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服务的认知与需求研究

时间:2024-06-19

邹媛园,方枝郁,姬菁

(1.商洛学院健康管理学院,陕西商洛 726000;2.陕西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系,陕西咸阳 712046)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下简称“疫情”)是突发性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给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带来了重大威胁。疫情期间线上学习、区域封控时有发生,时间支配碎片化、内容接受视觉化、社会交往虚拟化的特征[1]严重冲击了大学生正常的生活和学习秩序,给大学生带来压力和心理不适。近期的研究表明,疫情期间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近三成的大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2-3]。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公众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家出台多项政策为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保驾护航,“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成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必要路径。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作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如何帮助大学生合理认知、调节情绪、完善自我,进而助其发挥潜能,追求卓越、幸福生活,成为高校疫情防控及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以往有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理健康状况现状调查、影响因素分析、应对策略与干预研究等方面。如孙铭等[4]研究发现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锦州市在校大学生的焦虑检出率为44.35%,年级、专业、生源地、每周外出频次、对新冠肺炎的了解程度、睡眠质量等因素影响大学生的焦虑情绪。舒曼玲等[3]研究后疫情时期长沙市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发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22.1%,除了性别、家庭经济状况、母亲受教育程度、父母婚姻状况等变量外,家庭功能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郭佩佩等[5]研究发现家庭关系的亲密度和适应性可负向预测疫情下大学生的心理应激反应。王景文[6]认为阅读疗法可助力于大学生积极应对疫情下的生活和学习。杨丽等[7]的研究表明,正念减压疗法可改善疫情期间大学生的睡眠质量,调整大学生的心理状态。然而有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研究较为少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构建应以服务对象的需求为依据和出发点,以确保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本文通过对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现状、特点,以期为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构建提供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取方便取样的方法,以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共有875名大学生参与了问卷调查,其中有效问卷818份,问卷有效率93.49%。人口学变量中对年级的分类参照苏芮等[8]的研究。被试者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二)研究工具

对赵崇莲[9]编制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问卷》进行修订,在查阅文献和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对部分题目内容进行修改,请2名心理学专业教师对修改后的问卷项目进行评价,并根据其意见修改,最终形成的问卷共49个项目,包括服务形式、服务内容、服务队伍和服务质量四个维度,采用李克特5级评分。总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32,各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介于 0.84~0.93。

采用赵崇莲[9]编制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认知态度问卷》考察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了解程度、对接受心理健康服务的羞耻感忍受度及对心理健康服务专业人员的信任程度。问卷采用李克特5级评分,共5个项目。

(三)施测程序

采用问卷星实施问卷调查,由各高校的心理学教师将问卷调查的二维码发给学生并强调注意事项,学生在线完成后自主提交。剔除无效问卷的标准:答题时间太短(少于100 s);明显规律性作答。

(四)数据处理

采用SPSS17.0对问卷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服务的认知态度

如表2所示,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服务的了解程度均分3.12分;对心理健康服务人员的信任程度均分3.61分,均高于理论中值3分;对接受心理健康服务的羞耻感均分1.64分,低于理论中值。这说明大学生比较了解心理健康服务,信任心理健康服务人员的专业性,也不认为接受心理健康服务是可耻行为。

表2 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服务认知态度的基本情况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

1.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基本情况

如表3所示,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服务的总体需求均分为3.69分,对服务形式、服务内容、服务队伍、服务质量的需求均分分别为3.48,3.84,3.41,4.25分,均高于理论中值3分。说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较为强烈,其中对服务质量的需求最高,排在第一位,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的需求分别排在第二和第三位,服务队伍的需求排在最后一位。

表3 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基本情况

2.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服务形式的需求

对获取心理健康知识渠道的统计表明,大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知识的渠道排名顺序为:互联网(66.3%)>学校、社区科普宣传(51.3%)>与同学、亲友交流(49.0%)>课堂(47.8%)>自己看书(38.0%)。

对希望获得心理健康服务形式的统计表明,大学生希望获得的心理健康服务形式排名顺序为:网络心理科普(61.8%)>线下心理咨询(60.2%)>心理知识专题讲座(59.9%)>心理健康教育课程(58.3%)>网络心理咨询(55.6%)>心理健康宣传活动(54.1%)>网络心理互助(53.0%)>线上问答(52.3%)>团体心理训练(50.3%)>电话咨询(41.6%)。

上述统计数据表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服务形式的需求呈现出三个特点:互联网已成为大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知识的首要渠道,在互联网提供的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服务中,大学生最愿意接受的是网络科普;就个体心理咨询来讲,大学生还是较倾向于线下心理咨询;传统的电话咨询、团体心理训练等形式对大学生的吸引力相对较小。

