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实施免费教师教育的探索*——以云南边疆民族地区为例

时间:2024-06-19

吕 静,侯汝艳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 芒市 678400)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的培养称谓由师范教育转变为教师教育,教育模式也由封闭的师范培养模式转向开放的教师教育模式。在教师教育发展史上,师范院校封闭定向的教师培养模式是最先被人们广泛采用的培养模式。20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发达国家的教师培养纷纷走上了大学开放培养的道路。教师培养模式的变化与教师地位的提升有密切关系。据研究,影响教师职业地位的因素有两种:一是从业人员的社会特征,包括从业人员社会阶层背景 (出身)、性别、学术成就和待遇。二是该职业活动本身的特征,包括从业人员拥有的知识和技能、所处的工作环境、服务的对象。[1]

一、教师教育免费性的重新审视

师范教育兴起于近代,1801年法国建立的斯特拉斯堡师范学校是师范教育的标志。[2](P29)随着国家发展对普及教育的需求,各国纷纷建立了由国家控制的师范院校培养教师的封闭师范教育制度。此时基础教育成为国家公共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培养计划、培养标准和录用全部纳入国家计划,教师培养成为国家责任。

我国曾长期实行师范教育免费政策,但由于国家财力不足,难以支撑庞大的高教开支,加之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人力资本之父舒尔茨 (T·W·Schultz)人力资本理论在高等教育中的运用,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行高等教育缴费入学的培养机制改革,2003年开始对师范生实行全额收费。自师范生收费教育制度实施后,报考师范院校的优秀生源明显减少,师范院校的生源质量迅速下滑。与师范院校收费相伴而生的突出现象是,为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有条件的非师范院校加入教师培养与培训工作。2003年3月,《教育部关于“十五”期间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再次强调,2005年,初步形成以现有的师范院校为主体,其他高校共同参与,培养和培训相衔接的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基本形成了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需要的基础教育教师队伍。近几年来师范类院校不断撤并、升格,很多师范院校在合并过程中消失。有实力的师范大学纷纷向综合性大学转型,脱掉“师范”的帽子,这淡化或削弱了原有的教师教育的特色与优势。师范院校向综合性大学转型的目的是提高师范专业的学术水平,但事实是这些学校都热衷于扩大非师范专业,忙于升格,想挤入高校名牌,因而有不少学校不是借用综合学科的优势来加强师范专业,而是抽调师范专业的教师去充实其他新建立的学科,这种做法削弱了师范专业的优势,其后果必然是师范院校数量急剧下降,教师教育被边缘化,师范生生源质量明显下降,教师专业吸引力下降,农村教师队伍出现结构性短缺。[3]顾明远教授曾将教师教育转型概括为三方面:一是三级师范向二级转型,或老三级向新三级转型;二是教师教育由封闭向开放转型,所有高等学校只要具备师资培养条件的都可以培养教师;三是实行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3]出于对教师培养专业化发展的要求,教师培养模式的转变是必然的。但因政府财力不足,国家把培养教师所需的经费负担推向社会与师范生家庭承担,这势必对国家公共事业建设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为了改变这个局面,中央政府决定在教育部直属六所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其目的就是要进一步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让教育成为全社会最受尊重的事业,鼓励更多的优秀青年终身做教育工作者。但中央的这一决定只是作为全面恢复免费教师教育的一个引子,只有国家承担起教师培养的责任,全面实施免费教师教育制度,才能解决问题的根本。

