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论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观

时间:2024-06-19

常 硕

(作者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浅论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观

常硕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也是在中国最早系统地介绍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知识分子。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观体现着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认识,展示了他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态度。探讨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观对分析李大钊意识形态的变化以及五四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李大钊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来源、内容、特点等方面来对其进行研究探讨。

李大钊;马克思主义;观点;特点

1、李大钊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来源

1.1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理解

李大钊生于1889年,在其年少时接受了良好的中国传统私塾教育,熟读四书五经,对于中国传统哲学有着很深的功底。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朴素唯物主义对李大钊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在李大钊的著作中经常能够看到他引用中国传统哲学资料。例如他在《青春》中引用苏轼的诗句“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来说明事物的相对静止、绝对运动的状况;又如其在《原人社会于文字书契上之唯物的反映》引用《卿云歌》中“卿云烂兮,糺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一节用以说明物质决定意识的道理。同时,李大钊也具有着中国自古以来传承的大同主义情怀。李大钊在《平民主义》中提到:“现在世界进化的轨道,都沿着一条线走,这条线就是达到世界大同的通衢。”马克思对共产主义最终状况的设想无疑符合李大钊的这种大同情愫。虽然李大钊在当时的研究当中并没有发现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朴素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具有着相似、包容的地方,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对中国传统哲学的深刻理解使得他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理解接受更为容易,而他的马克思主义观上也必然会被打上中国色彩的烙印。

1.2日本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

李大钊早年的留日经历对其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具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在李大钊留日期间,日本的社会主义思潮十分活跃,由于议会改革式的运动遭到了日本政府的惨烈打击,日本的社会主义者开始逐步走向革命道路,也加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再这样的背景下,李大钊开始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在他留日期间阅读了大量的日文译本的马克思主义著作和文章,这使得他的马克思主义观深受日本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其表现如下:首先,当时日本的民主运动促使了李大钊民主思想的形成,李大钊的民彝思想开始形成,认为民彝是建立民主制度的基础和根据。其次,李大钊受到日本社会民主党的创始人之一安部矶雄的影响,当时安部在李大钊就读的早稻田大学担任教授,在授课期间传播过社会主义思想。再次,李大钊受到日本社会主义学者文献的影响。对李大钊影响最深的当属河上肇,李大钊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大量引用了河上肇的观点,通过对其理论的分析来阐述李大钊自身的马克思主义观点。

可见,李大钊马克思主义思想产生和形成主要是在日本留学期间,日本的社会主义思潮和当时日本的社会形态使李大钊能够接触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并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留日归国后,李大钊相继发表了《民彝与政治》、《政治之离心力与向心力》、《庶民的胜利》等大批文章来宣传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直到《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发表,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观最终形成。

2.李大钊马克思主义观的内容

2.1李大钊的唯物史观

李大钊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由“过去”、“现在”、“将来”的理论组成,“过去”的理论就是马克思的唯物史观,阐释的是社会组织的进化历程。李大钊把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与达尔文的自然进化论相提并论,他的唯物史观具有着进化论的色彩。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统一在阶级斗争这条线上,通过研究马克思主义史观分析社会的运行规律,依据这种规律来解释当下的经济运行状态进而对这种状态存在的弊端进行解决。李大钊认为唯物史观中最重要的社会现象是经济现象,“故经济的要件是历史上唯一的物质的要件。”,经济是社会最基本的组成结构,社会的变化是随着经济的变化发展的。他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举法律不能适应经济形势的变化例子说明了这一道理,来证明经济的发展不受其他事物的影响。而经济社会的发展促使了生产力不断发展,但是最终经济社会不能促进生产力发展反而开始束缚生产力,这就导致了生产力与经济社会之间矛盾不断加大,旧的社会必然崩溃。这说明李大钊接受了马克思物质决定意识的论断,认识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类社会前进的动力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间的矛盾。

2.2李大钊对剩余价值的理解

在李大钊划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部分中,“现在”的理论即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李大钊把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分为了两个部分:余工余值和资本集中;前者是经济的静态形式,而后者是经济的动态形式。李大钊分析马克思主义的余工余值理论是由劳工价值理论推演出来的。他认为“每个物品的价值,应该纯是物品中所含人类劳工结晶的全量”,而工人应当获得的酬劳应当与他所创造的物品价值相一致。但是维持工力所需要的物品价值远远小于工力所创造的价值,资本家只支付给工人维持工力所需物品的价值,剩余的物品价值均归资本家所有。而出于这种原因。资本家的利益就在于增加剩余价值,为了使其达到最大化,资本家就开始靠增加工时、减少工人报酬等方式来尽可能地压榨工人的剩余价值。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理论的研究,表明了他已经看透了资产阶级剥削无产阶级的本质手段,看到了资本主义的罪恶所在,正如他所说的一样:“这不是资本家的无情,全是资本主义的罪恶!”