3.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服务内容的需求

对希望专业心理教师帮助解决具体心理问题的统计表明,大学生希望心理教师帮助解决的心理问题排名顺序为:性格与情绪管理问题(76.0%)>择业与就业压力问题(75.5%)>自我意识方面的问题(72.6%)>人际交往问题(71.8%)>学习问题(60.2%)>恋爱与性心理问题(57.0%)。反映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聚焦在情绪管理、良好性格塑造、就业压力缓解、人际交往等方面。

4.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服务队伍的需求

对愿意接受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的统计表明,大学生愿意接受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排名顺序为:学校心理咨询中心(62.1%)>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站(50.1%)>网上心理健康服务中心(47.0%)>私人心理咨询机构(45.6%)>综合医院精神科或精神专科医院(40.1%)。

对遇到问题时可能寻求帮助的心理健康服务人员的统计表明,大学生可能寻求帮助的心理健康服务人员排名顺序为:自我调节(71.9%)>要好的同学或朋友(64.0%)>学校心理咨询人员(56.1%)>父母等亲属(51.8%)>专业课老师(49.8%)>私人机构心理咨询师(46.7%)>辅导员或班主任(46.0%)>网络心理咨询师(44.4%)>社区心理咨询人员(42.9%)>受过心理健康服务培训的同学(39.6%)>精神科医生(38.3%)>任其自然(24.0%)。

综上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服务队伍的需求呈现出以下特点: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往往会积极寻求解决之道,很少会任其自然发展;出现心理困扰首先倾向于自我调节;对专业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和人员提供的专业化服务有较高需求,同时也需要与同学朋友、父母家人的人际互动与支持来化解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对于医疗机构和精神科医生的求助愿望相对较低。

5.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服务质量的需求

对希望心理健康服务人员具备的素质统计表明,大学生希望心理健康服务人员具备的素质排名顺序为:亲切、和蔼、平易近人(88.5%)>健康的心理素质(87.5%)>高尚的职业道德(87.4%)>真诚地关心来访者(86.2%)>精湛的业务能力(84.3%)。

对心理健康服务的目标需求统计表明,大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服务的目标排名顺序为:提升心理素质,进一步发挥潜能(80.0%)>预防心理障碍(78.5%)>能切实帮助我解决困惑(78.3%)>治疗心理疾病(71.5%)。

对心理健康服务的质量需求统计表明,大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服务的质量排名顺序为:希望专业人员具有精湛的技术(87.3%)>希望专业人员能保守秘密(87.1%)>服务费用不要太贵(83.7%)。

以上分析表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服务质量的需求呈现出以下特点:大学生对于提升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等发展性的目标需求更强烈;对心理健康服务人员的服务态度、职业道德、业务能力,以及服务费用低廉均有较高的需求。

6.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表明: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服务队伍方面的需求存在显著性差异(t=2.845,P<0.05),表现为男大学生的服务队伍需求显著高于女大学生,在服务总需求、服务形式、服务内容、服务质量方面差异不显著(t=-0.154~1.787,P>0.05),见表4。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服务总需求及服务形式、服务内容、服务队伍方面的需求存在显著性差异(F=2.613~2.918,P<0.05),在服务质量需求上差异不显著(F=0.924,P>0.05)。分析表明,大一学生在服务形式方面的需求显著高于大三和大四学生,大一和大二学生在服务内容方面的需求显著高于大三学生和研究生,大一学生在服务队伍方面的需求显著高于大三学生,大一学生在服务总需求上显著高于大三和大四学生,见表5。不同学校类别的大学生在服务形式和服务质量方面的需求存在显著性差异(F=3.132~4.302,P<0.05),在服务队伍、服务内容方面的需求及服务总需求上差异不显著(F=0.077~0.453,P>0.05)。分析表明,公办专科大学生在服务形式方面的需求显著高于公办二本大学生,公办专科大学生在服务质量方面的需求显著低于公办一本、公办二本及民办高校的大学生,见表6。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服务总需求及各个维度上的需求均没有显著性差异(F=0.254~1.546,P>0.05),见表 7。不同家庭所在地区的大学生在服务内容方面的需求存在显著差异(F=3.681,P<0.05),在服务形式、服务队伍、服务质量方面的需求及服务总需求上差异不显著(F=0.291~2.161,P>0.05)。分析表明,东部地区大学生的服务内容需求显著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大学生,见表8。

表4 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性别差异检验

表5 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差异检验

表6 不同学校类型的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差异检验

表7 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差异检验

表8 不同家庭所在地区的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差异检验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服务的认知态度与服务需求相关分析

