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彭 清
(湖南商学院 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韩素音青年翻译奖”竞赛作品与评析》(以下简称《评析》)收录了第1届至第19届(1989—2007)“韩素音青年翻译奖”的竞赛原文、参考译文和翻译评析。《评析》由英译汉和汉译英两部分组成,译界名家和资深教授给出的译文评析,文笔中肯,内容全面,是一本综合性很强的翻译实践类书。有利于大家积累、总结翻译规律以及提高翻译理论水平,是英语专业“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很好的教学素材。
《评析》为读者提供有关阅读理解和翻译技巧诸多方面的参照。我们把译文评析大致分为三个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提供参考。一是翻译文化操作的理念与方法的评析;二是翻译中语言操作理念与方法的解析;三是翻译中风格操作理念与方法的论述。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活动,更是一种文化活动。当代英国翻译学理论家苏姗·巴斯内特(Susan Bassnett)曾经将语言比喻为文化有机体中的心脏,她说:“如同做心脏手术时不能忽略心脏以外的身体部分一样,我们在翻译时也不能冒险将翻译的言语内容和文化分开处理。”[1]尤金·奈达说:“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是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实际上,文化之间的差异比语言结构上的差异给读者带来的复杂性更多。”[2]《评析》对原文作者、写作背景、文体风格、文章整体结构等做了一定的介绍,还包括相关的历史、地理、社会等背景知识,这些有利于翻译学习者理解谙熟两种语言的差异,找到翻译契合点。
翻译过程中理解、吃透原文同样重要,只有理解了才能更好地把握两种文化中的信息。我们懂得,由于中英地理位置的不同,英国的冬天温和,春天来得很早,温暖的西风是其气候的典型特征。雪莱笔下的“西风”相似于中国的“北风”,预示着“冬天来了,春天就不会远了”,“反动统治的黑暗日子就要过去,革命胜利的时刻就要来临”。我们也同样需要有坚实、丰富的中国文学、中华文化知识。《怀想那片青草地》一文中,“一个早春二月的日子”,在中华文化中,立春当在农历正月,公历二月,所以早春就是指农历正月或公历二月间,所以,“早春二月”就是早春,将它译成“a day in early spring”或“an early spring day”就言简意赅,通畅明了。又如,“杏花春雨”一词的英译,因为英语中一般不以杏花入诗,译作“the spring rain”更干脆省力,也避免蛇足之嫌[3]。
世界上的语言是千差万别的,东西文化也是有差异的,但包含着丰富的价值真理和情感智慧的普世性价值观又是相通的。作品中选摘《观察家》的一篇文章,其作者Paul Johnson的一篇随笔“A Person Who Opologises Has the Moral Ball in His Court”,这个英文标题从句法看来是个普通的陈述句,从修辞学来看,因为使用了Moral一词,这个标题就有了引申意义,因此该书对题目的解读为:一个人若是道歉了,那么,在道义上就掌握了主动权,正像球在他自己的那一半场地上一样。根据人类的共同价值追求,引出这个题目的翻译“谁给别人道歉,谁就在道义上掌握了主动”。
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趋同首先反映在语言的融合上,这种语言的融合体现在语言的各个层面,其中以词汇层的融合最为突出[4]。翻译过程中语言操作的理念与方法,不管是英译中,还是中译英,在忠于原文意思的前提下,译文必须通顺易懂。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评析》对翻译中的语法错误、措词不当、表达不到位、译文搭配不妥等系列问题进行了探讨与研究。
因为不究语法,错会原意的例子,《评析》给出了多处改正。“Beauty”一文中,不少译者把“Still,I remember glimpsing patterns in mathematics that seemed as bold and beautiful as a skyful of stars.”句中的“glimpsing”理解为patterns的定语,忘记“remember+V-ing”这一动词句型的基本意义,也没注意到下文中seemed(过去式)的暗示,将全句译为“至今还记得一些依稀闪烁的数学图式”,让人不知所云。评析更正为“至今我仍记得,一瞥之下,那些数学图式恰如漫天繁星闪烁,曾是那般美丽而耀眼”,体现出了科学之美,一个流芳溢美的大千世界的一分子。
有些词因为直接翻译,意思不完整或不能与文中句子相匹配,该书将具体的翻译策略,如增译、减译、加注等运用到实例的评析中来。如“Garibaldi in the Assembly”一文中,“the Capitol”一词,一般译为“朱庇特神殿”“主神庙”等,而这样的话,就与句子前面的“galloped up to”不相匹配。“up to”宜作“从低到高”解,而朱庇特神殿是在比较平缓之处,“up to”就无法解释和处理,因此,译成“卡匹托尔”,并加注,释为“卡匹托山上接近山顶处的卡匹托尔广场及广场周围建筑物的总称”,这样就与整个句子相配合。
词语的翻译,应与文章的意境搭配。“The Treasures in Store at the Shore”一文中的“day dreaming”一词,可译作“做白日梦”,而此处的意境是“a pleasant dreamlike set of thoughts while one is awake …”,是对未来的一种愉快的憧憬,虽然脱离现实,但幻想的前景却颇为美好,译为“遐思梦想”与文章的意境更能融为一体。
从语言层面看,翻译就是在充分理解原文意义的基础上,顺利实施两种语言之间字词、短语、句子、段落和篇章等层面的转换,因此,《评析》对汉英/英汉翻译中这几个层面的实例分析,提升了翻译学习者对翻译本质的认识。
A. F. Tytler曾说过:“译文应该是原著思想内容的完整再现;译文的风格和手法应该和原著属于同一种性质;译文应该具有原著所具有的通顺。”[5]Tytler的这三个“应该”中提到译文的风格应与原文一致。韩素音翻译大赛评析贯彻的最主要的翻译原则是译文必须忠实于原文,就是忠实于原文的意义和风格。
