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校教师发展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时间:2024-06-19

杨红燕,姚克勤,杨静

(1.西安外国语大学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陕西西安 710061;2.西安科技大学 人文与外国语学院,陕西西安 710600)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高校教师发展既是高校教师自身职业成长的内在需求,也是高校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前提[1]。新时代以来,高等教育更加注重高质量发展,高校教师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越来越重要[2]。因此,如何推进高校教师发展,满足人民对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已经成为高校建设的热点问题。

近年来,大量相关研究表明,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与转型过程中,高校教师发展面临困境[3]。本研究借助科学计量软件CiteSpace,对我国1998—2020年高校教师发展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系统缕析该领域的研究网络,探索研究前沿,以期为未来相关领域研究和高校教师走出发展困境提供借鉴。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本研究所使用的数据均来自中国知网(CNKI)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AJD)。分别以“高校教师发展”“高校教师培养”“高校教师提升”“大学教师发展”为检索词,“主题”为检索条件,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下进行高级检索,截止日期为2020年12月31日。为确保准确性,数据经人工筛选,剔除相关度较低的文献、新闻、会议记录、书评及期刊目录等无效数据,最终获得有效文献688篇。

借助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及Microsoft Office Excel办公软件,分析发文总量趋势,绘制作者共现图谱、关键词共现图谱及突显词表,对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并以图谱形式呈现,以此来梳理高校教师发展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前沿动态及发展趋势。

二、高校教育发展研究动态分析

(一)发文量与发文期刊

一个学科或领域在不同时间段的文献数量分布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学科研究的进展及其所处的发展阶段,有助于研究者把握学术资源的整体发展脉络[4]。为考察高校教师发展研究的历时关注度,借助Microsoft Office Excel软件,以年度为单位,绘图统计1998—2020年高校教师发展相关研究的发文量,见图 1。

图1 1998—2020年国内高校教师发展研究的发文量

如图1所示,国内关于高校教师发展问题的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1998—2005年,相关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发文量总体较少,无明显波动,共发文22篇,仅占总发文量的3.2%。2006—2017年,发文量呈波动上升趋势,进入快速发展期,更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该领域,共发文434篇,占总发文量的63.1%。其中,2015年的发文量为71篇,达到近12年间的峰值。2018年以来,高校教师发展研究逐渐进入饱和期,发文量呈下降趋势,共发文232篇,占总发文数量的33.7%。但这一时期的研究话题更加集中,研究指向性和目的性也更加明确。

高校教师发展是跨学科、多维度的长期研究,对文献期刊来源分布情况的统计分析,有助于直观了解相关主题所属的学科范围,帮助研究者确定研究方向[5]。利用Microsoft Excel软件对发文数量排名前10的期刊进行统计发现,该主题的主要研究阵地集中在高等教育类、教育科学类学术期刊,见表1。高等教育类期刊共7种,发文量占样本总量的72%;教育科学类期刊共4种,发文量占样本总量的23%。此外,外语类期刊《外语界》也刊发了15篇相关论文,发文量占样本总量的5%。

表 1 1998—2020年国内高校教师发展研究的期刊发文分布

从发文量看,《黑龙江高教研究》《江苏高教》及《中国高教研究》名列前三,均属于高等教育类学术期刊,占总发文量的43%,是高校教师发展研究的主要阵地。目前,我国高校已将教师发展作为高校建设的重点,因为高校教师的发展不仅关系到高校整体水平的发展,对新时代大学生的素养提升也有一定影响。作为前沿知识的研究者和传授者,高校教师除了关注各自领域的研究外,还肩负着为国家培养新鲜血液的使命。

(二)高影响力研究作者与机构

发文作者和机构的共现网络分析可以直观呈现该领域高影响力学者及学者间的合作关系,探索学术研究的团队效应和研究力量[6]。在发文作者共现图谱中,连线代表作者间的合作密度,字号与发文数量呈正相关,见图2。从整体看,图2各节点分布较散,多数节点间无连线,可见1998—2020年国内高校教师发展研究呈现出独立性,学者间缺乏深度合作与交流。

图2 1998—2020年国内高校教师发展研究的发文作者共现图谱

借助Microsoft OfficeExcel工具,前10位核心作者的具体发文量进行统计,以进一步考察该领域研究的核心力量,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1998—2020国内高校教师发展研究发文前10位的作者

