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兰州大学 哲学社会学院,兰州730000)
自1979年我国社会学恢复至今,已经历了30 余载的发展,学科地位不断得到提高,积极适应了我国现代化事业发展的需要,“社会学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1]。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这与我国社会学在发展过程中,坚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不断推进我国社会学学科建设是密切相关的。而在这其中,我国社会学研究队伍的共同努力是最为关键的因素。“截止1991年不完全统计,在高等院校和社会科学院系已设立社会学研究所或室31 个,设有社会学系或专业的有15 个,教学和科研研究人员约800 人”[2],“经过16~17年的努力,我国有了一支相当规模、较有实力的社会学研究、教学和工作队伍。从事社会学研究、教学的人员已达900 余人,其中有中级以上职称的科研、教学人员600 多人”[3],“截止到1996年,全国已有26 个省、市、自治区成立了35 个社会学研究所,17 个省市25 所大学成立了社会学系或社会学专业。全国现有从事社会学研究和教学的专业工作者队伍约3000 人,其中教授和研究员约160 人,副教授和副研究员约500 人。我国社会学研究队伍在不断壮大,中国社会学会现有会员5000 多人”[1]。费孝通先生认为,一个学科的建立至少要包括五个部分,即学会组织、专业研究机构、各大学的社会学系、图书资料中心、出版物。这五个部分建设起来后,这个学科就初具规模。韩明谟认为,在我国社会学成长期中有三条枝干,“三条枝干中,一条被人们认为最普通的枝干,就是高等院校和科学研究系统的社会学”[4]。因而,可以看出,在我国社会学研究队伍中,高等院校和科学研究机构中的社会学研究人员是一支主要的力量,“受过系统专业训练的研究员成为社会学研究的主力军”[5]。他们发挥自己所受到的专业训练,通过自身所从事的职业推动着我国社会学的发展,成为我国社会学发展的中坚力量。
1992年,《社会学研究》编辑部连续刊登了11 期的《中国社会学现状调查》,对各地社会学学会、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学系或专业、社会学刊物的建设情况进行了简单介绍,其中包括研究人员基本构成、学术发展等内容,大致描绘了我国社会学在当时的建设状况。1989年至2010年,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相继出版了6卷《中国社会学年鉴》,从社会学各分支学科研究状况、社会学界重大活动等方面对我国社会学的发展进行了概述。2001年至2010年,郑杭生先后主编了著作《跨世纪的中国社会学:回顾与展望》、《新世纪中国社会学:“十五”回顾与“十一五”展望》、《新世纪中国社会学(2006—2010)——“十一五”回顾与“十二五”瞻望》,从我国社会学已取得的成绩以及社会学各分支研究领域在未来的研究重点进行梳理,描绘了社会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状况。同时,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于2006年、2011年先后出版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十五”研究状况与“十一五”发展趋势》、《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研究状况与“十二五”发展趋势》,其中对社会学在理论、方法等研究领域取得的成果以及主要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总结,并对社会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和重点课题进行了展望。袁方曾对我国高校社会学的现状与发展进行了简单的论述,指出了我国社会学学科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倡议,但并没有对我国高校社会学的教师队伍进行相应阐述。也有学者对社会学分支学科的学科建设进行了研究,如王晋等人就教育社会学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路径进行了分析。还有学者对我国社会学发展过程中里程碑式的人物,其中包括严复、孙本文、费孝通、郑杭生的社会学贡献进行了分析。由此可见,对我国社会学学科建设进行关注是十分有意义的,但是就目前相关研究来说,很少有对社会学研究队伍进行专门的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来探讨社会学的学科建设,更多的只是对社会学研究人员的数量、机构设置等基本情况进行简单介绍。不可否认,严复、孙本文、费孝通、郑杭生等人对我国社会学本土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并不断影响着社会学的发展进程,但与此同时,对于其他普通但同样献身于我国社会学发展的社会学研究人员给予一定的关注也是不容忽视的。基于此,本文尝试对我国社会学研究人员的基本现状与学术发展进行相应的分析和探讨,正如前文所述,在我国社会学研究队伍中最为主要的力量就是高校和科研机构中的社会学教师和研究人员,因而本文所指的社会学研究人员即是来自高校的社会学教师和科研机构中的社会学研究人员。