二、我国免费教师教育开展情况

2007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将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5月9日,国务院讨论并原则通过《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 (试行)》,决定从2007年秋季起在教育部直属的6所部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免费师范生在校学习期间免除学费、免缴住宿费,还将补助生活费,所需经费由中央财政安排。2007年7月,6所部属师范大学开始招收免费师范生,本年度共招收免费师范生10933人,免费师范生在各地的提档线平均高出省重点线约30分,平均成绩高出省重点线约41.7分,中西部地区生源有所增加,占全部生源的90.8%;农村生源占全部生源的60.2%,比上年增加16个百分点;男生比例有所增加,达到38.7%。[4]部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意味着近代中国在相当长时间内实行的免费师范生制度在大学的回归。当前,提高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的素质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关键问题之一。然而,在我国许多地区,特别是广大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条件艰苦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存在着严重的师资不足的状况,亟须补充合格的教师,培养造就一大批优秀教师是当前教育发展的迫切要求,而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是适应这一需求的重要举措。免费师范教育的回归,真正体现了国家“教育优先”、“教育为本”的发展理念,目的在于解决长期以来困扰我国中西部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师资问题。目前,从六所试点院校招生计划来看也是如此,该六所院校的招生计划绝大部分都偏向中西部考生,只有少数名额在东部地区投放。然而,解决中国落后地区的教育问题,仅靠这六所部属师范院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如何在教育部六所直属师范大学免费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在少数民族地方师范院校逐步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师范生的培养总量和基层就业的分布看,地方师范院校培养的师范生数量更多,是基础教育教师培养中的一支主力军。更重要的是,地方师范院校贫困生到贫困山区、农村学校任教的学生比例较部属和省属师范生比例更高,对免费政策的需求更加迫切。然而,地方推行免费师范生教育制度需要中央财政的大力支持。以云南省一边疆民族地区为例,2010—2012年三年间,基础教育教师录用情况如下表:

某民族地区2010—2012年教师招考录用情况表

以上某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教师近年来的招录数据反映出,该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自2010年至今,免费师范生25名,签订协议到教师岗位从教19名,其中,本地生源13人,未签协议6人,均为本地生源。未签协议的原因:1人违约,3人联系不上,2人未获取毕业证书。签订协议学校为:地州第一中学7人,地州中等职业学校1人,县 (市)中学11人。免费师范生全部到地州和县 (市)高中或中等职业学校任教,共招录特岗教师1094名,普岗教师994名,近三年教师招录数总计2107名 (含19名免费师范生)。按免费师范生规定要求,该地区免费师范生无一人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近年来6所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培养的免费师范生到该地任教的人数仅占当地基础教育教师招录总数的0.9%,靠6所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培养基础教育教师,无法满足该地区基础教育对师资数量的要求。近年来,该地区基础教育需要的师资,99%还是靠地方师范院校来培养,而这些师范院校的师范生却不能享受免费教育政策,这不仅会影响到地方师范院校办学条件的改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执行,还会影响到师范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基础教育师资培养质量等。对同属于国家公共事业建设的基础教师的培养而言,6所教育部直属的师范院校的师范生享受免费教育政策,而地方师范院校的师范生却要自费接受学习,不能享受国家的免费教育,这样的结果也并非公平。为此,大量专家为地方师范院校的发展积极献言献策,提出各省、市、自治区在对各中小学和幼儿园的师资需求作认真、周密的调查研究之后,做好本地区中长期师资需求预测,制订免费师范专业的发展规划和年度招生计划,根据教师需求进行定向定单培养,把师范生教育的质量与基础教育需求对接起来。中央政府可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重点助推西部地区教师教育发展。

三、全面推行免费教师教育的措施

为进一步提高基础教育教师的培养质量,特别是培养一支愿意从事并扎根边疆山区、具有较强教师素养的教师队伍,云南边疆民族地区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云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精神,深刻理解:“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深刻理解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和重要举措,进一步增强做好教育工作的紧迫感和自觉性。紧密结合国家教育督导报告2008(摘要)指出的:建立完善教师资源配置机制,努力满足农村边远地区教育的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和机制,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和水平。做好部属师范大学实行免费师范生教育的试点工作,推进地方院校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的探索,加快教师教育的创新;保障教师工资福利收入,完善医疗、保险、住房待遇。结合云南省地处边疆、少数民族众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实际,以该边疆民族地区近年来基础教育师资需求的实例,全面推行免费师范生教育模式,具体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完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逐步建立教师资格培养与申报一体化制度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了建立教师资格制度的要求,1993年颁布实施的《教师法》中规定了教师资格制度的基本框架。1995年12月,国务院颁布的《教师资格条列》对我国教师资格制度作出全面、具体的规定,标志着教师资格制度的全面实施。我国《教师法》第10条规定:“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资格。”该法明确规定了取得我国教师资格的国籍条件、思想品德条件、学历条件和业务条件。取得教师资格是从事教师职业的前提条件,其条件限制是从事教师职业的最低要求。但与国外发达国家在教师专业化制度的建设与实施相比,我国教师专业化制度建设还存在不够完善的地方。我国教师资格获取的两条并行途径是:经过教师教育专业培养,达到教师资格条件的师范毕业生;非经教师教育培养,通过教师资格理论考试和实践考核认定取得相应教师资格的非师范生。这实质上是将教师入职理解为需要专门培养合格者可进入教师职业,非经专门化培养,但通过资格考试者也可进入教师职业领域。这种资格认定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教师的专业水平,降低教师专业化在社会中的认知度。因此我们应该学习和借鉴欧美发达国家在此方面的做法,设置教师资格申请前提:经过教师专业化培养,达到培养质量标准,在此基础上通过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方能获得教师资格。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对教师资格设定期限,以终身学习制保持教师队伍的质量。这样,才能保证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二)严格实施国家教师教育标准,确保教师教育质量

