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让我们坚守住“汉字阵地”

时间:2024-06-19

(天津市第一轻工业学校,天津 300131)

多姿多彩的世界文化中,文字千万种,只有中华民族的汉字最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刻在兽骨上的甲骨文,到当代的行书,记载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汉字是中华民族最传神也是最独特的标识,既是中华文明的标志,又是传承中华文化的工具。汉字兼具形声义,优美、辨识度高、易懂、具有关联性,它的使用既是一种交流和记载,也是中华民族的情感的表达和交融——民族灵魂的纽带,还是一种行为艺术,具有独特的美感,蕴藏着丰富的中华文化与艺术。“横平竖直写汉字,堂堂正正做真人”,这正是千百年来人们将汉字看做艺术品与人格标尺的写照。不管时代怎样风云变幻,不管科学技术如何日新月异,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源头,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不会改变,而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理所应当自觉致力于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不能在种种冲击面前丧失汉字文化的自尊、自重、自觉与自信。

但是,当代电子信息技术日益发展,人们选用高效快捷的方式传递信息,交流感情,常说的话是“有事打电话,发微信”,传统的交流媒介——书信、留言条,已经被键盘和鼠标取代。久而久之,大多数人提笔忘字或写错别字的现象时有发生。笔者今年有过这样的经历。在讲授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的第一单元的两篇课文后,笔者按前期布置的作业进行了单元字词默写,默写结果令人反思。在两篇课文中,一共选取了五十组字词作为默写内容,每组分值二分,全班竟然无一人得满分!成绩在八十分以上的,不足十分之一;成绩在六十分到八十分的,不足三分之一;成绩在六十分以下的竟然占全班总人数的一大半。而且抽查对象是中职对接高职的的班级,要参加天津市市中职接高职统一考试的。这些学生在中等职业院校中,是学习成绩较好的,有一定的文化基础。这个结果,出乎笔者意料,遂进行反思。

在授课过程中,每一段的生字词、难写字词、冷僻字、重点注释和成语笔者都讲解过,并要求在书上做出标记;每一课的练习册的前三题都是关于字音、字形、字义的,也在学生完成后讲评过的;在听写的前一周就已经告知学生,要听写《雅舍》《幽径悲剧》里的字词;听写过程中,为了便于学生区分同音字,有的给出了解释,有的给出了提示。先讲再练后检查,整个过程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先提前布置再检查,也没有搞突然袭击,而且绝大部分字词都是课文内出现过的,其它的也没有超出他们的认知范围。

听写的字词中,有将“猖獗”听写成了“娼绝”,“琼楼玉宇”听写成“穷楼欲语”(提示学生,意思是金碧辉煌的房屋),“喷嚏”听写成“喷涕”,“鸟瞰”听写成“鸟看”,“数见不鲜”听写成“硕见不鲜”(提示学生,意思是多次看见不觉得新鲜),“洒扫拂拭”听写成“洒扫服饰”(提示学生,是做卫生的动作,动词),“万斛闲愁”听写成“万壶闲愁”(提示学生,斛是古代的一种量器,10倍于斗),“愚氓”听写成“愚萌”(提示学生,意思是愚蠢的人)等等。这些虽是写错了的,但是是凑凑合合能写出的,还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空着的。

此情此景让人何以堪!笔者深思,这恐怕不只是这一个班的现状,它应该是当下中职语文教学的一段缩影,老师误以为学生经过小学初中的学习,语文基础已经比较扎实了,字词的音形义在大课时量的训练中都过关了,授课时应侧重于阅读理解和文本解读了;学生认为已经学了近10年的语文了,常见字词应该都见过了,也应该都会写了。

诚然,现代社会科技的日益进步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人们规范书写汉字的能力。数字化处理手段给文字记录方式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可以不假思索地在键盘上“敲字如飞”,却提笔在纸上书写汉字时需要先思索一番。许多人在毕业离开校园参加工作后,不再面对五花八门的作业,基本不需要手书汉字,而工作中却需要长时间使用电脑,只能大致记住汉字的模样,于是提笔时难以正确写出具体部首和结构。当前,很多学校都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师也广泛使用PPT教学,板书教学越来越少了;学生也基本上每人拥有一部属于自己的智能手机,语音输入、扫描输入等方式相当快捷便利,也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学生书写汉字的时间和空间,甚至连笔记都不再手抄手写,以手机拍照片的方式替代。如此片面追求学习结果,而忽视学习过程的做法,无异于舍本逐末,也深深动摇了规范书写汉字的根基。笔者调查身边同事,他们均承认写字有些困难了,提笔忘字、写错别字的频率越来越高了,写字速度和字迹工整度也明显不如以前了。教师都如此,遑论学生!

