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邓小平的民生观*

时间:2024-06-19

车 辚

(云南农业大学,云南 昆明 650201)

一、民生的概念

(一)民生的定义

所谓民生,即人民或平民的生计。该词最早出现于《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记:“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以及屈原《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从1840年至今的170多年间,近代中国的每一次大规模革命运动无不高举“民生”的大旗,近代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致力于民生富裕的历史。“民生”这个词广为流传则是在孙中山先生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之后。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影响,中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走上了迅速发展国家工业化的道路,这不可避免地在某种程度上以牺牲人民的生活水平为代价。1953年9月,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专门讲了一段如何看待“施仁政”的问题。针对有很多人提出:中国经过22年的战争,经济亟待恢复,人心思定,不能再打仗了,人民生活亟待改善,应该多搞些轻工业。毛泽东把这种思想称为“小仁政”,并提出了善意的批评。他说:“所谓仁政有两种:一种是为人民的当前利益,另一种是为人民的长远利益,例如抗美援朝,建设重工业。前一种是小仁政,后一种是大仁政。两种必须兼顾,不兼顾是错误的。那么重点放在什么地方呢?重点应当放在大仁政上。现在,我们施仁政的重点应当放在建设重工业上。要建设,就要资金。所以,人民的生活虽然要改善,但一时又不能改善很多。就是说,人民生活不可不改善,不可多改善;不可不照顾,不可多照顾。照顾小仁政,妨碍大仁政,这是施仁政的偏向。”[1](P291)一句话,全国人民要勒紧裤腰带搞建设。如果没有这种牺牲,国家就不会有“一五”建设的巨大成就,也不会有后来的“两弹一星”、核潜艇、洲际导弹。至于后来背离“八大”路线,“以阶级斗争为纲”,用极“左”的意识形态对抗所谓的“修正主义”和“资本主义”复辟,“民生”二字淡出中国政坛20多年,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停滞不前,甚至一度严重下降,毛泽东的“民生观”、“仁政观”偏离了正确的轨道。一般而言,举凡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娱乐等社会生活的基本方面都属于民生的范畴。而在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贫困山区,经过极左思潮和十年“文革”的破坏,建国初期取得的成果遭到严重稀释。1980年8月,国家民委的一份报告指出:“居住在高寒山区、边疆一线的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农业生产仍然很落后,多种经营甚少,生活十分贫困。有的地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仍是肚子、裤子、票子等吃穿用问题。”[2]至于饭馆、理发店、浴室、照相馆、收音机和钟表修理店等商业服务设施更是严重缺乏,如果洛藏族自治州所辖6个县只有一家集体所有制饭馆,贵州榕江县只有一家照相馆,离城远的侗族、水族、苗族、瑶族群众进城照相得往返二、三百里。

(二)邓小平民生观的定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政治家的魄力领导全党完成了拨乱反正的任务,重新确立了正确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从根本上扭转了过去事实上存在的“重政治、轻经济”的政策取向。以此为标志和起点,中国开始了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内容,以改革开放为特征,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92年邓小平的南巡讲话,是邓小平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关键命题的经典阐述。笔者认为,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就是邓小平民生观的定义。邓小平给古老的“民生”思想赋予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内容,既包括了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观,又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这一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一系列富民政策的逻辑起点和理论源头。面对来自资本主义世界的竞争、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和新技术革命的浪潮,邓小平的民生观有一个最直接、最现实的目标:社会主义必须摆脱贫穷。1987年4月26日,他在会见外宾时说:“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坚持社会主义,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穷。”[3](P225)中国巨大的城乡差距、东西部差距、民族差距,使脱贫的目标不可能迅速实现,也不可能同时实现。因此,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战略、“两个大局”的思想、“先富带动后富”的政策,将民生改善和国家战略联系在一起。在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贫困山区,邓小平的民生观与西部大开发、扶贫开发战略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政策、技术、资金的扶持,极大地改变了落后地区的面貌。

