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江苏响水方言古音遗迹考

时间:2024-06-19

江苏响水方言古音遗迹考

叶正渤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摘要:响水方言中存在大量古音遗迹。响水方言一方面受吴方言的影响,没有卷舌音声母,存在很多入声韵尾遗迹;另一方面受北方话舌面音j、q、x的影响,在声母、韵母方面与普通话存在很大差异。响水方言中存在古音遗迹以南部中山河沿线更为突出。响水方言明显分为三个片区。

关键词:响水;方言;古音;遗迹;入声韵尾

中图分类号:H172.4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殷墟书契后编》考释”(13FYY021)。

作者简介:叶正渤(1948—),男,江苏响水人,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和古典文献学专业硕士生导师,文学硕士,主要从事古代汉语、古文字学、古汉语词汇学和先秦两汉文献研究。

doi:10.16401/j.cnki.ysxb.1003-6873.2015.01.010

江苏省响水县地处盐城、淮安、连云港三市交界处,隶属于江苏省盐城市,属黄淮冲积平原。1966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建县,由滨海、涟水、灌南、灌云各划出一部分而成,县政府驻地响水镇。县域总面积1461平方公里,总人口59万,下辖12个乡镇(近年又做了撤并)、3个园区,是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县,又是江苏省综合改革试点县[1]

响水县的南界大体上是西南东北走向的中山河,北界也大体上是西南东北走向的灌河,308公路(从淮阴至灌河入海口的陈家港)斜贯县境中央。由于响水是由滨海、涟水、灌南、灌云等县各划出一部分组建的,所以,从地区方言的角度来看,响水方言属于江淮次方言,具有盐城、淮安(淮阴)、连云港(海州)三地方言的某些特点[2]107。从县域方言的角度来说,响水方言具有滨海、涟水、灌南和灌云、连云港方言的特点(参见响水、滨海地图)。

响水方言根据建县前的隶属关系,而具有明显的方言特征。大致来说,以308公路为分界线,响水南部沿中山河从西向东的黄圩、张集、运河(龚集)、六套、七套、大有、头罾,原属滨海县,308公路以南属中山河水系,因此,与隔河的滨海县苏北灌溉总渠以北的方言相同,包括滨海县城东坎镇在内。响水北部沿灌河从西向东的响水口、双港、海安集、陈家港以及308公路沿线的周集、小尖(豫顺集)、老舍(大口)、南河(王集),308公路以北原属灌南、灌云县,属灌河水系,因此,这一带的方言与隔河的灌南县方言相同相近。西南部的黄圩、张集的一部分原属涟水县,因此与涟水县的方言相同。不过,涟水县东部偏南的硕湖、五港等地的方言与滨海的方言接近。西北部的响水口、周集、小尖(豫顺集)等地原属灌南县,所以,这一带的方言与灌南县东南部的方言接近。而位于灌河入海口的陈家港原属灌云县,陈家港的居民一部分是由海州迁徙而来,又主要从事渔业、海运和盐业,与连云港的联系较多,因此陈家港的方言与灌云、连云港接近。大体上,308公路以南的方言用当地人的说法来说口音比较软,也即说话有些māo[mɑu];308公路以北的方言用当地人的话来说口音比较硬,也即说话有些侉kuǎ,陈家港一带的居民说话口音则更硬更侉。如果是外地人,可能感觉不到当地方言细微的差别。但是,对于当地人来讲,他们一听你讲话,就知道你是哪个片区的人。1996年出版的《响水县志》中关于语音分析部分不仅太粗疏,且又以县城响水口为代表,某些拟音也不准确。县城响水口位于县境的偏西北,因此响水口的方言不足以代表整个响水方言。本人是响水六套人,原属滨海县,离滨海县城东坎只有十八里地,中间隔着一条中山河,属中山河水系。从1969年秋到1978年底再次入学读书前,本人常年在外挑河挖沟,县内每个公社都到过,留下我的足迹和汗水。我的爱人也是响水人,她的娘家在双港,属灌河水系。平时在家我们都讲响水方言,只有对外交往或上课时,我们才讲普通话。

本文不是考察整个响水方言特征的,主要考察响水方言中的古音遗迹。所以,响水方言与普通话完全一致的地方只说明一下,就不做讨论。讨论古音遗迹,围绕声母、韵母、声调和入声韵尾几个方面展开。

