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小学生数感建立的几个着力点

时间:2024-06-19

时丽宏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东大街小学,甘肃 平凉)

数感自1954年被提出以来,已成为数学教育的重要主题之一。我国一直到2001年才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把数感问题作为数学学习的主要内容之一。在2011年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把数感作为10个数学核心素养之一,这样描述:“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数学界有学者在利用数感理论与不利用数感理论的对比教学中,发现利用数感理论对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方面效果突出,所以,在小学生数学学习中,建立数感非常重要。小学生数感的建立可以从以下几点着力。

一、数学学习情境化

数学课程标准在整数的学习内容中,这样规定:“在现实情境中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在小数和分数的学习内容中,这样规定:“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小数和分数,能读、写小数和分数”“能结合具体情境比较两个一位小数的大小,能比较两个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这里反复出现的一个词是情境。无论是理解整数、小数、分数的意义,还是认、读、写以及比较大小,都是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的。小学生的数感主要是对整数、小数、分数的感悟,对整数、小数、分数的相等与不等,大与小的感悟,而这些感悟,首先是在情境中的直觉,离开具体的学习情境的死记硬背违背了小学生的学习规律,也与当今时代不适应。研究表明,科技发达的今天,数学思维比准确的运算更重要。尤其是数感中运算结果的估计更需要在情境中进行,因为估算是数量的估计,与精算中数的计算不同,数量是对具体事物数量特征的描述,是具体的,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的。

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数学的编写,虽然版本比较多,但是都围绕课程标准,数学学习具有鲜明的情境化特点。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对数学情境进行准确而生动地描述,让学生切身感受自己是学习的参与者,通过数学的眼光,运用数学思维认识社会现象,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描述教材中用图文展示出来的学习情境,在描述中直观感受数量与数的联系与区别。

对数的认识从对数量的认识开始,数量的认识体现在具体的物上,如3头牛,5只羊,7斤大米,对它们进行描述,有一定的量词,停留在具体的物上。如果没有进一步抽象,那么这种认识仍然不能发展成数学,但是这是数学的萌芽,它是从数量的角度认识牛、羊、大米的。又因为3头牛,5只羊,7斤大米不是同一类,所以数与数之间没有可比性。如果是3头牛,5头牛,7头牛,具有共同点,则有了可比性,更容易从数量抽象到数,可以得出3<5<7,由此可以发现,小学生数感建立的情境设计应以有利于数学思维的发展为原则。不是任意情境都有利于小学生数感的建立,如果不从小学生的角度出发,建立的学习情境很可能成为学习的障碍。

在从数量到数的数感建立过程中,作为数的标记的0、1、2、3……这些符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据研究,生活在澳大利亚的原始部落,对数量的认识只有1、2和许多之分。在对乌鸦的数量识辨的研究中,发现乌鸦能确定4以内的数量,大于等于5的数量乌鸦就无法确定。究其原因,是没有数字符号。所以数字符号的出现和数位、进位制等数学原则的确定,是数学的一大进步。我国古代数学研究有许多领先领域,但是受数学符号的限制,影响了数学的发展,都说明数学符号的重要作用。作为计数符号的数字,在数学学习中具有奠基作用。由此可见,从情境中感悟的数量,要上升到数的领域,必须创造数字符号,规定相关原则。要学习数学,必须识记这些数字、数位和十进位制,但是,这些识记的东西又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对数量与数的感悟中,既有一个从形象到抽象的过程,又有一个从抽象到形象的过程,所以需要识记的数字、数位和十进位又要在具体情境中理解记忆。小学生在这种互为相反的过程中既可以建立数感,同时也深化对数的感悟,进而认识并理解人们如何通过数学思维认识社会现实,而不是只把数学理解成加减乘除。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养成,正是在情境化学习中发现它神奇的地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因为急于得出加减乘除的准确结果,提高数学分数,却扼杀了部分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所以,课程标准反复强调数学学习的情境化,建立数感,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二、数感建立方法多样化

数感的建立方法是多样的。对数量的感悟侧重于情境中的形象化,是对事物数量方面的感知与描述,但数量的描述是向抽象思维的转化,而数的感悟是基于对数量的认知。对整数的感悟是基础,尤其是人们在感悟整数的过程中数字符号的创造,数位的规定,十进位原则的建立,这些是认识分数与小数的基础。要建立并发展数感,可以运用多种多样的方法。

(一)在参与社会活动中建立数感

例1:同学们经常随爸爸妈妈到超市购物,请同学们把某一次所购商品的单价做一记录,购物结束后,问问爸爸妈妈总共花了多少钱,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会发现总共花的钱大于商品的单价,如果将所购商品的单价相加,就会得出总价=单价+单价+单价的规律。如果所购商品相同,就会得出总价=单价×数量的规律。正是在这些社会实践活动中,数量与数量之间的关系,数与数的关系,就会在头脑中形成直观的感知,尤其是在这种实践中对数量关系的推测与探究以及规律的发现,能培养学生用数学思维思考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是受益终生的。在这里,学生在对数量关系的感悟中建立了数学模型。数学课程标准中第二学段有两个重要的数学模型,一是总价=单价×数量,一是距离=速度×时间。感悟数量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种数学建模思想。这种在社会实践中数感的建立方法在数学学习中可以螺旋式上升,随着年龄的增长及社会阅历的丰富,问题的提出也可在难度上逐步提升,甚至不设置问题,让学生自己提问,培养数学创造性思维。

