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黄 龙
(南京邮电大学 党委保卫部,江苏 南京 210023)
互联网数字化的生存境遇让多元文化思想在世界范围内实现了广泛交流和深度交融,然而,利用互联网掌控舆论,进行思想渗透、价值侵蚀等问题也相伴而生。新生代大学生思想观念嬗变可塑,容易受到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影响,从而出现传统文化认同危机。校园网络文化融合了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双重属性,是以校园网络为介质,以校园文化观念、活动、产品为主要内容的网络文化现象和价值创造,在网络空间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表现方式和行为特征,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文化育人功能。因此,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背景下,洞察挖掘校园网络文化的内涵价值,完善思想政治网络文化育人机制,将校园网络文化融入思政教育领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进入互联网时代,世界不同文化思想在虚拟环境下相互激荡,网络空间的博弈竞争日渐加剧。近年来,国家频繁出台系列政策,号召全面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并将网络思想文化建设作为高校思政教育改革的任务之一,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为校园网络文化与思政教育融合发展提供了现实依据。
校园网络文化育人的重要价值在于顺应了多元化教育的时代需求,将重新塑造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当前,我国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已上升到国家教育战略层面。2017年12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将网络育人纳入“十大”思政育人体系,大力推进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校园网络文化战略布局为高校思政教育改革开辟了新航道,高校作为文化传承发展的主要策源地,理应承担起践行网络文化育人的重大责任,主动对接服务国家战略,为思政育人体系建构创设广阔的发展空间。
如今,互联网重塑着主流舆论的传播格局,已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最大变量。正如***总书记指出:“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在互联网这个战场上,我们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2]这一研判精准道明了意识形态安全的风险点和斗争方向。西方利用互联网技术的先发优势推行“文化霸权主义”,意在破坏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青年学生肩负着传承中华文化的历史使命,但他们的思维与实践方式已然网络化,因此,亟需通过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维护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和领导权,增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感。
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属性愈加清晰。2020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在《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中提出,要统筹学校通识类课程,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开设选择性必修课程,实现学科、课程协同联动。当代思政教育已不再是单纯的政治教育,其发展趋势正回归于文化本质。学界赋予校园文化的内涵始终没有脱离育人的基本属性,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思政教育都蕴含着立德树人的价值取向,两者在育人目标上具有高度的契合性。正是这种内在联系,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以网络文化观念、活动和产品的形式融入到思政教育体系,为高校“大思政”育人格局补位,培养青年学生文化自信,使得思政教育与网络文化高效协同发展成为可能。
在辨析校园网络文化育人价值的同时,更应理性地检视校园网络文化与思政教育融合发展的困境与障碍,在实践探索中主动寻求两者协同发展的契合点。归纳而言,主要存在四项困境表征:
校园网络文化与思政教育的价值导向固然一致,但从育人功能上看,校园网络文化通过新媒体向外界传递校本化的人文精神,并以网络文化产品、活动的形式对校园文化精神进行多角度展现和表达,对校园个体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具有显著的教育导向功能。思政教育的中心环节是立德树人,是学校根据国家教育发展政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和道德修养为重点内容,在培养目标上具有明显的指向性。从参与主体上看,校园网络文化属于媒体宣传范畴,思政教育主体则涵盖了教学科研、文化实践、网络建设、管理服务等领域,就目前高校内部机构设置而言,两者的运行机制还分属不同的组织体系,涉及的人力资源和工作流程未能实现有效整合。
