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校企合作 探索系列教材开发新模式*

时间:2024-06-19

孙小红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350)

校企合作 探索系列教材开发新模式*

孙小红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350)

文本从电子信息行业的发展背景出发,分析了高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转型为三网融合方向后对系列教材的迫切需求,阐述了传统高职教材开发的弊端,探讨了校企合作编写教材的经验和体会,探索校企联合开发专业系列教材的新模式。

三网融合;校企合作;系列教材

近年来,电子信息行业处在一个高速发展期,市场对信息技术、三网融合技术及下一代网络技术应用技能型人才需求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我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三网融合方向)专业,配合国家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及人才需求及时调整专业定位,进行专业建设和改革,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并编写教材,探索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系列教材开发新模式。

一、行业升级促专业转型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猛,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最具活力、最具创新的行业之一。“十二五”规划纲要将新一代信息技术列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加以政策扶持,物联网、信息安全、下一代互联网、集成电路、移动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成为重要的战略任务。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全面发展的形势下,网络和通信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下一代网络成为电子信息领域发展的热点,网络融合尤其是三网融合成为统领所有业务的中心。伴随网络升级和更新步伐的不断加快,电子信息产业步入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阶段,电信网络建设、维护和系统服务日益增多,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将对经济生产、社会生活产生巨大影响。

三网融合技术的发展将带动整个信息产业链的发展,使包括内容提供商、服务提供商、运营商以及设备制造商在内的整条电子信息产业链产生巨大的人才需求,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成为其所需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巨大加工厂。而纵观目前高职院校传统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如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网络工程技术专业和通信技术专业等,其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方向很多都是十几甚至二十余年前确定的,方向主要基于电子信息产品的安装、调试、检测、维护方向以及电子信息系统集成与服务,其课程体系、教材规划、教学内容也是围绕这个方向展开的。在网络之上的信息应用技术的相关专业和课程、教材几近空白,传统电子信息类专业定位已落后于电子信息产业的形势和现状,其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目前电子信息行业企业的需求,必须加以改造。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开设于2001年,有着雄厚的办学实力。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该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2001年专业开设之初定位于电子信息产品的安装、调试、检测与维护方向;2008年,专业定位为电子信息系统集成与服务方向。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升以及三网融合及下一代信息技术的推广,特别是在网络之上的信息应用需求增长明显的情况下,2010年该专业与国内电子信息知名企业中兴通讯有限公司合作,定位于三网融合方向,开辟新的专业领域——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三网融合方向)专业,为此设计了基于三网融合技术及应用的全新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分析原有课程资源时发现,与新专业方向建设相配套的课程体系及教材体系还不完善,具有鲜明职业特色并专注于对学生技能培养的教材极度匮乏。因此,基于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三网融合方向专业系列教材的开发迫在眉睫。

二、传统高职教材编写缺陷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历3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果。经过快速发展,初步建立起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成为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然而,作为高等院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的基本保障——教材建设,却远远滞后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步伐,所使用教材要么将相同或相近的本科教材进行简单缩减,要么是多年前职教老教材的再版,缺乏针对性、先进性、适用性。概括来说,现有的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在设计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过分强调学科体系,无法体现高职教育特色

由于我国高职院校建立时间较短,缺乏高职教材编写经验,很多教材在开发过程中都以本科教材为模板,强调学科知识的全面化、系统化,将其进行简单删减或改动,形成高职教材。而职业教育要求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注重职业分析,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简化学科知识方式组织教材内容,缺乏职业针对性,使学生难以将知识转化为职业能力,很难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1]。

2.教材的编写人员单一

原有高职教材的编写主体是学院的任课教师,这些老师多是从高校深造后直接到校工作,没有或很少接触专业实践,即使有一点工作经验,也难以把握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教材开发精髓,无法准确选取典型工作任务和项目,对于精确提取知识点和技能点以及实施细节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一些涉及到项目课程的教材,也都是主要集中在对新课程模式下对教材改造的简单构想,而缺乏系统的、深入的研究[2],理论与实践相背离的现象时有发生,已有碍于教材的最佳教学功能的发挥。

3.教材开发缺少针对性

随着各个领域不同分支的快速发展,现在高职学校专业划分也逐步细化,每个专业对应不同的专业领域、就业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均有差异,因此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材开发就应该具有针对性,无论是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材都应是针对某个专业的系统教材,在各个细节设计上突出专业的特色。而现有教材选用情况是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多个专业同时使用一本教材,专业课教材编写也很随意,成为多个专业教材的叠加或罗列。

4.教材更新速度缓慢

随着当前科学技术发展迅猛,高职院校专业更新的速度也随之加快。而部分高职教材多年来内容一成不变,更新速度慢,没有对当前专业领域发展的新技术、新工艺做系统的介绍,无法满足企业对学生所需知识、技能的要求。同时,有些专业课程教材,相互之间衔接性较差,存在内容重复或内容脱节等现象[3]。

