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天津市劳动保护学校,天津 30016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但面对新方位、新征程、新使命,教师队伍建设还不能完全适应,有的教师素质能力难以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需要,专业化水平需要提高。如何创新培训方式,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培训效果,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从而建立一支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是中职学校面临的重要问题。
目前,中职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工作效果并不理想,其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学校对教师队伍建设不重视,重使用轻培养。职业中职学校看重教学工作以及教学活动的组织,而未能充分考虑师资队伍素质建设的重要性。由于缺乏对教师的培训工作的重视,导致教师缺少继续教育的机会,对新知识和新技能的认识不足,使得教学水平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二是,教师培训没有长期规划,教师培训临时性居多,不利于教师知识结构的系统化和专业化。
三是,教师培训不能与实际相结合的情况,有的培训目标不明确,致使培训浮于形式。
四是,培训方式单一,培训效果不好。培训方法滞后,培训渠道单一,导致教师学习和成长空间有限,从而限制了教师教学工作能力和素养的提升,给中职中职学校的教学改革工作带来一定的阻碍。
针对上述问题,职业中职学校必须提高重视程度,创新培训方式,加强教师培训,从而全面提高中职教师的专业能力。
职业中职学校领导必须重视教师培训工作。教师培训既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是教师激励机制的措施,也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职业学校做好教师培训工作,搭建教师成长的平台,满足了教师的成长和成就的需要,会激励教师不断进步、不断取得成就。职业学校做好教师培训,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是保证职业教育目标实现的关键,很大程度上影响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因此,职业学校应将提高教师整体能力素质放在整个学校建设的重要位置,将教师培训工作列为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要做好教师培训,应做好师资队伍规划和培训规划。根据学校发展实际,着眼未来的发展,职业学校领导要做好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目标,同时要做好教师培训规划。学校应制定3至5年的教师培训规划,还要制定每年的教师培训计划,为教师培训做好基础工作,才能使培训工作有的放矢、有序开展。教师专业能力提高,要从教师政治思想、职业道德、技术技能、育人能力等方面成熟、升级、创新三个方面逐步实现的过程。
《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训需求意向调研》提出,中职学校教师需求的培训内容,需求第一位的是专业技能,第二位的是专业教学方法,第三位是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第四位是课程开发等。在围绕教师队伍组织培训工作时,需要对培训内容进行整合与创新,以确保培训教师所需要的内容。中职学校需要综合本校开设的专业,有计划的在教师专业技能、教学方法、新技术、课程开发等方面开展培训,注重专业技能提升培训和教学方法培训的内容设计。培训内容应涵盖应用型技术技能,也要涵盖工业4.0、大数据、智能制造等前沿技术成果。教师通过参加培训,提高专业技能,也能掌握技术前沿动态。对于具体培训内容,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提到,“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学习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引导教师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增强价值判断、选择、塑造能力,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职学校应把思想政治培训放在首位。职业道德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必须唤醒教师的职业良心,确保教师弘扬高尚师德师风,绝不越过道德底线,从而全面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和德育能力。
2.注重技术技能培训,培育工匠精神。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亦提出“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领产业工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中职学校作为培养未来产业工人的摇篮,教师应该掌握一定的技术技能,并在授课过程中将培育工匠精神融入课堂。职校教师作为“工匠之师”应首先认同“工匠精神”,掌握“工匠精神”的精髓,弘扬“工匠精神”,并将“工匠精神”融入到自己的工作中、教育教学中。因此,在教师培训中应当将工匠精神的内容纳入其中。
3.构建菜单式和模块化培训内容。“菜单式”教师培训模式是适应教师专业发展需要,解决教师工作实际问题的一种新型教师培训模式。“菜单式”教师培训模式的概念是根据不同教师的不同教学方法对教师采用不同的培训方法,使教师可以自由选择教师感兴趣的培训方法。教师固有教学专长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同时也培养了教师的特长优势。在这种“菜单式”的教师培训模式中,教师不仅可以扮演“受训者”的角色,还可以扮演“培训者”的角色来教授其他教师。每个人都要展示自己的优势和专长,让每个人都可以选择学习,让教师的教学和教育水平全面提高,共同进步。“菜单式”教师培训模式的实质是“因材施教”,开创了双向选课、讲课的先河,激发了教师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师的学习兴趣。改革和发展教育教学,促进教育进步。