在招生制度设计上,如何从制度上保证让优秀生源进入师范院校,是实施师范生免费培养、解决中小学优质师资缺乏的起点;在培养制度设计方面,如何对现行教师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提高师范生的教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师范生的职业精神,使学生毕业后真正乐意扎根农村、扎根西部,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在就业制度设计方面,如何保证接受免费师范教育的毕业生“下得去”、“呆得住”,成为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稳定的教师来源,才是保证免费师范生政策实施效果的关键。对地方师范院校师范生的免费教育政策的实施,加强对教师教育培养的监督与检查,对地方师范院校开展教师教育培养,执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情况进行检查监督,严格控制教师培养的质量标准,同时,结合云南地处边疆,少数民族众多的实际,加强民族双语教学师资的培育,突出民族教育特色,以保证教师培养的质量。参照发达国家对教师基本标准要求由低到高不断提升的经验,结合我国教师资格条例颁布实施近20年的实际,教师专业化要求是现代社会发展对教师提出的必然要求,我国教师专业化制度的实施对我国教师质量的提升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2011年国家颁布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以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三大理念指导教师教育课程设置,通过严格实施课程标准,加强对教师教育机构课程标准实施情况的检查与指导,确保教师入职的基本标准不断提升,提高教师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满足边疆民族地区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三)采取对录用教师进行补助的办法,实现师范生培养的免费性

由于我国社会发展已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传统的师范教育转为教师教育,基础教育师资的培养不再是计划地由师范院校培养,其毕业生也不再由国家统包统配,而是通过招考的方式进入基础教育职业领域,从事教书育人工作。从近年来当地师范院校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情况看:2010年招录1383人,毕业876人;2011年招录1358人,毕业1092人;2012年招录995人,毕业1201人。结合当地教师招考情况来看,并非只有当地师范生参加教师招考。由于地方师范院校的师范生并非全部计划 (协议)安排进入教师队伍行列,而是通过国家和地方设置的基础教育教师特殊岗位和普通岗位招考后方能进入教师队伍行列,所以,对地方师范院校的师范生的免费教育并不能按照国家目前对6所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的情况实施。对通过教师特殊岗位和地方普通教师岗位招考进入教师队伍的师范生,根据其上学期间交纳的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 (根据国家对大学生的生活补助标准),在通过招考进入基础教育教师岗位后,进行一次性补助 (国家财政转移支付),以实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师资免费培养。通过全面实施师范生免费培养,调动师范生从事教师教育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加强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监督与检查,保证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质量,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质量和教育水平的提高。

总之,师范生免费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使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能够真正吸引优秀青年从事教育工作。除从招生、培养方案、就业体制机制等方面统筹规划外,还需要为师范生继续教育、职业发展和社会保障提供配套保障措施,通过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提高教师待遇,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增强教师职业的吸引力,使师范毕业生自愿扎根农村,矢志不渝地服务教育,真正做到让人民教师成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1](瑞典)T·胡森,(德)T·N·波斯尔斯韦特.教育大百科全书——教学/教师教育(第8卷)[Z].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

[2]黄崴.教师教育体制 [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顾明远.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反思 [J].教师教育研究,2006,(6).

[4]教育部2007年第8次例行新闻发布会 [EB/OL].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gov.en/edoas/web.Site18/3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