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刘梦雨(西南民族大学 彝学院,成都 610041)
“反螺旋”效应——以“成都娇子立交打人事件”为例
刘梦雨
(西南民族大学彝学院,成都610041)
摘要:1974年诺依曼通过研究德联邦选举中出现的奇特现象,总结出“沉默的螺旋”理论。2015年5月3日“成都娇子立交”打人事件在相关舆论出现“沉默的螺旋”现象时却奇迹般地发生舆论反转,即“反螺旋”现象。文章仅以“成都娇子立交”打人事件为中心,以新浪网发布的相关新闻为研究材料,以留言板、相关评论性文章和舆论风向为效果进行研究,探索出“反螺旋”现象发生的根源、推动力及发生条件、直接原因(导火索)。
关键词:沉默的螺旋理论;“成都娇子立交”打人事件;“反螺旋”现象;新浪新闻;舆论;新闻报道
发生于2015年5月3日成都娇子立交的打人事件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事情经过大致如此:卢女士驾车因多次变道惹怒司机张先生,后被其逼停并被暴打住院。舆论开始时几乎一边倒地支持卢女士法律维权,认为她遇到了“路怒症”患者。在张先生道歉不被接受和卢女士家人称其开车准备做慈善等说法后,警方披露张先生车上的行车记录仪中记录,证实卢女士开车随意变道在先,并导致差点发生车祸。至此舆论急速发生反转,最后卢女士通过道歉信的形式请求公众原谅而告终。事件中舆论随着事情的发展产生了奇特的变化。开始时几乎全部支持卢女士,当传播学中“沉默的螺旋”效应产生时,行车记录仪记录曝光使舆论反转,变成大多数人支持张先生的行为,这一奇特的舆论现象称之为“反螺旋”效应。
目前传播学中与“沉默的螺旋”效应相对的是“反沉默的螺旋”效应。在《沉默的螺旋——我们社会的皮肤》发表之后,有一部分传播学者对此并不十分赞同。认为“少数”并不一定“沉默”,是需要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才能形成“沉默的螺旋”现象。本文以“成都娇子立交”打人事件为例,以点击率高的门户网站新浪网上发布的相关报道为样本进行研究,通过对事件发生经过、新浪新闻的报道和舆论指向三方面因素对“反螺旋”效应产生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梳理出清晰的“反螺旋”效应框架。希望探索出在“沉默的螺旋”产生后,是何种原因导致“螺旋”偏离甚至“反转”,产生“反螺旋效应”。
作为中国大陆点击率极高的门户网站,新浪新闻对此事的关注度代表了部分以观看新浪发布新闻为主的人所受的信息导向和信息量,反映其所受到得影响。新浪网站上关于“成都娇子立交”打人事件的新闻有21篇,其中2015年5月3日3篇,5月4日3篇,5月5 日8篇,5月6日1篇,到5月11日2篇,5月12日3篇,8 月21日1篇。由上可知,除5月5日有8篇相关报道和8月21日对事件最终处罚结果外,关于“成都娇子立交”打人事件的新闻日均约3篇。仅从数量上比较,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出新闻媒体的报道对读者和舆论的影响。因此,还需比较报道的内容、形式和深入程度及结构等方面,才能看出新闻报道的影响力和事件之间的关系。
