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王亚杰
(长沙师范学院 美术动画系,湖南 长沙 410100)
·课堂与课程教学改革·
儿童本位的学前教育专业儿童画创编课程研究
王亚杰
(长沙师范学院 美术动画系,湖南 长沙 410100)
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学应以儿童为研究对象,尊重儿童的心理需求,围绕儿童本位论开展教学目标、课程设计及教学评价。在儿童画创编课程中充足资源储备,改进教学方法,调整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研究儿童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引导学生深入实践,培养出进行儿童画创编教学的创新性教师。
学前教育;儿童;课程研究
儿童画创编是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重点内容,此课程以儿童画造型设计、脚本创作、情境设计等相关内容组成,在培养学生的绘画技能的同时,也对学生的创编能力、形象造型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儿童画创编课程有别于儿童插画、儿童动画等设计类美术学科,其专业特点并非仅集中于美术技能方面,也包括学前教育发展需要特征。该课程教学应从儿童美术教育的应用性出发,要求既要符合美术创作的一般规律,又应符合儿童成长需求,满足学前教育发展目标。可以说,儿童画创编所服务的领域并不止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而是更大程度上服务于未来的幼师,服务于儿童。
服务儿童、研究儿童,应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特色提出来。然而现有的学前教育儿童画创编课程却与此目标渐行渐远。在教学中,学生主要以临摹为主,缺乏创编能力,教师授课与传统绘画课程基本一致,缺乏变化,甚至有时教师也很难说清儿童画创编课程与插画动画教学的具体区别。这其中的主要问题集中为资料匮乏、学生基础薄弱、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手段陈旧等方面。在亚马逊书网上百度不难发现,以“创编”为词条搜索的结果仅为90个,其中大多为舞蹈、歌曲、体操、游戏等创编书籍,涉及到儿童画创编的学前教育类教材仅为《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系列教材:绘画与创编》1本;以“儿童画创作”为词条搜索的结果仅为10余种,在包括儿童蜡笔画、儿童赏析二度创作课等在内的儿童画创编类书籍中,以学前教育专业儿童画创编为内容的书籍并没有体现。可见,在儿童画创编有限的书籍资源当中,针对学前教育专业本、专科教学的书籍非常匮乏,教师和学生用书均是以动画、卡通、简笔画或插画等相关书籍替代,教师无法针对教材进行系统方法的讲解,学生也在盲目的百度图片中片面汲取所需信息,儿童画创编课程在实际教学中并未形成完整而全面的教学体系。
(一)儿童本位论的提出
儿童本位论是以儿童为研究对象,尊重儿童的心理需求,研究儿童的成长特点,一切从儿童出发,围绕儿童进行教育教学的观点和方法。儿童本位论的提出者卢梭认为儿童生来天性善良,要求重视儿童个性,保护儿童权利;还要求研究儿童的需要、能力等特点,并认为教育只有顺应“自然”——即以“天性”为出发点才能成功;教育知识在内向外的发展,绝不是自外向内的强迫灌输,应使儿童成为学习的主人,不能再把他们看做无知无能的东西,或看做成人的缩影或准备,被后人称为“儿童本位论”。[1]这种思潮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了风靡欧美各国的新教育观。美国人霍尔最早采用了“儿童中心”(paidocentric)这个词来概括此思潮。英国教育学者约翰·亚当斯(John Adams)于1922年进一步发展为“儿童中心主义”(paidocentricism)。[2]
(二)儿童本位论的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观
用儿童本位论观点来解决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中的基本问题,即是围绕儿童来进行课堂设计,使儿童成为教学课堂的引领者和研究核心。
1.儿童本位的教育目标。儿童本位论在学前教育的目标上体现出“一切为了儿童、为了儿童的一切”的教学宗旨。落实到教学中,则是研究儿童、围绕儿童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将是否适合儿童美术教学、儿童欣赏,是否满足儿童心理需要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搭建幼儿园与科研院校的直接联系,建立师生研究儿童的实践平台,将儿童产品设计、儿童绘本设计、儿童教具设计等纳入到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堂中来,增强课程的应用性。
2.儿童本位的教学方法。2012年9月教育部颁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3]作为3—6岁儿童艺术学习的指导方法,不仅能为儿童美术教学提供方针引领,更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基本方法建构有着重要意义。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也应围绕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幼儿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这一原则研究儿童美术教学指导方法、探索儿童本位的美术教学模式,并在教学中丰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美的感受和体验,同时也应鼓励学生感受、发现、表现、创造出具有个性化的美的作品来。