一、声母方面

响水方言中的声母与普通话有比较明显的区别,有些读法是古音的残留。

1.响水方言中没有卷舌音zh、ch、sh、r,皆读成相应的平舌音,这是普遍现象。

普通话声母zh,响水方言说成z[ts]。例如,知、张、正、赵、中、朱、周、这等音。

普通话声母ch,响水方言说成c[ts‘]。例如,迟、朝、愁、成、昌、出、抽等等。但是,吃,响水方言说“[t‘i]”,与方言七、漆同音,有入声韵尾[]残留,不读ci[ts‘i]。例如,吃饭,响水方言既不说chī饭,也不说cī饭,而说“[t‘i]饭”。这是一个例外。

普通话声母sh,响水方言说成s[s]。例如,“桑”和“商”不分,皆读sāng。其他如:纱、社、少、受、省、是、师、谁、说、上等音,且有些音的韵母与普通话也不一样。例如,杀,响水方言说成[sΛ],声母是平舌音s,韵母是短元音[Λ],有入声韵尾[]。

方言这些读法,应该说是钱大昕所总结的“古无舌上音”的遗迹。响水方言虽然不读相应的舌头音端、透、定,但是,有可能是在长期的语音演变过程中的一些特殊变化,也即方言特点。而r[]母更是汉语受北方少数民族语言影响才产生的一个声母,响水方言中残存古音遗迹。

2.普通话声母j,在响水方言中有三种说法:

二是读作普通话声母g,而且音的韵母与普通话读法也不完全相同。例如,上街,响水方言说“sàng gāi[kai]”。连枷,响水方言说“连gāi[kai]”。家,响水方言说“gā[k]”;家里头,响水方言说“gā[k]里头”。你教教他,响水方言说“你gāo gāo[ku ku]他”。由于受普通话影响,读书人有时也说“你教教他”。在识字人中普遍存在两读的情况。

三是读作普通话的z。例如,姐夫,有些人说成“(姊)夫”zǐ fu[tsi fu],姐jiě没有主韵母e。自己,有些人说成“自自”zi zi[tsi tsi]。几个,说成“zi[tsǐ]个”,借钱,响水方言说“zì qí[tsi t‘i]”,借jiè没有主韵母e,钱qián没有韵母an,尤以中山河沿线的方言最为明显。

响水方言的这种说法正是普通话声母j有一部分来源于中古精母[ts]的遗迹。普通话声母j[t]是从中古见母[k]和精母[ts]分化出来,而后又合流形成的。这是随着民族交融,汉语受北方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而发生的演变。

以上现象说明,在响水方言中,一方面从中古见母和精母分化出j[t]声母,另一方面说明这种分化在响水方言中没有彻底完成,在一些音的读法上还保留着中古的遗迹。

3.普通话声母q在响水方言中有四种读法:

一是与普通话读法相同。例如,器、起、翘、球、钱、墙、去、全、缺、穷、群等音。不过,有些音的声母读法虽与普通话相同,但是,韵母有的读法差别很大。例如,确què定,响水方言读qia ding[t‘iΛti],确què无韵头u,[Λ]是短元音,有入声韵尾[]遗迹。

二是有些人读成普通话的c[ts‘],尤以中山河沿线至308公路中段以西之间居多。例如,欺负,有人读作“cī fu[ts‘i fu]”;其中、期中,有人说成“cī zōn”[ts‘i tson],中读平舌、前鼻音。岂qǐ有此理,有人会说成“此cǐ有此理”。可能从小没有经过很好正音教育的结果。

四是有人说成普通话声母x。例如,而且qiě,响水方言中经常有人说成“而喜xǐ”。

4.普通话声母x在响水方言中有以下四种说法:

一是与普通话说法相同,都说x。例如,锡、西、习、小、校、休、绣、羞、虾等音。有的声母发音与普通话虽然相同,但韵母读法差别很大。例如,现象,在响水方言中说成“xi[xi]象”,“现”字没有韵母韵尾àn。同样,县、鲜、线、羡、先等音也没有韵母àn。

二是说成普通话的声母h[x]。最典型的例子,在响水方言中“孩子”和“鞋子”的读音完全相同,都说成“hái zi[xai zi]”。瞎子,说成[xΛzi],“瞎”发音短促,有入声韵尾[]残留。下雨,响水方言说“ha[x]雨”。吓一跳,响水方言说“he[x]一跳”。普通话“吓xià”,响水方言不仅声母说成h[x],韵母也不同,且有入声韵尾[]遗迹。螃蟹,响水方言说“螃hǎi[xi]”。小蟹子,响水方言说“小hài[xi]子”。小蟹子,特指生长在灌河河滩上的一种小螃蟹,俗称黄牙蟹,是下酒美菜。生长在灌河河滩的小蟹子种类很多,其他种类的小蟹子由于太脏,不能吃。咸菜,响水方言说成“hán菜”,咸,读与含、寒同音。