1.构建培训情景。在针对中职教师组织培训工作时,中职学校应从现实教学工作情况的角度考虑,为教师构建直观的培训情境。在培训活动中,结合教师工作实际情况,引入真实的教学案例,构建培训情境。在培训情境中,让教师能够对培训内容形成深刻的思想认知,引导教师进行反思与总结,从而实现教学工作思路的创新与整合。这样既能够让教师队伍对培训内容产生兴趣,又可以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参与到培训活动中,从而自觉地规范自身教学行为。中职学校可以将教师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的技能缺陷,如教师对专业技能掌握不全面的问题等作为案例引入到培训内容中,引导教师结合自身工作经验,以及对照自身在实践教学工作中的表现,思考今后的教学工作改进和创新思路。
此外,中职学校也可以将教师公开课教学视频等资源,呈现到培训活动当中。引导教师自主关注公开课教学视频,分析在课程设计以及教学执行方面存在的优缺点,并且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提出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对策。
2.设计微课资源,创新学习方式。为了保证中职教师队伍培训更加科学、有效,中职学校需要加强资金投入,引进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化培训平台。根据教学工作内容和培训素材,合理汇集微课资源,构建智能平台,从而为教师提供丰富的培训学习环境和空间。便于教师进行随时随地自主学习,这样不仅可以丰富教师自身文化知识储备,提升教师专业素养,还可以保证中职学校的各项教学活动更加高效。同时,通过整合微课程资源,构建智能化培训平台,可以让教师对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和实施方法,加深理解。让教师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能够合理的利用信息技术,组织课程教学,创建实训平台,全面提高中职教师的信息素养,促进中职教学顺利实现信息化教学改革。
3.组建小组,加强研讨。教师专业培训中,需要重视教学研讨活动的组织。中职学校应根据教师所教学科,合理划分研讨小组。鼓励教师之间围绕技能提升、专业建设,以及教学方法创新进行研讨和交流。让教师在互动的过程中,掌握新技术、新工艺,形成创新性的教学理念,提出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师之间可以围绕当前市场发展需求,加强校本课程开发讨论。教师可以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尤其是技能实训课程,从而促进教学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同时,教师之间需要针对当前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例如,教师可以围绕中职生实践技能、创新能力培养等问题进行研讨,并根据自身体会,改进和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当前我国职业学校教师绝大多数直接来自高等学校,缺乏企业实践经历,专业实践能力最为薄弱。《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加强产教融合师资队伍建设。2016年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的《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职校教师应每五年必须要有六个月时间到企业实践。
中职学校要制定有效的政策,提供多种到企业实践的途径,引导教师主动加强专业实践能力。
一方面职业学校要加强校企合作,制定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锻炼制度,鼓励教师到企业实践。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企业生产实践、技术开发、产品研发等主要环节。教师不断增加企业实践经验,了解企业行业的前沿科学理念和技术手段,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便于培养适应现代技术和未来发展的技能人才。教师了解企业用人需求和企业文化,有利于有针对性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另一方面,要加强职业学校教师与企业人员之间的双向交流、相互兼职。通过邀请企业行业技术人员或能工巧匠走进学校担任兼职教师,他们现场指导实习实训工作,与教师们交流企业先进的技术技能。从而达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效果,并有利于构建起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为了保证教师培训效果,培训组织者需要对考核和评价体系进行创新,加强培训反馈。首先,中职学校需要制定完善的考核体系,将教师在培训活动中的学习表现与教师职称评定、岗位晋升等建立有效联系。这能有效督促教师端正培训学习态度,提高培训活动的参与积极性。其次,中职学校需要建立跟踪性的考核和评价体系,对教师接受培训后在教学工作中的现实表现和工作实绩进行考核,从而评价培训工作的有效性。这对今后的培训工作体制和培训方法的创新有参考意义。再次,中职学校需要制定一定的激励性措施,对于在培训活动中表现好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嘉奖,从而提高教师队伍积极性。
综上,中职学校建立一支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不是一朝一夕的能实现的,需要通过长期的培训培养才能实现。通过加强教师培训,制定培训规划、创新培训方法、整合培训、拓宽途径,全面提高教师能力,从而保证各项教育教学工作更加高效、高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