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工科院校心理育人模式构建

时间:2024-06-19

赵东阳,张文

(1.商洛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陕西商洛 726000;2.商洛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商洛 726000)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国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事关我国高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是高校学生工作的基础组成部分。心理育人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来实现育人的目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长期融合发展过程中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成果体现。2017 年12 月,教育部党组颁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把“心理育人”列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十大育人体系”之一,心理育人也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最新成果[1]。一方面,心理育人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内容,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力抓手与手段;另一方面,心理育人也是新形势下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内容、新使命和新任务[2]。

现有关于心理育人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影响与相互促进作用方面,并从中不断探索与拓宽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大多数研究都把心理育人作为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手段与新途径,从心理育人的角度不断创新思政教育的新途径,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是冯有明提出以心理健康教育为抓手,培养高素质人才[3]。少数研究开始从思想政治教育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促进作用角度来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育人的相互促进作用,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心理健康发展过程的促进作用这一角度,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更好地关照与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特性是二者融合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4]。

从研究层次来看,现有的关于心理育人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基础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研究两个层面,在理论研究与实践反馈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心理育人的现实内涵与理论基础。一方面,随着高校教育的实际需求和教育部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与一系列的政策支持,全国各大高校都在积极地寻求与探索心理育人的体系与模式构建;另一方面,从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发展角度不断总结与创新基础理论层面的研究[5-6]。

从现有的研究结果和目前高校心理育人的实际需求和现状来看,当前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性成果与心理育人模式,缺乏从顶层设计层面的理论研究和从实践工作层面的内涵延伸。尤其是现有的心理育人模式的相关研究还都是针对传统的综合性大学,从新工科院校的特点角度研究心理育人的文献截止目前还未见报道。结合新工科院校表现出来的新特点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在传统心理育人模式的基础上从心理育人的角度出发,构建符合新工科院校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心理育人模式,从理论层面,能够丰富新工科院校心理育人的理论内涵; 从实践层面,能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地指导。

1 新工科院校的基本概念及学生群体特征

1.1 新工科院校的基本概念

新工科院校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为适应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而提出来的新概念,目的是实现我国从高等工程教育大国到高等工程教育强国的转变[7]。在发展的过程中主要表现出以新经济、 新产业发展为背景,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学科走向交叉融合,面向未来的特征,以培养能够适应时代需求、综合全面、创新能力突出为目标定位[8]。自2017 年2 月综合性高校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提出“复旦共识”以来,新工科院校转型发展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一是面对新经济发展需求主动设置和建设一批新兴工科专业; 二是推动现有工科专业的改革与创新发展以适应新经济发展需求; 三是学科走向交叉融合产生的新工科专业。

新工科院校在概念上相区别于传统工科类院校,其建设基础主要是占全国普通本科高校总数90%以上的地方性本科院校,建设过程中众多地方性本科院校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合理定位,错位发展,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合并、升格、 更名、 裁撤等方式加快本科教育的转型发展,以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区域型人才为目标,以工学学科为发展方向的新建本科院校[9]。从这个层面讲,新工科建设为应用型本科高校指明了发展方向,地方应用转型高校建设是新工科建设的全局战略举措,二者是在相同办学理念上的不同表达[10]。与此同时,新工科在发展过程中也表现出鲜明的办学特征,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强调培养专业素质过硬的综合型、 服务型、复合型人才为主,以产业导向为指针,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产学研深度融合,注重创新能力的全面培养,注重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的提升与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过程[11]。

