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国通货膨胀情况探讨

时间:2024-06-19

刘海滨

中国通货膨胀情况探讨

刘海滨

(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131)

通货膨胀现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问题,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通货膨胀的现状,通货膨胀发生的原因,通货膨胀的演变过程,找出面对通货膨胀应该采取的对策。

通货膨胀;CPI;货币学派;通货膨胀理论

2012年国家统计局1月17日最新公布,201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47.1564亿元,同比上涨9.2%。2011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4%。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6%。2011年全年CPI高于此前市场预期的5.2%,创下近年来的新高,达到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点,与此同时,中国经济体内的广义货币已达87万亿,是中国GDP总量的1.85倍。通货膨胀真的来临了吗?如果通货膨胀真来了,它是如何产生的?演变的过程如何?又该怎样应对呢?

一、中国通货膨胀的现状

按照通货膨胀的经济学定义:通货膨胀意指整体物价水平持续性上升。创新高的CPI超量的货币流动性,显示出通货膨胀已经确确实实地发生在我们身边了。

中国历年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率)数据(截至2012年元月)(上年=100)

1993年 14.7%1994年 24.1%1995年 17.1%2010年 3.3%2011年 5.4%

据互联网资料和国家统计局数据整理

二、通货膨胀原因

1.货币学说角度

凯恩斯主义流派的内生货币说认为,货币主要不是央行外生供给的,而是“产生于为投资而融资和资本资产头寸融资的过程之中”。所以,根据这个内生货币说推理,在当代的信用货币体系中,不是因为中央银行增发了货币而导致商品的物价上涨,而是由于资本资产头寸的增加,以及名义工资和其他收入的增加,导致了广义货币在经济体内部“内生地”创生出来。

通过对中央银行发布的月度数据,Wind的资料库数据可以计算出来:自2008年12月底到2011年12月底,中国的基础货币从12.9万亿增加到22.5万亿,净增了9.6万亿(其中2009年只增加1.8万亿,2010年则快速增长了3.8万亿)。同一期间,M0净增了1.04万亿(M0指银行体系以外各单位的库存现金和居民的手持现金之和),M1(为狭义货币供应量,指M0加上企事业单位的活期存款)增加了10.05万亿(尤其要注意M1中主要是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净增了9万亿以上),M2则净增了25.06万亿(M2为广义货币供应量,指M1加上企业、机关、团队、部队、学校等单位的定期存款和居民个人的各项储蓄存款及证券客户保证金),到2010年12月末,M2余额已达到72.58万亿。截至2012年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85.58亿元,同比增长12.4%,较2008年末的47.5万亿的广义货币余额净增38.08万亿,从上述数字中,可以认为,这三年广义货币增加和基础货币的增加之间的差额28.48万亿元。

而中国2009年的GDP总量为34.0507万亿元,2010年GDP为39.7983亿元,2011年GDP总量为47.1564万亿,这28.48万亿的信贷规模分别已经相当于这三年GDP规模的84%、71%和60%。由此可见信贷规模的剧烈膨胀程度之大!所以,从货币学说角度来看,剧烈的信贷规模引发的巨量货币流动性过剩,是造成中国目前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

图1 2006-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图2 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月度涨跌幅度(月度同比)

2.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

目前,国内的一些学者更愿意把中国的通货膨胀归咎于人民币汇率升值带来的美元的贬值,从而引发了大宗商品价格的高速增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美元的贬值并没有使美国发生明显的通货膨胀,现实中却是中国已经爆发了非常严重的通货膨胀呢。由此可见,这个论点并不符合现实情况。

那么,为什么一直能连续数年保持低通胀、高增长的中国经济,当前却笼罩在滞涨的阴影下呢?笔者尝试按照经济学基本规律,对中国的通货膨胀的原因做出如下判断:

一是中低端劳动者的工资收入的上涨,造成整个市场的生产成本的大幅提高。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劳动力数据显示,2010年年底“商业和服务人员”及“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的需求缺口已经扩大到526948人。不仅东部劳动力短缺比较显著,中西部企业也开始加入劳动力争夺战。今年中西部各省要求本地劳动力不要出省,尽量在本地区就业。

人口结构变化也是造成劳动力短缺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过去20年里,年龄在10—19岁的年轻人在总人口比例中已经从19.9%下降到13.5%,而年龄在50—59岁的要退休人群的比例则是逐渐提高,到2009年,首次超过前者,达到14%。

中低端劳动力的紧缺,引起中低端劳动者工资大幅上涨。而劳动者工资的大幅上涨,引起其它产品生产成本的不断上涨。野村证券中国经济学家孙驰认为“劳动力短缺是一个长期现象,提高农民工工资已经不可逆转,这将有助于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并促进产业升级,但是同时也会加剧通胀压力。”

二是国际上大宗原材料商品的价格上涨对中国的通货膨胀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经历了经济危机以后,全球经济在各国政府的金融政策大力刺激下,开始快速复苏,旺盛的需求致使大宗商品价格开始止跌返涨,再加上各界对中国的通货膨胀和通胀预期的担忧,使得大量的投资者出于保值的目的,开始大量囤积大宗商品,从而形成了全球需求的异常强劲的增长,与此同时美元汇率在金融危机后持续下降,最终导致全球范围内的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

