,人们对我国高等教育与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的差距认识不足,最终制约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步伐。

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职业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优化高职教育模式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机制性”保障。

1.明确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目标

准确定位是促进职业教育目标实现的基础,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导向,可以说,有什么样的目标定位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为了满足社会对职业人才的需求,职业教育应该将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作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实用型一线操作性人才,依照“加强职业素养、突出实践技能”的理念,充分利用学校、企业共建的教学平台,建构并实施以“工学结合”为先导,“行业融入”为主线,“学中教、教中学,学中做、做中练”为主体的“工学结合、行业融入、‘学-做-练’一体化”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加强专业基础、专业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提升对学生生产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努力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应用能力,使之走出校门就具备高水平的技能型、操作型人才的基本素质,以满足新知识、新技术对其使用者的更高要求。并注重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他们的“抗压、抗挫折”的能力,使他们不仅是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者、操作者,更是工作在一线的创新者,这对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优化专业、课程设置

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直接决定人才培养方向和培养质量,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在社会各个工作领域里工作在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因此专业设置应该以适应社会、满足企业对人才发展的需求为导向,但是绝对不能盲目地设置、追求热门专业,而是要结合社会发展对职业人才的需求和职业院校自身的优势,充分发挥高职教育的特点,设置具有一定超前性、前瞻性的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特殊能力的职业人才,以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课程体系是职业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载体,也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课程设置直接影响到职业教育的质量、效率及规格,优化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必须增强课程的实用性、时代性、先进性,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适当降低必修课的比重,增加选修课的比重,开发“活模块、宽基础”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深度、宽度,探索实施模块化教学的有效途径,切实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使职业教育成为现代素质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避免职业教育“边缘化”现象的出现。

3.优化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的优化要充分体现现代高等职业教育思想,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方针,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特别是教学方法与手段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以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为基础设计课程实施过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同时,我们应该与行业企业技术专家和技能专家合作开发专业核心课程,实施以真实工作任务或社会产品为载体的教学方法,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积极推行与工作相结合的学习模式,重视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融“教、学、做”为一体,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增强交往与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4.优化“双师型”教师队伍

打造一支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专业技术知识的教师队伍,是实现职业教育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这也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是要从源头上提高引进教师的质量,聘请具有较高的教学能力、实践能力、丰富的理论知识的高水平教师到校任教,提高教师的待遇,不仅要能引进人才,更重要的是要能够留住人才;二是注重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加速向“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转化,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提供在职深造的机会,引导教师将学科的前沿知识与专业实践能力教学进行融合,深入企业一线调查、学习,丰富教师队伍的实践知识;三是提高兼职教师的比例,拓宽职业教育师资来源的渠道,由于绝大部分职业院校的教师都是走出高等学府的校门就直接进入职业院校任教,教师队伍实践能力难以满足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通过在企业聘请专业技术知识扎实、操作能力强、实践能力强的人员到校任教,有助于带动全体教师向“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转化,为培养优秀的职业技术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5.拓宽职业教育途径,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继续坚持走“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的途径,以现代学徒制教学理论为指导,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培养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创新性人才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职业教育的“教育与就业”对接的有效手段,充分发挥职业院校理论教学的优势,利用企业提供的良好的实践环境(比如,先进的机器设备等),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校企联合”的职业教育模式不能仅仅停留在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层面上,而且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拓宽“校企合作”的途径,由点到线,再由线到面,引导企业参与课堂教学,提高校企合作的层次,全面提升职业教育的水平、质量。

总之,现代职业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只有不断地进行变革、创新,才能适应社会对职业人才的需求,才能够培养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急需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1]张义先,李一平.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05).

[2]刘旺生.“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亟需解决的几个问题[J].职业教育研究,2005,(10).

[3]李亚民,陈向平.以素质教育为特色构建高职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教育与职业,2006,(15).

[4]徐涵.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03).

Consideration and Research on Talent Cultivation Model of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WU Zhen-qiang, MA Ying

(TianjinEngineeringTechnicalInstitute,Tianjin300280)

As a main body of training technical and skilled talents,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playing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social progress and economy development. The thesis gives a simple analysis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alent cultivation model of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thesis covers educational goals,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setting, the structure of teaching staff and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training, etc. to research optimization of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Vocational education; Talent cultivation model

2016-10-10

*天津市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会2016年度重点科研课题“职业教育集团化进程中协同育人机制的研究”。

吴振强(1970-),男,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工程监理教研室教师,现从事监理专业学科的教学工作,自2007年兼任学生辅导员工作;马鹰(1968-),男,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保卫处处长,主要负责学院校园安全与保卫工作。

G71

A

1673-582X(2016)12-0017-0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