由图2和表2可知,发文前10位的作者中,张德良、周燕、姚利民、别敦荣四位学者所在节点较突出,其研究成果具有一定影响力。其中,张德良发文量最多,主要致力于大学教师的课程与教学发展研究;姚利民重点关注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发展;周燕主要探究高校英语教师的发展路径;别敦荣更注重考察教师发展中心对高校教师发展的推动作用。

利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工具,统计发文量前5的机构(见表3)可发现,师范类高校教育学院是该领域研究的核心力量。各机构发文量差异不大,东北师范大学15篇,北京师范大学11篇,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10篇,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7篇,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和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等院校均为5篇。

表3 1998-2020年国内高校教师发展研究的发文量排名前5位的研究机构

但是,高校教师发展领域的研究机构之间尚未形成广泛紧密的跨学科合作网络,因此在未来相关领域研究中,各机构应当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探求高校教师发展的新路径和新方向。

(三)关键词共现解读

共词分析法的主要原理是以统计某一学科领域的关键词在同一篇文献中出现次数为基础进行聚类分析,进而分析这些关键词所代表学科领域的结构变化。关键词是文献的概括与凝练,可直观体现一篇文章的核心内容[7]。通过关键词共现图谱(图3)和统计高频关键词(表4)探知1998—2020年国内高校教师发展的研究热点和核心内容。

图3 1998—2020年国内高校教师发展研究的关键词共现图谱

表4 1998—2020年国内高校教师发展研究的高频关键词及其中介中心度

图3中的节点代表关键词,连线表示关键词之间的联系,十字架大小与频数成正比。连线的粗细决定关键词的中介中心度,即该关键词在整个共现网络中作为媒介者的能力[8]。中介中心度与关键词的重要性呈正相关,有助于更加直观地考察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表4所呈现的15个关键词在图3中的节点相对突出,代表该研究领域的热点主题。其中,“专业发展”是最为突出的关键词,共出现169次,中介中心度为0.36≥0.1,是共现网络中的关键节点。经统计,在1998—2020年,“专业发展”相关文献共计189篇,占总样本文献量的27%,可见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相关问题亟待解决。此外,“高校教师教学”“高校青年教师”“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高校英语教师”“教学学术”等也是该领域的重点研究对象。从研究指向性来看,“专业发展”“高校教师教学”“教学学术”“人才培养”“发展策略”等高频关键词表明学者从不同角度对高校教师发展问题进行了多维度思考。

三、高校教师发展研究的热点主题

本研究发现,过去20多年我国高校教师发展研究话题可以归为三大类:教师素质(政治素质、教学素养、学术素养、创新素养、信息素养)、发展模式和途径(教师发展中心、专业学习共同体、教学共同体)专业发展(制度建设、教学学术、自主意识)。

(一)教师素质

“教师素质”一直是高校教师发展研究的主要话题。教师素质在教育和社会进步中具有关键性的核心决定作用,其原因在于教师是教学改革的主要实施者[9]。

教师素质话题中,教师政治素质的相关研究首当其冲。其一是关于高校教师政治素质重要性的研究。教师的政治素质是推进素质教育、学生知识增长和思想进步的关键所在[10],必将影响思想文化建设[11]。因此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具备“真信、真学、真用”的政治素质[12]。更为重要的是,广大高校教师的政治信念具有极强的示范效应,所以高校教师应主动承担起培养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其二是对高校教师政治素质提升策略、路径的研究。高校要以思想政治工作、职业道德教育为出发点,制定管理规范和管理制度,使教师把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人师表作为政治责任,提升思想境界、道德自律和文化自觉[13]。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提升高校教师政治素质的有效途径[14],要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理念、制度、内容、载体和路径[15]。万欣荣等[16]从加强文化和学术研究的安全意识、培养法治思维、拓宽国际视野等方面提出了提升高校教师政治素质之策。其三是高校教师政治素质与教师队伍建设的关系研究。代表性的观点强调;教育者要先受教育,更好地承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要发挥好自身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关键作用[17]。

高校教师的教学素养、学术素养和信息素养相辅相成。高校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认识观、大众教育的人才观、全面发展的智力观、服务主体的教学观”[18],更新教育教学思想、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19]、提高信息素养、吸收学科前沿知识、更新知识体系,提升教学和科研能力[20]。教师不但要具备教学研究能力、因材施教能力和课堂组织能力,更要不断更新学科前沿知识,以学术研究推动学科发展,深化教学内容[21]。同时,高校教师应从信息意识、信息知识学习、信息技能应用、信息伦理等方面提升信息素养,满足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的必要条件[22]。