1.2 新工科院校学生的群体特征

新工科院校的主体部分由各省、 直辖市、自治区或者地级市财政供养的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而来,相对老牌本科院校而言,其办学基础差距较大,办学区域特征明显,对政策、市场导向后发性特征明显[12]。新工科院校主体基础差距较大。一方面,新工科院校的前身主体主要是地方传统师范类院校,其学科背景、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在转型发展过程中都需要很长的一个过程,才能够在新工科环境中建立优势学科与优势专业。另一方面,根据教育部《2018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当前我国有地方本科院校1108 所(不含独立院校的新建本科院校352 所),它们在在我国高等教育圈层结构中属于最外层。在办学资源和规模上,无法与“985 工程”院校、“211 工程”院校及部分省部共建院校相比,其经费收入上更加依赖财政拨款和学费收入。受转型发展过程诸多办学因素的影响,部分新工科院校面临资源少、 生源差的现实困境,在生源特征上,自“985 工程”院校到地方本科院校,形成明显的层次梯队[13]。部分新工科院校学生也表现出很强的群体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新工科院校学生群体结构复杂,学生组成多元,学生群体特点繁杂不一。吴红斌等对新工科院校和老牌本科院校的比较研究,认为学生高考分数低、家庭经济指数低、父母受教育程度低、农村学生的比例高、低收入家庭比例高,从根本上导致了生源差、群体结构复杂、组成多元[13]。此外,新工科院校的培养模式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相对于传统工科类培养模式与初高中教育之间的跨度更大,学生入校之后对新工科教育模式的适应时间会更长,难度会更大,学生本身在实践能力、社交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等方面参差不齐,学习过程中学习定位、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效果都不尽相同,导致新工科培养模式下学生群体反应差异过大,部分学生进校后很难快速适应学校教育教学模式。

二是新工科院校学生出现分层和分化趋势,部分学生主客观适应性问题较大,特殊群体学生特征明显。一方面,新工科院校学生受主观思想行为、学习能力、群体生活等因素的影响,产生适应性问题较大;受客观环境影响,产生感知性偏差;受学校、家庭、社会因素的影响造成学生心理困扰,久而久之,在主、客观等因素的影响下形成异于大众群体的情感认知,出现适应不良、行为缺失、性格缺陷、思想极端、生活困境等特殊群体学生现象[14]。另一方面,新工科院校学生出现分层和分化趋势,特殊群体学生特征明显,根据生源特点,从心理学原理上将其分为:身体(生理)残缺、家庭经济困难、家庭突发重大变故、学业困难、人际不良、网络痴迷、心理障碍和恋爱受挫等类别[14]。

2 思政理论关照下新工科院校心理育人研究内容与研究方向

2.1 思政理论关照下新工科院校心理育人的研究内容

基于文献检索及工作实际,当前高校心理育人工作主要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开展,为其服务。心理育人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育人合力,危机应对等七个方面,见图1。

图1 思政理论关照下心理育人研究内容与研究方向

由图1 可知,以新工科院校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升为研究对象,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理论基础和工作平台,以心理育人为抓手与手段,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为育人目的,主要包括:在理论层面从顶层设计充实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与模式探索;在育人合力构建层面逐渐形成专兼共同发展的合力育人机制;在体系运行层面的高效管理机制;在应对突发紧急情况的心理危机的反应机制和转接诊疗机制;在工作过程中的预警防控机制;在实践层面极大地丰富心理育人的实践指导,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手段,从心理育人的角度帮助广大学生养成健康心态、促进广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2.2 思政理论关照下新工科院校心理育人的研究方向

思政理论关照下新工科院校心理育人研究方向(见图1)是基于现有心理育人的体系,在思政教育理论的基础上,充分融合现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育人机制,借助大思政合力育人机制、网络思政教育阵地建设,融入心理育人的思想意识,逐渐渗透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养成教育、理想信念养成教育等内容。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引导广大学生树立坚定的政治立场,促进广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二者在相互融合的过程中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改变心理育人的传统观点和工作理念,改变当下心理育人工作急于应对高校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疏导与心理咨询的工作现状,逐渐变先期干预为前置预防,变治疗为教育、引导,变被动为主动,把心理育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推进“三全育人”上,起到服务育人的最终目的,使之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3 思政理论关照下新工科院校心理育人模式构建