三是中国外贸出口增速陡然下滑,企业利润大幅减少,企业的再投资意愿大跌,企业的投资资金需求突然大幅下滑,让新增加的货币失去了最大消化载体。

海关总署发布的出口数据,2011年2月,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增长18.4%,其中出口仅增6.5%,同比回落45个百分点,比1月份降20个百分点。一季度累计出口的增速,相比2010年一季度下滑了6.4个百分点。更令人担忧的是来自国外市场的变化,次贷危机迟迟看不到尽头,这在相当程度上打击了市场信心。在次贷危机起源地美国,中国2010年一年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和服务,增长了25%,而2011年1~2月累计到美国的出口仅增长7%,出口增速下挫18个百分点。同样遭受次贷风暴冲击的欧洲,2010年一年中国出口增长高达33.9%,而2011年1~2月累计到欧洲的出口仅增长19.5%,大幅滑落14.4个百分点。

这种世界性需求的突然大跌,导致出口利润大幅下降,企业经营风险不断加大。致使企业再投资意愿陷入空前低谷。企业利润虽然不断下降,但是,同期的中国的外汇增加却并没有相应减少,再加上外国投资的大幅涌入,这些新增的天量外汇,引发的货币被动增加,失去了消化的市场。既天量货币丢失了最大的消化市场——大规模的企业规模的扩张引发的再投资。

四是在通货膨胀背景下,人为的投机炒作导致货币流动性泛滥,并推高物价。

由于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和实体企业的利润大幅下滑,大量的资金从实体经济中撤出,同时还有金融机构天量的货币贷款和普通市民出于对通货膨胀的恐慌而进行的疯狂投资,这些共同造就了天量货币流动性的泛滥。在通货膨胀严重、实体经济利润降低和投机获得巨额利润的强烈反差下,投资者纷纷抛弃本业,不断涌入壮大炒作投机大军。结果是,中国炒作投机之风越演越烈,大量的炒作让中国的实际CPI不断创出惊人的历史纪录。

五是国有垄断企业的不断提价,更加加剧了通货膨胀的程度。

众所周知,中国中央政府所属的垄断企业的效益普遍较好,中央垄断大企业上缴的利税也占了数以万计国有企业利税总额的绝大部分。但是,这些垄断企业的大幅盈利,并不是因为其生产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而是凭借其自身的特权垄断地位,以行政手段直接提高产品价格。而这些提价的成本,最后必然反映到终端产品上,并加剧通货膨胀的程度。

三、通货膨胀的演变的过程

1.中低端劳动力的紧缺,引起中低端劳动者工资大幅上涨。而劳动者工资的大幅上涨,引起其他产品生产成本的不断上涨。

超额流通的M2货币、以前中国天量的储蓄货币、实体经济投资环境恶化后缺乏投资途径的货币,所有的这些货币通过各种途径直接或间接进入房地产和基础建设行业。

大量资金助推了房价的快速增长,并导致房地产开发量大增。加上出口贸易增速的恢复、地方政府投资的大规模的基础建设以及行业刺激带动出来的需求增加,共同形成了对中低端劳动力的庞大需求。但是,中国目前人口结构的变化却造成了劳动力相对短缺。这一多一少两个反向因素,直接推高农民工工资水平,使中低端劳动力成本大幅提高,进而传递成为所有行业的劳动力成本上涨。而劳动力成本的大幅上涨,直接导致所有环节的成本增加。

2.难以被消耗的大量资金不断地炒作本来就供不应求的产品,造成价格飞涨。

3.全球经济的逐渐恢复,加上大宗商品的大量囤积,美元汇率的走低,造成进口商品价格大涨。

4.通货膨胀的自我强化,通胀可以自我循环,并不断强化。过程如下:

通货膨胀——投资者大量投机或投机、囤积保值——新增加大量囤积需求——出现供不应求——通胀延续和加强——更多的人为了保值进行投机或投机、囤积保值——囤积需求继续增加——这样不断形成循环,直到社会储备资金大量消耗,最后形成恶性循环。

5.在中国经济的生产效率低下和产品附加值极低的情况下,劳动者收入短期内却大幅提高。

6.国有垄断企业的低效率的生产和利用特权对高额利润的追求,造成了全社会产品成本的普遍增加。

四、应对措施

综上所述,无论从凯恩斯主义的货币学派观点角度,还是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角度分析,都述径同归地表明通货膨胀真的来了!

从货币学角度来看,中国的通胀主要原因应该归咎为,M2广义货币的巨额流动性过剩。

而从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角度来看,中国的通胀主要原因应该归咎为中国目前国民收入分配体制的不合理,当前中国经济结构的明显失衡,也不是有些经济学家所说的什么输入性通胀。

解决通货膨胀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在当前情况下,如果要解决中国的通货膨胀问题,再次实现经济的增长,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采取以下措施齐抓共管:

1.严控货币发行规模,包括控制贷款规模和M2增长率,使市场流动性回归正常化。

2.降低投资,调整经济结构,提升家庭消费在GDP中的比重。

3.改革分配体制。

4.提高产业创新的同时协调治理。

如果以上措施能够顺利实施,中国经济必定可以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其中,控制信贷规模,降低投资,调整经济结构,提升家庭消费在GDP中的比重将是中国经济实现再平衡的关键。

[1]野村证券.劳动力短缺将长期存在,提高工资不可逆转[J/OL].经济观察网.2011-03-01.

[2]武剑.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3]韦森.中国M2快速膨胀的外生与内生原因[N].华尔街日报(中文版),2011-03-07.

[4]John Smithin.货币经济学前沿:论争与反思[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Discussion on Inflation in China

LIU Hai-bin

(Tianjin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of Machinery and Electricity,Tianjin300131 China)

The phenomenon of inflation is a complex systematic problem.From a different perspective,the article analyses the status,the causes and the evolving process of inflation,trying to make an approach to the countermeasures against the inflation.

inflation;CPI;monetarist;inflation theory

F822.5

A

1673-582X(2012)04-0090-05

2011-09-20

刘海滨(1970-),男,天津市人,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从事经济管理与计算机教学应用研究。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