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城乡“空巢”家庭的养老问题研究

时间:2024-06-19

王丽颖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



城乡“空巢”家庭的养老问题研究

王丽颖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较早步入老龄化社会,进而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城乡“空巢”家庭迅速增多。21 世纪空巢家庭将是我国老年人家庭的主要模式。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所提供的我国老年人口家庭居住、健康照料状况报告,我国“空巢”老年家庭迅速增长,已占比达31.77%。空巢家庭的老年人面临的经济支持、精神需求、疾病医护等等问题,需要家庭、社会、政府及个人共同努力,这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空巢家庭;问题;养老需求;对策

一、引言

世纪老人冰心曾在她的名作《空巢》中将空巢老人的晚景寂寞描写的栩栩如生。“空巢家庭,一般指子女离家、老年夫妇独居的家庭。若子女与父母住在住在同一城市或同一社区,两代人的来往比较频繁,子女也可以定期或不定时的照顾年迈的父母。这种家庭并不算严格意义上的空巢家庭。本文所称的空巢家庭是指子女都在省外或境外工作、生活居住,只有老年人独自居住的家庭”[1]。也就是说,住在同一城市或同一社区的父母和子女分开居住,这种父母的家庭就不能算作是“空巢”家庭。全国老龄委预测,2015年到2035年我国老年人口将年均增长一千万左右,老年人口将从2.12亿增加到4.18亿,占比提升到29%。,我国大中城市老年空巢家庭率已达到70%。当前我国“空巢”老人大多过着“一餐饭一个人一盏灯”的孤寂生活。城乡广大的空巢老龄人群体如果自我呵护安度晚年,已明显由简单的家庭内部问题演变为值得大家关注的复杂社会现象[2]。

二、“空巢”家庭面临的问题及养老需求

社会变迁改变了家庭的各种关系,过去几代同堂的情况越来越少,现代家庭结构发生转变、核心家庭不断增多,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城乡空巢老人所处的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养儿防老”的观念与道德压力日渐减弱,农村家庭中长者的庄严家长地位正在消失甚至消失殆尽。地位的缺失又更加导致该弱势群体处境的恶化,使这些空巢老人“雪上加霜”。

(一)城乡“空巢”家庭的经济支持需求。在城市,“空巢”家庭的老人主要经济来源是退休金,因此他们的生活基本上还是有保障的。而经济上独立间接的影响“空巢”老人是否愿意与子女分开居住。中国城乡二元保障体系的存在使得农村的养老情况和城市有较大区别,“农村‘空巢’家庭的支持体系以“养儿防老”为主,当父母不能劳作时只能依靠子女,生活经济来源非常单一,有积蓄的父母很少”[3],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滞后状况决定了部分空巢老人生活较困难,基本温饱都成很大问题,医疗更加无保障。

(二)城乡“空巢”老人生活照料需求。城乡空巢家庭中的老年人所缺少的不是经济上的供养、精神上的慰藉而是生活上的照顾[4]。随着农村65岁以上人口的增加及老龄化的加快,其自身和子女生活照顾的压力将越来越重。老年人生活照顾将成为目前和将来农村家庭养老的核心问题,成为农村一大社会问题。空巢家庭的老人们基本可以独立完成吃饭穿衣、洗澡、上厕所等个人日常生活行为,但是在看病就医及整理家务、清扫卫生、洗衣煮饭等家务活上需要很大的帮助。当空巢家庭的老人在日常生活行动上产生困难时,配偶往往就成了他们日常照顾的主要支持者,其次是子女,最后是保姆、钟点工等。农村的情形由于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原因与城市依然存在差别。农村老人日常生活主要由同住的或同村的子女照顾,因而子女外出务工使得农村空巢老人在家庭生活中“照顾缺位”的现象越来越多,农村空巢老人不仅操心温饱问题,无钱看病、看病无人陪护也是他们生活中最困难的事情。