5月3日事件发生时有三篇报道,最早发布报道《女司机变道惹怒男司机被拖下车打成脑震荡(图)》对此事件描述为:“当天下午,他开车带着妻子和孩子,行驶至成南立交时,女子驾驶的车突然从侧面变道,导致车内的孩子收到了惊吓,为此,他驾车一路追到娇子立交桥附近,将女子的车挡下,实施了殴打。”[1]第二篇报道《实拍女司机遭男司机当街暴打疑因突然变道》将事件描述为:“3日下午,成都娇子立交桥附近,一男司机停车后把一女司机拉下车痛殴”[2],并在新闻页附有视频。第三篇报道《男司机逼停女司机当街暴打路人劝阻反遭捅伤》仔细描述了视频中记录的经过,“在14 点13分11秒的时候……14点13分25秒……”[3]事情发生后,报道重点集中于打人事件发生的过程,并未对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进行深挖,对卢女士多次变道在先这一前因也未做详细解释。通过新闻页下方的留言和微信转载记录,可以看出舆论导向是支持卢女士的,认为男人打女人是欺负弱者。其中虽偶尔有反对或冷静的声音,但被支持卢女士维权的舆论所压倒,“沉默的螺旋”效应开始形成。
“沉默的螺旋”效应最早是在1974年诺依曼在《传播学刊》上发表的论文,这一理论认为“只有那些‘被认为是多数人共有的、能够在公开场合公开表明’的意见才能成为舆论。一种意见一旦具备了这种性质就会产生一种强制力——公开与之唱反调就会陷于孤立状态,就有遭受社会制裁的危险。”[4]202也许有人会有疑问:为何该男司机要暴打女司机?暴打之前究竟发生了什么?媒体会不会有后续报道?真的是男司机“路怒症”发作又恰巧碰上卢女士才无故挨揍的吗?这些“问号”在“沉默的螺旋”效应作用中选择了“沉默”,舆论在群众“同情弱者”的心理作用下走向了支持女司机的方向。
事发的第二天,5月4日第一条新闻依然倾向支持女司机维权、反对男司机滥用暴力。《官方通报男司机暴打女司机:涉事男司机被刑拘》将男司机定性为“寻衅滋事,性质恶劣”[5],并附打人视频。第二条新闻《男子逼停殴打女司机续:当事人道歉称很后悔》通过媒体对卢女士及其家人做出道歉,对事发原因一言带过,“女子驾驶的车突然从侧面变道”[6]。此时舆论对女司机的遭遇同情程度达到极点。第三条新闻于晚上八点五十六分发布,标题为《实拍成都女司机连续变更两条车道激怒男司机》,对事件前因的描述为:“肇事男子行车记录仪记录下两车纠纷产生过程,女司机在出口处,快速变更两条车道,挡住正在正常行驶的男子车辆,随后男子被惹怒。”[7]新闻报道从谴责男司机施暴转到深究男司机施暴原因的方向上发展。
5月5日第一条相关新闻便是转载的、关于此事件的详细报道,报道对事发全过程、行车记录仪、事发后两人态度、警方提醒等全方位、多角度进行报道,最大限度地还原了事情的本真。名为《男司机拖出女司机暴打续:相互别车喊话(图)》[8]的报道曝光了女司机突然变道两次的行车记录视频,同时报道男司机事后道歉和女司机隐瞒自己变道事实并且哭诉无故惨遭暴打的经历,形成鲜明对比。下午一点多便有网友扒出卢女士的隐私,《被打女司机回应遭网友扒皮:对造谣者追究法律责任》[9],随后卢女士道歉,称第一次变道“确实有点急,我道歉,但我没有想去别他”[10]。卢女士父亲通过媒体连续发声称“绝不接受道歉,坚决走法律途径”[11]、“家里做三十多年家具生意,并无当官背景”[12]。但新浪的新闻极客上对事情前因后果整个过程报道及网友评论看,虽然支持卢女士的声音依然存在,但已经明显变小,而支持张先生的声音越来越大,“反螺旋”效应彻底形成。
随后卢女士干脆直接解释“经过我这么多年的开车经验,在那样的距离我变道过来出去,是没问题的”[13]和“不相信全国人民认为我错”[14]。5月6日《成都女司机故意别车遭暴打》[15],从标题看会发现女司机舆论优势已荡然无存。卢女士于5月11日发表公开信道歉,请求网友到此为止。11、12日的新闻多为女司机的道歉信。
8月21日,新闻对男司机遭受法律制裁进行了报道,“以故意伤害罪判处被告人男司机张某有期徒刑八个月,缓刑一年。”[16]自此,新浪新闻对“成都娇子立交打人事件”的报道告一段落。
若将整个事件分段,可分为第一阶段:事件发生,张先生被卢女士开车连续变道的行为激怒下车暴打卢女士;第二阶段:事件发生后,张先生道歉、卢女士拒绝接受并坚持通过法律解决问题;第三阶段:事件结果,行车记录仪曝光、卢女士有隐瞒真相嫌疑,并最终道歉。