表9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服务的了解程度和对心理健康服务人员的信任程度与其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即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服务工作越了解、对心理健康服务人员的专业性越信任,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越强烈;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服务的羞耻感与其对心理健康服务的总需求和服务质量方面的需求呈显著负相关,即大学生越是认为接受心理健康服务是一件可耻的事情,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就越低。

表9 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服务的认知态度与服务需求相关分析

三、讨论与结论

本研究显示,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服务的了解程度和对心理健康服务专业人员的信任程度较高,对接受心理健康服务的羞耻感较低。表明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有着正确的认知和积极的态度。同时,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服务的认知与其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呈显著正相关,这与唐颖[10]对医学专科生的研究结果一致。说明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服务越了解、对服务人员的信任度越高,其心理健康服务需求越大。鉴于此,高校应加大宣传力度,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科普活动,以增强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服务的了解程度,降低其对寻求心理健康服务行为的羞耻感。同时,加大对于心理健康服务人员的培训力度,培养一支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队伍,增强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服务人员的信任感。

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较为强烈,这与王欢等[11]的研究结果一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给高校心理健康服务带来了新的挑战,高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全方位、多渠道提供心理服务,满足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互联网成为大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知识的首要渠道,网络心理科普是大学生最为偏好的心理健康服务形式。一方面,互联网已成为当今大学生获取各类信息的首要渠道,疫情爆发以来网络上相关的心理健康科普知识更是丰富多彩。另一方面,应疫情防控相关政策的要求,大学生会尽量减少外出、人员聚集等各类活动,利用互联网获取心理健康知识,这种方式安全又便捷。在众多的咨询形式中,大学生较为倾向于线下一对一的心理咨询方式。这与非疫情背景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朱静敏等[12]的研究表明,大学生在服务方式上更倾向于一对一咨询和网络咨询,其次是电话咨询、团体咨询、邮件咨询及其他。因而高校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着重加强线上心理科普的建设,同时做好传统的个体心理咨询服务。

在心理健康服务的内容需求方面,情绪管理、良好性格塑造、就业压力缓解、人际关系指导排在前四位。张斌等[13]研究了疫情期间医学生的心理服务需求,发现学业指导、时间规划、情绪调节位于需求的前三位。可见,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个人成长与发展方面。高校也应着眼于大学生的实际需求,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出发,预防促进为主,矫治为辅,着力解决大学生面临的发展性问题,在情绪管理、人际交往指导、健全人格培养、学业就业指导等方面重点服务,提升大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

在心理健康服务队伍的需求方面,大学生对于医疗机构和精神科医生的求助愿望相对较低,这与赵翠霞[14]的研究结果一致。再次说明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大多是发展性的,并非严重的心理疾病。同时,大学生对专业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和人员提供的专业化服务有较高需求,也需要与同学朋友、父母家人的人际互动与支持来化解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15]。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意在从国家治理的角度将社会心理服务作为国家事务来对待,这其中包括心理健康服务、社区心理建设、社会心态培育等各个方面,因而学校、家庭、社会应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在心理健康服务质量的需求方面,大学生对于提升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等发展性的目标需求更强烈,这与黄希庭等[15]的研究结果一致。同时,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服务人员的服务态度、职业道德、业务能力、服务费用低廉均有较高的需求。以往研究得到了相似的结论,王晶等[16]的研究发现大学生对专业化心理服务的认可度和需求度较高。翟艳荣[17]的研究表明,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的素质需求核心是业务能力、职业道德、心理素质,同时63.22%的学生希望服务费用合理。鉴于此,高校应加强心理服务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专业能力、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训,切实提升服务质量。

男大学生对服务队伍的需求更高,说明男生遇到心理困扰时更愿意主动求助;大一学生在服务总需求、服务形式、服务内容、服务队伍方面的需求均较高。大一学生面临新的环境、新的人生目标,在强烈的适应需求下产生了强烈的服务需求[10]。公办专科大学生在服务形式方面的需求较高,但在服务质量方面的需求较低。原因可能是专科大学生处于相对较低层次的学校,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更多的来自社会各方面的不利评价,更容易出现不良情绪,因而心理服务需求更高[9]。另外,东部地区大学生对服务内容的需求较高。东部地区总体上经济较发达,在心理服务资源的供给方面明显优于中部和西部,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较低层次的生理性需要满足后就会出现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因而东部地区大学生对服务内容的需求更高。

综上所述,经历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这一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之后,大学生较为了解心理健康服务,信任心理健康工作人员的专业性,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也较为强烈。高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针对大学生的实际需求有效开展服务。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