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赵 丽
(平顶山学院 外国语学院,河南 平顶山 462500)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后,社会各方面对大学生的英语水平,特别是英语的综合实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不仅要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而且还要具有较好的听、说、写、译的能力,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面对培养21世纪高规格复合型外语人才的新任务,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必须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随着改革的深入,许多宏观的决策被提出,大学英语教学在不断的发展中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但是在教师实际的教学和学生具体的学习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两个问题。
一是目前虽然绝大部分学校都已经起用了多媒体的教学设备,但是很多教师教学的“软实力”并没有跟随“硬件”条件的进步而一同进步。很多教师只是生硬机械地将PPT搬进课堂作为自己板书的替代品,上课就是对着PPT念诵的“独白”,将自己的课堂角色简单的固化为知识的传递者,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感受,与学生缺乏情感沟通;也没能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的优势,看似是不同于传统模式的现代化教学,实则只是借了“现代化”的名字。
二是在教学内容上,很多教师在讲课的时候仍然只是对照课本安排的内容进行刻板的单词、语法的分析,内容苍白缺乏感染力,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课堂学习效率低下。自律能力较差的学生上课不听讲,下课也不巩固复习,仅依靠考前突击应付考试,难以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也浪费了平时宝贵的学习英语的时间。
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上述问题,造成了英语课开课时间长、耗费师资大却收效甚微、反响不一的尴尬状况。因此,转变大学英语的教学理念、丰富大学英语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模式成为了大学英语改革顺利的重要保障和必由之路。
一门学科的教学理念指导着具体的教学工作的开展,影响着课程的教学方法。要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改革,首要的是转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局面,形成以学生为中心、既传授一般的语言知识与技能,又注重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新的教学理念。
这是由教学的基本属性决定的,“教学是一种尊重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尊重学生自由意志,把学生看作是独立思考和行动的主体,在与教师的交往和对话中,发展个体的智慧潜能、陶冶个体的道德性格,使每一个学生都达到自己最佳发展水平的活动”[1]。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过于强调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仅仅考虑了希望能够最大化地利用课堂时间,尽可能多地向学生教授知识,而忽视了教学过程的双向互动性,未能考虑到这个互动结构的另一端是具有独立思辨和行为能力的大学生,从而造成了教师尽力输出,学生忽视输入的低效课堂学习状况。
以学生为中心,就需要注重学生在教学系统中作为知识接受者的接收状况,并将其对知识的反应能力及时地反馈给教师,使教师知识输出的形式和内容随之调整,从而达到教师与学生良好的合作效果。教师要重新明确自己在教学活动中所处的引导者、监督者、组织者的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能够依据自身的条件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使教学过程真正的建立在学生自主探索、自主求知的基础之上,从而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实际语言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最终目标。
经过不断的修订,大学英语课程所使用的教材涉及面较广,素材取自政治、经济、人文、自然等社会的多个方面、同时引入了更多的实践性活动供教师和学生自由选择,教材质量在综合性和实践性上有了较大的提升。但是由于教材的编写出版至采用是一个较长时间的过程,而社会的变化则是日新月异,因此再好的教材也难免会有所疏漏,难以有效的传递信息。另外由于篇幅所限,教材呈现的内容可能只是一个知识点的核心部分,它的来龙去脉、文化背景等信息可能就被忽略了,而这部分内容对学生顺利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又往往有着不可忽视的辅助作用。例如给出这样一个句子:Here comes a buttons.表面上看来,这句话中冠词的使用似乎不符合常规用法,实际上,这里是语言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的体现,英国旅馆或俱乐部里的侍者一般会穿有两排扣子的制服,因此句中的“a buttons”是指代一个侍者。由此可见,语言与文化紧密联系,英语教学若不辅以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文化历史,某些表达会难以顺利理解。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按部就班地单一讲授课本上所列的内容,而是应该结合教材,寻找有意义的发散点,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知识的介绍和补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拓展。
一是文章本身往往就蕴含着丰富的潜藏知识,从典型的句子入手,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分析相关的语法、词汇、修辞手法和俚语。语法修辞能够使学生真实、充分的欣赏到文章的美感,俚语能给学生提供真实的语境中某些表达的实际用法、语用规则,使学生了解到西方国家的社会习俗、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例如句子:The mayor’s efforts to help the flood victims were smothered by a swamp of red tape.句中看起来并无太过生僻的单词,但是通读后似乎仍难以准确理解它的意思,可以看出关键在于“red tape”一词的理解。17、l8世纪,英国的官方文件按惯例都要用红带系扎,由于那时的英国官方机构办事拖沓,人们便将红带与官僚主义联系起来,至19世纪早期,“red tape”渐成比喻,喻指官方机构的“形式主义”和“繁文缛节”,故该句可译为“市长救援灾民的努力已被繁文缛节所抹杀”。
二是可以从文章讲解的内容入手,挖掘背后的文化背景知识和异国文化习俗。例如:We are sure that John can persuade her. He has kissed the Blarney stone.这个句子所用的词汇很简单,这个句子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kiss the Blarney stone这个短语,如果完全从字面理解,“吻过布拉尼石”,学生似乎理解不了这个句子。这个短语是英语中一个具有文化内涵的习语,与一个典故有关。1602年,英军在卡鲁爵士统率下围攻布拉尼城堡(Blarney Castle),堡主梦卡西跟英军谈判,巧舌如簧的堡主哄得英军统帅以为他会投降,于是一次又一次向英格兰传送捷报,但麦卡西迟迟没有交出城堡。这样过了好几个月,卡鲁爵士成了人们的笑柄,blarney一字则成为“能说会道”、“花言巧话”的同义词了。现在,布拉尼城墙高处还有一块铭刻着这段故事的石块。人们常常用have kissed the Blarney stone(吻过布拉尼石)来指某人伶牙俐齿。通过英语学习来引导学生了解英语语言中所蕴含的文化信息,既可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内涵,比较其与我国的文化的差异,培养学生以正确的态度面对多元化的世界。