3.儿童本位的教育评价。《指南》中提到“应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更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3]在美术教学中尊重幼儿的审美需求,而不是将成人的审美判断强加于幼儿,使幼儿的作品远离功力与目的,全身心真实的参与并体验到快乐。这不仅是幼儿美术教学中的评价标准,也应成为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评价的参照标准。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奇从先天的潜在能力必然要求出发把教育理解为一个生长或发展的过程——儿童天赋才能的和谐而自发的发展过程。只有给幼师以尊重其自身发展规律的教育方式,建立以儿童为核心的观察方法和幼师培养模式,才能将学前教育美术教学与儿童欣赏、儿童教学、儿童心理联系起来。
儿童画创编课程与幼儿教学关系最为密切,在幼儿读本、教具设计、美术课程等诸多方面有所应用。儿童画创编课程的开设需要充分的资源储备、改进教学方法,以及在教学内容上做到相应调整。
(一)儿童本位的儿童画创编资源库建设
在现有的儿童画创编教材匮乏境况下,围绕课程教学所进行的资源储备尤其重要,比如对已有的儿童画创编书籍、画册进行整理归类;对幼儿园优秀的幼儿作品和教师作品进行拍摄;录制幼儿园课堂美术创编课例实况;将中国传统美术、民间美术与儿童画创编课程相结合,建立完整的中国传统视觉艺术资源库;从儿童赏析课程中汲取养料,将适合于儿童创编的内容提取出来……这些资源构成了儿童画创编课程充足的资源储备,在没有适合教材的情况下,教师可从资源库中提取图片、视频,并形成紧密联系实践的课程体系。
作为儿童画创编课程资源库的建设,其出发点将紧紧围绕儿童,即从儿童的作品、资源环境、文化背景等因素中整理适合于学前教育儿童画创编课程建设培养的优质资源,这些资源成为哺育未来幼师绘画创编教学的前期养料,使学生受到前沿教学资源的直接滋养和灌输。以儿童为本,体现在儿童画创编资源库建设符合儿童需求和儿童成长教育目标外,更应体现在资源共享与资源优化的宏观幼教理念中。资源库的建设从儿童中来,形成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和学生研究的一手资源,也必须反哺于儿童,使资源库为幼儿园所服务。在创编教学中所形成的新观点、新主张,以及学生调查研究的状况、进展等都将在资源库中体现出来,为幼儿园的一线教师提供参考的理论依据。
搭建资源库建设平台,有必要建立儿童画创编课程的多媒体网络资源、微课、课件、教案等课程资源形式,增强科研机构和实践基地的联系,形成紧密的产学研一体化网络布局,将幼儿园的实践资源和高校的理论资源高效结合。
(二)儿童本位的儿童画创编课程设计
在以往的儿童画创编教学中,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完成备课、资料查找、作品点评等系列工作,在教案设计、课程编排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教师的观念占据课程主体,而忽略学生的认知特点及教学服务的实践性因素,导致学无以用、学不适用的情况。儿童作为儿童画创编课程的最终服务目标,应成为儿童画创编课程研究的中心。依据儿童的各年龄段心理特征、儿童的审美特点、儿童美术活动方案等适合儿童美术教育的方式方法开展教学,将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形象思维能力作为课程教学的重点,培养学生对儿童美术教学活动指导方法的自主设计能力,提高学生对美术教学中各年龄段儿童审美特点的认知,以此为中心进行儿童画创编教学,并逐渐改变传统儿童画创编中的成人化、程式化教学模式,在研究儿童、服务儿童的过程中创作出适合儿童阅读和儿童美术教学的绘画作品,同时也培养出进行儿童画创编教学的创新性教师来。
(三)儿童本位的儿童画创编课程评价
儿童画创编课程评价主要体现为学生作品呈现的标准。传统评价标准以作品中的造型、构图、色彩等技法为要素,偏重学生在儿童画创编作品中的技能,而忽略了作品的创意性、想象力与儿童可读性特征。传统的儿童画创编作品体现出“成人”模式,即用成人的观点、判断表现儿童眼中的世界,画面中传递着教育、指导或评价信息,而并非围绕儿童的趣味及审美需求进行,在作品表现中过度强调画面的艺术性,而弱化受众的欣赏心理及习惯。作为儿童画创编课程的最终成果,教师对作品评价往往从绘画专业角度及视觉效果出发,对作品的评价定位导致学生片面追求作品技巧、设定作品难度,而丧失对儿童画创编课程目标的认知和把握。
高标准的专业化目标使学生对画面效果过于追崇,这与他们造型基础薄弱、色彩知识欠缺的状况产生矛盾,学生在完成作品过程中惯于借鉴甚至抄袭,养成依赖的惰性,创编课程逐渐失去创编的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对现有作品的沿袭导致学生成为幼师后也缺乏基本的创新能力,使幼儿绘画等同为范本临摹,指导幼儿创编演变为教师的空洞说教。这使得幼儿失去绘画创编培养的最佳时机,甚至影响到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以儿童本位的儿童画创编课程评价即是把教学过程的评价、教学结果的评价、学生质量的评价转移到儿童上来,在课堂中调动学生研究儿童的积极性,并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引导学生深入实践,在课堂中形成指导儿童绘画创编的指导方法。从追求画面的艺术性转移至吸引儿童的注意力,使儿童产生共鸣、获得启发。
创造力是学前教育美术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品质。创编课程以儿童为本位,发掘和鼓励学生贴近儿童的生活和心理特点进行作品创作,形成幼师创编指导的基本素养。以儿童为中心进行创编资源的收集整理,这对于提高未来幼师的综合能力、建立完善学前教育师资体系,均有着不可取代的价值意义。
(责任编辑远扬)
[1]杨汉麟,周采.外国幼儿教育史[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240.
[2]舒新诚.现代教育方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0:31.
[3]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EB/OL].[2012-10-09].http://baike.baidu.com/link.
G613
A
1671-5454(2016)02-0115-03
10.16261/j.cnki.cn43-1370/z.2016.02.032
2016-01-06
王亚杰(1978-),女,山西曲沃人,长沙师范学院美术动画系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画创作。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