“韩素音青年翻译奖”竞赛作品“A Visit with the Folks”一文,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从问题来看,原文是非正式的口语体,词汇中有不少的俚语,如“flossy,folk,juice,swear to,after a fashion”分别译成“时髦、家里人、精力、断言、勉强”。句型结构简单,句子较短;表达方式采取对话、闲聊的非正式形式。该书提供的译文也体现这些特点,在文体风格上尽量接近原文。
“Necessary Fiction”一文中,关于这个标题的汉译,看似简单,翻译起来却颇费心思,主要原因是fiction一词既可理解为“虚构(sth. Feigned or imagined)”,也可理解为“作假或撒谎(lie)”。究竟是取其褒义还是取其贬义,《评析》从原文的思想内容、主题,尤其是文化风格等宏观层面整体把握,文体高雅,语言结构严谨,该书专家评析认为翻译成“必要的虚构”更地道、更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The Making of Ashenden”一文是“后现代派”作家Stanley Elkin用第一人称的调侃笔调,以一个富家子弟的口吻叙述其家族的暴发史,通篇文语、俚语夹杂,语言幽默、晦涩。文中“a simple stroke”里的“stroke”有双重含义,一指划火柴的动作(a stroke of match),二指文中父亲那句“诗意”口号“是个了不起的杰作(a stroke of genius)”。几乎全部参赛者只取其字面意义而简单译作“就这么轻轻一划”“一划即可”等等,评析认为,译文忽略了文中父亲的“自矜”以及文章本身通俗、幽默的风格,把“a simple stroke”译为“咔擦,不费吹灰之力”更能全其义。
翻译理论与实践是英语专业高年级阶段的专业技能必修课,通过讲授翻译基本理论、原则和方法,指导学生解读原文、运用翻译的原则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即语言分析和运用能力、审美判断和表达能力、双向转换和逻辑分析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文学、文化和美学意识,提高翻译能力。《评析》作为翻译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典范,为英语专业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和教学启示。
翻译离不开理论,但是翻译理论必须与翻译实践相结合,自然交融。总结翻译理论与实践的教学经验,根据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能力以及翻译水平的发展,设计出翻译教学的进度安排,推进翻译教学改革,提高翻译教学水平。
第一学期着力培养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适度启发学生的理论思维。第二学期着重培养学生的翻译理论水平,指导自身的翻译实践,提高翻译能力;培养翻译审美能力,学会正确评析作品;尝试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是翻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学生翻译能力的发展也是一个渐进、上升的过程,通过翻译教学提高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翻译观念,使学生的翻译从模仿走向创新的过程。
综合翻译理论主要包括运用其他学科研究成果中的理论方法对翻译问题进行的理论研究;对受制于各种社会环境、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的翻译现象的研究;把翻译作为或视为社会活动、文化活动、交际手段等目的行为的研究。
注:纯翻译理论主要包括翻译性质、原理、标准、目的、功能、过程、主体等。
按照正确的程序进行翻译,对译文质量的提高和译者翻译能力的培养都有很大益处。总的来说,翻译就是正确理解原文并用确切的译语表达出来。因此,翻译的过程可分为理解、表达、检验等几个阶段。
理解阶段是把握原作内容与思想的一个过程。它是翻译过程的首个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阶段。翻译时,首先必须阅读待译的全文,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脉络,了解故事背景,然后再结合语境进行翻译。从《评析》看来,理解原文时不应孤立地进行分析,而应综合考虑。应该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结合上下文,彻底弄清原作的内容和逻辑关系,这样才能理解透彻,才能作出准确的表达。
理解正确不等于表达准确。表达手段的选择在表达阶段是最重要的,就是选用何种翻译技巧,使之“跳出来”,翻译的创造性也就从中得到体现。《评析》给我们提供了许多例子,Garibaldi in the Assembly一文中,“… he galloped up to the Capitol,dismounted,and entered the Assembly as he was,…”,其中“and entered the Assembly as he was”一句表明“加里波第直接进入议会厅”,可译为“径直进了议会厅(‘径直’指‘没去别处’或‘没干别的事’)”或“风尘仆仆地进了议会厅(‘风尘仆仆’指‘旅途劳累的样子’)”,“径直”和“风尘仆仆”都可以表示“直接”,但与句中的语境以及下文描写的“战场下来的样子”不一致,因此翻译成“就”,连接了前面的动作并表达出了意思。理解原作与表达原意不是一次完成的,是逐渐深入的,最后才能准确理解原作,反映出原作的精神实质。当然,表达后期还包括校对和修改译文这一步骤,使译文更符合汉语规范。传统意义上的翻译能力是指译者运用适当的翻译理论和技巧进行双语转换的能力。但实际上,利用纸质工具或者网络辅助翻译也是翻译能力的一种体现。第23届“韩素音青年翻译奖”竞赛一等奖译文作者,具体展示了如何通过查询网上词典、百科全书以及专题资源,处理翻译中遇到的理解问题,并利用因特网的交流平台,通过翻译论坛、电子邮件等途径向同行求助,甚至向专家和原文作者请教[7]。