三是结合教材引入贴近大学生日常生活,与其成长发展息息相关的问题讨论,引起学生参与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为他们搭建一个表达自我、展示自我的平台,通过探讨,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思辨能力同时得到锻炼。例如,向学生推荐收听美国CNN电视台的学生新闻,每天只有短短的十分钟,包含了新闻热点和一些文化常识,既能锻炼听力,又能开拓视野。另外,还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TED视频,视频针对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度探索和分析,能够有效地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新颖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要求》规定:“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2]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多媒体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的方方面面带来了巨大的改变。融合了多媒体的现代教育技术也日益深刻地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模式和课堂结构。多媒体最大的优势是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即用文字、声音、影像和互联网等多方位的手段,把趣味活泼的软件和大量原汁原味的高品质语言载体,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多媒体通过直观形象和生动的声音和图像,循序渐进地突出重点和难点,彻底解决传统教学中只闻其声未见其景的局面。正如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张尧学所指出的:“改革现在的教学模式,将现在的老师、课本、粉笔、黑板与学生,教师讲、学生听的改变为以计算机(网络)、教学软件、课堂综合运用的个性化、主动式学习模式上来”[3]。
鉴于多媒体技术的诸多优点,教师应该能够将其熟练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可以将重点的内容制作成PPT在课堂上进行放映,在有效地节省了传统教学中板书时间的同时,也能使学生对需掌握的内容一目了然。另外,可以利用暴风影音等播放软件播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影音素材,多角度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研究表明,相对于大量静态的文字,人们对于动态的图画、声音更敏感。视听教学能创造一个生动逼真的语言环境,极大地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有一定条件的学校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室,教师在主机上进行演示,学生在自己座位的电脑上同步听课并利用电脑系统界面进行提问、应答等操作,这样的教学方法简便实用。
多媒体技术教学是一柄双刃剑,过度依赖多媒体,反而可能会影响正常的教学。例如有些教师直接将课本内容照搬到PPT上,上课时直接对照着PPT“念书”,使学生找不到重点,虽节省了时间,却影响了学生听讲的积极性;或者是将PPT做得花里胡哨,添加了过多与讲课内容无关的信息,从而喧宾夺主,冲淡主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认真地分析教学内容,合理高效地利用多媒体工具,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环节,真实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育评价可以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种形式。“形成性评价是通过诊断教育方案或计划、教育过程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提高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质量的评价;终结性评价是在教育活动发生以后对教育效果进行判断的评价”[4]。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仍然采取以终结性评价为主的评价体系。传统的期末成绩“一统天下”的测评方式必然导致学生形成以考试为主要目的功利性学习动机,无法调动其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更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评价机制的改革势必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应提倡多元评价,“将终结性评估和形成性评估相互结合,注重语言文化知识与技能在特定情境中的灵活运用,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及结果进行整体的综合性考核”[5]。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采用平时成绩占80%,期末卷面成绩占20%的综合成绩评定方式,加大了平时成绩的比重,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评价中期末成绩占决定性因素的情况。其中平时成绩包括一定次数的随堂测试和课后作业。
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是有限的,随堂测试充分利用了这一理论,巧妙高效地将测验穿插进课堂,既转换了学生的思路,提高了他们的听课效率,也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氛围。对于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在下课前预留出一段时间,以多种形式包括随堂问卷、听力辨析、口语交际、小组问题讨论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随堂的检测。这样既促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理解吸取当堂的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又可使教师在课后对学生的测验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学生普遍掌握薄弱的地方,在接下来的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的复习和讲解。如果有些内容教授时所需的课时量较大,随堂测验的时间也可以进行灵活的调整,安排在下一节课的开始,同样可以起到督促学生课下自习与思考,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而课后作业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辅以适当程度的课外延伸,以英语书面报告等形式上交,由教师打分。
经过笔者的教学试验,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效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明显的提高,学习效果也有了明显的改善。新的评价方式使学生对于个人的成绩有了一定的掌握权,提高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通过课堂认真听讲和课下报告的认真完成,学生基本上能够以自己的实力和努力为自己积累分数,这时分数的获得是可以预见的、而且途径也很明确,也使得学生们能够投入更多的精力,调动更高的学习积极性,形成一定的良性循环。同时,课后报告能够促使学生积极查阅其它教材、英文报刊等资料,拓宽视野,与课堂教学内容相互补充。另外,传统的考核方式主要由学生进行卷面作答,对读写能力有较多的考察,而听说能力的考察则难以全面顾及,“平时+期末”的创新考核方式,使教师可以在平时的测验中采用听说读写多种方式结合的问题类型,测验结果更为客观、真实。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立足于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于人才外语能力的要求,在保持总结我国长期的外语教学优秀传统的同时,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修正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结构、丰富教学内容,以适应社会新的发展和要求,培养出真正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76.
[2]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23.
[3] 张尧学.关于大学本科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再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3(7):4-7.
[4] 张文莉.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3 (1):113-117.
[5] 谭玮.论大学英语教学培养学习个性的教学原则[J].外语学刊,2009(2):127-129.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