本文的调查对象来自于具有社会学硕士点或者本科点的高等院校的社会学专业中的教师,以及具有社会学硕士点科研机构中的社会学研究员。截止2013年3月,在我国高等院校和科研所中,共有94 个社会学二级学科硕士点,94 个社会学本科点,即共有116 所高等院校具有社会学二级学科硕士点或者社会学本科点,8 所科研机构具有社会学二级学科硕士点。样本采取定额抽样与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抽样方法进行抽样。根据高校层次即普通院校、科研所、985、211 工程院校和所在地区即东、中、西部进行定额抽样,总共抽取了62 所院校、科研所,再根据整群抽样的方法,将这些院校、科研所中社会学系(所)中符合研究要求的教师、研究员全部抽取,最终获得的有效样本规模为477 人。
本文的调查指标主要分为两大块,一个是关于基本状况,其中指标包括性别、年龄、所在地区、所在高校层次、职称、最高学历、留学经历、是否担任公职①;另一个是关于学术发展,其中指标包括主要研究领域、著作数、核心论文数②、核心论文总引用频次、核心论文最大引用频次。这其中要说明的是留学经历主要是指有在国外高校攻读并获得社会学硕士或博士学位的经历,著作数是指调查对象专著、合著、译著、主编并出版的著作数量,关于核心论文的数量及其引用频次,是根据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得来的。以上所有指标的调查数据皆是根据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及调查对象的相关介绍而获取的。表1 为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表1 样本基本情况(n=477)%
1.社会学研究人员性别状况
从总的情况来看,在社会学研究队伍当中,男女比例为63.9%、36.1%,男性多于女性。从地区来看,在东部,男女比例为67.2%、32.8%,在中部,男女比例为57.8%、42.2%,在西部,男女比例分别为58.9%、41.1%。由此可见,中西部地区男女比例较为平衡,而在东部地区,男性达到了女性的两倍。从高校层次来看,在普通院校,男女比例分别为62.1%、37.9%,在科研所,男女比例为54.1%、45.9%,在985、211 工程院校中男女比例为65.6%、34.4%,可见,在高等院校的社会学研究队伍中男性远多于女性。加之在东部地区,73.1%的研究人员分布在985、211 工程院校,因而,985、211 工程院校中社会学研究人员中的男女比例较不平衡。
2.社会学研究人员职称状况
在现有的社会学研究人员中,具有讲师、副教授、教授职称的比例分别为28.9%、31.2%、39.8%。从地区的分布来看,在西部,讲师、副教授、教授的比例分别为33.9%、33.9%、32.1%;在中部,讲师、副教授、教授的比例分别为38.8%、31.0%、30.2%;而在东部,讲师、副教授的比例分别为24.3%、30.8%,教授的比例则达到了44.9%,相比与中西部、东部地区教授比例明显高于讲师的比例。从高校层次来看,普通院校的社会学研究人员中讲师、副教授、教授的比例分别为45.6%、31.1%、23.3%,在科研所中,相当于讲师、副教授职称的研究人员的比例为8.1%、27.0%,而相当于教授职称的研究人员比例为64.9%,在985、211 工程院校当中,讲师、副教授、教授的比例依次为26.1%、31.8%、42.1%。也就说,位于东部地区的985、211 工程院校和科研所集中了大部分具有高级职称的社会学研究人员。
3.社会学研究人员最高学历和留学经历状况
在社会学研究人员当中,最高学历为学士、硕士、博士的比例分别为9.2%、16.4%、74.4%,其中具有留学经历的比例为10.3%,在社会学研究队伍当中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人员占较大比例。从所在地区的情况来看,在西部,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的研究人员的比例分别为19.6%、21.4%、58.9%,而在中东部,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人员的比例则较高,分别达到了74.1%和77.4%,同时,在东部具有留学经历的研究人员比例为14.8%。从所在的高校层次来看,在普通院校中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的比例为8.7%、33.0%、58.3%,具有留学经历的比例为1.9%,在科研所中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的比例为32.4%、24.3%、43.2%,具有留学经历的比例为5.4%,在985、211 工程院校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达到了82.8%,而学士、硕士学位的比例只有6.8%和10.4%,具有留学经历的比例也比普通院校高,达到了13.4%。不难看出,相比于普通院校,985、211 工程院校的社会学研究队伍受过更为系统专业的训练,位于东部地区的985、211 工程院校集中了大部分具有高学历的社会学研究人员。
