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学分制下本科生导师制建设探究

时间:2024-06-19

学分制下本科生导师制建设探究

宁春花,左晓兵

(常熟理工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江苏常熟215500)

摘要:随着高校开始实施学分制,一些高校在学生管理和学生专业发展方面都存在一系列问题。对于新升本科院校,学分制下导师制的推行尤为重要。推行学分制下本科生导师制,应进一步构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导师制运行模式,构建导师团队,强化服务意识,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完善管理机制,真正将学分制与导师制相结合,充分发挥导师制在学分制下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学分制;导师制;应用型人才;新升本科院校;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G420

基金项目:常熟理工学院教育教学改革课题“学分制下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本科生导师制建设探究”(JX110121322)。

作者简介:宁春花(1978—),女,江苏常熟人,常熟理工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左晓兵(1965—),男,安徽泾县人,常熟理工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教育管理研究。

doi:10.16401/j.cnki.ysxb.1003-6873.2015.01.025

所谓学分制,是把规定的毕业最低总学分作为衡量学生学习量和毕业标准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学生可以自由选课,不规定学习年限,修满规定的总学分即可毕业[1]。19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哈佛大学为了更好地实施学分制,将导师制引入到本科生的培养中。所谓导师制,是导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的指导和引导,利用课余时间在不同的场合进行非正式教学的一种教育教学制度[2]。导师制起源于14世纪英国牛津大学,在我国最早引入导师制的是浙江大学,随后,其他高校也纷纷效仿,到现在,基本已在全国范围内普遍推广。

一、学分制下导师制的发展背景

实施学分制,给学生教育及管理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低年级学生缺乏对专业知识结构的了解,盲目选课,难以独自完成选课规划、设计学习进程和发展模式。同时,一部分学生在选课时往往凭个人兴趣爱好片面追求学分,选课达到了“量”的同时却无法有效保证“质”,造成学生的知识结构、技能结构和能力结构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学分制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班集体”的概念,课程、课时的安排打破了传统的行政班级上课模式,原有的以行政班级为基础的紧密型体系变得松散,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失去了“落脚点”,从而导致辅导员、班主任无法管理到位。

为了解决学分制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高校可在二级学院实施导师制,导师可分为两类:一类为专业导师,专业导师制在一、二年级学生中试行,每个专业(方向)配备一名导师,负责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和学习指导;另一类为学生导师,学生导师制在三年级学生中试行,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每个导师指导的学生数,导师可兼任毕业论文指导教师。

二、导师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导师制的推行,对学生的成长取得了一些成效。导师制与辅导员制一起,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学生教育工作机制。导师制有利于密切和优化师生关系,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作用,加强对学生学习和成才的全面指导,促进学风建设和学生的健康成长。导师制有利于加强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联系,优化同学关系,发挥榜样和带动作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导师制有利于促进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以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质。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

(一)师生数量失调,难以满足要求由于学生数量日益增加,而专任老师并没有多大的增加,所以导师数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如某高校的一个二级学院,全院1241名学生,教职工58名(包括行政及教辅人员)。从大三开始实行学生导师,每位教师需指导12至15名学生。教师之间存在差异,比如刚入校的助教,他们的教学及科研能力稍微弱些,又如行政岗位人员,从事的专业与本学院学科、专业无关,作为本科生导师,无法开展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培养应用型人才,影响了导师制实施的质量和效果。况且,每位导师指导12至15名学生,从精力和时间上很难做到对学生个性化指导。同时,通过导师制的实施,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科研氛围,少部分大一、大部分大二的学生已经主动联系导师,进入导师的研究室,开展科研工作。这样,师生比例进一步增大。

(二)考核体系缺乏,职责意识不清在制定的导师制实施办法中规定了导师制的考核办法,但实际上,很多考核内容无法真正量化,大多数只能停留在形式上。而且,导师对学生的指导,在短时间之内很难体现。因此,对导师工作的考核,有时可能很难做到公平。同时,在激励措施方面也存在不足,与导师承担的教学、科研工作量相比,做导师基本成为义务工作,对于表现突出的优秀导师只能是精神鼓励,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导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工作的实效性。

(三)导师能力差异,效果参差不齐导师的学术水平、工作态度存在一定的差异,如青年教师缺少实践工作经验,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有工作经验的教师,由于教学和科研的压力,不愿意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培养学生身上;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由于年龄、体力缘故,也无法胜任导师工作。

(四)学生能动差异,导师制实施受阻实施导师制的目的是希望导师和学生之间进行多方面的交流,使学生从导师那儿学到更多知识,包括思想、学术道德、专业知识、实践动手能力等,但是有的学生很少甚至从来没有主动与导师联系,直接影响了导师制的实施。

(五)互动意识淡薄,缺失灵感挑战传统的师生交流观念为师道尊严,师教生学。老师习惯于谆谆教诲,学生习惯于洗耳恭听,互动意识淡薄。如此,学生被动地听,老师一味地灌输,师生之间难以建立双向互动关系。