1.提倡学生进行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
翻译学的文化转向最初是由勒菲弗尔在《翻译、历史与文化》一书中提出的,但其酝酿却始于20世纪70年代[8]。从《评析》可以看出,各种各样的文化因素决定译者采用不同翻译标准和策略。在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中,提倡学生进行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中西方文化在饮食文化、宗教文化、风俗习惯、民族性格、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翻译是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也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脱离文化背景谈翻译,会违背原文的真正内涵,无法达到两种语言之间的沟通。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必须深入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培养文化意识,即文化敏感性。要意识或洞察到本族文化与他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并且能从他族文化的角度思考问题、分析事物,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方式进行交流。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宏观上着重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文化教育,使之形成本族文化自觉和他族文化意识,汲取不同文化智慧。微观上,着重从文化表征深入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从文化特质领悟文化的不同表现形式,通晓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消除文化误解,从跨文化交际视角提高文化敏感性。
2.培养学生翻译审美意识,提高翻译素养
翻译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而是译者通过自身的审美意识将原作转换成译文的一种审美活动。从翻译美学的角度看,翻译应是把一种语言作品的思想和内容更完整、更和谐地转换成另一种语言作品。学生在翻译的过程中应注重翻译过程中的审美欣赏、审美标准以及翻译过程中富有创造性的审美再现。作为翻译主体的英语专业学生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主观能动性,使自己的翻译实践从模仿走向创新,从机械翻译走向主观能动的创造性翻译。《评析》对读者的审美吸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使译者能为读者译出符合审美期待又易于其吸收的作品,使译语、读者得到与源语读者相同的体验和感受。《评析》既为英语专业学生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学习提供素材,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翻译审美意识,提高翻译素养。
作为英语专业本科生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对学生的双语能力和跨文化能力的综合训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评析》从语言、文化与风格等层面为读者提供有关阅读理解和翻译技巧诸多方面的参照。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翻译能力的发展,安排教学进度与计划,把握翻译程序与基本过程,培养学生翻译审美意识,提高翻译素养。该教学素材在课堂的引入,为翻译理论与实践教学提供了宽阔的视野、前沿的思考和丰富的教学资料,不仅能提高教学效果,而且能提升教学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Susan Bassnett. Translation Studies[M]. London: Routledge, 1994.
[2] Eugene Albert Nida. Language and Culture[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3] 中国翻译编辑部.“韩素音青年翻译奖”竞赛作品与评析[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
[4] Susan Bassnett, André Lefevere. Constructing Cultures: 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M]. Clevedon: Philadelphia Multilingual Matters, 1998.
[5] Alexander Fraser Tytler. Essay on th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M]. Amsterdam &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cation Company, 1791/1978.
[6] 曹明伦.从教学视角看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2):1-7.
[7] 万兆元.网络时代的翻译能力与翻译技巧——以第23届“韩素音青年翻译奖”竞赛一等奖译文的生成为例[J].上海翻译,2002(2):64-68.
[8] André Lefevere. Translation, History, Culture: A Sourcebook[M]. London: Routledge, 1990.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