三、校企合作编写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三网融合方向)专业系列教材

2011年,教育部高职高专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了由国内知名电子信息企业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支持的、由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组长单位的项目组,遵照教育部指示精神,依据教指委提出的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改革的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以及课程开发方法,研制完成了高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三网融合方向)专业规范,并由教育部向全国高职院校公布。在该专业规范中,设计了全新的课程体系,其中《电信工程制图与概预算》、《无源光网络技术与应用》、《同步光网络技术与应用》、《数据业务信息化应用》、《语音业务信息化应用》、《多媒体业务信息化应用》等课程和教学内容涵盖了新一代信息技术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新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需要系列教材作支撑,教材建设成为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教指委的指导下,校企合作探索开发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三网融合方向)专业系列教材新模式。

1.行业主管部门指导确定教材开发框架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高职电子信息专业教学研究会,为配合教指委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三网融合方向)专业规范的落实,推动专业建设,组织了与该专业规范配套教材的编写工作。职教会以课题立项的形式,组成项目组、专家指导组和教材编委会,组织并制定教材开发框架和规范,研究编写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三网融合方向)专业系列教材。职教会多次组织培训和研讨,使教材编写人员领会了基本专业理论课程(A类课程)教材、基本技术-技能课程(B类课程)教材、学习领域课程(C类课程)教材的划分方法、编写规范和框架,通过对教学工作委员会、教材工作委员会2013—2014年度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课题的研究,进一步明确立了教材编写的理论价值、实践意义、研究方案、特色创新等问题,对教材开发流程及所编写教材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有了通盘的考虑。

2.校企合作成立教材开发团队

由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牵头和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校企深度合作共同组建教材开发团队,组成6个编写小组,联合开发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三网融合方向)基于主干课程的教材《光传输系统组建与维护》、《通信工程概预算》、《下一代接入网系统组建与维护》、《数据业务信息化应用》、《工程制图(AutoCAD2010)》、《IP通信技术》共6本。高职教师作为教材编写的主体,熟知专业教学规律,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了解学生的认知能力、素质基础和实际状况;而企业专家知晓现实职场中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熟知工程技术的流程、规范,通晓行业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掌握大量工程技术实例。将两者结合起来,可以发挥其在各自领域的优势,取长补短,编写出高质量的专业教材[4]。

3.职业分析与学科有机融合形成教材内容

依据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三网融合方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教材开发团队共同研讨,将职业分析与学科有机融合形成教材主线。由有工程经验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根据实际工程总结出由职业分析导出的知识点及技能点,由学校教师从教学出发总结出学科体系涉及到知识点及技能点,再将职业分析导出的知识点及技能点与学科体系涉及到知识点及技能点进行融合、汇总,形成教材所需知识点及技能点。在电子信息行业指导委员会、企业专家、授课教师三方反复论证、研讨的基础上,最后提炼、归纳确定本教材的目录和讲述内容。

4.选取基于工作过程典型案例

教材编写团队在教材编写过程中精心选取典型案例,以先导案例引出工作任务,通过任务分析确定知识要点、技能目标,采用任务驱动,以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为主线将专业知识合理地延伸出来,通过完成相应的项目内容达到职业能力的培养。教材编写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把学生应用能力培养融汇于教材之中并贯穿始终,突出职业素质培养的特点。准确选取典型案例,使教师更容易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案设计,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目的更加明确。通过学习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必要的理论知识,而且通过完成相关的技能操作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习的内容就是工作的内容,实现学校和企业无缝对接。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三网融合方向)专业教材目前已编写发行4本,按照计划近期将完成全部教材的编写工作。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专业持续发展的永动机,校企联合开发专业系列教材,可以促进专业教学资源建设,并且渗透到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开发、实训室建设、教学团队提升等各方面,从而大幅提升专业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1]刘松,李娜.以职业分析为依据,校企合作开发高职教材[C].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2014年会学术论文集,2014,(10).

[2]何福贵,张梅.基于学习领域课程的职业能力培养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11-12,10(06) .

[3]恭在礼,黄金楷,杨和平.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9,09(09).

[4]赵勤贤.浅谈校企合作开发高职教材的探索与实践[J].价值工程,2013,(06).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Cooperation Research on New Mode of Series of Textbooks Development

SUN Xiao-hong

(TianjinElectronicInformationandVocationalTechnologyCollege,Tianjin300350)

The thesis starts with the developed background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and analyses the active demands for the series textbooks after the major of advanced vocational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transfers to integration of three networks direction, states the dis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materials development in advanced vocational colleges, discusses the experiences of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cooperatively compiling textbooks and also explore the new mode of series of textbooks development.

Integration of three networks; Colleges and enterprise cooperation; Series teaching materials

2016-09-17

*本论文为天津职成教学会、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科研课题“校企合作开发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三网融合方向)专业系列教材”研究成果。

孙小红(1965-),天津人,硕士研究生,教授,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子系通信教研室主任,研究领域:通信、电子信息。

G71

A

1673-582X(2016)12-0025-0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