思政理论关照下新工科院校心理育人模式的构建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平台,以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抓手,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基础上,充分将理想信念教育、意识形态教育、社会主义核心观教育、文明行为养成教育与学生的生命教育、 适应性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方式,既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导向,也顺应大学教育的教育合力构建。思政理论关照下新工科院校心理育人模式的构建分别按照心理育人的对象、形式、管理、途径以及育人合力的构建五个方面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理进行构筑(见图2)。

图2 思政教育理论关照下的新工科院校心理育人模式构建

3.1 心理育人的对象

心理育人的对象主体是学生。根据新工科院校学生复杂的群体特征,可将其按照各自的特性与特点分为不同的类别,从而使得在育人的实践过程中能够分类管理、因材施教、分类服务,达到最优化的育人与服务过程。根据学生工作的实际,可以将高校学生分为特殊群体学生、班团干部、年级单元、学校单元、二级院系专业单元和班级单元等。其中,特殊群体学生指在客观因素或主观因素影响下所形成的异于大众群体的情感认知,从而导致在大学生社会团体中出现的适应不良、行为缺失、性格缺陷、思想极端、生活困境等现象,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引导也是现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工作。除此之外,其他大学生群体也是心理育人的重要服务对象,根据不同的学生群体,采用不同的心理育人手段,化解危机于无形是心理育人的工作方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心理育人的目标,而不是等到发现问题再去解决问题。所以未来心理育人的发展方向是分类管理、因材施教,通过对各种群体学生发挥作用从而减少特殊群体学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比如可以通过构建学校层面、二级院系层面、班级层面、宿舍层面、个人层面的育人网络,逐级推进,步步深入,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实、落小、落细,成为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成员。

3.2 心理育人的形式

心理育人是一种全方位进行的育人活动,当前多数高校心理育人在形式上仍然处于单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和对学生提供心理咨询与服务。因此新工科院校心理育人的形式需要改进。一方面,应基于心理学原理借助互联网手段开展心理普查活动与心理咨询活动,借助大思政教育格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与实践活动,通过家校合作、校医合作共同做好心理危机干预与应急反应工作。从注入新的活动形式而言,要摆脱心理育人的固有概念,弱化心理育人的概念,融入心理育人的积极思想,将心理育人置于思政育人的全过程,更新心理健康教育传统活动形式,使其更具有新的时代活力。另一方面,应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中心构建专兼结合、 师生互助、全员参与的运行体制。比如以咨询服务为依托构建咨询体系,以心理普查为基础构建测评体系,以心理干预为保障构建干预体系,以课程教学为重点构建教育教学体系,以实践活动为载体构建实践活动体系。总之,要完善心理育人的运行机制体制,多渠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3 心理育人的途径

心理育人是一种全过程进行的育人活动,当前高校心理育人工作在途径上尚未能真正全方位融入学生发展的各个领域,缺乏一定的连贯性。因此心理育人在途径上应基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独有活动方式,全方位借助各种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与新形式,最大程度地丰富心理育人的途径与手段,多途径助推心理育人的现实成效,而不仅仅是局限于心理健康教育的传统活动形式。一方面,应从宏观层面构筑心理育人顶层设计,把握心理育人的发展方向,充分发挥已有心理育人的官方途径,指导心理育人工作的开展;坚持依法治教,保证未来心理育人发展的规范化;积极树立服务为主,管理为辅的育人理念;借助大思政教育格局的全面开展,推进心理育人与思政育人的深入融合;借助新时代网络思政育人平台,开展心理育人网络新方法;构建以专业心理教师为主,其他教师为辅的心理育人的人才队伍机制。另一方面,新工科院校心理育人的实施主体主要是高校辅导员,辅导员工作过程可能涉及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工作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心理育人的非官方途径,比如:谈心谈话、 宿舍夜谈会、 学生兴趣类社团活动等。这能够在极大程度上弥补心理育人在全过程育人方面的不连贯性,也能够起到官方途径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3.4 育人合力的构建