4.社会学研究人员担任公职状况
总体上来看,担任公职的社会学研究人员比例为36.7%。从地区来看,在西部地区担任公职的研究人员比例为26.8%,中部、东部的比例为35.3%、39.0%。从高校层次来看,普通院校中的比例为19.4%,科研所中的比例为64.9%,985、211 工程院校中的比例为38.9%。科研所中的社会学研究人员担任公职的比例较大,这与其学术影响力是密切相关的,因而在学界也具有较大的权威。同时东部地区和985、211 工程院校中担任公职的比例相比其它地区和普通院校也较大,这些地区和院校中的研究人员在学界也具有较大的权威。
1.社会学研究人员主要研究领域状况
目前社会学研究人员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社会学理论、农村社会学、社会学方法、经济社会学、发展社会学,其所占比例分别为10.5%、9.6%、6.3%、6.3%、6.1%。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指出,社会学“十一五”期间的重要研究领域主要为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经济社会学研究、社会发展研究、民族社会学等几个方面,这与上述结论较为一致。陆学艺也曾指出,目前中国社会学面临着社会保障、城乡关系、阶级阶层、可持续发展、贫困这五大急需研究回答的问题,“此外,关于社会学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也是社会学自身要继续完善提高所面临的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1]。从目前主要的研究领域来看,社会学同仁正在努力的研究并解决陆学艺指出的中国社会学所面临的任务。在主要研究领域中,除社会学理论与方法之外,对社会学的研究存在着地域差异,在西部民族社会学相比于其它社会学分支学科集中了较多的研究人员,而在中、东部研究发展社会学与农村社会学的人员则相对较多。在高校层次上,研究人员的主要研究领域没有什么差异,研究的主题较为相似。
2.社会学研究人员学术产出状况
对于社会学研究人员的学术产出,主要是根据著作数和核心论文数这两个指标来进行考量的。总体上研究人员所出版著作、发表核心论文的平均数分别为3 本和11 篇。从地区来看,西部、中部、东部的著作平均数依次为1.1、2.4、4.0,对于核心论文数,西部、中部、东部的平均数分别为7.1、10.5、12.2。根据方差分析发现,著作数中存在显著地区差异,东部地区研究人员的著作数量显著高于西部地区(MD=2.886,p<0.05),核心论文数的地区差异则不显著(p=0.052>0.05)。从高校层次看,普通院校的著作、核心论文平均数为0.9、6.5,科研所的著作、核心论文平均数为4.6、13.8,985、211 工程院校的著作、核心论文平均数为3.9、12.3。同样,根据方差分析发现,著作数和核心论文数在高校层次上也存在显著差异,如表2 所示,科研所中的社会学研究人员的著作数以及核心论文数均显著多于普通院校中的研究人员(MD=3.731,p=0.001<0.05;MD=7.277,p=0.026<0.05),985、211 工程院校中社会学研究人员的著作数以及核心论文数也显著多于普通院校中的研究人员(MD=3.026,p<0.05;MD=5.798,p<0.05),985、211工程院校与科研所之间的差距则不明显。因而可以看出,在社会学研究中东部地区、985、211 工程院校以及科研所中的研究人员的学术产出显著多于西部地区、普通院校中的研究人员。
3.社会学研究人员学术影响状况
周晓虹认为,“学术影响力虽然是无形的,但它是以论文或著作等有形的学术成果为基础的。除了数量以外,单篇的论文或著作在某一领域内的影响力常常也是甚至更是学术影响力的标志”[6]。因而,本文基于核心论文总引用频次和最大引用频次这两个指标,对社会学研究人员的学术影响状况进行分析。要说明的是,之所以加入最大引用频次这个指标,主要的考虑是有影响力的论文可能与研究者的年龄没有关系或者关系较弱,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发现,年龄与最大引用频次的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297(p<0.05),年龄与总引用频次的皮尔逊相关系数(r=0.391,p<0.05),表明发表出个人比较有影响力的论文与年龄的关系不是很大,但学术影响力与年龄存在着中等正相关关系。总体上,核心论文总引用频次、最大引用频次平均数分别为157.9、51.6。按地区来看,西部的论文总引用频次、最大引用频次平均值分别为44.6、14.9,中部的总引用频次、最大引用频次平均值为97.4、30.6,而在东部,总引用频次和最大引用频次的平均值达到了201.7 和66.3。