(六)运行模式多样,优势意义模糊导师制的形式多种多样,如班级导师制、社团导师制、专业导师制、学生导师制、心理咨询导师制等,不管采用何种导师制,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学习辅导、生活指导、就业指导、心理疏导等都是导师应该履行的职责,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但是,导师制运行模式多样化后,没有将导学、导研作为主要内涵,导致导师的优势不能充分体现。

三、学分制下导师制运行模式的重建

重建学分制下导师制的运行模式,应遵循“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的理念,侧重“实践取向”,突出“学用合一”,分层次(能力水平、专业类别、兴趣爱好)、分阶段(意识培养、专业巩固、能力训练、全面深化)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对学生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分层分类培养,形成以激发鼓励为导向的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管理体系,从而保证创新活动的可持续运行[4]。

(一)构建导师团队一年级实施专业导师,按照专业(方向)配备一名导师,配合辅导员做好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和学习指导。二年级实施学生导师,基本按照专业配备导师。通过导师学生互选、初步确定名单、导师学生见面、最终确定名单四个步骤,以双选的形式确定导师关系。由于师生比大,应结合教师科研创新团队,将原来一个导师带多名学生的分散式改成一个团队带一部分学生的团队式,即以科研创新团队为单位,团队中的导师自然成为导师组,以导师组的方式对所有学生进行共同指导。这一方式可以实现专业互补,发挥团队协作的力量,又可以弥补个别指导的不足,加强导师之间、学生之间、导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二)强化服务意识导既是指导,又是引导,其中都含有服务意识。教师育人原是教师的职责,但是学分制后,教书育人分成教书、育人两条平行线,专任教师教书,学工教师育人,教学与学工分家了,不利于学生成长成才。导师通过转变自身的角色,充分发挥课堂内外的指导和引导作用,强化教书育人服务意识,更好地服务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和工作等。

(三)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导师与学生的共同工作与学生成绩挂钩,由导师根据学生参与导师制活动及取得的成果等进行打分,计入学生成绩。

(四)完善管理机制学分制下,为保障导师制顺利实施,保证其长效性和有效性,需要配套一系列相应有效的机制,如建立健全运行机制、评价机制、保障机制、激励机制。运行机制重在建设导师科研创新团队和全面配备低年级学生导师;评价机制重在采取灵活多样的工作量考核方式;保障机制重在提供组织、经费、政策、人才等方面的保障;激励机制重在肯定导师工作的量和质,给予物质奖励。

四、学分制下导师制的推广价值

(一)提高学生科研能力高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学校的定位和人才培养方案的落脚点更多地体现在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实践能力,而此能力的提升须依托于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主持大学生实践创新计划项目或课外科技作品项目、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发表论文和获课外科技活动奖项等情况。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参与导师的课题,通过导师指导学生参与文献查询、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操作、问题分析与解决、数据处理、结果分析、论文写作等,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研作风,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思考能力,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提出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方式和方法。

(二)激发学生创新潜能导师制要求每位学生每周有1至2小时与导师见面,交流学习、生活、工作等,导师会对学生提问题,不断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导师通过指导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充分展示学生的动手能力,挖掘他们的潜能,使他们获得某一领域的成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特别是当学生的创新成果得到认可时,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热情,促进学生向更高目标前进。同时,在一个导师组的其他学生,会以此为榜样,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创造欲望,实现自我突破。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成才,即学习的重要性,忽略了学生的成长,即思想、生活、工作方面的进步。导师制,使教师全方位参与教育教学,除了常规的教学、科研外,还要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另一方面,通过师生双向选择,确定师生关系,有利于实现师生之间的最优组合,有利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有利于师生共同进步,从而实现个人创新向师生共同创新的转变。通过导师制的实施,教师的工作性质由原来的“单一的教学型、科研型”转变为“复合型”,由原来单纯的教转变为教的同时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四)促进教学质量提高教学相长,不仅仅在于导师与学生之间,也在于团队导师之间。对团队而言,导师之间也会教学相长、互相学习进步。对导师个体而言,每个人的能力、素质有差别,为了更能胜任导师这个职位,或者为了在导师双选过程中不被淘汰,教师需要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主动充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以提高自身素质,从而吸引学生选择自己。

(五)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学生在二年级就进入导师研究室,从事一些科研工作,学生巩固了专业思想,激发了专业兴趣,提高了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这样,学生在考研或就业中就更能胜出。

参考文献

[1]董小倩,崔晓明.学分制背景下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研究综述[J].科技信息,2014(1):19-20.

[2]张金艳,于晓秋,王乐新,等.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实施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4(5):47-49.

[3]薛晓春,许明.我国本科生导师制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2):48-49.

[4]李霞.学分制条件下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思考[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1(1):107-110.

〔责任编辑:朱根〕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