(二)发展模式和途径

近年来,高校教师发展主要依托“教师发展中心”的教学和学术属性,既服务教师教学发展,又为教师开展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搭建平台[23—24]。然而,目前教师发展中心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教师的培训制度、专业地位和奖励等外在机制,忽视了教师的主体能动性。因此,“教师发展中心”应改变其行政管理职能,建立教学共同体和学习共同体,以自主发展意识与学校激励发展的交互作用提高高校教师的科研能力[25],开展教学反思和研究,促进其教学发展[26]。

依托教师发展中心构建教学共同体,督促引导新入职教师聚焦课堂教学实践,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途径[27]。新入职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可以借鉴美国“未来教师培养计划”,一方面重视岗前培训与教学实践的衔接,加强教育理论、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等培训;另一方面完善教师教学素养考核、改革教师考核评价机制[28]。近年来,人工智能(AI)给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宋灵青等[29]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构建起人工智能时代教师发展模型,研究发现地方和学校要依据国家制定的教师发展政策,为职前和在职教师提供完善的培养体系,使教师适应“AI”对教师的职业要求,实现角色重塑。

专业学习共同体是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最佳载体。共同体以教研室、学科组和课题组为主要形式,成员之间相互协作、交流信息,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持续提升[30—31]。由于高校外语教师处于相对隔离的工作环境,缺乏跨院系合作交流已经成为教师发展的滞障,相关学者就专业学习共同体构建的理论框架、路径和模型展开了研究。文秋芳[32]基于共同体的建设实践,构建了包括成员、目标、中介和机制的理论框架。高宏等[33]提出了构建高校外语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路径,以合作文化为核心提升教师内在潜力,组建以项目为导向的跨学科团队。唐进[34]通过概括教师自主、教学效能感和教师承诺考察外语教师的专业认同感,研究发现共同体能够降低外语教师的职业倦怠。

(三)专业发展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最早始于2005年。以2011年国务院启动国家级教师发展示范中心为起点,高校教师发展从政策层面进入专业化阶段。其高频关键词包括国际经验借鉴与组织管理、教学学术、专业学术等。学者们从组织管理的角度提出了多国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制度和经验对我国高校发展的启示。孟凡丽[35]通过分析日本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FD制度,研究发现高校需要通过政策和制度发挥院系功能引领教师教学、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能力。陆道坤[36]通过分析斯坦福大学的经验,提出制度设计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动力,采用项目制促进教师教学和研究能力的提升,科学系统的资源组织为教师自主发展提供保障。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有机统一。厄内斯特·博耶[37]认为,在探究、整合和应用的学术之外,还有传播知识的学术,即教学学术。专业学术旨在生产本专业高深知识。教学学术既是高校教师对更好传播本专业高深知识进行的科学研究[38],也是其处理教学与科研、社会服务之间关系的最佳切入点,有助于教师转变教学观念[39],为教师专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些学者认为,要从政策制度上引导教师走出教学学术的认识误区,发展教学学术能力。林杰[40]认为,要建立完善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引导教师把科研方法和成果应用于教学,实现教学过程科研化,科研过程教学化。张应强[41]提出,我国高校要重新认识学术的内涵,树立知识传播是一种学术的观念,实现教学与科研、社会服务的有机统一。

近年来,高校教师教学学术水平研究逐步从理论研究转向实践应用研究。朱炎军等[42]基于德尔菲法构建了分析教师教学学术发展力的指标体系,以完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李志河等[43]从总体发展、影响因素、提升路径等维度调查分析我国40所高校的教师教学学术能力。

四、结语

通过对国内1998—2020年高校教师发展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本研究发现,我国高校教师发展研究主要从高等教育发展的视角探究教师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在经历2006之后10余年的快速发展之后,近年来进入瓶颈期,学者们力求寻找研究的突破方向。此外,研究机构主要为师范院校教育学院和设有专门教育科学研究机构的高校,但研究机构及研究者之间缺乏合作,尚未形成研究团体和明确的研究主题。高校教师发展研究随时代变化蓬勃发展,研究的热点主题主要集中在高校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围绕教师发展中心建构的教师发展模式和路径及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从近年来高校教师发展研究的转向看来,研究热点的演化主要包括三方面:以课程思政为载体提高高校教师的政治素质,围绕提高教师教学学术水平完善评价机制,探究教师发展中心的职能、专业化建设和服务体系。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