校园网络文化的出现为高校“三全育人”提供了新的内容和方式,改变了传统思政教育单向说教的话语体系,但部分高校网络主流价值观文化与思政育人模式融合度不高,自媒体文化服务功能挖掘不深。首先,“大思政”网络文化功能缺位,教育主体往往轻视校园网络文化的引领、传播价值,思政课程与网络文化贴合不紧密,难以彰显网络文化在思政课改革创新中的赋能作用。其次,网络育人范式落于窠臼,施教方式过于程式化、扁平化,实践中主动识变、应变、求变意识淡薄,缺乏对教育客体个性化需求的关注,因而无法触动学生的思想情感,难以形成双向互动、多维立体的育人机制。
众多高校自有媒体平台建设已初具规模,在抖音、B站等校外平台也相继开通了官方账号,诞生了一些高质量网络作品,但部分高校缺少矩阵式网络资源平台,发布的作品过于大众化,不易产生品牌效应。一方面,传播载体管理混乱,高校内部平台建设多点开花,在资源和技术支持上无法形成耦合关系,显露出信息交互“圈层化”问题。校外自媒体账号运营主体不一致,信息定位不准确,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账号的权威性。另一方面,文化创新品牌缺失,在传播内容上欠缺学校自有风格,具有校本文化涵养的活动和作品创新乏力,鲜有校园独特标识的原创精品,发布的内容呈现粗放化、重复化特征,甚至存在原文作品简单照搬的现象。
CNNIC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学生网民数量排行居首,占比达23.7%。[3]面对良莠不齐的网络文化,大学生网络认知失调、网络行为失范等现象日渐显现。从育人主体上看,新媒体场域下思政教育工作者的主导地位弱化,“90后”青年学生自身网络文化素养不足,无法处理芜杂的网络信息,辨清网络文化的价值真伪,使得部分学生道德标准下移,甚至突破法律底线。从网络环境上看,恶性网络信息严重误导学生的道德判断和思想认知,网络监管体系和管理规约配套缺位,也是掣肘校园网络文化与思政教育融合发展的外部因素。
校园网络文化如何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要从新媒体文化视角审视筹划,厘清网络对思政教育的内在作用机理,从理念、导向、质量和保障四个维度把握和考量。
1. 优化组织制度运行体系。网络文化的多样性价值观客观存在,高校要抓住组织建设和建章立制这两个关键,引导师生正确看待校园网络文化的价值观问题。首先,凝聚网络思政工作合力。打破高校内部行政壁垒和利益藩篱,从战略全局的高度,建立由学校党委宣传部门牵头、有关职能部门和院(系)协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发挥在理论研究、人才培养、舆情处置、技术开发、资源共享和评价激励等方面的统筹功能,充分释放网络思政的协同效能。其次,补齐制度规范设计短板。建立网络新闻管理、舆论阵地建设、自媒体准入、部门网站管理等规范设计,运用制度固化风险研判预案、信息沟通协同、信息传播发布和舆情监控阐释机制。
2. 传递网络文化价值取向。网络文化中的价值观问题是经济社会转型期人们价值观复杂化的重要体现,是网络文化最深层次要素。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高校应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网络文化的价值取向。其一,丰富网络文化内容供给。创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产品,运用校园数字课堂、数字文学、数字视频等形式充实网络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其二,提振师生网络文化自觉。网络文化自觉是网络主体在网络文化建构、评价和选择过程中的主体精神和价值取向。[4]构建校园网络文化平台,在思政课堂、公共文化、舆论引导、网络道德等方面完善网络文化建设与服务机制,让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网络文化自觉。
3. 完善文化创新评价机制。2020年出台的《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提出,要建设高校网络文化研究评价中心,将校园网络文化成果纳入科研成果评价统计。一要形成内部评价认证机制。坚持正确的学术导向,科学制定校园网络文化成果影响力评价标准体系,将文化成果纳入教师年度考核、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岗位聘任(聘用)、人才引进和师生评奖评优的指标体系,激发师生的网络创作动机。二要形成外部协作创新机制。统筹校内外网络文化建设资源,整合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力量,加强地方高校与政府职能部门、社会科研机构和网络媒体协作,推进学校网络文化研究协同创新,提升研究成果的内在质量和水平。
1. 掌握网络思政的主导权。把好网络思政教育的“指挥棒”,首先,要建成“互联网+大思政”工作格局。将校园网络文化精华融入思政课教学,借力优秀民族文化、红色文化、校史文化、经典文化实现思政教育的价值,构建数字化、立体化的“三全育人”新格局,推动网络思政教育向学科化方向发展。其次,实行学科课程联动机制。思想政治课本身具有文化知识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的双重属性,与其他专业课程存在内容上的交互性,要着眼于高校课程体系和结构布局,在专业课中提炼价值范式和道德话题,凝炼网络思政元素,培育学生整体性思维,使“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频共振、同向同行。[5]
2. 把握文化育人的主动权。抓好“互联网+”第三课堂,从供给侧丰富思政教育内容。一方面,激发网络思政的教育张力。发挥首因效应的教育认知功能,借助于推送、关注、订阅模式,巧用微课、慕课线上课程平台,运用接地气的文化作品提升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另一方面,采用分众化的施教模式。根据教育对象的心理与爱好特点因材施教,利用不同网络载体功能让思政教育理论分众传播,达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坚持文化育人多维度统合,打破信息交互“圈层化”隔阂,增加议题设置,再造话题圈,实现网络话语的价值引领,如典型培优进网络、教育资源进网络、热点议题进网络等,突出隐性教育效果。[6]