2.3李大钊的阶级斗争观点

李大钊认为社会主义运动是马克思主义的“将来”的理论,而阶级斗争是贯穿马克思主义整部理论之中的“一条金线”,把三大理论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李大钊认为阶级是:“经济上有共同利害自觉的社会团体”;李大钊认为产生阶级斗争的根源是由于经济差异引发了政治上的不平衡,为了保持这种平衡各个阶级必然会“以图压服他的反对阶级,而保自己阶级经济上的利益”,也就是马克思认为的“殊异经济阶级间的竞争”。李大钊认为阶级斗争是经济利害相反的阶级间争取自身利益的倾向的一种无量表现,阶级斗争是不论原始社会还是封建社会乃至到资本主义社会都必然经历的,阶级斗争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可避免,而阶级斗争中获胜的阶级重新确立新的有助于经济发展的社会结构也就促进了社会的向前发展。

在李大钊的阶级斗争观点中依旧透露着进化论的思想,他认为由经济竞争到政治竞争,由政治竞争再到“经济的结构自我进化”是一种不断向前进化社会进程。而他以为马克思“只把他的阶级竞争说应用于人类历史的前史,不是通用于过去、现在、未来的全部。”这说明,李大钊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总结,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运用也该代入到相应的历史阶段来分析。

3.李大钊马克思主义观的特点

3.1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观是在时代的发展与变革中形成与成长的,因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李大钊生活在清末民初的时代,其思想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对中国朴素唯物主义的理解使他打开了追求科学真理的门户,但是传统文化中也存在着封建守旧的糟粕。中国自古就有顺应天意、安守本分的观点,但是在社会面临巨大变革的情况下,这种守旧的观点已经不能适应当时社会和革命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李大钊接受了自然进化论的观点,利用自然科学的观点来解释社会运行的规律,主张破旧立新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共同的规律,社会发展必须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这种进化论的观点开始有了辩证法的意味。而在李大钊留日学习马克思主义之后,他开始转变了对于进化论的看法,逐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信仰,他把社会发展的历程用唯物史观、剩余价值理论和阶级斗争理论做了科学详尽的解释,这标志着他已经由民主主义者转变成为了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的意识形态的变化是在当时时代的变迁中不断发生改变的,李大钊接受科学理论并在俄国十月革命后从大量的社会思潮中选择马克思主义,展现了他的马克思主义观的浓厚时代色彩。

3.2 注重理论与实践、学习与传播相结合

李大钊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学习不仅是在理论上的接受,同时也在不断地与中国的实际相互印证,他的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过程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过程。

李大钊在日本留学期间学习了马克思主义,通过与其他先进知识分子的交流和对马克思主义著作文献的学习,李大钊对中国的社会形势和革命方向有了全新的认识。1915年,中日“二十一条”签订后,李大钊发表了《警告全国父老书》,反对“二十一条”,这是他在受马克思主义影响后的首次实践应用。之后,在进一步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同时,他也加大了对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李大钊先后创办、编辑过《民彝》、《晨钟报》、《新青年》等刊物,宣传民主观点和社会主义。在俄国十月革命后,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文章来向国人介绍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1919年,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标志着他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最终确立。李大钊还发起过少年中国学会等组织,引导进步青年信仰马克思主义。可见,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与传播是同步进行的,在学习的同时加深了马克思信仰,马克思主义观点的形成也促进了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李大钊在被捕后,曾在狱中说过:“实践其所信,励行其所知”,这就是对其马克思主义观形成发展过程的真实总结。

3.3 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具有局限性

李大钊认同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但是同时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仍存在局限性。他在《阶级竞争与互助》中提出:“最后的阶级争斗,就成了改造社会消泯阶级的最后手段。”而在文章中,他又认为:“可能依互助而生存,而进化;不可依战争而生存,不能依战争而进化。”这里可以看出,李大钊对阶级斗争已经接受,但是认为进行阶级斗争的手段不应该是单纯的暴力手段,而是应该靠提高人民的道德素养使人民相互扶助来解决阶级矛盾。这样互助的观点其实在本质上是与阶级斗争理论向矛盾的。而李大钊在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理论进行论述时,称唯物史观是“社会组织进化论”,又称阶级斗争为“阶级竞争”,这几乎是表现出了进化论的印记。这些李大钊马克思主义观所表达的论点展现出了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理解的局限性。

然而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理解的局限性是受到其时代性影响的,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观整体上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解释和与中国实际相印证的实践观点,对于其存在局限的观点我们应该正视,但不可厚非。

(作者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1]李大钊.李大钊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2]吕明灼.李大钊思想研究[M]河北:人民出版社.1983.

[3]李大钊,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编注.李大钊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李泽厚.马克思主义在中国[M].北京:三联书店,1988.

[5]陈桂香.“互助论”无政府主义与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观[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132.

[6]刁世存.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观[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3):81.

常硕(1992—),男,汉族,河北唐山市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东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