三个阶段中,新浪新闻发布也有一定的规律。第一阶段,事件发生。最开始新闻关注的焦点非事情的起因,而是最具吸引眼球的:男性因交通纠纷暴打女司机。此消息吸引了全国各地人们的关注,点击率极高。此时舆论倾向于“卢女士维权”。第二阶段,事发不久张先生便通过媒体道歉,承认自己打人不对,希望求得公众和卢女士原谅。卢女士则通过媒体称自己驾驶没有任何问题,在媒体逐步深挖的过程中又改口为自己第一次变道道歉,之后又坚称自己驾驶没有问题、要追究曝光自己隐私的人的法律责任,并哭诉自己被打的经历,这段时间约为5月4日-5日之间。5月5日后事件的全过程曝光,警方披露行车记录仪上的记录,显示为卢女士开车连续变道后被张先生逼停并惨遭暴打。因为卢女士有错在先,舆论也突然反转力挺张先生打人“有理”,并挖出未经鉴定、卢女士生活方面不光彩的资料。
此时舆论顿产生偏转的原因有四:第一,事情起因是女司机连续变道并险些发生交通事故;第二,女司机和新闻报道刚开始没有对这一起因详细说明;第三,男司机肇事后良好的认错态度和女司机隐瞒事实的态度形成强烈对比;第四,人们平时开车会遇到类似事件,因此产生共鸣、被带入情境中。舆论“沉默的螺旋”现象产生后,上述四方面原因使得舆论随后产生“反螺旋”效应,并开始往“支持张先生教训女司机”的方向发展。
通过舆论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开始时坚持站在卢女士一边,力挺卢女士维权。其自身也坚称自己是无辜的。随着事情披露的部分越多,“卢女士无辜”的论调渐渐无法站住脚跟。行车记录仪清楚地记录到卢女士驾车变道导致张先生差点出交通事故,加之先前卢女士无辜的形象和坚称自己驾驶没有问题的态度合力作用,使得舆论出现180度的旋转。此时的舆论正如沉默的螺旋”往反方向发展,产生了强劲的“反螺旋”现象。
由前面可知,一种意见如果具有了可以公开表达的、大多数人都接受的性质,那么这种意见会产生多数性的效果并被当作舆论来看待,即便持有反对意见的人心中有所疑惑也会调整自己的意见使之与此舆论相适应。因此舆论导向并不代表全部的人接受开始的报道,也非每个人都赞成“卢女士是无辜的,我们应该声援”的说法。只是当时舆论主旋律中支持卢女士的占大多数,剩下的渐渐地保持了沉默,形成“沉默的螺旋”现象。其中有疑问的人是未来产生舆论反转、发生“反螺旋”效应潜在的巨大推动力。
态度。两人态度的差异也对“反螺旋现象”的产生有着巨大的作用。打人固然不对,张先生迅速、及时地向卢女士和社会道歉,是否真心暂且不说,但至少这样的态度容易让大多数人接受。卢女士强调张先生道歉并非真心、必须通过法律解决、自己无故遭打,没有做错任何事情的态度容易让人留下“得理不饶人”的印象,加之后来行车记录仪准确记录到车辆的行驶状况,舆论便顺势而下出现“反螺旋”现象。张先生和卢女士的态度对比强烈影响着舆论,与最初的怀疑者一起在后面产生了巨大的合力。
有了潜在推动力还不足以产生“反螺旋”效应。产生“反螺旋”效应还应具有一个条件,即新闻媒体在报道的时候,为了保持“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17]28和“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17]28的新闻本质,以求得新鲜和迅速,主要能吸引人们眼球的事实。这种断章取义的做法也为“反螺旋”现象的发生创造了条件。因为如果脱离背景去看问题,就会引发很大的歧义,甚至会往相反的方向去理解。本次事件就是最好的例子。假如之前随意变道没有行车记录仪记录,舆论很可能不会如此迅速、彻底地反转。因此,媒体为了争取时间、吸引眼球而断章取义的报道是产生舆论“反螺旋”的重要因素。
所有的条件都具备后,依然无法产生“反螺旋”效应。需要导火线,或者一个确定的、已知正确的事实作为导火线,彻底扳回舆论,使其产生“反螺旋”效应后无法再次发生扭转,直到事情下定结论。纵观整个事件,起到“反螺旋”效应导火线作用的只能是行车记录仪及记录到的情况。为什么行车记录仪的记录能够起到导火线的作用?