三是说成普通话送气的q。例如,斜xié的,响水方言说“qiá di[[t‘ia ti]”。膝xi盖,响水方言说“qi[t‘i]盖”,膝盖之膝,读与油漆之漆同音,且有入声韵尾[]遗迹。

四是有些人说成普通话声母s[s]。例如,喜欢,响水方言一般说成sǐ hōu[si xou],“欢huan”没有韵母an。稀奇,有人说成“si奇”,也有人说成“sī cí”。

以上四种读法说明,在响水方言中一方面中古晓母[x]和匣母[γ]合流为普通话声母h[x],另一方面又分化出后来的x[]母。但是,在响水方言中还保留着中古的遗迹。而第三种读法则表明普通话声母x,有一部分来源于中古的溪母[kh],在响水方言中也有遗迹。第四种读法,可能是由于某些人发音不清楚,从来就没有经过很好的正音教育所致。

5.普通话声母h,响水方言中有的说成普通话送气音k[k‘]。例如,环境,响水方言说“kuán[k‘uan]境”。环绕,响水方言说“kuán lǎo[k‘uan lu]”,“绕”声母是平舌音l[l]。但是,其他读h的音,响水方言也读h[x]。不过,有些音的韵母与普通话差别较大。

6.普通话某些音节的声母,在响水方言中没有声母。例如,老牛niú,响水方言说成“老áu[u]”,“牛”零声母,且韵母与普通话说法也不同。我,响水方言说“ng[]”,上声,鼻音,没有韵母,不仅与普通话“我wǒ”的说法不同,而且与关中话“我è”的读音也不同,当是中古疑母[]的遗存。例如,我晓得,响水方言说“ng[]晓得”。又如,颜色yán sè,响水方言说án se[an s],没有韵头i,“色”发音短促,有入声韵尾[]。

在《响水县志》第二章第二节“语音分析”中,关于响水方言的声母,列有声母l[l],所举例字是:难兰泥女,没有n[n]。言下之意响水方言没有声母n,或者说,响水方言n、l不分。其实,这是不对的。响水方言说“难泥女”三个音,声母都是n[n],与普通话完全相同,根本不说l[l],那是南京人的说法。响水方言“兰”声母是l[l],与普通话一样。这就是说,响水方言不存在n、l不分,n、l是分明的。例如,男的,响水方言不说“兰lán[lan]的”。女的,响水方言也不说“吕、旅lǚ[ly]的”。“难nán得很”与“兰lán得很”,响水方言是分得很清楚的。把南京人的说法加于响水人的头上,不符合响水方言的实际。

二、韵和韵母方面

响水方言一些音的韵母与普通话的差别是很大的。在上文所举声母的一些说法中,已经涉及到不少响水方言韵母与普通话大不一样的地方。由于现代响水方言中一些音的韵母在中古时期怎么说,查检也不容易。所以,关于响水方言韵母主要结合《响水县志》所注,简要地作一些分析说明[2]108。这也足以说明响水方言韵母的一些特点。

1.《响水县志》关于响水方言列有韵母ie,所列例字有:姐、扯、些、夜。其实,这几个音在响水方言中的说法韵母并不一样。细分析如下:

姐jiě,在中山河至308公路沿线以南的方言中一般说zǐ[tsi],上声,没有主韵母e;在灌河沿岸方言中一般说与普通话同,作jiě[tiɛ],但也有人说成jǐ[ti],也没有主韵母e。

扯chě,响水方言读cěi[ts‘ei]。扯淡,响水方言说“cěi dàn[ts‘ei tan]”,“扯”的声母是平舌音c[ts‘],韵母是ei,而不是ie。

夜yè,响水方言说yì[i],零声母,韵母是舌面音i,而不是e。例如,夜里头,响水方言说“yì li tou”,“头”是轻声。夜晚,响水方言说“yì晚”,不说“yè晚”。

前举的“借jiè”,响水方言说zì[tsi],韵母是舌尖前音I,而不是ie。例如,借钱,响水方言说“zì qi[tsi t‘i]”,而不说jiè qián。“借”没有韵母e,“钱”没有韵母an。普通话“接、节、结、洁、截”等音皆读jié,但是响水方言都说[[ti],没有韵母e,发音短促,有入声韵尾[]遗迹。可见,响水方言一些音及韵母的读法很复杂。