二、邓小平民生观的形成

邓小平民生观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其形成既有历史的依据又有现实的要求。

(一)邓小平同志的一生就是致力于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一生

早在抗日战争期间,邓小平任八路军129师政委时就致力于太行山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和民生改善。1943年7月2日,延安《解放日报》登载邓小平《太行区的经济建设》一文,介绍了太行山根据地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基本经验,诸如正确的减租减息和交租交息政策,精细的组织与领导,兴修水利、低息贷款、精兵简政,进出口平衡、稽查走私、发行货币、打击伪钞等。文中指出:“没有正确的政策,就谈不上经济建设;而这些政策的制定,必须以人民福利和抗战需要为出发点。”[4](P85)在开国元勋中,邓小平是具有鲜明的民生观的一位卓越领导人,建国初期他担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时,对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他经常说:政治问题要用经济手段解决;经济问题不解决,就会动摇政治的基础;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不把经济搞好,那个自治就是空的。1950年11月28日,邓小平接见西南民族代表团时对少数民族上层人物说:“经济问题是各族人民的一个基本问题。如藏族同胞能够把皮毛药材输出、布匹输入,苗族和彝族同胞能够吃到廉价的盐,都算经济问题。发展生产,改善生活,这是长远努力的方向,我们要不断创造条件。”[5](P280)他要求西南各级民族区域自治政府要十分关心人民生活,把它作为一项中心工作来抓。因为民众生活改善了,社会进步了,才会衷心拥护党的领导,新生的人民政权才有坚实的经济基础和民意基础。1952年8月7日,邓小平调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副总理,第2天,他向政务院做工作汇报时指出:“现在我们正在培养少数民族自己的干部,并且在贸易、卫生方面诚心诚意地扶植帮助他们,特别是在贸易方面采取等价交换的原则,少数民族不断地到重庆、成都来,相互了解,因此关系正常了。”[5](P546)执政为民首先就要解决好人民的衣食住行问题,这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否则一切的政治口号都将变得苍白无力。6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著名的“猫论”,事实上就是针对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提出的,强调生产关系要符合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什么样的生产组织形式能最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什么样的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1973年邓小平复出后一系列的整顿从军队、铁路、地方派性开始,逐渐推进到工业、农业、科学、教育、文化等各领域,最终以各地的国民经济是否出现明显好转为主要判断指标。这一时期的整顿就是1978年以后改革开放的前哨战。

(二)邓小平理论和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

邓小平理论和毛泽东思想这两大理论成果,都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出的硕果。老百姓说,“毛泽东让中国人民站了起来”,“邓小平让中国人民富了起来”。在这里,“站起来”是“富起来”的基本前提,而“富起来”是“站起来”不再倒下的根本保障。作为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和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始终关注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老百姓的日子是否好过。据笔者统计,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有6处使用了“日子怎么过”、“日子好过”,13处使用了“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样的字眼,邓小平以他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把“民生”这样的大道理,用朴实的语言说出来。面对快速发展的世界经济和科技,总结前苏联、东欧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邓小平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发展是硬道理;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他敏锐地把握住了国家要富强、人民要富裕的时代心声。“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成为贯穿邓小平晚年政治生涯的主线,党的基本路线成为一条名副其实的“民生”路线。1983年2月,邓小平视察了上海的曲阳新村,重点考察菜市场、百货商场和居民家庭,访民情、看民生、察民意,他问得最多的就是:“居民需要的东西都有得卖吗?”“你们生活好吗?”临走时,邓小平说:“你们生活好,我就高兴!”[6](P268)对于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贫困山区的困难群众,邓小平始终牵挂在心。1987年6月29日,邓小平会见美国前总统卡特时说到西藏:“西藏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中国的资源很多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包括西藏和新疆。如果这些地区开发起来,前景是很好的。我们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是坚定不移的。”他还说:“目前西藏情况有了明显的变化,西藏人民生活有了不小的改善,但总的讲还是处于落后状况,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不仅西藏,其他少数民族地区也一样。我们的政策是着眼于把这些地区发展起来。”[3](P246—247)譬如,作为西部大开发和扶贫开发标志性工程的进藏铁路,邓小平是从政治大局和战略全局出发高度重视的。早在1978年7月,邓小平在会见尼泊尔贵宾时就指出:“毛主席生前就说过要把铁路修到西藏去。但在那里修铁路是很艰巨的工程,山很高,都是海拔四千公尺以上。原来打算从西北即从青海修到西藏,但有盐湖和冰川两大技术难题。现在准备改道,但不管怎么样,铁路还是要修的。”[7](P346)经过不懈努力,在全国支援下,包括西藏在内的全国藏区现在已经建成了一大批工业企业,并有许多国家重点项目;那里的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显著改善。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通车,藏区对外开放步伐加快,边境贸易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大部分少数民族群众解决了温饱问题,一部分人已经开始过上比较宽裕的生活。