的确,古老悠久的汉字艺术受到了新兴科学技术极大地挑战。有外国学者就曾把电脑称为“手写体的诅咒”。不同于拼音文字,汉字的结构十分特殊,大部分汉字象形表意,电脑输入汉字难以兼顾这一功能。“五笔输入法”在各种输入法中算是比较好的兼顾到汉字象形表意的功能,它把每一个汉字拆成最多四个部分,大致保留了汉字的基本架构,但它与现实书写笔顺又有差别,真写起字来也难免有时会缺胳膊少腿儿,况且“五笔输入法”与其他汉字输入法比较起来,一方面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来记忆与练习,另一方面也需要日常有一定的使用频率而不致手法生疏,导致使用者非常有限;相反,只要有过小学一年级学习经历,具备基本的汉语拼音知识,就能使用“拼音输入法”。“拼音输入法”的低门槛、便捷使之自出现后就广受人们的青睐,这更是弱化了人们对汉字具体构造的记忆。人们在易学、迅捷、便利、高效的文字信息化处理手段诱惑下,从新奇地尝试到慢慢接受,从慢慢接受到逐渐习惯,从逐渐习惯到十分依赖,于是,可以在电脑上“敲字”输入的绝不在纸上“写字”,可以通过“语音”输入的决不在电脑上“敲字”。等到了一定需要手写的时候,人们才发现有些汉字的具体模样竟是如此不清晰,错别字就越写越多了,字也写得越来越丑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数字化处理技术对规范书写汉字的冲击只会越来越强烈,因而,结合时代研究汉字本身才能找到正确的出路。在形体上,汉字逐渐由初期的图形演变为笔画,由象形逐渐演变为象征,由复杂变为简单,这样就使汉字在字形结构上就有着一定的魅力,笔画之间蕴藏着深刻的内涵。一个人有意或无意地写了错别字,就会令人费解甚至误解,这样就会影响意义的表达进而失去文字的交际作用,甚至害人害己。话本《赵旭见仁宗皇帝》中,殿试时,赵旭文章写得文采飞扬,只是把“唯”字的口旁省了一笔,写成了撇折点,就被宋仁宗皇帝给取消了进士资格。这个教训可谓深刻!上个世纪三十年代,阎锡山、冯玉祥联手对付蒋介石,准备在中原地区决一死战。冯阎密谋会师于河南省北部城市沁阳,合击周边的蒋介石军队。孰料,冯玉祥的下属在下达命令时,在“沁”字上多加了一撇,变成了“泌”字,于是“沁阳”成了“泌阳”,巧合的是,河南省南部确有泌阳城,距沁阳500多里。结果,部队按照错误命令风雨兼程奔赴泌阳,分散了力量,贻误了战机,导致了冯阎联军的溃败。可谓“一字毁千军”!在进入“地球村”时代,一旦在国际契约中出现了错别字,尤其是在关键之处出现了错别字,其产生的恶果便可想而知了。由此可以看出,规范书写汉字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规避生活与工作中那些不必要的是是非非,让我们更加自信的生活,更有效的工作。

见微知著,防微杜渐。作为教师,应该扛起规范书写汉字的大旗,肩负起传承中国汉字的责任,将汉字文化继续发扬光大。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要在汉字本身已有的表意功能的基础上去理解每个汉字的构成,理解每个汉字特定的意义,从而牢牢掌握汉字的音形义,为规范书写汉字奠定坚实的基础。义务教育阶段的老师们在讲解汉字的过程中,有很多行之有效的办法,可以学习。例如引导学生学习“聒”字,可以告诉学生,有一个人不停的在你耳边说话,就是“聒”字;又如,“賤”是指事字,是“贱”的繁体字,左边“贝”是偏旁,古代用“贝”进行商品交换,相当于现代的钱,右边两个“戈”,为钱而争斗,自然是“贱”;再比如引导学生学习《项脊轩志》中的“爨”字,它是一个象形字,虽然笔画繁多,但是有规律可循,它是上中下结构,上面是一口金属锅,中间放了很多木材,下面点着了大火,这是在烧火做饭,就是“爨”字。笔者在学生时代,老师给我们讲解“蠢”字的时候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四十几年过去了,笔者至今仍然记忆犹新,这个“蠢”字从来没有写错过。故事是这样的:有个附庸风雅的土财主,找一个画家索画,画家不愿意给,因为在画家看来这个土财主并不懂艺术,但是土财主态度坚决。于是画家送土财主一幅作品。画家画的是一片桑叶,叶子上有两个可爱的蚕宝宝。老师讲这个故事无意讽刺什么,只是告诉学生,祖先馈赠给我们的汉字都有一定的意义,这也是汉字区别于其他拼音文字的地方。在克服错别字、提笔忘字方面,前人还是有一些好的经验的,值得我们借鉴。