2.《响水县志》列有韵母ia,所列例字有“家”,这是不对的。前文业已指出,家,响水方言说gā[k],音变为ge[kγ]。人家,响水方言说“lén ge[kγ]”,不说lén jiā[tia]。不但声母不同于普通话,而且无介音i,是单韵母。读书人受普通话影响也说“lén jiā”。

但是,有些普通话是前鼻音的音,在响水方言中却说成后鼻音。当然,这些是有条件的。例如,减jiǎn少,响水方言说成“jiǎng sǎo[tisu]”;监jiān督,响水方言说成“jiāng do[tit]”,“监”读与江、将同音,“督”发音短促,有入声韵尾遗迹。监狱,响水方言说成“jiāng yo[tiy]”,“狱”也有入声韵尾[]。时间jiān,响水方言说成“sí jiāng[si ti]”,等等。条件就是与舌面音声母j、q、x拼合时才会发生变化,有的可能还与声调有关系。

在韵母方面,普通话某些音节有韵母e或an,但是在响水方言里却没有。这种现象,经初步观察,大多数也是发生在与舌面音j、q、x拼合的音节中,如上文所举的节、借、接,且、切、窃,以及些等。又如,写字,响水方言说“xǐ字”;感谢,响水方言说“感xì”。“写、些、谢”等音没有主韵母e,往往只用舌面前音i作韵母。又如见、建、件,前、钱、千,现、县、先等音,响水方言都没有韵母an。由此可以看出响水方言舌面前音比较多。

三、声调方面

《响水县志》中把响水方言声调分为五个单字调,还有连读变调。笔者觉得,响水方言声调的最大特点在于,阴平往往和去声不分明,而阳平调、上声调还是很清楚的。至于调值,和普通话差不多。但是,在响水方言中,入声调还是很多的,在上文中已多次涉及。入声调的发音特点仍然是短而促。当然,响水方言也有语流音变而连读变调的。

四、入声韵尾方面

响水方言中有很多古代入声遗迹,尤其是沿中山河一带。前文已经举了不少的例子。大抵上,中古《广韵》的入声韵尾[-p,-t,-k]虽然到现代已经合流为喉塞音[],但是在响水方言中还有很多遗迹。

1.大体上普通话读e韵母的音,在响水方言中很多读入声。例如,学xué,响水方言说[iΛ],有的也说[xΛ],发音短促。例如,学话,响水方言说“[xΛxu]”,指未经说话人授意的传话。又如,物质不灭定律,除“定”字外,其他几个都有入声韵尾遗迹。此外还有:笔、臂、别、鳖、北,各、隔、革、割、喝、核、鹤等字。

2.普通话有些以u韵母,或以u为韵头而韵母是o的音,在响水方言中也有入声韵尾遗迹。如:祝、竹、哭、谷、骨、不、育、局、菊、国、郭、卓、绝、觉、确、月、雪、削,屋、剥、驳、伯、柏等。

4.普通话有些以i为韵母的音,响水方言有入声韵尾遗迹。如一、七、漆、易(姓)、益、译、逸等。

以上是响水方言在语音方面留有古音遗迹的主要方面,同时,也可看到响水方言的复杂性。造成响水方言留有古音遗迹和如此复杂的原因,毫无疑问,与居民的构成有直接的关系。笔者上个世纪70年代在农村从事生产劳动时,就听一些老年人讲,当地人有很多是明朝初年洪武赶散时从苏州阊门迁移过来的。关于这一点,在一些人家的家谱和《响水县志》里都有记载[2]96-97。苏州属于吴方言区,吴方言在很大程度上保存了中古汉语的语音特点。所以,从苏州阊门迁移来的居民对当地语言必然产生深刻的影响。

此外,据《响水县志》介绍,20世纪初,从海州(今属连云港)又迁移不少居民来开发海滩陆地。这样,又带来含有北方话特征的方言,从而对当地语言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加之历史上中山河沿线原属滨海县、老阜宁县,乃至淮安府管辖,而灌河沿线原属灌南县、灌云县,乃至海州府管辖,同辖区内的人员往来自然要比其他辖区的密切些,语言交融也更广泛些。这就是响水方言为何以308公路为明显分界线,以南片区方言中多古音遗迹,以北片区方言中古音遗迹相对少些,陈家港片区方言更接近灌云、连云港的原因。移民构成和语言交融是响水方言形成的直接原因。

(本文写作过程中承蒙响水县委党史办吕从坤主任寄赠《响水县志》,于此特致谢意。)

参考文献

[1]叶正渤.响水赋[EB/OL].[2012-12-20].http://www.xsxxw.com/.

[2]响水县志编辑委员会.响水县志[M].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

〔责任编辑:朱莉莉〕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