(三)“空巢”老人精神慰藉。子女离家后老人只身一人,家庭氛围枯燥、乏味,更无法享受天伦之乐。许多空巢老人与子女之间缺少必要的交流沟通,精神慰藉的主要途径就是打电话。有医疗机关分析发现,“日久独居”的老年人很易患上“空巢综合症”,而“空巢综合症”容易导致中枢神经的紊乱、内分泌失调、免疫力下降,更甚者易诱发或加重老年痴呆症。据统计当前城市空巢老人中需要生活支持的占 28.3%,需要看病陪护的占 19.5%,需要聊天帮助、精神交流的占12.9%。所以空巢老人因其群体的特殊性,决定了其生活的基本保障需要社会的重视和帮助。“空巢”老人养老问题具体需求情况见下表:

城市“空巢”家庭农村“空巢”家庭需求供给需求供给经济支持弱好强差生活照料强差较强好精神慰藉较强差强差

三、解决“空巢”家庭养老问题的对策建议

处理“空巢家庭”带来的问题,是一个需要以个人为中心、家庭、社会、政府三位一体共同努力的综合性工程。

(一)加强思想宣传和养老教育工作,建立“空巢”老人保障护理基金。政府要积极开展爱老、尊老宣传工作,增强全社会的养老意识和责任意识,营造良好的全民养老氛围,尤其在农村更要注重对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宣传,提高民众家庭养老意识,“积极倡导、强化健康、新型的孝文化”,敦促子女从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及精神慰藉等方面履行赡养义务。建立老年人保障护理基金,利用该基金维持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经济需要,妥善安排好“空巢”家庭老人的晚年生活。同时,“空巢”老人自身也要学会自我愉悦、自我调节,培养自己独特的兴趣爱好。

(二)积极发展机构、社区养老。这就要求政府要重点加快社区养老、机构养老模式的建设,更要吸引民间组织、志愿者以及企业参与到社区养老服务中,构建多元的养老模式以满足老龄人口的不同养老需求。切实发展社区照顾体系,支持居家养老,中国城市的社区养老模式、居家养老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总体而言还显得滞后亟待提高,积极借鉴国外CCRC养老社区模式。社区照顾包括老年托管中心、老年饭桌、网络安全呼叫系统、“劳务储蓄”等,透过这些服务网络可以解决空巢老人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困难。开展丰富多彩广场舞、诗歌朗诵等文化活动,更可在养老社区中建设图书馆、家庭农场等充实生活的基础设施,为老年人提供颐养天年、享受幸福的生活场所。

(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落实完善覆盖城乡的养老、医疗保障体系,关注农村70岁以上和年收入低于基本生活标准的老人家庭,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扩大城乡医疗保险覆盖面,完善农村的医疗合作体系,为农村的老年人提供更优惠的待遇,真正解决农村老人的“看病难”问题。

(四)弘扬传统文化教育与加强法制教育相结合,增强子女孝顺观念。大力加强“尊老爱幼、孝敬老人”传统美德的宣传和教育,国家可以同企事业单位合作,把“孝”作为职员考核的一部分,同时可以建立一些机构,追踪调查职工是否对父母尽到了赡养责任。而且应该从教育抓起,从小就让我们的孩子有着尊敬、孝顺父母的意识。国家亦应制定相关法律,规定每个子女每月至少给予父母的赡养费数额,立法规定子女每年至少回家探望父母几次。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

[1][视频]湖南:村民“互助小组”助空巢家庭忙春耕[Z].CCTV-13,2013.4http://news.cntv.cn/2013/04/11/VIDE1365625077690154.shtml

[2]老龄委:我国大中城市老年空巢家庭率已达70%[Z].中国经济网.2015.11.9

[3]郭爱妹.多学科视野下的农村社会保障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

[4]徐川川.对银川空巢家庭养老现状的调查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8(23)

王丽颖(1991—),女,汉族,内蒙古赤峰市,管理学硕士,中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保障专业,湖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方向:民族地区基层社会保障。

湖北省中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多维视角下民族地区多维贫困及社会保障探究》;项目编号:10524201508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