首先,考试是学习的指挥棒,尝试在语文试卷中增加看拼音写汉字的题型以及分值,可以引导和强化学生对平时听写课的重视。在各类语文考试卷中,都有规范汉字读音,正确书写字形的题目,但是当代人追求工作效率,在试卷上出大量的选择题,这样,答卷的速度和判卷的速度就都便捷快速了,所以大多数教师无意识中热衷于出内容为选择字词正确的选择题,基本抛弃看拼音写汉字的题型。殊不知,这样做,其实降低了答题的难度,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有些字能认得出却写不出或写不对的现象。这也应该是弱化汉字规范书写的一个现实因素。因此,在各级各类选拔性考试的语文试卷中增加看拼音写汉字的内容和分值,将能够成为重视规范汉字书写的一个风向标。

其次,可以开展听写大赛、书法大赛、作文比赛等活动,也可以设置毛笔字、硬笔字等课程,来促使学生关注书法练习,在这个过程中,增强学生规范书写汉字的能力,进一步感受汉字的独特魅力,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当代人有事“发微信,打电话”,人与人用有声的语言交流。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适当的增加作文教学,让学生把自己所想,所感用文字书写出来。可以寻找契机,引导学生写作文,在练习中,提高文字书写的能力。比如,新学期伊始,住宿的中职生,这些温室里的花朵头一遭离开父母的悉心照料而独立生活,会面临很多不适应,可以引导他们给自己的家人写一封信,诉说心中的烦恼和快乐;再比如,军训归来,可以引导学生写军训生活感受等等。用多种方式,练习,强化,使用,提高学生规范书写汉字的能力。

最后,采取多种方式来默写汉字。单一的以老师说学生写的形式,太枯燥,会让学生因千篇一律而心生厌倦,慢慢失去听写字词的兴趣。老师可以适当地改变默写方式,交流借鉴好的方式方法,交替使用,活跃课堂,或许能起到更好的效果。如,教师可以让相邻学生互相听写,即让某位学生扮演小老师念字词,另一位学生听写,再由念字词的学生检查是否正确,然后再互换角色,当学生要求对方听写时,多半会挑自己认为最难写的字词来给对方增加难度,而又为了自己不露怯,就会主动去掌握难字词的书写,这样恰恰能够帮助学生突破字形的难点,能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理解学习。又如,“给你一次作弊的机会”,可以搞一次突然袭击,且设置抽查听写的字词难度较大,在听写完成后,效果应该不会太好,就同情地说:那好,给你们一分钟的作弊时间。当开始倒计时59 58……时,学生们会飞速的翻书,口中自言自语的念起了自己错了什么字,该怎么改正,这时候学习效果和效率是非常喜人的,但是用多了也会带来学生投机取巧的负面效果,所以不宜常用。还有填空法、动作法、迁移法、字义法、猜谜法等听写字词的方式。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所以学习汉字、规范书写汉字就是在践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在增强我们自身的中华情——爱汉字、爱民族的情感。日本在保护日语方面做得比较好,在初级教育阶段系统设置了书法课,在一些高等学校将书法课确定为必修课。德国通过立法,要求德国的产品需要用德文来标注。还有一些国家为了防止外国文化入侵甚至把保护母语纳入到国家安全战略体系。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濡养我们生存发展的血液。数字化时代,我们不能“握着鼠标或手机而忘了笔杆”,更不能漠视规范手书汉字也是传承汉语极具生命力的方式,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汉字不能沦为失落的文明。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