(二)在动手操作中建立数感。

例2:伴随同学们学习的小书桌,是你的不说话的好朋友。请同学们拿出各自准备的测量长度的工具,量一量小书桌的长、宽、高,写一写,读一读。

在这个案例中,测量长度的工具,可能出现卷尺、直尺、三角尺等,而计量单位可能出现米、分数、厘米、毫米,也可能出现尺、寸等,而数量可能出现整数与小数。在测量之前,我们不做规定,测量之后,学生各自写一写,读一读,写完读完再统一计量单位写一写、读一读。在动手完成操作的全过程中感知数量。如测得书桌长度为25厘米、2.5分米、0.25米之间有什么关系。感悟计量单位引起数位的变化,感悟整数到分数的拓展。理解因为单位不同对同样的物体描述会不同,认识单位的重要性,也理解小数点位置的不同,数字意义的不同。这样,对整数与小数以及二者关系的感悟就会通透而深刻。

在测量小书桌中感知小书桌为0.25米,引导学生推测教室有多宽。有学生可能会根据书桌横排有8排估计出教室宽接近3米。再由教室估计校园的长和宽,以此类推,小学生从身边的小数量推测大数量,建立数量关系的数感。

(三)在运算过程中建立数感

数学课程标准对运算能力这样表述:“主要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运算能力作为十大数学核心素养之一,与数感这一数学核心素养看似并列,实际上,运算的过程中对算理的理解也是数感建立的一条途径。运算过程中,既要理解运算法则,如整数、小数、分数加法中的同位相加法则,又要熟悉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等运算律。要理解这样运算的原因,就要理解算理。在运算的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并总结规律,发现算理,算理有助于合理简洁地解决问题。

例3:14-8=□

这是20以内退位减法运算。学生在学习了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之后,再学习退位减法,虽然难度有所提高,但在学习这一板块内容时,从算理角度理解,寻找已经学习的知识与需要学习的知识之间的联系。而不是匆匆忙忙讲怎么运算才是正确的。因为后者教给学生的是断裂的知识,而前者教给学生的是数学思维,看似结果一样,但是一个是短期的,一个是长久的,一个是暂时的,一个是终生的,孰优孰劣,一目了然。所以,一个同样的问题,因为解决方法不同,效果就会大不相同。在14-8的运算中,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已经学过的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来解决,启发学生对14-8这一算式进行变化,使它接近不退位减法和进位加法的形式。然后请学生把变化的算式写一写、读一读,看谁变化的算式更简便。这里可能出现10+4-8,也可能出现14-4-4,还可能出现8+6-8,当然还有其他各种可能。在10+4-8这一变式中可引导学生认识14这个数中1在十位,所以表示为10,4在个位所以表示为4,学生对数位不同数字意义也不相同的数感得到加强。8+6-8这一变式看起来更简便,但实际上,里面变化的思维比10+4-8要复杂一点:也可以从写8+6-8变式中看出学生的思维更灵活。

这个算式是异分母分数的加法,首先要通分,为什么分母相同才可以相加,原因是和分母不同而分数单位不同,是1个是3个,只有通分后变成是6个就转变成即1个

(四)在估算中建立数感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对估算这样表述:“选择恰当的单位进行简单估计,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估算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能力,如在进行除法运算中,试商就是一种估算。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地方需要估算。估算是数感建立的一条途径。

例5:学校组织春游,成人往返车票每人22元,学生往返车票是成人的半价,我班有2名教师和51名,带500元够吗?

这个案例,既可以通过运算求得车费的准确数,然后和500元比较。但估算不仅快速,也能得出相应的结果。可以把教师和学生都看作学生,计53人,票价10元左右,估算出530元左右,和500元相比,结果很清楚。这个案例中,估算能迅速准确地得出结论,而且得出的过程中反映出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估算表面看起来是对结果的估计,其实质是一种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的体现,在这里,计算出准确的结果所反映的只是学生的计算水平,而估算则能反映学生的思维水平。

常用的估算方法有近似估算法,像上面春游的例子。也有数位估算法,如判断,对不对?通过数位估算,240是3的80倍,而801则在百位上,可以判定是错误的。还有对比估算法,比如例2中由测量书桌到估算教室宽,再到估算校园长和宽。通过多种方法的估算,学生的数感得以建立并不断加强。

三、抽象思维形成过程化

数学家希尔伯特认为数学中有两种倾向,一种是直观的倾向,另一种是抽象的倾向。数学表达也在不断向抽象化发展,由数量到数,出现数字,由数字到字母,再出现各种数学符号。这些数字、字母、符号的出现是数学不断抽象化的发展。小学生的思维水平各年级段各有特点,但整体而言,小学阶段仍以具体思维为主,并呈现逐渐向抽象思维发展的特点。所以,小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必然伴随着形象思维。小学生对数这一抽象概念的认识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加深。

抽象、推理、模型是最基本的数学思想。在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教师应当把这一思想贯穿始终。

上面案例是在数的认识学习中的一个设计,左边3只小老虎,中间3个黑点,右边是数字3。这里不仅呈现出数量和数,而且呈现出从数量到数的转化过程。3只小老虎是用数量对小老虎的表述,属于形象思维,3个黑点,具有概括性,属于半形象半抽象思维,数字3则是抽象思维的。这里关键一步是中间的3个黑点的设计,巧妙地呈现出数量3到数字3的转化过程。这种设计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也有效地实现形象到抽象的提升。正是呈现出抽象思维形成的过程,学生对数量和数的感悟得以建立和加强。

总之,小学生数感的建立要找到着力点,这样,可以有效地完成数学课程标准中相应的教学目标,培养并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