心理育人是一种全员参与的育人活动,当前高校心理育人在育人合力方面存在一个困境:心理咨询专职教师和辅导员是心理育人的主体力量,其他相关人员参与相对较少,导致高校心理育人长期处于“孤军奋战”状态。心理育人工作需要全方位地整合人力资源,最大程度地达到最优化的育人合力,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成长。一方面,心理专业教师和一线辅导员依旧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主体,基于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应广泛动员与要求行政人员和代课教师参与到心理育人的全过程中,特别是以课程教学为主的育人体系。另一方面,学生家长和朋辈互助也是高校心理育人的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在心理育人的过程中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5 心理育人的管理

心理育人是一个全面的过程体系工程,心理育人体系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高校大学生思想动态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其良好运行有赖于心理育人管理团队的正常运作。就高校层面而言,严格按照党中央的文件精神指示,重视心理育人的重要性,构建以校党委领导为第一责任人,组建领导小组;各二级院系高度重视与配合,逐渐形成一线辅导员主抓,代课教师共管,家校及时沟通的工作管理体系。管理过程中应形成层级分明、高效管理的育人格局。在育人成效上逐渐形成及时发现、及时干预,及时预防、及时化解的工作机制。

4 思政理论关照下新工科院校心理育人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4.1 思想政治教育从宏观方面为心理育人指明了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从顶层设计上给出了心理育人的大方向与大格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时刻关注并解决好“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5]。

这种战略思想集中体现了为什么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如何开展思政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属于人才培养工作,心理育人被视为育人战略发展的重要部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方针原则从根本上规定了心理育人的方向与宗旨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从顶层设计层面肯定了心理育人的重要地位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与重要途径;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层面明确了心理育人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的充实与丰富,同时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其他方法互融互通,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育人的时代内涵。

4.2 心理育人从微观方面丰富与充实了思政教育的方式方法

心理育人是指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培养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养成健全人格从而实现育人的目的[16]。心理育人不完全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有别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教育、 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律教育等形式,它具有自身的独特性,更多的是基于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以心理疏导、情感关怀为主,运用心理学相关素材、仪器设备以及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等相关活动达到育人目的的活动[17]。但与此同时,心理育人在目的上又与思想政治教育是一致的,可将其视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子部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与方法。同时,心理育人在具体的操作与实施过程中也能够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其它体系、手段与方法融合发展,不断地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方法。

4.3 新工科的办学理念与心理育人、思政教育的服务宗旨本质具有一致性

新工科的办学理念是以培养能够适应时代需求、综合全面、创新能力突出为目标定位,心理育人的服务宗旨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成长成才,二者在培养目标上具有一致性,这为该理论模型的构建与应用提供了理论保障。从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育人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看,二者在工作的实际过程中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作用。从理论层面与实践层面、微观层面与宏观层面确定了该模型构建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在研究内容层面,以新工科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研究对象,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理论基础和工作平台,以心理育人为抓手与手段,以育人为目的,探索新工科院校心理育人模式;在理论层面从顶层设计层面充实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与模式探索,促进理论提升;在实践层面能够极大地丰富心理育人的实践指导,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手段;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从理论层面构建模型,从实践层面进行经验推广,通过“认知-实践-再认知”的认知结构(见图2),不断完善该理论模型,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达到育人的根本目的。

5 结语

心理育人是一种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参与的育人活动,在育人的实践过程中受环境的影响,难以在真正意义上融入学生发展的各个领域。思政教育理论关照下的新工科院校心理育人模式的构建,借助“大思政”思想政治教育格局的平台,弱化心理育人的概念,融入心理育人的积极思想,将心理育人置于思政育人的全过程。这种模式的构建,一方面,极大地丰富与拓宽了心理育人的思维宽度与理论宽度,在实践层面丰富心理育人的育人方法与育人手段,落实心理育人的育人实质;另一方面,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内涵和落实抓手,促进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参与育人活动的形成。与此同时,在该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各二级院系的试点运行、问题反馈模式不断认知与完善该理论模型,再进一步进行经验推广和理论提升,从整体上改变现有心理育人急于应对已经形成的特殊学生群体的现实困境,把工作重心逐渐转变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道路上。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