首先行车记录仪是物证而非人证。人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容易带有个人色彩,很难做到不偏不倚。但行车记录仪是机器,事情发生过程是怎样就会如实记录,因此真实性极高。其次行车记录仪记录下来的事实是卢女士连续变道、危险驾驶,张先生因卢女士的驾驶而处于危险境地是事件发生的根源。有错在先,让人们有了最起码的判断,卢女士并不像早先媒体报道的是有理的一方,而是理亏的一方。因此,行车记录仪及其记录下来的情况在舆论反转、产生“反螺旋”效应中起到导火线的作用,或者说是直接原因。
综合前面所述,实际上行车记录仪及其所记录到的情况并非根本原因,只是导致“反螺旋”效应产生的直接原因,真正根源在于卢女士危险变道。开始时选择沉默的那部分质疑者和张先生、卢女士事发后态度的巨大反差是舆论产生“反螺旋”效应的巨大推动力,直接推动舆论反转现象发生。而新闻媒体在报道事件时求新、求闪光点以吸引眼球的报道思维是产生舆论“反螺旋”的重要条件。
若运用控制变量法,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假设卢女士也进行道歉、勇于承认自己非法驾驶、连续变道在先,即便有错,原先的质疑者也会豁然开朗,对卢女士隐瞒自己错误感到不满的那部分人,心中的不满也不存在,张先生依旧会为法律处罚,卢女士也许不会遭到舆论如此强烈的谴责(“截至昨日15时,21.9万名网友参与了搜狐网上调查,逾66%网友表示,‘理解打人者窝火心情’……60%的网友表示,自己一度轻信当事女司机的说法,对其遭遇报以同情,但随着详情不断披露,不再同情女司机。[15])。两人态度的反差,因此受到影响最大的恰好是对女司机报以同情、支持卢女士维权的那部分人。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没有行车记录仪及其记录的情况,即便有人质疑、有人反感女司机态度,媒体也无法得到事情原本的面貌,因此舆论会继续支持卢女士,虽然强烈的质疑会消减部分支持,反感的群众也会减弱部分支持。但即便舆论减弱对卢女士的支持,若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卢女士犯错在先,而她自己会选择隐瞒,事实也许只会曝光对卢女士最有利的那部分,换来伴随着强大质疑声音的舆论支持。从早期新闻报道的描述中可以窥见,事情的描述并非完全偏向于卢女士一边,对气象编导的事实也简单提及过,尽管寥寥数语。
因此,即便行车记录仪及其所记录到的情况只是直接原因或者称之为导火线,但并不代表不重要,因为这不是单纯的直接原因或者是导火线,而是证明事情起因、根源的极其重要的辅助型证据。倘若缺少这种辅助,后面的舆论“反螺旋”现象便不会发生。这也是新闻事件中的“反螺旋”现象与众不同之处:直接原因或者是导火线同时也是揭露事实的主线,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
什么是“反螺旋”现象?综合起来是:当舆论朝着一个声音、往一个方向汇聚时,大多数人都会调整自己的观点以求得跟舆论大体一致,但事实作为根源、通过导火线辅助下被披露曝光并且获得证实,而被证明是正确的事实与舆论的方向若是不一致的,舆论会在诸多合理因素的作用下产生偏离甚至反转。其中对事件的最初报道和舆论质疑者、事件中各方的态度是产生“反螺旋”现象的潜在动力,媒体或宣传机构求新求快、片面的报道或宣传材料是舆论“反螺旋”形成的重要条件,已被证明是正确事实的证明材料是“反螺旋”现象形成的导火线或直接原因,事件真相则是“反螺旋”现象能否形成的根本原因。各方面的合力的结果打破了“沉默的螺旋”现象,最终以偏转之后的方向结束对事件的讨论,正如一个螺旋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反转”一样,即称之为“反螺旋”效应。
参考文献:
[1]杨雪,李天宇,桂雨薇.女司机变道惹怒男司机被拖下车打成脑震荡(图)[EB/OL].[2015 - 09 - 01]. http:∥news.sina. com.cn/s/p/2015-05-03/205531788558.shtml.