三、邓小平“民生”观的出发点和归宿

概括地说,“民生”的观点既是邓小平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又是邓小平理论的一大特点和优点。为什么这样说呢?这主要由于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邓小平同志一直是把民生问题和“如何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如何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重大政治问题联系在一起考虑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一个根本原因是执政党在经济建设、民生改善方面的失误。与同时代的西欧国家相比,东欧国家人民生活水平低下,生活用品长期短缺,加上意识形态僵化,党内的官僚特权现象严重,人民对共产党丧失信心,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丧失信念,致使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共产党在意识形态、制度与程序、政绩三个方面都失去执政的合法性基础。80年代,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多次指出,只有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提高了,他才会相信你,才会拥护你。的确,邓小平是用经济手段解决政治问题的大师。有外国学者评价邓小平:“他是大国首领,是20世纪80年代世界主要政治活动家之一……他说‘我不是经济问题专家’,世界报刊却常常把他与凯恩斯、哈耶克、盖尔布赖特相提并论……”[8]

其次,“民生”思想贯穿了邓小平同志的一生,邓小平理论因其所蕴涵的“民生”思想才变得有血有肉,其开放性和科学性才有了坚实的基础。邓小平理论之所以成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因为它是被二十多年改革开放的成就证明了的真理,这种成就主要体现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上。其开放性缘于务实求真,其科学性缘于指导实践的巨大生命力。外国学者指出:“邓小平的人生哲学,不是斗争哲学,而是实践哲学,他为改造中国经济所采取的一切措施都是从实践中提出来的,都是生活本身。合理、有效、有益——这就是他的标准。”[9]

再次,邓小平的民生观具有团结海内外华人华侨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大号召力。由于历史的原因,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海外华人华侨对中国共产党存有疑虑,对社会主义制度不甚了解甚至抵触,对中国经济、政治政策不满意,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邓小平倡导改革开放的开明经济、政治、外交、科技、文化政策,对海外华人华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号召力,港澳台及世界各地的华商纷纷回祖国大陆投资办厂,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海外华人科学家也纷纷献计献策,出智出力帮助中国提升科技水平。1983年6月,邓小平会见了20位外籍华人科技专家。有些专家问:中国的政策会不会变?信心如何?邓小平同志说:“不会变。路子走对了,人民高兴,我们也有信心。路子走对了,为什么要变呢?要变的话,只会变得更好。”[6](P273)

总之,邓小平的一生,是致力于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一生,他把毕生心血都献给了中国人民,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1]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2]国家民委民族政策文件选编 (1979—1984)[Z].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

[3]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邓小平文选 (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邓小平西南工作文集[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6]刘金田.邓小平的历程 (下)[M].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4.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8]波尔加科夫.邓小平与中国改革政策[J].国外中共党史研究动态,1995,(3).

[9]杰柳辛.社会主义思想的救星[J].国外中共党史研究动态,1995,(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