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张小燕
(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第三实验小学,福建 漳州)
随着新时代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实践性、与实际生活的关联性,还要注重做好学科之间的联系与渗透,以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有效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在任何教育阶段,数学都是重要的基础学科,在相关考试中一直占据着不可撼动的地位。但是数学知识相比其他学科来讲,抽象性、逻辑性也比较强,学生学习和理解起来都很容易出现问题,不加以引导的话,很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所以,在新型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教师要树立“大课程”教学理念,注重学科与学科之间的整合与应用,积极发掘其他学科的教育优势和教学资源为小学数学教学“服务”,同时也引导学生利用自己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其他学科的学习问题,以让数学课堂不再单调,让学生的数学学习不再枯燥。基于此,本文从小学数学教学经验出发,就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论述如下,以为广大教育同仁提供一定的参考。
数学相比于小学阶段的其他学科来讲,理论性和逻辑性都比较强,对正处于形象思维发展的小学生来讲,有一定的学习难度,他们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不能顺利地对数学抽象理念进行直观转化,不能对数学抽象语言进行深入分析,总是有一种迷迷糊糊、一知半解的数学学习感受,这非常打击他们的学习信心。加之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成长时期,很容易被周边的新鲜事物吸引,很难在课上保持40分钟的精力集中,而在课后又没有强大的自制力,总是被手机、网络吸引,以至于留给数学学习和复习的时间非常少,既影响其数学学习效率的提升,又影响其数学学习兴趣的发展。
运算是小学数学中的基本内容,也是支撑其后续更深入学习数学知识的必备保证,新时期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也不再只要求学生进行迅速而准确的运算,而是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运算能力,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但是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及“双减”政策的实施,学生的课内运算和课后运算作业都有了明显的减少,在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同时,也让一部分自主学习意识不强的学生脱离了运算训练。长此以往,他们不仅运算能力会有所退步,数学学习能力也会出现明显的问题。所以,在实际的教学改革中,教师要在做好教学改革的同时,带领学生做好科学、有针对性的运算巩固训练,在避免重回“题海战术”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运算习惯,开拓学生的运算思维。
数学是小学阶段的重点基础学科,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数学学科的教学要求越来越严格,教师也能在革新自身教学理念的同时,有意识地优化自身的教学策略。但是传统教学观念的根深蒂固和升学形式的改革不完善,难免会让一部分小学数学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方式还比较传统,他们习惯于从自身的教学认知和教学经验出发制定教学计划,不太考虑小学生的学习感受和学习需求;习惯于课本知识和数学技能的讲授,而忽视了数学理论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以至于缺少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课上的有效交流和互动,也不能跟上教学改革的步伐,难以实现教学相长的教育目标,出现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之间的明显差异,亟须进行根本性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创新。
小学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教学,是对教学模式的革新,更是对新时期教育改革要求的进一步贯彻与落实,其在实施过程中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新时期的教育要求,也不能满足当代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在被动、单一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与教学氛围引领下,很难进行数学知识的独立思考、独立探究,更难产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得不到切实保证,小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更得不到期望中的提升,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在革新自身教学理念的同时,有意识地优化数学教学模式,寻找高质量数学教学的新出路。
另一方面,数学是小学教学的基础,将数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相融合,可以借助其他学科与数学之间的连接点,来丰富数学教学内容,既可以促进学生知识的全面积累,又可以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深入认知数学学科,从而有效减少单一的数学理论、数学逻辑、数学算法等带来的学习疲劳感,使其可以带着相对轻松的心态参与知识学习,收获知识积累。同时还有利于纠正学生对数学学科的错误认知,他们会在教师润物无声的学习引领中获得数学学习能力的发展,不再认为数学是一件“难于上青天”的事情,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也推动数学课堂教学的顺利、有序进行,更为小学生将来数学学习能力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数学和语文是小学教育阶段的两大主要学科,不管是在知识内容、还是教学方式上都有明显的差别。但是,这两门看似独立的学科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语文偏重于形象思维培养,数学偏重于逻辑思维培养,二者相互补充。所以,将语文知识引入数学学科教学,利用语文知识生动、形象的特点,利用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喜欢,可以让数学知识变得更加丰富,也可以让数学课堂教学氛围变得更加活跃,从而引导学生在愉悦的学习体验中,慢慢积累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以收获事半功倍的数学学习效果。
例如,在小学三年级数学“年、月、日”这部分知识的课堂教学中,其知识教学目标主要是带领小学生学习时间单位,正确分辨大月、小月与平年、闰年。但是,小学生在刚开始学习这些知识时,很容易出现知识理解上的混淆,经常出现错误,他们不能准确辨识哪个月是31天,哪个月是30天,哪个二月是28天,哪个二月是29天。对此,教师便可以在实际教学中引入语文学科的相关知识,借助传统童谣:“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整,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把一加”来强化学生的知识记忆,帮助他们分辨和识记这些个性化的月份,使学生可以在朗朗上口的童谣学习中,自然而然地将“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点熟记于心,也在增添学习乐趣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学生对数学知识和数学学习的传统看法,使其不再认为数学学习是一件非常难的事,也可以在快乐的学习体验中学得开心、学得扎实。