通过方差分析发现,核心论文引用频次间的地区差异显著,如表3 所示,东部地区研究人员所发表论文的被引用频次(包括总引用频次和最大引用频次)显著大于中部地区(MD=104.257,p=0.002 <0.05,MD=35.649,p <0.05),而中部地区显著大于西部地区(MD=52.805,p=0.026<0.05,MD=15.693,p=0.002<0.05)。在高校层次上,普通院校的核心论文总引用频次和最大引用频次的平均值为38.2、13.1,科研所的总引用频次和最大引用频次的平均值为384.8、123.2,985、211 工程院校的总引用频次和最大引用频次的平均值为169.6、55.4。在高校层次上,社会学研究人员所发表论文的被引用频次也存在着显著差异,如表4 所示,科研所和985、211 工程院校中社会学研究人员的论文被引用频次显著大于普通院校的研究人员(MD=346.588,p=0.011<0.05,MD=110.041,p=0.017<0.05;MD=131.358,p<0.05,MD=42.244,p<0.05),而科研所与985、211 工程院校之间的差距则不明显。同时,在分析中发现,在核心论文被引用频次中存在担任公职与否的差异,担任一定职务的社会学研究人员所发表论文的被引用频次明显大于那些没有担任公职的研究人员。所以,在东部地区、科研所和985、211 工程院校中的社会学研究人员相比中西部地区、普通院校中的研究人员拥有较大的学术影响力。
表2 著作数、核心论文数在高校层次间差异比较的方差分析摘要表
表3 核心论文被引用频次在地区间差异比较的方差分析摘要表
表4 核心论文被引用频次在高校层次间差异比较的方差分析摘要表
4.对学术发展的进一步分析
在上文中,对学术发展中的学术产出与学术影响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并着重指出了其中存在地区和高校层次上的差异,但并没有就社会学研究人员基本状况中的一些指标与学术发展有何关系进行相应讨论。因而,接下来本文将就基本状况中的一些指标如职称、最高学历与学术产出、学术影响的关系进行分析。
由于职称、学历皆为间断变量,而学术发展中的变量都是定距变量,因而,在分析之前将职称变量转化为虚拟变量职称虚拟1(教授& 讲师)、职称虚拟2(副教授& 讲师),学历转化为虚拟变量学历虚拟1(博士&学士)、学历虚拟2(硕士&学士)。进行线性回归分析之后,发现职称虚拟1 即“教授& 讲师”以著作数为依变量时,其β 值为0.450(p<0.05),以核心论文数为依变量时,其β 值为0.583(p<0.05),以总引用频次为依变量时,其β 值为0.404(p<0.05),以最大引用频次为依变量时,其β 值为0.311(p<0.05)。也就是说,无论是在学术产出上,还是在学术影响上,教授都明显高于讲师。对于“副教授& 讲师”虚拟变量来说,在核心论文数为依变量时,其β 值为0.105(p=0.024<0.05),表明副教授的学术产出显著多于讲师,在学术影响上则不够显著。在对学历的虚拟变量与学术发展的相关变量进行偏相关分析之后,也就是在控制年龄变量之后,发现“博士& 学士”虚拟变量与著作数的相关系数为0.101(p=0.027<0.05),与核心论文数的相关系数为0.193(p<0.05),与总引用频次的相关系数为0.165(p<0.05),与最大引用频次的相关系数为0.150(p=0.001<0.05)。可以看出,获得博士学位的社会学研究人员在学术产出和学术影响上整体大于获得学士学位的研究人员。同时也发现,在控制年龄变量之后,担任公职与学术影响呈现出一定的正相关关系,这也就与之前的结论相互印证。所以,经过上述分析可以说明职称、学历、是否担任公职与学术产出、学术影响具有很明显的正相关性,加之上文关于基本状况的分析,发现高职称、高学历的社会学研究人员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以及985、211 工程院校和科研所当中,这也就能够解释在学术产出和学术影响中为什么会存在地区和高校层次间的差异。因而,社会学研究人员的分布不平衡,高职称、高学历研究人员在某些地区、高校的集中,导致了整体上学术发展的不协调,进而影响我国社会学的学科建设和发展进程。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本文对社会学研究人员的基本状况与学术发展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为社会学研究队伍的整体状况提供了一个大致的描绘。研究结果表明:第1,在社会学研究队伍中,整体上男多女少,而在东部和985、211 工程院中,男女比例失衡较为严重;第2,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人员占较大的比例,同时在地区和高校层次上存在显著差异,东部的985、211 工程院校吸纳了较多的高学历研究人员;第3,整体上研究队伍的职称结构较为合理,但在地区和高校层次上,具有高级职称和学术权威的社会学研究人员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和985、211 工程院校、科研所当中;第4,在主要研究领域上,存在着地区差异,相比而言中东部地区研究发展社会学、农村社会学的较多,西部地区研究民族社会学则较多;第5,在学术产出和学术影响上,东部的、985、211 工程院校以及科研所中的研究人员明显大于中西部的、普通院校中的研究人员。因而,可以看出,在我国社会学发展中,在研究人员的分布和学术发展上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和高校层次上的差异,东部地区,尤其是985、211 工程院校在国内社会学中独占鳌头。
