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社会工作专业理论课程教学的调查研究

时间:2024-06-19

杨红辉

(湖南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410128)



社会工作专业理论课程教学的调查研究

杨红辉

(湖南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410128)

在对现在从事社会工作的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后,通过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发现,该专业毕业生对理论课程重要性非常认同,对理论课程的设置不太满意,对理论教程的课堂教学效果满意度更低,他们希望能够针对特定的实务领域开设相应的理论课程,认为教师对实务的熟悉程度直接决定课堂教学效果,希望教师能够把理论课程教学和实务有效地结合起来。

社会工作;理论课程;调查研究

一 研究背景

我国社会的飞速发展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产生了大量的需求,自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 “要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后,2012年,中组部等19部委又联合下发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指出:“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培养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为高校社会工作教育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社会工作教育怎么培养素质优良的专业人才队伍?很多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在积极地进行教学改革,以期培养的社工人才更加适合社会的需求。

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的助人活动,是一门“做”的学问,是一个重实务、重操作的专业。社会工作的专业性强调社会工作者在“做”时一定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专门的方法去“做”。“做”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才能显示其专业水平,科学理论只有真正指导“做”才有意义,社会工作实践和理论相互支撑,不可分离。在社会工作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接受系统的专业教育,是应该更多地学习理论还是应该更多地去实践?理论学习和专业实践在时间上应该怎样分配和安排?对这些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议。

关于怎样处理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有学者认为现代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中,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上,一直存在着某种注重经验性实践活动,轻视系统性理论抽象的倾向。有相当一部分社会工作者认为,社会工作主要是一门艺术而不是科学,在具体的社会服务中主要依赖于实践的经验而不是理论的指导。这种倾向长期影响着现代社会工作的健康发展和社会功能的充分发挥,更影响着社会工作教育的学科建设。[1]更多的学者则强调要重视实践,认为中国的社会工作有着与西方不同的特点,西方是先有实践再有理论,中国则是从理论开始,带动实践的展开,所以一直存在重理论教育轻实务的不足,因此,社会工作尤以实践为教育的目标与致力方向。[2-3]对这个问题最有发言权的其实是社工专业的毕业生,不管他们在学校里是接受理论教育多些,还是做实务多些,他们能不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最能说明问题。为此,笔者对该专业毕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学校理论课程教学的看法,从而为社会工作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

二 调查的基本情况

本调查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发放问该卷该给专业已经毕业并正从事社会工作的学生,通过这些学生再寻找其他符合条件的调查对象,共回收问卷148份。接受调查的对象还有部分在读的研究生,以及部分没有在高校接受过社工的专业教育但从事该项工作的人。考虑到在读的研究生在本科时接受了社工的专业教育,现在可以站在更高层次对该专业的理论教学进行反思,他们填写的问卷计算在有效问卷内。目前从事社会工作却没有高校社工作教育经历的不符合调查条件。剔除不符合条件的问卷,获得有效问卷128份,最后利用SPSS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

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如下:128人中,性别构成为60名男性,68名女性。学历构成为11名研究生,108名本科生,11名专科生,本科毕业生是这次调查的主体,占总调查对象的82.8%。毕业学校为湖南农业大学、深圳大学、黑龙江工程学院、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广西师范大学等43所高等院校。开始从事社工的时间从2007年到2013,其中2010年、2011年、2012年、2014年这四年开始从事社工的最多,分别是29人、26人、25人、21人。所在的岗位既有机构社工、也有项目社工,从事的具体工作有社区社工、学校社工、企业社工、家庭社工、青少年社工、老年社工、妇女社工、残障社工、社会工作行政、机构管理或项目管理等等。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被调查者所从事的工作涉及到社会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领域,从事社会工作最长的已经满了六年,最短的不足一年。从开始从事社工的毕业生,正处于角色的转换期,在学校所学的理论能不能帮助他们迅速地适应工作岗位他们的感受最直接,而已经从事社工几年的毕业生他们的工作经历让他们对这个问题的感受更加深刻,因此本次调查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社工专业毕业生对该专业理论课程教学的看法。

三 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社会工作专业理论课程学习的收获及重要性的看法,第二部分是对社会工作专业理论课程设置的看法,第三部分是对社会工作专业理论课程课堂教学的看法,第四部分是对社会工作专业理论课程教学的建议。

