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王静静
(云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论社会转型期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
王静静
(云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摘 要]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如何正确处理好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关系是一个重要问题。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存在着对立统一关系。正确处理好这一关系,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至关重要。在正确认识二者动态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二者良性互动的对策和建议,以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和谐统一。
[关键词]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和谐统一
[DOI]10.16261/j.cnki.cn43-1370/z.2016.03.018
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国家,受特殊地理环境的影响和族群文化的影响,各少数民族都有与生俱来的民族认同,同时又形成并保持着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种矛盾日益突出。近年来,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冲突事件时有发生,如2008年西藏拉萨“3.14”事件、2011年新疆和田的暴力事件、2014年新疆分裂势力造成的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案件和乌鲁木齐爆炸案等,都严重影响着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统一。在当前,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好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矛盾的关系显得非常重要而且成为了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研究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概念,发现两者间的动态关系,找出影响两者的主要因素及它们的整合方法,对于促进我国社会和谐统一发展,国家的和平统一有特殊意义。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民族认同进行了解释。美国学者Stewart理解为,民族认同是指民族共同体内的个体成员不仅将自己而且将这个民族内的其他成员都看成是属于这个民族的,并且对这个民族的物质和精神文化表现出一种接受和认肯的态度。[1]在国内,学者庄锡昌先生主张民族认同可以被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民族认同可以理解为国家认同;狭义的民族认同是指某一国家内部的各民族成员对它们各自民族的物质文化的认同;[2]总的来说,民族认同是指本民族内的个体成员对本民族的各种文化、态度、信念、信仰、语言、历史、宗教等的一种认同,本民族内的各个成员从认知上和情感上也是认同自身所在的民族。
国家认同主要是指一个国家内的公民对自己本国的文化历史渊源、国家的政权、价值观、道德观念、信仰、信念等方面的认同。国家认同表现为个体或群体在行为上和心理上都觉得他本身是归属于某一国家政治共同体的,了解到自己拥有该国成员应有的身份资格,为了维系国家自身的和谐统一性、特殊性及连续性提供了重要保障。[3]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存在着对立性,特别是当民族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这种对立性就会凸显出来。[4]民族认同强调民族个体对共同语言、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的一种认同,其民族性特征很明显;而国家认同的实质是对国家的一种政治认同,具有非常明显的政治性特征。这就是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不同。在只有一个民族的国家中,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之间的矛盾是不存在的;但在多民族国家中,有时就会出现此消彼长的现象,即强化民族认同就会弱化国家认同,而强化国家认同就会弱化民族认同的现象。有些民族认为,如果他们过于强化国家认同,结果就会使他们的民族认同被削弱,因此,他们不愿以牺牲民族认同来强化国家认同,结果往往导致民族认同强于国家认同,导致两者之间矛盾关系的存在。[5]2
与此同时,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也存在着和谐统一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把二者整合起来。虽然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层次和等级是不同的,但是各个民族的成员都有国家的身份资格,属于国家公民。因此,在此基础上强调民族认同,并不妨碍国家认同。民族认同不可以被简单地看成是对本民族物质文化的认同;而对于国家认同也不仅仅就是政治认同,它们之间存在着复杂紧密的关系。某个民族的政治共同体利益是包含于民族认同中的,但是这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同时也是包含于国家认同中的。[5]3因此,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
对于多民族国家来说,各个民族是受到文化、历史、宗教信仰、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所以,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是存在差异的。在社会转型期下,民族认同是有所强化而国家认同相对来说就有所减弱。下面就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个方面对影响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因素进行阐述。
(一)经济因素
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对于自己归属于某个民族的强烈意识促使人们对自己本民族的利益方面尤为看重,把它作为核心内容,针对这点少数民族在经济方面表现得很凸显。少数民族和主体民族之间的差异,尤其是经济之间的差异,使得少数民族认为国家剥夺了他们的资源和权力,使得他们对国家的认同弱化。
(二)政治因素
在当今社会下,由于一些民族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同时各民族的民族自觉性也在不断提高,结果民族的发展要求和一些发展目标就有可能与国家的一些发展目标产生冲突,进而可能引发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之间冲突问题,削弱对国家的认同。
(三)文化因素