美术是小学美育中的重点学科,其在丰富学生美术基础知识的同时,可以利用相对自主和自由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锻炼学生的空间和思维想象能力,进而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便可以利用美术学科的独特教学价值来进行相关数学知识的导入,带领学生进行抽象数学知识的美术转化,以在变平面为立体、变抽象为具体、变理论为实践的教学过程中,切实激发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使其可以理解数学、学好数学,收获数学思维的成长与拓展。
例如,“观察物体(二)”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从正面、上面、后面等不同的方位观察立体模型的形状,使其能够根据具体的形状正确辨认是从什么方位进行观察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便可以引入美术学科的素描知识,在讲台上放置一个正方体,然后让学生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对正方体进行仔细观察,同时将自己所看到的立体图形实事求是地记录下来,并在最后的展示阶段请学生在互相观察的过程中,切实感知不同方位观察同一物体所产生的形状差异,也使学生在观察、想象与验证过程中,清晰认知不同方位几何形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而在带领学生学习“条形统计图”这部分知识时,在绘制条形统计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用铅笔给条形统计图画上不同的线条,或者用彩铅给条形统计图涂上不同的颜色,以让条形统计图更加美观,也让条形图的展示内容更加直观,让学生从中收获数学学习的乐趣,进而在将美术与数学教学融合的过程中,不仅有效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将抽象的数学问题进行了形象展示,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也使其可以更高效地理解数学内容。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新课标要求小学数学教学要尽可能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教师既要做好对学生的课上教学指导,又要根据教学计划、学校的教学安排、学生的数学认知等,设计综合性的数学实践活动,并将体育学科的实践优势与数学教学相融合,切实引导学生在真实的体验、具体的参与中,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知数学的实际运用价值,真正做到数学与体育教学的融会贯通,更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例如,引导学生学习“统计”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人的寿命统计图,并带领学生分析“在不考虑意外因素的情况下,什么样的人寿命会比较长”这一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发现“经常运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人”身体会更健康、寿命会更长,并随之带领学生讨论自己对体育运动的理解,自己对体育课程的认知,以及自己最喜欢、最擅长、最讨厌的运动项目……以在潜移默化地引领中增加学生对体育知识的认知,也在轻松、有效的语言交流中增进师生关系,促成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不仅如此,数学教师还可以利用户外体育运动时间,组织学生开展数学实践活动。比如,在教学完“平均数”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体育课上学生“立定跳远”的成绩,带领学生记录并计算班上男生和女生的“平均”立定跳远成绩;在教学完“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100米跑步计时赛”,切实激发学生的体育竞争意识,也引导其发现并准确识读教师计时器上的小数时间,这样在利用体育学科知识丰富数学教学方式的同时,使学生在亲身参与中,切实感知运动的快乐,也深刻感悟数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推进数学教学成效的事半功倍。
正所谓“教育为本,德育为先”,新时期的德育引领,不再局限于专门德育教师的引入、专业德育知识的引领和德育活动的构建,而是更加看重对学生德育行为、德育素养的整体教育,会将德育引入学校一日生活与教育活动的始终,引入各个学科教学的整个过程。所以,在学科融合理念的引领下,小学数学教师要在做好数学基础知识和重点知识教学的同时,有针对性调整地知识结构,适时、适度地引入德育内容,以切实丰富小学生的德育认知,使其在学好数学知识的同时,可以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完善自己和提升自己。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这部分知识时,教师除了可以从语文的角度带领学生快速掌握大/小月、平/闰年的相关知识点之外,还可以从德育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注意日历上标记的重要节日和纪念日,如10月1日“国庆节”,以微课视频的形式,带领学生从生活、教育、科技、医疗等方面进行“今时”“往日”对比,使学生深刻认知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们国家的巨大变化;7月1日“建党节”,可以借助视频资料对建党节进行延伸,引导学生回顾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这一重要的历史时刻……而在教学“倍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入中国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了解从1982年开始到现在人均GDP的成倍增长;引导学生观察我国GDP与其他国家(美、英、日、韩等)的逐年增长对比,从而在渗透德育知识、丰富数学课堂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教学形式的同时,让学生可以从实际的对比、具体的分析中,收获爱国主义教育熏陶,可以在不断提升民族自豪感与责任心的过程中,切实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以能够在后续积极学习数学,努力学好数学。
综上所述,每一门学科都不是一个单独存在的孤立个体,它们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作为新时代的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要清晰认知学科教学的特点,还要在积极学习、主动提升与革新的过程中,善于抓住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抓住小学数学教学的根本与“延伸点”,在沟通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联系的同时,引导学生进一步感知数学知识的魅力与活力,使其可以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收获知识的积累、思维的拓展,更能够引导学生学好数学,切实推进学生的身心全面、高质量成长。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