因历史、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国家政策等因素,导致现如今东部地区的985、211 工程院校和科研所成为了我国社会学研究的中心,在我国社会学发展过程中具有较大优势地位。但是,对于中国社会学本土化的解答不能只依靠东部地区的985、211 工程院校以及科研所中的研究人员。“社会科学的实践品格又要求它能够对当时和当地的问题做出自己及时而恰当的反应”[6],因而,中西部及普通院校中的社会学研究人员必须依托当地社会现实发声,增加学术成果并扩大学术影响力,积极参与到我国社会学本土化过程中来,也为了尽量避免发生陈文江所指出的局面,即“我们无不感到在知识界和决策层实际上存在着一种针对西部发展的‘东部主义’话语体系”[7]。所以,在今后我国社会学学科建设过程中,对于社会学研究人才的培养和调配一定要注意地区和高校层次之间的差异,推进我国社会学的协调发展。同时,西部地区和普通院校中社会学研究人员也要不断增强自身的主体意识,使得社会学在本土化过程中能够更好的解答我国在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不断推动我国的社会现代化建设。
注释:
①所谓担任公职,是指在政府职能部门及政府挂靠单位担任一定的领导职位。
②本文中的核心论文,是依据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的划分而得来的。
[1]陆学艺,景天魁.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学[J].中国社会科学,1997,(6):86-97.
[2]费孝通.略谈中国的社会学[J].社会学研究,1994,(1):3-9.
[3]郑杭生.关于21世纪中国社会学发展的几点展望[J].社会学研究,1997,(2):3-10.
[4]韩明谟.中国社会学一百年[J].社会科学战线,1996,(1):1-10.
[5]林彬,王文韬.对当代中国社会学经验研究及研究方法的分析与反思——90年代社会学经验研究论文的内容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0,(6):38-48.
[6]周晓虹.中国社会学研究概况(2005-2006)——基于CSSC I 数据的一种分析[J].社会科学研究,2009,(4):183-188.
[7]陈文江,周亚平.西部问题与“东部主义”——一种基于“依附理论”的分析视角[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12.
[8]袁方.高校社会学的现状与发展[J].社会学研究,1994,(1):10.
[9]龚长宇.社会学中国化进程中的里程碑式人物[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2):22-25.
[10]郑杭生.新时期以来中国社会学发展的回顾与反思[J].江西社会科学,2005,(8):23-32.
[11]王晋,侯怀银.21世纪初教育社会学学科建设的原创性探索[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3,(2):72-81.
[12]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中国社会学年鉴(2007~201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13]郑杭生.跨世纪中国社会:回顾与展望[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14]郑杭生.新世纪中国社会学:“十五”回顾与“十一五”瞻望[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5]郑杭生.新世纪中国社会学(2006—2010):“十一五”回顾与“十二五”瞻望[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16]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十五”研究状况与“十一五”发展趋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7]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研究状况与“十二五”发展趋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