[2]实拍女司机遭男司机当街暴打疑因突然变道[EB/OL].[2015 - 09 - 01]. http:∥video.sina.com.cn/p/news/s/v/2015 -05 - 03/222764906271.html.
[3]男司机逼停女司机当街暴打路人劝阻反遭捅伤[EB/OL].[2015 - 09 - 01]. http:∥video.sina.com.cn/p/news/s/v/2015 -05 - 03/225264906329.html.
[4]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202.
[5]官方通报男司机暴打女司机:涉事男司机被刑拘[EB/OL].[2015 - 09 - 01]. http:∥news.sina.com.cn/c/2015 - 05 - 04/03 4831789343.shtml.
[6]男子逼停殴打女司机续:当事人道歉称很后悔[EB/OL].[2015 - 09 - 01]. http:∥news.sina.com.cn/s/2015 - 05 - 04/1848 31791993.shtml.
[7]实拍成都女司机连续变更两条车道激怒男司机[EB/OL].[2015 - 09 - 01]. http:∥video.sina.com.cn/p/news/s/v/2015 -05 - 04/205664909693.html.
[8]男司机拖出女司机暴打续:相互别车喊话(图)[EB/OL].[2015 - 09 - 02]. http:∥news.sina.com.cn/s/p/2015 - 05 - 05/02 3931792954.shtml.
[9]李天宇,何艾琳,雷远东.被打女司机回应遭网友扒皮:对造谣者追究法律责任[EB/OL].[2015-09-02]. http:∥news.sina.com.cn/c/2015-05-05/131731795407.shtml.
[10]被打女司机就第一次变道道歉:当时有点急[EB/OL].[2015 - 09 - 02]. http:∥news.sina.com.cn/s/2015 - 05 - 05/14373 1795631.shtml.
[11]梁梁.被打女司机父亲:绝不接受道歉,必走法律途径[EB/OL].[2015 - 09 - 02]. http:∥news.sina.com.cn/s/2015 -05 - 05/154131795887.shtml.
[12]被打司机父亲:家里无当官背景有人故意引导舆论[EB/OL].[2015 - 09 - 03]. http:∥news.sina.com.cn/s/2015-05-05/ 160531795960.shtml.
[13]遭暴打女司机受访:我开车多年变道应没问题[EB/OL].[2015 - 09 - 03]. http:∥video.sina.com.cn/p/news/c/v/015 -05 - 05/190464913243.html.
[14]遭暴打女司机痛哭:不相信全国人民认为我错[EB/OL].[2015-09-03]. http:∥video.sina.com.cn/p/news/c/v/2015-05-05/201964913421.html.
[15]成都女司机故意别车遭暴打[EB/OL].[2015-09-03]. http:∥news.sina.com.cn/o/2015-05-06/071931798855.shtm.
[16]成都暴打女司机案今日宣判:男司机获刑八个月[EB/OL].[2015-09-02]. http:∥news.sina.com.cn/c/2015-08-21/16553 2230065.shtml?cre=newspagepc&mod=f&loc=1&r=a&rfunc=8.
[17]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28.
【责任编辑:赵佳丽】
The Effect of "Inverse Spiral"
——Taking an Example of "Jiaozi Overpass Incident in Chengdu "
LIU Meng-yu
(Yi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Chengdu 610041 China)
Abstract:E·Noelle-Neumann summed up the Spiral of Silence Theory in 1974 when studying the peculiar phenomenon in the German federal election. On May 3, 2015, the“spiral of silence" phenomenon in public opinion after the Chengdu Jiaozi Overpass Incident miraculously changed into the "inverse spiral". With the Chengdu Jiaozi Overpass Incident as the center, the relevant news released in Sina as research materials, and message boards, relevant critiques and public opinion direction as the effec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root, the conditions, the direct reason, and the driving force of the "inverse spiral" phenomenon.
Key words:Spiral of Silence Theory; "Jiaozi Overpass Incident in Chengdu"; "inverse spiral" phenomenon; Sina news; public opinion; news report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 5934(2016)01 - 0040 - 05
作者简介:刘梦雨(1991 -),男,广东深圳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历史文献学。
收稿日期:2015 - 09 - 15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