3. 紧握意识形态的话语权。话语权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体系中的重要因素。首先,完善校园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意识形态的生成与演变都无法规避互联网这一空间场域,要主动适应互联网技术急遽发展的现实要求,综合运用信息筛选、访问控制、舆情监测等技术手段拓宽信息来源,有效甄别和消弭负面舆情。其次,创建校园网络舆情传控机制。建设校园网络红军,吸纳哲社专业优秀教师、辅导员和学生骨干组建校园网络政工队伍,参加校园网络评论引导,发挥意见领袖在校园网络宣传和舆情研判中的作用,理直气壮唱响网上主旋律,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在即时互动中廓清迷雾,在舆论思潮引领上占据主导,增强大学生的信息梳理和思辨能力。
1. 铸造优秀红色文化精品。红色文化网络化传播既是红色文化的时代诉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使然。一方面,要活化红色文化资源。红色资源因活化利用而历久弥新,运用互联网做新做活红色文化,如开设“互联网+”红色文化育人专项课题,举办薪火传云健身跑活动,建设数字红色校史馆、VR/AR红色纪念馆等文化教育打卡地,使之成为网络思政课的“活教材”。另一方面,要锻造红色文化品牌。结合地区革命历史与校史文化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展现革命文化的精品力作。例如南京邮电大学以本校百岁老红军事迹为素材制作微课视频《百岁播火者》《百岁筑梦人》等红色校史优秀作品,并融入网络思政课堂,传承发扬爱国主义情怀。
2. 推广文化示范活动样品。校园网络文化活动品牌的特性表现在易辨识、显特色、可推广,能够作为高校以文化人和师生协同加入的重要承载。首先,塑造文化品牌活动标杆。以“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为载体,推动校园网络文化活动创作生产,如一些高校在完成规定科目的基础上,推出以“家风文化”“孝德文化”“安全文化”为主题的自选文化活动,扩大品牌活动的影响力。其次,增进网上网下优势互补。坚持线上多向度传播与线下单向线性交流相结合,如线上举办优秀思政微课、慕课、优秀工作案例征集活动,推广展示一批网络名篇名作,结合线下主题班会、社会实践交流互动,实现学生道德观念的自我统觉,完成内化育人与外化育人的有机统一。
3. 培育优质文化教育作品。树立校园网络文化品牌要适应大学生受众群体的话语风格与内容看点,积极创作正能量导向的优秀文化作品。首先,借力自媒体文化服务功能。拓展自媒体快捷性、交互性的服务功能,生产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的原创作品,向外界呈现有校本风格底蕴的精神产品。如四川农业大学通过平台推广发布的短视频获得了超百万次的播放量。其次,形成学科特色的品牌效应。在信息传播“内容为王”的时代,结合高校自身特色优势开辟品牌栏目,分析学生网上行为数据和思想动向,精准投放教育作品。例如,B站账号“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作品”品牌栏目,每年毕业季更新动画专业毕业设计,突出了学科特色,收获大量粉丝关注。[7]
1. 倾力培育网络思政人才。一要加强网络思政教师队伍建设。重点培养一批网络育人经验丰富的年轻教师和辅导员,破除专业教师只讲专业忽视育人的误区,解决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脱节问题,将网络文化素养纳入职业能力培训体系。二要注重对学生网络道德素养的培养。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 年)》提出,要在青年群体中广泛开展网络素养教育。教育工作者要坚持问题意识和以人为本的育人导向,在现有课程体系下从网络知识、安全、创新等方面综合提升网络素养,主动掌握每一代学生的成长特点,树立榜样文化,做好网络育人的导师和“灯塔”,及时纠正网络道德失范行为。
2. 聚力建设媒体社团文化。校园网络文化型社团的自育模式更加符合当代学生心理特点与个性化追求,教育主体要关注网络社群的认可度和影响力,引导学生在自我教育、管理和服务中提升网络素养。其一,完善双主体互动机制。社团对外要做好与易班网络社区等平台的对接互动,促进网络文化阵地互联互通;对内协同好线上线下育人的关系,在互动中实现从教育客体向互动主体的角色转换。其二,掌舵社团文化发展方向。指导社团积极参与校园网络文化作品推选,增强网络思政教育的协同作用。同时,教师要把控社团发展方向,审核校正社团的网络活动,防止传播权力泛化,避免陷入过度“去中心化”的对话语境。
3. 着力治理校园网络生态。加强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要在问题导向下深化校园网络空间治理。一方面,严格信息发布审查程序。落实校园网络使用实名登记和用网责任制度,加强对门户网站、官方媒体平台等信息发布渠道的审批管理,强化过滤筛查。完善高校与宣传、教育、网信等部门的信息沟通协作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置网上不良信息。另一方面,积极参与网络空间法治化建设。坚持网络空间治理德法并重,立足《网络安全法》《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法律制度,协助法制部门推进互联网领域立法,重点在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立法方面建言献策,完善网络空间综合治理体系。
数字化生存境遇的思想政治教育将是未来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势,要深入挖掘校园网络文化的育人价值,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牢牢掌握校园网络文化的主导权、主动权、话语权,把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转化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最大增量,推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发展。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