(一)对社会工作专业理论课程学习的收获及重要性的认识

绝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在学校里理论课程的学习很有收获,认为学校里的理论学习对现在的学习和工作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能使自己更快地掌握技术。具体情况如下: 33人认为在学校理论课程的学习很有收获,占被调查对象的25.8%;59人认为比较有收获,占被调查对象46.1%; 35人认为有一点收获,占被调查对象的27.3%,有1人认为完全没有收获,占被调查者的0.8%。20人认为在学校的理论学习对现在的学习和工作影响很大,占被调查对象的15.6%;70人认为比较有影响,占被调查对象的54.7%;36人认为有一点影响,占被调查对象的28.1%,有两人漏填。17人完全赞同理论知识学好了,在实践中可以更快地掌握技术,占被调查对象的13.3%;52人比较赞同,占被调查对象的40.6%;50人有一点赞同,占被调查对象的39.1%;有5人完全不赞同,占被调查人数的3.9%,4人漏填该题。有1人认为理论学习比实践重要,15人认为实践比理论重要,112人认为理论学习和实践一样重要,占被调查人数的87.5%。

(二)对课程设置的看法

问卷中的十门课程是参考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辑出版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分别是社会工作概论、社会学概论、社会心理学、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社会保障概论、社会政策概论、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行政。

对于课程设置,被调查对象认为高校社会专业理论课程设置很完善的有1人,占0.8%,比较完善的21人,占16.4%,一般的49人,占38.3%,不太完善的51人,占39.8%,很不完善的6人,占4.7%。回答一般及以下的人是对课程设置不满意的,这样就有106人认为高校社会专业理论课程设置是不完善的,占了被调查者的绝大多数。认为有必要针对特定实务领域设置相应的理论课程有124人,占被调查对象的96.9%。

关于在实践中用得最多的理论课程(这一题为多选),被选择排前三位的课程是个案工作86.72%(111人)、小组工作82.03%(105人)、社区社会工作62.5%(80人),其余的则是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60.94%(78人),社会心理学54.69%(70人),社会工作概论41.41%(53人),社会学概论26.56%(34人),社会工作行政23.44%(30人),社会政策概论16.41%(21人),社会保障概论6.25%(8人)。

关于理论课程在各学期的教学时间安排,4.69%(6人)认为很合理,44.53%(57人)认为比较合理,43.75%(56人)认为一般,7.03%(9人)认为不合理,考虑到被调查者来自43所高校,各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在理论课程时间设置上不统一,这个数据的参考价值不大。问卷中设计了一个题目了解被调查者对各门理论课程在时间安排的看法,但从调查结果来看,综合各学校情况看,同一门课程在各个学期开设的都有,而且分布比较均匀,这说明在这个问题上并没有形成一致的意见。

(三)对理论课程教学方法的看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是为了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当老师的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教学,只有当学生认同了、满意了,这样的教学方法才有效果。被调查者对学校社会工作专业理论课程的课堂教学满意程度不高,绝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要学好专业理论课主要在于授课教师对实务的熟悉程度,绝大多数被调查者希望采用实训法进行理论教学。具体情况如下:在对理论课程课堂教学的满意程度上,7人表示很满意,占被调查对象的5.5%;49人感到比较满意,占被调查对象的38.3%;48人觉得一般,占被调查对象的37.5%;23人不太满意,占被调查对象的17.69%;1人很不满意,占被调查对象的0.8%。

对于怎样学好专业理论课,17人认为主要是学生努力,占调查对象的13.4%;27人认为老师好的教学方法,占调查对象的21.1%;8人认为老师要有高的理论水平,占调查对象的6.2%;74人认为老师要对实务熟悉,占调查对象的57.8%,有1人没填。

关于最适合的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方法(这一题是多项选择),具体情况如下:54.7%(70人)选择“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54.7%(70人)选择“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包括演示法、参观法等;86.7%(111人)选择“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包括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50.0%(64人)选择“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如放映电影和案例等;53.9%(69人)选择“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如发现法、探究法等。

(四)对社会工作专业理论课程教学的建议

建议采用的是开放式的问题,有60个被调查者写出了对策和建议,具体可以分为以下的几个方面:

1.在理论课程设置上,被调查者建议除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列出的10门课程外,还应该开设社会调查方法、社会统计学等课程。有人建议理论课程可以不分科目,不要分门别类地上各门课程,而是整合各种理论及实务开设综合性课程。在理论课程教学时间先后安排上,被调查者建议不要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学习西方社会学、社会学概论等相对枯燥难懂的理论,应当先接触一些通俗易懂的理论,等学生有了兴趣和一定的了解,再去学习更专业、理论性更强的知识。

2.在教学方法上,有人提出理论课程比较枯躁,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在讲课之前先花10到15分钟玩热身游戏。有人提出让学生去讲课,而不是老师讲学生听,将教学内容布置成各种专题,让学生去查阅文献资料,以小组研究结果的方式向其他同学进行教学讲解。更多的建议强调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于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又有以下的建议:(1)借鉴国外及香港协青社老师们的教学方法,以轻松、幽默、搞笑的教学风格,多分享老师们的实务经验,在案例分享的过程中穿插相关的理论知识。(2)多与学生互动、交流,采用案例模拟、情境假设、角色扮演等方法。(3)到机构探访和交流。

3.对专业老师的建议,建议者提出因为社会工作理论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其中有着多样化的流派和相龃龉的理论观点,并未有一套固定的标准或者教学方法,理论学习的目的是具体的社会工作实践中的理论引导和反思,因此,老师不能仅空讲理论,而要与具体实践经验和理论反思相结合。这对于老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理论功底要扎实,二是相关的实务经验要充足。教师就需要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积极关注国内外最新的理论或者是对理论新的解析,把新的思想观念引入到教学中,让学生的理论水平符合现在社工发展状况的需要。(2)积极参与专业社会工作的学习和培训,比如到有经验的高教调研,以及参加权威专家对社工的培训。(3)积极参加实务。(4)要用踏实、努力、负责态度去影响学生。

四 结 语

上述调查结果表明,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的学生对学校理论课程的重要性比较认同,认为在学校的理论课程学习很有收获,对现在的学习和工作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能使自己更快地掌握技术。由此可以看出,在对社工专业理论和实践的争论中,否定理论课程的重要性是不对的。马克斯曾说过:“蜘蛛的活动与织工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有比灵巧蜜蜂高明的地方,那就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头脑中把它建成了。”[4]同样的道理,人人都可以帮助人,但要使社会工作者的助人活动区别于一般人的助人活动,社会工作者就需要有专门理论的指导。设置了社工专业的高校要加强社会工作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根据上面的调查结果,高校在设置社会工作专业理论课程时,可以根据本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定位,设置针对特定实务领域的系列理论课程,也可以开设方向选修课或者综合课程。

在强调社会工作专业要重视专业理论课程教学的同时,不能忽视社会工作专业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实践性,社会工作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一定要和实务结合起来才有意义和价值。“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5]每一门课程都有限定的课时,在限定的课时内如果让学生去做实务,就没有足够的时间给学生传授系统的理论,而没有掌握专业理论的学生在做实务时也体现不出专业性。因此,社会工作理论课程的任课老师一方面自己要积极地参与各种实务,积累实务经验,另一方面要结合所教的理论针对性地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参加相关的实务。理论课老师如果熟悉实务,就可以创设情境进行情境教学,也可以和学生分享实务经验,给学生很好的示范。

[1] 吴亦明.论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理论框架的构建[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43-49.

[2] 刘 梦.中国社会工作与社会工作教育述评[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26-31.

[3] 刘华丽.社会工作教育在中国的发展[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33-37.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06.

[5] 闵 兢.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小组工作”课程教学设计——一项课程改革的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9(11):52-54.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of the Theoretical Course Teaching of the Social Work Sperialty

YANG Hong-hui

(College of Marxism,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sha 410128,China)

Based on the questionnaire and analysis of the data coneering the graduates of the social work specialty,we come to conclusion that graduates identify with the importance of the theoretical course instead of the curriculum and the teaching effect,and that graduates hope to have more theoretical courses for specific practice fields,with effeicient classroom teaching and effecitiv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social work;theoretical course;investigation and study

2014-10-08

湖南省高等教育学会课题“回归生态:高等教育质量提升战略研究”和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教改项目“湖南农业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理论教学体系的研究”(A2013108)。

杨红辉(1975-),女,湖南湘潭人,讲师,研究方向:农村社会学。

G642.0

A

1671-1181(2015)01-0110-0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