目前,随着现代化快速发展,某些少数民族更加看重他们本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民族意识不断的加强。但同时又由于整个社会化冲击,有些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本民族的社会结构遭到一定解体的危机,以至于他们对外来的文化产生一种抗拒心理。在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问题上,某些民族就会产生应该适应现代文明还是坚持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矛盾心理,进而引发一系列民族冲突问题。
(四)社会因素
近几年来,西藏、新疆等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信仰、文化、人口问题等相当复杂,以至一些不法分子在外境压力的煽动下,企图利用普通群众的力量来制造一些暴乱案件进而来强化民族认同而弱化国家认同,以破坏国家和谐统一为目的,扰乱各族人民和平、安定的生活。[6]
第一,加拿大、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政策。加拿大是一个多元文化国家,有多个民族。为了减少民族矛盾,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的和谐统一,加拿大采取了“多元文化主义”政策。澳大利亚也是一个多元文化国家,它也提倡“多元文化主义”政策。中国也是一个多元文化国家,也可采取多元文化策略。
第二,“大熔炉”式认同整合模式。例如美国能对移民到美国的各个种族和民族融合成一个大整体。美国采取“大熔炉”模式,主要是为了保证公民的应有权力,增强公民对国家的认同感,使每个公民之间是平等的,进而保证对自身身份的一种认同感。但是,当前美国还是有民族歧视存在的,这是一个需要继续解决的问题。
第三,新加坡统一多元族群政策。新加坡虽然面积较小,但它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新加坡内存在着多元文化、多元信仰、多元民族,民众民族意识强烈。因此,新加坡通过使用统一多元化群族政策来加强族群对国家的认同。[7]我国也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虽然和西方的多民族国家相比,某些方面会有一些差异,但是西方国家的这几种整合模式对我国来说也是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有助于我国各民族更加的和谐统一、国家和平稳定。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为了保证国家的繁荣和稳定发展,必须处理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不能强化了民族认同而弱化了国家认同,但同时也不能强化了国家认同而完全弱化了民族认同,应该保障它们具有和谐统一的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良好互动提出对策和建议。首先,尊重各民族的民族认同。要想实现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之间的良好的互动关键是要尊重各个民族的民族认同,通过对民族的认同来达到对国家认同的目的。将我国56个民族的认同同国家认同结合起来,把对民族认同的热情投入到国家认同中去。其次,削弱各民族之间文化的差异,实现整个中国范围内的文化认同。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是不一样的,我国是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民族拥有各自的文化,而文化认同在国家认同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像我国这种多民族来说,在文化统一的基础上,才能达到各民族对国家的认同和政治的顺从。再次,促进经济的发展进而促进各个民族的繁荣与国家的认同。由于各民族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很可能导致一些少数民族群体与主体民族之间冲突,进而影响各民族对国家的认同。所以,一定要加强各民族经济共同发展进而来加强各民族对国家的认同。最后,深刻认识和正确处理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在我国国家认同体系构建中,要在承认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既不完全相同却又不完全冲突和对立的前提下,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关系。[8]
目前,我国关于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本土化研究还相对较少,未来可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目前,对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研究方法还比较单一,应该对多种研究方法进行探索。在处理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之间的动态关系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最终要克服两者之间的矛盾,达到两者之间的和谐统一。
(责任编辑 远 扬)
[参考文献]
[1]迈尔威利·斯徒沃德.当代西方宗教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86-93.
[2]庄锡昌.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45-48.
[3]吴玉敏.要实现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相统一[EB/OL].[2009-12-17].http://news.xinhuanet.com.
[4]徐黎丽.论多民族国家中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冲突—以中国为例[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90-98.
[5]李昭勇.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5(4):1-5.
[6]沙勇.多元一体: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整合机制研究[J].民族问题研究,2015(1):53-58.
[7]郑娇,叶兴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整合模式研究[J].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2):34-36.
[8]吕永强,杨军炜.论我国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统一[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94-98.
[中图分类号]D032 [中图分类号] A
[文章编号]1671-5454(2016)03-0066-03
[收稿日期]2016-05-04
[作者简介]王静静(1990-),女,河南开封人,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基础心理学专业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心理过程与人格。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