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协同育人视域下高职“课程思政”建设探析

时间:2024-06-19

李 微,孙义明,张长江

(盘锦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盘锦 124000)

***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这就要求学校既要开好思政课,充分发挥思政教育主渠道作用,也要强化各类学科课程的育人作用,构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合力的育人格局[1]。这次会议掀起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改革热潮。“课程思政”是新时期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为了充分地体现“大思政”的核心理念,全国各地的高职高专类院校纷纷采取各种措施,积极推进课程思政的建设[2]。厘清在此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基于协同育人机制下对“课程思政”进行改革并实施。

一、“课程思政”的概念与特征

“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都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形式。“思政课程”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及相关教育活动的总称,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课程思政”,简言之即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具体来说,它是高职院校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素质要求,充分挖掘隐性与显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并将其贯穿于课程教学各环节之中,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大格局,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育人理念和实践活动。“课程思政”,是一种全局性的育人观、整体性的课程观、协同性的教学观三者的有机融合。“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都属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隶属“课程思政共同体”。两者的相同之处表现在:一方面,两者均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把培养出能够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另一方面,两者都坚持社会主义为办学根本方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发挥育人作用功能[3]。此外,“课程思政”还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育人目标与育人过程有机统一的育人观

“思政课程”作为高职院校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职能的主阵地和主渠道,长期以来在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提升学生思想政治觉悟等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或资源融入高职院校各专业课程教学之中,实现寓思想政治教育于课堂教学中的目标要求,实现育人目标与育人过程的有机统一,用好、用全、用足所有课堂,在满足社会对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需要的前提下,教育塑造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体系[4]。

(二)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结合的课程观

“思政课程”是以课堂教学或实践教学为课程载体,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等知识传授,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核心课程[5]。“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意味着原有专业课程理念需要更新,原有专业课程话语体系需要重塑,这离不开立足学科的专业视野和理论方法作为支撑,以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目的。通过顶层设计与体制机制改革,将各专业的知识传授、应用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寓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于课堂教学之中,实现“术”与“道”的紧密结合,让“思政味”在所有课程中渐浓,让“思政担”被所有教师挑起,实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的氛围,缓解“思政课程”的“孤岛化困境”。

(三)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有机整合的教学观

“思政课程”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任务,核心内容为帮助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带有鲜明的政治属性。比如,高职高专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属于具体的显性教育课程。“课程思政”是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期间所学习的各类课程中,教师充分挖掘其隐性与显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立足学科专业视野,进一步完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根据教情学情等编写制定课程方案,进一步优化教学目标,完善教学设计,进而构建全课程的“大思政”教学体系。

二、协同育人视域下“课程思政”建设现状与困境

(一)“落地生根”需探索,育人理念仍欠缺

就大多数高职院校而言,“课程思政”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课程思政”理念未在承担各学科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头脑中“落地生根”。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多偏重“知识技能”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观,在专业课程中亦有形无形给学生灌输“一技在手,就业无忧”的思想。有些专业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只重视对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培养,价值引导往往被忽视,培养学生“成为人”的使命并没有承担起来[6]。即使有些教师具有“课程思政”育人理念,但因与思政课教师交流不充分、不及时,或因社会思潮的多元化碰撞,削弱了学生的政治认同与价值认同,或因自身理论学习不主动、不充分等诸多原因,使得“课堂思政”的落地实施陷入了“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尴尬境地。

(二)“各行其道”无交集,协同育人难达成

课程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前沿阵地,其建设与改革已成为高职院校谋求可持续发展的前进方向。目前,一些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存在脱节,思政课与专业课之间交叉较少,两者“各行其道”如同“两张皮”,各门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之间尚未达成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目标。与以往“思政课程”无视学生专业特点的不同,采用整齐划一的方式组织教学设计及教学过程,思政育人效果自然不理想。同样,“课程思政”离开了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的指导,很难培养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7]。在顶层设计和人才培养方案中,全员、全程、全课程的育人理念的融入渗透不足,“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各行其道,难以进行有效的配合和联动,更无法达到思政课和专业课之间的协同育人效应。

(三)“传统藩篱”待破除,教学方法需创新

传统教育模式下,“思政课程”边缘化、孤岛化现象较为明显。不同专业背景下的“思政课程”教学设计比较单一,教学内容不贴近专业背景,学生情感体验和能力培养不突显,导致教育效果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这使得教育人的全面性作用无法发挥。受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相脱节现象的影响,有的教师认为“课程思政”是先进行课程教学,待专业知识点讲授完成后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上的引申和靠拢,这种教育方法无疑是“摆拼盘”。倘若教师没有选用适当的教育方法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相融合[8],且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目的、手段、技巧并没有很好地融入到教学全过程,那么“课程思政”最终只能流于表面形式,成为空架子。

(四)“无源之水”不可为,体制机制待创新

体制机制是持续推进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力量源泉。目前,一些不适应和脱节摆在了高职院校体制机制与“课程思政”建设推进之间。由于一些高职院校的资源配置、职能分配的相对分散,各职能部门、二级分院(系)以及学科之间因联系不紧密导致的工作重复、效率低下情况的存在,各部门合力推进体制机制的创新氛围尚未形成。高职院校承认教材、教师、教学三大关键要素对“课程思政”的重要性,但在进一步完善健全组织机制、督导评估制度,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却缺少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使“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推进如同“无源之水”。

三、协同育人视域下高职“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分析

(一)以顶层设计为切入点,建立健全“课程思政”体制机制

高职院校应通过顶层设计,划好育人这块“责任田”。“课程思政”是以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结合为出发点打造的一项系统化教育工程,因而学校管理层面的教育工作者对其进行顶层设计是必不可少的。“课程思政”的推进工作要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需要开展相配套的体制机制建设。

第一,建立健全“课程思政”改革领导机制。高职院校党委要建立完善由学校党委牵头,思政教研部、教务处、学生处、各二级分院(系)专业课教师协作联动的机制,以此来统领“课程思政”建设。通过努力整合思政教育资源,构建全员参与、全课程协同育人的“课程思政”体系。创设多种载体,帮助教师转换理念,树立“课程思政”意识,搞清楚“课程思政”的内涵及特征,进行“课程思政”建设与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课程思政”在专业课程中的落地实施等一系列问题。

第二,建立激励机制。对在课程教学中身体力行地致力于“课程思政”改革建设的教师,在评优评先、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奖励,激励教师对“课程思政”的投入力度,改变以往思想政治教育“孤岛化困境”,将思政课教师“专耕”局面逐步转向所有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共同耕作“责任田”的良好态势。

第三,建立保障机制。成立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领导小组以及“课程思政”指导委员会,由学校党委书记担任总指挥,负责领导“课程思政”整体建设工作,将研讨、检查、督导等工作环环相扣,扎实有序推进[9]。同时,开展以听促教、以听促学活动,通过制度进一步强化院系领导、同行听课评课制度的实施,及时跟进课堂中的学情和教情,尤其重点督导“课程思政”实施情况,形成党委领导下各部门齐头并进、齐抓共管的思政工作大格局。

(二)以转变思想为立足点,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

为了突出与体现“课程思政”的教育作用,专业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努力提升个人思想政治理论素质与能力水平。

第一,通过学习与培训,促进思想观念的转化。新时代背景下,专业教师要通过不断地学习以及参加各类在岗培训,在教学中寻求本专业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契合点,把握不同时代、不同层次、不同专业背景群体对思想政治教育诉求,提高专业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能力与水平和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价值引领能力。

第二,提高专业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学校统筹组织“课程思政”教学指导,帮助专业教师在专业课教学中形成思政思维,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真正实现教育与教学融合统一的境界。在专业教学中,强化专业课的德育功能,贯穿家国情怀和工匠精神,针对不同专业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发挥专业课“课程思政”功能,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第三,建立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良性互动。通过搭建定期面对面交流平台以及微信等载体的网络即时交流平台,由不同角色的人分享“课程思政”有关教育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心得体会[10]。比如思政教师可分享前沿的思政理论观点和新典型案例,学科带头人或专业带头人可分享本学科或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思政需求,授课教师可分享“课程思政”心得与困扰等,达到“思政教学有专业”、“专业教学渗思政”的目标。

(三)研究教法为根本,强化“课程思政”育人功能

根据高职专业课教师授课的实际情况:

第一,在教学内容方面,以研究教法为根本,深入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将思政元素运用在教材编写、课程标准或单元设计等方面。针对具体课程编制“课程思政”教学指南,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思政元素能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学生专业课学习过程中。比如开展实训教学活动时,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学生技能训练的全过程,在锤炼未来岗位所需的职业技能的同时,使职业操作规范及相关素养植入其中,实现了德育与智育的完美契合。

第二,在教学方法手段方面,借助网络课堂、翻转课堂、慕课、微课等课堂形式,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打造一批集知识性、趣味性、实效性于一体的精品示范课程。在细化育人目标的基础上,高职院校使教学活动、教学方法等与人才培养目标逐项对应,实现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进而形成协同效应,为社会培养输送新时代所需要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总之,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办学特点及人才培养工作实际,结合学科和教学实际,深入挖掘各专业教学中的显性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使“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逐渐成为各高职院校全员、全程、全方位思政育人的努力方向,构建“大思政”协同育人工作格局。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